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家动刀尺?心也需要秋衣。听鲛人的召唤,听木叶的呼息!风从每一条脉络进来,窃听心的枯裂之音。诗人云:心即是琴。 
-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四十三李讲议汾【二十五首 补一首】汾字长源平晋人系出鴈门旷达不羁好以奇节自许避乱入关京兆尹子容爱其才招致门下留二年去之泾州谒张公信甫一见即以上客礼之自是游道日广然关中 
-    却说两宫西狩,京城已自失守,日本兵先从东直门攻入,占领北城,各国兵亦随进京城,城内居民,纷纷逃窜。土匪趁势劫掠,典当数百家,一时俱尽,这北城先经日兵占据,严守规律,禁止骚扰,居民叨他庇护,大日本顺民旗,遍悬门外。可为一叹。 
-                     晋江何乔远譔分藩记五◆分藩记五英八子宪十二子孝二子睿二子世八子穆四子○英八子英八子 【 宪宗而外凡□王】德王许王秀王崇王吉王忻王徽王△德王德庄王见潾初名见清母万宸妃景用皇侄封荣王英宗 
-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五十二景泰四年冬十月甲申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井之神○以下元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乙酉吏部言太子太保兼工部尚书石璞奏保东昌府推官田畯鱼台县典史彭旭俱有才能乞各量升一 
- 弘治十八年十一月壬午朔钦天监进正德元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遂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翰林院检讨刘瑞言求贤首务宜敕内阁吏部访求名望如南京国子监祭酒章懋丁忧吏部侍郎王鏊都察院佥都御史林俊革职都御史雍泰皆其人 
- 赙赠天头原批:「凶礼」。国朝凡近臣及带职事官薨卒,非诏葬者,如有丧讣及迁葬,皆赐赙赠,鸿胪寺与入内内侍省以旧例取旨。其尝践两府或任近侍者,多增其数。熙宁七年,命官参酌旧例,着为新式,付之有司。旧例所载不备,今并其数俱存之 
-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索隐】:按:阳晋,卫地,後属齐,今赵取之。司马彪郡国志曰今卫国阳晋城是也。有本作“晋阳”,非也。晋阳在太原,虽亦赵地,非齐所取。【正义】:故城在今曹州乘氏县 
-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二十六春官宗伯第三之十大史掌建邦之六典以逆邦国之治掌灋以逆官府之治掌则以逆都鄙之治正义郑氏康成曰典则亦法也【贾疏大宰注典法则所用异异其名其实典则与法一也】逆迎也六典八法八则冢 
- 宋 洪咨夔 撰昭公四二十有四年春王二月丙戌仲孙貜卒婼至自晋公羊叔孙舍至自晋谷梁婼至自晋左氏婼至自晋氏不氏异辞固难乎臆断而告至于庙则责备贤者之意先是行父见执不至而意如见执乃至盖以君礼自处也昭子囚执逾年不 
- (一)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阳货欲见孔子:阳货季 
- 	长者李通玄撰	善财童子善知识十地位。自此已后十个地中修行。一依安住地神所智悲之行。以彼十住十行位中出世智悲之行。犹多滞净。以十回向大愿和融出世间真俗二智。使恒处世间行大慈悲智无净染。虽处世间。如净莲花 
-     基撰    第七卷   依于寻伺有染离染立三地别。不依彼种现起有无等者。瑜伽释略有三解。有义。三地就二前后相应建立。谓欲界地.及初静虑粗心.心所。前后相续可有寻伺共相应故。名有寻有伺地。静虑中间粗 
-       显扬圣教论 第十四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成善巧品第三复次于此论体九事等中应善了知七种善巧。何等为七。颂曰于诸蕴界处  及众缘起法处非处根谛  善巧事应知论曰。住正法者。应善了达如是七种 
-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七子摄颂曰。外道覆认衣  作记死时施有五种亲友  得法独应行尔时佛在王舍城住竹林园。时摩揭陀主影胜大王。闻说妙法得见谛已。遂与八万诸天子众。并摩揭陀国长者居士婆罗门等过百 
- 胡适作。本文原是 1918年3月15日在北京大学国文研究所小说科的演讲稿,傅斯年记录。初载于1918年3月22日——27日《北京大学日刊》“本校纪事栏”,原题为《国文研究所小说科第四次会议录》。后经作者修改,发表于1918年 
- 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约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分作十章,言斋戒静思以修持身心之法。内称形、气、神为人生三要素,三者互为依存,「神逝则气败、气败则形亡」。故学 
- 又名《四体书传并书势》。书学论著。一卷。晋卫恒撰。成于撰者晚年。卫恒,字巨山,生年不详,卒于晋永平元年(291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官至侍郎。卫氏父子皆能书,卫恒弟卫宣长于篆字与草书,与父兄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