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庄子译注

《庄子》是道家的一部重要著作,十余万言,由庄子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研究中国哲学,不能不读《庄子》;研究中国文学,也不能不读《庄子》。

《庄子译注》全部章节目录

(1)内篇·逍遥游第一
(2)内篇·齐物论第二
(3)内篇·养生主第三
(4)内篇·人间世第四
(5)内篇·德充符第五
(6)内篇·大宗师第六
(7)内篇·应帝王第七
(8)外篇·骈拇第八
(9)外篇·马蹄第九
(10)外篇·胠箧第十
(11)外篇·在宥第十一
(12)外篇·天地第十二
(13)外篇·天道第十三
(14)外篇·天运第十四
(15)外篇·刻意第十五
(16)外篇·缮性第十六
(17)外篇·秋水第十七
(18)外篇·至乐第十八
(19)外篇·达生第十九
(20)外篇·山木第二十
(21)外篇·田子方第二十一
(22)外篇·知北游第二十二
(23)杂篇·庚桑楚第二十三
(24)杂篇·徐无鬼第二十四
(25)杂篇·则阳第二十五
(26)杂篇·外物第二十六
(27)杂篇·寓言第二十七
(28)杂篇·让王第二十八
(29)杂篇·盗跖第二十九
(30)杂篇·说剑第三十
(31)杂篇·渔父第三十一
(32)杂篇·列御寇第三十二
(33)杂篇·天下第三十三

猜你喜欢
  尚书·佚名
  周礼注疏·郑玄
  子思子·汪晫
  了凡四训·袁黄
  伸蒙子·林慎思
  黄书·王夫之
  噩梦·王夫之
  胡子衡齐·胡直
  厚黑学·李宗吾
  困知记·罗钦顺
  安得长者言·陈继儒
  春秋左传注疏·杜预
  四书賸言·毛奇龄
  大学疏义·金履祥
  孟子音义·孙奭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胡幼黄·唐圭璋

      幼黄字成玉,永新人。绍定二年(1229)生。咸淳十年(1274年)进士第三人。调官未上而宋亡,避匿不出。   水调歌头   寿段知事。时方旱,祈雨大作   有喜君初度,风雨作秋声。连旬烈日,稻畦麦垅欲扬尘。好是天瓢在手,笑把君

  • 初集卷十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十四古今体一百八首【癸亥三】风园林当首夏暖风日日吹拂云似席卷飘絮如雪飞繁蕊将辞条催残胡疾爲对之惄焉愁不爲惜芳菲年来春雨艰多赋云汉诗去冬三白佳膏泽被郊畿满拟二麦丰慰我三农饥亢旱虽

  • 卷一百八·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一百八司经局洗马掌局事兼翰林院修撰加二级【臣】王奕清奉旨校刊词人姓氏金章宗讳璟显宗子大定末年以太孙继大统在位二十年典章文物粲然一新天姿超悟兼工诗词归潜志载其擘橙为软金杯及聚扇

  • 卷六百八十四·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八十四吴融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隂人龙纪初及进士第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累迁侍御史去官依荆南成汭久之召为左补阙拜中书舍人昭宗反正造次草诏无不称旨进户部侍郎凤翔

  • 卷之七百八十八·佚名

    乾隆三十二年。丁亥秋。七月癸亥朔。享太庙。遣和亲王弘昼恭代行礼  ○军机大臣等议覆陕甘总督吴达善奏称、嘉峪关外至哈密一路军台。系属新疆孔道。一切递送报函。暨商旅往来不绝该处安设台站。原由安西行走前督

  • 卷之二百九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通志卷一百十六·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二十九魏李典 李通 臧覇【孙观】文聘【桓禺】吕防 许褚 卫觊【潘勗】刘廙 刘劭【缪袭 苏林 韦诞 夏侯恵 孙该 杜挚】傅嘏桓阶 陈羣【子泰】陈矫【子本】徐宣

  • 第四章 在天津的活动 四 东陵事件·溥仪

    一九二八年,对我是充满了刺激的一年,也是使我忧喜不定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一方面日本的田中内阁发表了满蒙不容中国军队进入的声明,并且出兵济南,拦阻南方的军队前进,另方面张作霖、吴佩孚、张宗昌这些和我有瓜葛的军队,由

  • 神武纪·李百药

    神武纪(上)齐高祖神武皇帝,姓高名欢,字贺六浑,渤海..地人氏。其六世祖隐,晋时为玄菟太守。隐生庆,庆生泰,泰生湖,三代都在慕容氏朝为官。当慕容宝败亡之际,国家大乱,高湖便率领部分民众归顺了魏氏,因此被委任为右将军。高湖生有

  • 序·蔡省吾

    虫鸣于秋,鸟鸣于春,发其天籁,不择好音,耳遇之而成声,非有所爱憎于人也。 而闻鹊则喜、闻鸦则唾,各适其适,于物何有?是人之聪明日凿而自多其好恶者也。 朝逐于名利之场,暮夺于声色之境,智昏气馁而每好择好音自居,是其

  • 三十一年(下)·佚名

    秋七月7月1日○朔甲申,上在貞陵洞行宮。○陳奏使崔天健、書狀官慶暹拜辭。奏本曰:朝鮮國王謹奏爲,大兵旣集,撫臣被參,群情疑貳,事機將失,懇乞聖明,洞察實狀,亟回乾斷,策礪鎭定,以畢征討事。據經理都察院伺候陪臣韓應寅啓稱,本院自

  • 卷二十一 聘礼第八·郑玄

    摈者出请。(不必宾事之有无。)[疏]“摈者出请”。○注“不必”至“有无”。○释曰:自此尽“以束帛如享礼”,论享礼之事。宾裼,奉束帛加璧享。摈者入告,出许。(许受之。)庭实,皮则摄之,毛在内,内摄之,入设也。(皮,虎豹之皮。摄之者,右

  • 第二 反应 1·王诩

    【原文】古之大化者①,乃与无形②俱生。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动静虚实之理,不合来今③,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覆④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注释】①大化者:指广泛深远的教化。化,教化。②

  • 卷十四(竺法护译)·佚名

    △密迹金刚力士会第三之七尔时密迹金刚力士。谓贤者大目揵连。耆年目连。世尊所叹神足第一。仁且从地举是金刚。时大目连前举金刚。以无极力。以四大海水上沃日。其势又牵曾到野马世界。无所不至。道力显变。奋其神足

  • 起世经卷第五·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诸龙金翅鸟品第五复次诸比丘。一切龙类有四种生。何等为四。一者卵生。二者胎生。三者湿生。四者化生。此等名为四生龙也。诸比丘。金翅鸟类亦四种生。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此名四生。诸比丘

  • 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下·慧远

    净影寺沙门慧远撰自下第二明对治邪执。于中两门分别。一者明种种邪执不同。显示正义。二者随文解释。就初中有三。一者就事识中对治邪执。显示正义。二者据妄识中对治邪执。显示正义。三者约真识中对治邪执。以显正义

  • 卷第十·丈雪通醉

    锦江禅灯卷第十 昭觉丈雪 通醉 辑 绍兴幻庵 胡升猷 订 大鉴下第三十六世 破山明法嗣 大隋澹竹密禅师 内江姚氏子。生而颕异。刚毅不群。好面折征难。因见木鱼堕地。忽打脱底蕴。寓天童八载。如鳞在渊。歉烧尾耳

  • 卷第二十三·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二十三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宗教答响三 吴观我太史问。广瀹於过去世。种少善根。得闻向上一路。无柰障缘深厚。念力粗浮。虽有疑情。不能相续。又恨病魔羁[马-(烈-列)+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