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噩梦

王夫之著。1卷。作于清康熙21年(1682)。为作者重要的政治著作。声称“教有本,治有宗,立国有纲,知人有道。”(《噩梦序》)对历代尤其明朝的政治、经济、吏治、科举等制度作了分析与批评,并提出一系列改革的主张。因心知其无法实现,故名之曰“噩梦”。认为治国的根本在于强国富民,“人各效其所能,物各取其所有,事各资于所备”。富民的保证是使百姓有自己的产业。指出土地是自然的产业,人人有权享有,而不是君王的私产。“若土,则非王者之所得私也。天地之间,有土而人生其上,因资以养焉。有其力者治其地,故改姓受命而民自有其恒畴,不待王者之授之。”表现出对“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传统观念的否定。主张薄徭役,轻赋税,以苏民困,以安民业。认为政治不能光依靠刑政,而须教与养并举,“牧民之道,教养合而成用”。指出为官应当负责、清廉,科举考试应引导士人学习经世致用,皇帝应分其权给文武大臣等主张。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生活的疾苦表示了同情。收入《船山遗书》。1956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将其与作者另一著作《黄书》合编刊行。

《噩梦》全部章节目录

(1)噩梦 全文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
  春秋公羊传·公羊高
  春秋谷梁传·谷梁赤
  白虎通义·班固
  大戴礼记·戴德
  孟子集注·朱熹
  论语笔解·韩愈
  鬼谷子·王诩
  杨子折衷·湛若水
  淮南鸿烈解·高诱
  帝学·范祖禹
  明道编·黄绾
  读四书丛说·许谦
  日讲四书解义·佚名
  论语类考·陈士元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出 缄愁·李渔

    〖南吕引子·步蟾宫〗(外冠带,引众上)公车十上今方售,信大器、晚成非谬。胯边人今已上瀛洲,轻薄少年知否?下官曹个臣,来京会试,忝中高魁。只因圣恩破格,选馆俱用宿儒,不拘年貌,故此下官幸入词林。我想去岁在扬州,那些轻狂小

  • 第七场·老舍

    时间 前场同日。地点 宣府都督府。人物 杨 顺 路 楷 密 探 报 子 中 军 四将 四兵 四校尉 难民(若干人)〔路楷捧剑上。路楷 (念)恩赐上方剑。〔杨顺上。杨顺 (念)杀人不留情!〔同坐。杨顺 恭喜路兄,官升巡

  • 卷八十三·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八十三司空图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第繇宣歙幕歴礼部郎中僖宗行在用为知制诰中书舎人知天下必乱归隠中条山王官谷有先世别墅泉石林亭颇惬幽趣日与名僧高士游咏其中自号知非子耐辱

  • 一三九六 陕甘总督勒保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等情折·佚名

    一三九六 陕甘总督勒保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等情折乾隆五十六年九月二十四日陕甘总督臣勒保跪奏,为遵例并折汇奏事。窃照《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二条,持论偏谬之处,各省有无照本抽改,又地方文武各官

  • 金佗稡编卷二·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稡编卷二宋 岳珂 撰高宗宸翰中绍兴七年先臣前奏乞以本军进讨刘豫既奉诏方整兵北乡复上奏请建都上游以瞰中原以示圣意之所乡会淮西军变因赐御札报谕令竢机会览卿来奏备见爱君忠义之诚朕怀国家之大耻

  • ●台湾八日记(附台湾唐维卿中丞电奏稿)俞明震·佚名

    五月初五日,倭兵轮二十九艘游弋台北海面;复分泊各海口外:基隆、沪尾、澳底、金包里、八里坌、大姑崁,凡可登岸之处,皆有兵输。初六日,土民勾结挖金砂匪引倭人由澳底登岸。曾喜照所募土勇两营守澳底;成军甫三日,遇敌不敢战,均逃

  • 元明善传·宋濂

    元明善字复初,大名清河人。其祖先大概是拓跋魏的后裔,居住在清河的到明善已是第四世了。明善资质颖悟,读书过目不忘,学习诸经都能理解,而对《春秋》更为深刻。二十岁游吴中,文章名声卓著。由浙东使者荐为安丰、建康两县学正

  • 王朴传·张廷玉

    王朴,同州人。洪武十八年(1385)的进士。原名权,太祖为他改的名。任命为吏科给事中,因直谏忤逆了圣旨而罢官。不久起任为御史,陈奏时事几千言。他性格耿直,多次与太祖争辩是非,不肯屈服。一天,遇事争论十分激烈。太祖大怒,命令

  • 第一章 中原华夏文化之发祥【中国史之开始虞夏时代】·钱穆

    上古史为全部历史之起点,应须求一明了之知解,然人类历史总可推溯到无人可说之一境,则上古探索,终不免于只成为一种比较近理之测想。一、近代对上古史之探索近代对上古史之探索,可分两途述说:一、史前遗物之发掘。二、传说神

  • 众护法孝廉文学请启·如玺

    众护法孝廉文学请启伏以一灯发焰灯灯相续无穷万法同宗法法皆归实际模范流芳于今日师资直接于当时恭惟方翁大师皎月临渊清风拂水得少室不传之旨分曹溪无尽之流瞬目扬眉己事全彰世外拈椎竖拂大机迥露当阳丁群情欲撼之

  • 何谓永恒·尤瑟纳尔

    《何谓永恒》是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世界迷宫》的最后一部。作者讲述了母亲去世后父亲的生活,尤其重点描画了母亲的密友让娜与父亲之间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也回顾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全书写至一战

  • 营平二州地名记·顾炎武

    地名志。明末清初顾炎武撰。残一卷。炎武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已著录。是书约写于作者游历京师永平府、山海关和蓟州期间(即顺治末,康熙初)。营州泛指辽水以东至朝鲜地。平州为清永平府地。炎武游永平时,“郡人以志属

  • 全真清规·陆道和

    全真清规,元朝全真道通玄子陆道和编集。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辑录全真道部分戒规、礼仪和杂文,分作十二篇:〈指蒙规式〉、〈簪披次序》二篇,言童蒙出家规矩和初出家者簪冠披衣仪式。 〈游方礼师〉、〈堂门戒

  • 古今谭概·冯梦龙

    又名《古今笑》或《笑史》。笑话。明冯梦龙撰。二册。梦龙有《古今小说》已著录。此编为冯氏辑纂的讽刺小品集,或曰笑话、故事集。前有梅之熉小序,谓此为不得志者托诸空言之作,取“老氏谭言微中,可以解纷”之意。分迂

  • 迷宫·程小青

    有几个对于侦探似乎没有多大好感的人,曾有这样几句类似讥讽的话:“侦探是靠罪案而生活的;所以罪案和侦探的名词始终连接在一起,永远不分离。 寻味这几句话的含意,显然在抱怨侦探是一种可憎可厌的不祥人物;他的足迹所到之处,

  • 东归日记·方士淦

    (清)方士淦撰。方士淦,字莲舫,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尝从姚鼐弟子、内阁学士鲍桂星受辞章之学。嘉庆十二年(1804年)召试举人,历官至浙江湖州知府。道光六年(1826年)以事遣戍伊犁,道光八年(1828年)释归。著有《生还诗草》、

  • 圣祖仁皇帝圣训·雍正

    全称《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60卷。雍正九年(1731)敕纂。分类汇辑玄烨治国的各种言论。雍正九年,在实录馆进呈刚修成的圣祖实录的同时,雍正皇帝又命令馆臣另修圣训一书

  • 法华十罗刹法·佚名

    一卷,失译,法华经陀罗尼品所列十罗刹女之修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