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原序

春秋质疑原序

自公羊氏谷梁氏出而左氏绌自胡氏列之学官而公谷亦绌然其徵事不于盲史乎其参订不于二氏乎而若之何华衮也斧钺也一切尸祝胡氏而亡敢置一吻也盖孔子晩而作春秋其微者使弗知也即知之弗使告也而七十子窃闻之则退而私论之盲史掌故而高与赤亦西河之徒也耳而目之而犹以为如天地之摹绘焉而不得而况乎生于千百世之下而姑臆之乎胡氏矻矻摘三传之纇而撷其华语多创获其于笔削之义迩矣然其议论务异而其责人近苛间有剿公谷而失之者以王子虎为叔服公孙会自?出奔之类是也亦有自为之说而失之者卒诸侯别于内而以为不与其为诸侯滕自降称而以为朝桓得贬之类是也庭少而受读尝窃疑之归田之暇益得胪列而虚心榷焉榷之而合者什七不合者什三则笔而识之而质疑所繇编矣博士家谓三传出而春秋散而胡氏执牛耳也吕不韦悬书于市而诏之曰更一字者予千金此必不得之数也夫既列胡氏于学官而噤左公谷之口是悬之市也既悬之市而余犹置一吻于其间是吾家子云老不晓事而恨不手不韦之金以归也盖汉人之祀天也以牛夷人之祀天也以马而天固苍苍也祀以牛以马不若以精意合也夫不以精意求圣人而执胡氏诮左公谷是祀天而或以牛或以马也兹余所繇疑也万历己亥春王正月谷旦杨于庭序

宋王荆公疑春秋经筵不以讲学宫不以列万世非之荆公疑其所以治春秋者耳春秋孔子之刑书笔则笔削则削虽其门人弟子文学如游夏不使赞一辞平居之雅言不及焉必其鈇钺华衮之微旨有未易以语人者而安在其後世诸儒尽管窥之而蠡测之也汉元康甘露之间召名儒大议殿中平公谷异同宗公羊者诎谷梁尊谷梁者亦诎公羊贾长沙独训故左氏传中垒校尉歆笃好之白左氏春秋可立至移书太常责让其屈三者逓兴废然左氏不得与公谷并重矣荆公之时胡氏书未出彼其睹汉以前儒为公谷氏之学者或用以绳下或傅为峻文虽以董江都之贤治公羊与胡母生同业不免于菑异事应之说而张禹之善左氏其流为陈钦子佚以授王莽隂移汉祚其心窃非之是以敢罢去之而不顾疑其治春秋者而并以废孔氏之春秋此荆公之大失也盖至胡氏之学兴而三传茀废矣非胡氏之能废三传也左氏详於事而略於义後世读之者第好其文而已公与谷则不幸而出於汉世也吾以为左丘明生鲁春秋之时与夫子同耻又身掌国史典故其所着书即於义例未甚明于事故详其譔述当不至大谬公谷及夫子之门人沿流得之子夏盖亦有传授者义例之兴于左氏烈矣至其二家之互相抵牾则荣广眭孟之徒为之也胡康侯当宋南渡之世折衷春秋传以进其意主於纳牖褒讳抑损不无附会焉核非不精而精或以凿裁非不严而严或以拘其炳大义者固多其不尽符者亦有之孟子曰春秋天子之事也又曰诗亡然後春秋作事则齐桓晋文文则史义则窃取之矣摛事於文左氏是已公谷义之所由兴也但孟氏称天子之事诸儒称孔子匹夫之事孟氏不言假南面之权诸儒言孔子假之夏时冠月之类不啻多矣故其书之所可疑者衆也孔门惟子夏可与言诗诗序子夏之所作也宋儒黜以为非子夏之所作也三百篇之诗无淫者诗序废而诗有淫矣何者序亦不幸而出於汉世也则又何论公谷乎鲁鱼亥豕其讹相似其误不远郢书燕烛解之愈精失之愈甚矣杨先生於六籍靡所不窥读春秋间不满胡氏说辄置疑焉彚而成帙以质四方杨先生者春秋之孝子公谷之慈孙而胡康侯氏之忠臣也余故弁而论之以为麟经鼓吹云万历庚子五月谷旦邱应和序

猜你喜欢
  法言義疏十三·汪荣宝
  张子抄释卷四·吕柟
  提要·胡广
  卷三十·鄂尔泰
  卷六·陈深
  卷八·严粲
  卷十七·张尔岐
  哀公·哀公二十四年·左丘明
  卷三百四十五·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十·唐慧琳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八·玄奘
  黄梅在佛教史上之地位及此后地方人士之责任·太虚
  序 经 题·太虚
  四品学法经·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六·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出 魔氛·李渔

    〖北粉蝶儿〗(净扮贼首,末扮中军,引众上)人世魔王,那里是人世魔王,冒神威把天兵生抗。一样的饥吃饭,渴饮壶浆,只比那赤眉毛,蓝面孔,增些奇状。俺只道吓愚民,略逞强梁,又谁知力加雄,威渐猛,直做到至尊无上!古往今来盗贼赊,杀人谁个最堪

  • 卷四十九·志第十八·礼志一·脱脱

        ◎礼志一   理自天设,情由人生。以理制情,而礼乐之用行焉。林豺梁獭,是生郊禘;洼尊燔黍,是生燕飨;虆梩瓦棺,是生丧葬;俪皮缁布,是生婚冠。皇造帝秩,三王弥文。一文一质,盖本于忠。变通革弊,与时宜之,唯圣人为能通

  • 卷二百九十二·列传第一百八十·忠义四·张廷玉

        ◎忠义四   ○张允登 张光奎 李中正方国儒 何承光 庞瑜尹梦鳌 卢谦 龚元祥 王信史记言 梁志仁 王国训 黎弘业 张绍登 王焘 蒋佳徵徐尚卿 阮之钿 郝景春 张克俭 徐世淳   张允登,汉州人。万历三十八

  • 卷六十五 南燕录三·崔鸿

    慕容锺 慕容锺字道明德之从弟也少有识量喜怒不形于色机神秀发言旨清辩至于临难对敌知勇兼济累进竒策备德颇从之率皆中焉由是政无巨细悉以委之遂为佐命元勲封北地王超既嗣位猜虐日甚政出权门公

  • 史记集解卷二十六·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二十六厯书第四昔自在古厯建正作于孟春于时氷泮发蛰百草奋兴秭鳺先滜【徐广曰秭音姊鳺音规子规鸟也一名鷤防】物乃岁具生于东次顺四时卒于冬分时鸡三号卒明【徐广曰卒一作平又云卒斯也】抚十二节卒于

  • 元弼、元晖业传·李延寿

    元弼是济阴王元郁的长子,字邕明。他为人刚毅正直,有文学才能,任中散大夫。他因为是嫡长子,应当承袭祖先的封爵。可是因他的叔父尚书仆射元丽受到于氏的亲近和宠信,便夺了元弼的王爵,硬封给元丽同母的哥哥的儿子元诞。元弼因

  • 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第一·司马迁

    【索隐】:列传者,谓叙列入臣事迹,令可传於後世,故曰列传。【正义】:其人行迹可序列,故云列传。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於六?。诗书虽缺,【索隐】:按:孔子系家称古诗三千馀篇,孔子删三百五篇为诗,今亡五篇。又书纬称孔子求得黄帝玄

  • 纲鉴易知录卷五十·吴楚材

    唐纪玄宗明皇帝纲 乙未,十四载,春二月,安禄山请以蕃将代汉将,从之。目 禄山使副将何千年入奏,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韦见素谓杨国忠曰:“禄山久有异志,今又有此请,其反明矣。”明日,入见,上迎谓曰:“卿等疑

  • 卷十一·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要义卷十一宋 魏了翁 撰庄公十六年至二十五年【一】伐国以主兵为先序会以大国为上十六年注宋主至放此正义曰往年齐桓始霸未敢即尸其任救患讨罪今为宋伐郑仍使宋自报怨故宋主兵序於齐上也诸侯会

  • 卷四百六十八·佚名

    △第二分无杂品第七十五之二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如梦如响如像如光影如阳焰如幻如化五取蕴中。如实了知如梦乃至如化五蕴无实相已,发起勇猛身心精进。是菩萨摩诃萨发起勇猛身精进故。引发殊胜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五·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善財童子。於諸眾生。起大慈普遍心。起大悲潤澤心。思惟相續。曾無間斷。福德智慧具足莊嚴正見圓滿。離諸塵垢。證法平等心無高下。隨順悟入一切智道。

  • 第九十則 智門般若體·胡兰成

    第九十則智門般若體用舉:僧問隨州智門禪師:如何是般若體?智門云:蚌含明月。又問:如何是般若用?智門云:兔子懷胎。般若是印度古語智慧。智慧無體,卻體即用。蚌含明月成珠,兔望明月成胎,是同一事的不同譬喻。智慧是從萬物的生上見

  • 贫人夫妇氎[dié,细棉布]施得现报缘品第十八·佚名

    【古文】尔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围绕说法。尔时国中。有一长者。其妇怀妊。月满生女。端正姝妙。容貌少双。【白话】一时,世尊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祇桓精舍,为大比丘僧

  • 卷第五十六·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五十六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上答前二十九句问十回向位中行竟。下五十门答前五十句问。明十地位中行相。 离世间品第三

  • 卷之二十·即非如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禅师全录卷之二十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同编诗偈(洛行草)岁癸卯八月初九日上京省师留别诸檀越檀那德泽比渊深肯负秋蟾一照心自笑岫云间未得从龙飞去勉为霖初十日自谏早渡江至神通院谢

  • 海国图志·魏源

    中国清代魏源著。100卷。作者为湖南邵阳人,道光进士,曾任内阁中书,是中国近代维新改良思想的先驱者和爱国主义者,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受林则徐嘱托,据《四州志》及中外文献资料,于1842年12月编成《海国

  • 陆桴亭论小学·陆世仪

    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岁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多记性,少悟性。十五岁后,知识既开,物欲既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凡所当读书,皆当十五岁前,使之熟读。

  • 浮石禅师语录·浮石通贤

    十卷。清代释通贤撰。通贤,俗姓赵,字浮石,当湖(今地不详)人。生有奇特禀性,厌烦薰腥。稍长萌发出家之念,十九岁在越南削发出家,归回故里后,因其父母以独生子苦留,稍又蓄发。后转投佛门,于武原普净庵受沙弥戒。后长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