-      卷517_1 【南溪书院】杨发    茅屋住来久,山深不置门。草生垂井口,花发接篱根。   入院将雏鸟,攀萝抱子猿。曾逢异人说,风景似桃源。    卷517_2 【春园醉醒闲卧小斋】杨发    酣醉送馀春,醒来恨更频。花 
- (正末上,云)自从跟着师父出家,在这菜园里打勤劳,修行办道,可早十年光景也。(唱)。 【双调】【新水令】我虽不曾倒骑鹤背上青霄,今日个任风子积功成道。编四围竹寨篱,盖一座草团瓢。近着这野水溪桥,再不听红尘中是非闹。 【驻 
-   起重光赤奮若(辛丑),盡玄黓攝提格(壬寅),凡二年。   安皇帝隆安五年(辛丑、四O一年)   春,正月,武威王利鹿孤欲稱帝,羣臣皆勸之。安國將軍鍮勿崙曰:「吾國自上世以來,被髮左袵,無冠帶之飾,逐水草遷徙,無城郭室廬,故能雄視沙漠,抗 
-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六十景泰五年六月辛巳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户部奏南京横海卫仓灾经该监守官攒军斗俱已执问其盘量过堪中米请不拘例放作官军俸粮亏折并不堪者移文南京刑部于经该监守官攒军斗名下追陪从之○山东济南青 
-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乙卯)十七年大明宣德十年春正月1月1日○癸酉朔,上率王世子及群臣,行望闕禮,御勤政殿,受王世子賀及群臣賀,竝如常儀。議政府進表裏鞍馬,倭人、野人來獻土宜。○諸道進箋進方物。○行中宮賀禮如儀。○東宮停賀禮。○上御勤政殿 
-   绍兴三年夏六月,明州阿育王山住持净昙,以宸奎阁所藏仁宗御书诣行在。所献书凡五十三轴,字体有三:一曰真书,二曰飞白,三曰梵书。其上二书世多见之,而梵书亦自奇古可骇愕也。又有团绢扇三柄,皆有御书。一长柄者三尺许,恐是打 
- 元 陈澔 撰礼器第十【器有二义一是学礼者成德器之美一是行礼者明用器之制】礼器是故大备大备盛德也礼释回増美质措则正施则行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栢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故君子有 
-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佛子!菩萨摩诃萨示现处胎,有十种事。何等为十?佛子!菩萨摩诃萨为欲成就小心劣解诸众生故,不欲令彼起如是念:‘今此菩萨自然化生,智慧善根不从修得。’是故菩萨示现处胎。是为第一事。菩萨摩诃萨为成熟 
- 第三摄报果利益胜中分二。先明在家果。后是菩萨若欲下出家果。前中复二。初上胜身显其报胜。后能以大施下。明上胜果显其行胜。今初阎浮王者。即铁轮王。然璎珞仁王。地前四位已配四轮。今在初地方作铁轮。正明皆寄不 
-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九十事第三十九此戒比丘比丘尼共。三众不共。是中犯者。若比丘不受饮食著口中波夜提。随所多少著口中。咽咽波逸提。有四人得从受食。男女黄门二根。一切非人畜生亦成受食。凡受食者。一为断窃盗因缘 
- 永嘉沙门释 (从义) 撰三辨谬立二顿修成有异之失文为三初问次答三喻又复不识见思先落似位之意等者释伏疑也既破清凉空观先成复恐清凉执於见思先落之说何者彼应救云空观若乃不先成者冶铁作器见思前去如何消之故今斥云 
- 令舍利室之事业完毕,行伏敌者[比丘]众之集会,告此而言:(一)“余令完毕舍利室之事业,明白奉安舍利。大德等!得舍利!”(二)大王言此,由此入都,比丘众思料舍利将来之比丘,(三)名苏努陀罗住于普伽僧院而有六通之行者,已托舍利之将 
- 嗣法门人济玑等编南岳正续录卷上法子谦卑牧请上堂睹史天上各各以天福力五百圣堂里虽则云蒸霞蔚虎骤龙骧礼乐文章珠辉玉润毕竟上无私盖下无私载因甚指天指地五言七字底只安在第三位高唱摩诃衍迥绝于百非底安得在第二位 
- 太上洞神三皇传授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末。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叙述传授洞神经箓之科仪。书中首先论述洞神部经箓源出始末,并列举其篇目,据称洞神部经箓包括《大有箓图三皇文》、《八帝妙精经》、《玄 
- 《大学》研究著作。清胡渭撰,七卷。渭初名渭生,字朏明,一字东樵,浙江德清县人,其潜心经义,学有根底,有《禹贡锥指》。此书卷一分四目:①《大学音义》;②《先王学校之制》;③《子弟入学之年》;④《乡学之教》。卷二分 
- 凡十卷。明代袁宏道撰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乃承永明延寿等之主张,对禅儒之徒不知念佛实义而妄加非难者,阐述禅净双修之要旨,显示念佛三昧之真义。计分十门:刹土门、缘起门、部类门、教相门、理 
- 十四卷,尊者胜友集,唐义净译。集萨婆多部之戒律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