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百九十九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二年。丁卯。九月。癸卯。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军机大臣等据德沛自山西回奏称、自万泉安邑之后。复有似此者四案。皆已从严办理。朕询以山西民风。既如此刁嚣。何阿里衮在彼时。未闻有一案。而彼一离晋省。便有如此之多乎。德沛奏称、阿里衮在彼时。已有九案。内六案皆外结存案。其三案则以大化小。以小化无。亦并未存案等语。朕闻之骇然。既有如此多案。阿里衮何无一言奏及而到京见朕时。亦未面陈也。似此隐讳。在他人尚且不可。岂阿里衮亦为此乎。或因地方有此不法之事。随宜外结。可以不烦朕心。彼愚民无知。岂喻此意。转以宪章为不足惧。而轻犯走险。岂除奸去暴。防微杜渐之意哉。即万泉一案。未必非因此而起。总之已往之事。朕已不咎。即屡降谕旨训诲者。亦不因山西一任。办理有所未协。今伊在东省事务较晋省更繁。而齐东椎鲁之风。更甚于山西。若仍以处山西者处山东。是更增朕之忧虑矣。彼不比他人。岂不思朕用人颜面乎。
○工部议覆、浙江巡抚常安疏称、浙省原设便民船一百只。日久朽烂。现存四十只。亦已损坏。亟应修造。请再添造十只等语。查便民船现存四十只。承应差务。并无贻误。应令该抚将现存船只。动项修造。所请添造十只之处。无庸议。从之。
○以故五经博士冉天琳之子冉上成、袭职。
○以头等侍卫乌丹、为杭州左翼满洲副都统。
○贵州巡抚孙绍武疏报、南笼、镇宁、独山、瓮安、青溪、等五府州县。开垦额外额内田地共三百九十二亩有奇。
○是日、驻跸南石槽。
○甲辰。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曰、彭维新、陈德华、现在议处候旨。兵部汉堂官办事乏人。着内阁学士庄有恭、署理兵部侍郎。即速进署办事。
○定边副将军额驸策凌奏、本年七月内。有准噶尔乌梁海杭噶勒、投诚前来。经臣等询问。伊逃来时。与一蒙古台吉额伦同逃。额伦已被人拏回。伊一人步至边卡。已遵旨阻回。嗣后除即行阻回者。无庸另议。其有畏本处治罪。不肯回巢者。臣等难以办理。请酌量照前收留。俟夷使进贡来京时。将不容留逃人之处。晓谕准噶尔台吉。彼必愈加感激。臣等亦得遵循办理。得旨、此次投诚之杭噶勒。其情节并不与巴雅尔相似。乃遽令阻回。办理殊属拘泥。嗣后有似此及必不愿回巢者。仍着收留安插。
○是日、驻跸汤泉。翼日如之。
○乙巳。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军机大臣等、前因山东被水地方。赈借需米。曾将奉天米石。可否运往东省接济之处。询问达勒当阿等。据奏、奉天地方被灾。现在米价昂贵。不能接济东省。续因降旨截漕。足敷备用。又经阿里衮奏明停止。今据苏昌奏报、奏天各属得雨后。秋收丰稔。米价自应平减。而东省莱州等处。被灾较重。正须赈贷之用。可传谕达勒当阿、苏昌、令其就本处情形。或可得十万石。或数万石。由海道运往东省。于灾地甚属有益。如果可行。其作何运往之处。即一面办理。一面奏闻。仍知会山东巡抚。若不能得米。即不必知会山东。惟将情节奏闻。寻奏奉省今年秋收。在七分以上。粮价渐减。办米接济山东。于奉省旗民日食。不致有亏。现拟办十万石。即雇船先运三万三千石。赴莱州府交卸。余米咨明山东巡抚、令于来春拨船赴奉领运。下部知之。
○又谕、据大学士高斌奏称、江苏烦剧重地。书役之侵蚀飞洒。百弊丛生。牢不可破。诚恐察弊既滋扰累。而察出一弊。将更转增十弊。不惟无益。而且有损。雍正年间。清查滋扰。固是办理者之奉行不善。今次之清查。恐亦不能即谓委协。闻此际已有书役侵蚀。畏罪不能自完。仍浼粮户代为应承实欠。重出完纳者甚多。是小民现今已受重完之累。而蠹蚀仍未能清。纷扰多端。难于枚举。至所谓书役者。约言若无多人。其实一邑中其类何止数百。盖书、则有经承、书办、清书、役、则有原差、快役、以及图书、里书、排年里长等类。实繁有徒。而所谓绅衿者。其中贤愚优劣。固有不齐。但系一邑一乡之望。且南邦读书者多。尤宜养其廉耻。导之以礼。而书役虽贱。与小民同类。今皆不能无扰。而此中畏罪之徒。奸匪之蠹。遇事风生。拖累无辜。牵连良善之处。亦所不免。以致民情惶恐。窃以安民首在察吏。今江苏繁剧之州县。宜慎选精明强干之员。俾久于其任。令督抚面行晓谕。清查积欠一事。原属应行加意。剔厘蠹弊。惩一儆百。不时体察。从容妥办。须用宽严相济。积欠原应新旧并徵。于设法催科之中。寓劝导抚字之术。其人如果清勤廉干。人地相宜。准督抚保题。升则升衔。降亦留任。虽未能责效于目前。亦可澄清于久远。其现今派令清查多员。可否渐次彻回等语。清查江苏积欠一事。原始于安宁屡次陈奏。经大学士等议行者。原以杜书役之侵蚀。俾拖欠积习。可以悉除。而于民间不致滋扰。今既有称安宁办理未协者。尹继善、为本省总督。何以视若无涉。未行奏闻。或者此奏所言有未尽然耶。可传谕尹断善、令其将所奏情节。详查明白。据实奏闻。并将高斌覆奏摺。抄寄大学士讷亲阅看。令其作速寄交爱必达。将摺内情节。是否如此。密行详查。据实具奏。
○大学士等议覆、钦差大学士高斌、两江总督尹继善等奏称、查勘六塘、沭河、工程。因前筑土堰。尚欠高厚。以致冲漫。应请将六塘河、险处堰底加宽二丈。次冲亦加宽二丈。其余地势低洼者。酌量加高二三尺。沭河、南北两岸土堰。亦应分别加高培厚。宿迁、桃源、两县属之县东、湖边、等处。形势兜湾。应将河身挑直。大兴集、上下旧堰。尚有逼近河身者。应向高阜处。展开建筑。砖井、王家庄、等处河内。俱有矶心大滩。应切去滩嘴。又骆马湖之尾闾。有永济石桥一座。过水处太窄。应接建石桥四十丈。上下开挑引河一道。请动项兴修。再此项堰工。原为保护民田。嗣后应于每年农隙。令里民按田出夫。将残缺处酌量修补。水发时、地方官督率居民。协力防护各等语。均应如所请办理。得旨、依议速行。
○丙午。上诣寿皇殿行礼。
○奉皇太后还宫。
○诣皇太后宫问安。
○上还宫。
○旌表守正捐躯之江苏山阳县烈女李氏。
○丁未。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大学士等遵旨覆奏、用兵之道。原非专仗火攻。前奉谕旨。或断其粮道。或绝其水路。使之坐困。允合机宜。至选旗兵之精锐。汰绿旗之闲冗。在京师旗兵。较绿旗自属勇往。但此番金川用兵。举动措置。较前次瞻对之役。似为上紧。据张广泗奏称、征兵去刮耳崖仅二三十里。则就现在情形而论。已经扼其险要。如派京兵前往。即以一当十。数亦不少。目下天气渐寒。道途遥远。非若前次派往瞻对。止数十人。易于料理。且旗兵自京抵营。约须三两月之久。中间或己就破灭。或已经围困待毙。俱未可知。且可无庸传谕张广泗也。报闻。
○以河南按察使舒辂、为安徽布政使。江西南赣道富明、为河南按察使。
○致仕太子太保大学士查郎阿遗疏闻。得旨、查郎阿患病溘逝。知道了。该部知道。
○以故奉恩辅国公吉存子特通额、袭爵。
○戊申。谕曰、吏部侍郎德沛、着在阿哥书房行走。
○谕军机大臣等、闻江苏清理积欠。此际有书役侵蚀。畏罪不能自完。仍浼粮户代为应承实欠。重出完纳者甚多。以致人言藉藉。清查弊窦。固难免议论。但原以除弊。而所闻果实。则是办理犹未尽善。此弊尤宜厘剔。从前粮户完纳之时。多有转托吏胥。代为输将。而奸胥蠹吏。暗行侵蚀。在所不免。此次清理。若仍按粮户追纳。小民有重完之累。着传谕安宁、此项积欠内。有系吏胥侵蚀者。应向吏胥查追。不得任其狡饰。仍向粮户重科。务须加意稽查。妥协办理。
○吏部议奏、兵部议处江西南昌镇总兵高琦、废弛武备一案。违例邀誉。应将尚书彭维新、左侍郎鄂容安、陈德华、照例革职。得旨、兵部议处高琦一案。违例邀誉。并不遵旨察议。部中从无似此办事之理。将该堂官等交部严加察议。昨至汤山。侍郎鄂容安、在中途内廷班次接驾。因召至面前。降旨训饬。原因彼系满堂官。且现掌部印。应于彼是问。是以至九卿接驾之地。不复问彭维新、陈德华也。且二人向日。即旅进旅退。无所可否。亦不足问也。设其当问。即似鄂容安马前训饬。有何不可。乃由汤泉回至行宫时。九卿立班侍驾。而彭维新、陈德华、独不在班。指名寻觅。良久始至。据称为关防所阻。则九卿在班者甚众。年高如刘于义。并未被拦阻。何独伊二人。其将谁欺。此乃伊等知朕训饬鄂容安、惧而避匿。人臣敬君之道。有是理乎。若恐朕以待鄂容安之道待之。即谓有失大臣之体伊不能受。则此心益不可问。其罪更不容诛矣。前代廷臣。有挂冠径去者。此乃纲纪凌替所致。我朝天泽明而名分肃。岂容有此。况彭维新、曾罹重谴。起自废籍。复以居忧赴任。为言官所劾。廷议革职。陈德华、因伊弟陈德正有议处之案。具摺奏辩。竟匿不上闻。亦经部议革职。朕皆弃瑕录用。而伊二人平日居官。不过庸碌备位。全无奋勉之意。今遇此等些小罪谴。辄如此存心规避。若更加穷诘。则其罪益无可容。姑免深究。彭维新、陈德华、着照部议革职。鄂容安。从宽革职留任。
○己酉。上御乾清门听政。
○兵部再议、江西南昌镇总兵高琦。到任三载。并不尽心训练。以致武备废弛。及奉旨询问。徒以两次出巡。朦混覆奏。应照废弛营伍例革职。得旨、高琦着革职。从宽留任。
○湖北巡抚陈宏谋疏报、蕲州卫开垦下则屯地、七顷三十三亩有奇。
○庚戌。定侵贪犯员罪名。谕、人臣奉公洁己。首重廉隅。贪婪侵盗之员。上侵国帑。下朘民脂。实属法所难宥。是以国家定制。拟以斩绞重辟。使共知儆惕。此纪纲所在。不可不持。皇考世宗宪皇帝、惩戒贪墨。执法不少宽贷。维时人心儆畏。迨至雍正八年、因吏治渐已肃清。曾特旨将从前亏空未清之案。查明释放。此其明验也。朕因见近来各省侵贪之案累累。意欲早为整顿。庶其惩一而儆百。不致水懦而宽难。特命大学士等查明原委。雍正年间、秋审朝审案内。侵盗及贪婪各犯。奉旨勾到者八案。拟入情实、未经勾到者八案。雍正六年、各省勾到。惟朝审未勾、内有拟入情实者五案。又历年贪婪立决。未待秋审者二案。是侵盗贪婪之犯。秋审时原有拟入情实。奉旨勾到者。及询以今何以率入缓决。以致人不畏法。侵贪之风日炽。则不能对。盖因例内载有分年减等。逾限不交。仍照原拟监追之语。至秋审时概入缓决。外而督抚。内而九卿法司。习为当然。初不计二限已满。既入秋审。自当处以本罪。岂有虚拟罪名。必应缓决之理。即在本犯。亦恃其断不拟入情实。永无正法之日。以致心无顾忌。不知立法减等。原属法外之仁。至限满不完。则是明知不死。更欲保其身家。此等藐法无耻之徒。即应照原拟明正其罪。嗣后此等二限已满。照原拟监追之犯。九卿于秋审时。核其情罪。应入情实者、即入于情实案内。以彰国法。朕于勾到日。再为酌夺。其如何分别酌核之处。着大学士、九卿、悉心妥议速奏。寻议、凡侵贪案犯。二限已满。察其获罪之由。如动用杂项。及那移核减。一应着赔。作为侵欺。并收受借贷等款。问拟贪婪。迨监追后急图完公者。量拟为缓决。若以身试法。赃私累累。至监追二限己满。侵蚀未完尚在一千两以上。及贪婪未完尚在八十两以上者。秋审时即入情实。请旨勾到。从之。
○谕、各省进呈题名录内。开列各官衔名。祗应开注籍贯履历。乃有兼写表字别号者。殊非进呈之体。着通行传谕禁止。
○兵部议覆、两江总督尹继善疏称、邳州赵村驿、额马三十匹。不敷承应。且西至东岸驿甚远。须设腰站。请于利国、东岸、二驿内。抽马三十匹。夫十八名。增给赵村本站。并添设单家集腰站之用。又古城驿、原设马四十匹。山阳县、原设马九十一匹。此二驿、路当极冲。支应竭蹷。请于金陵、江东、姑苏、平望、桃山、五驿内。共抽马三十九匹。夫二十八名。增给古城、马二十匹。夫十六名。山阳、马十九匹。夫十二名等语。均应如所请。从之。
○以翰林院检讨陈兆仑、充日讲起居注官。
○辛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幸瀛台。
○谕军机大臣等、各省督抚开报米粮价值。用以验年时之丰歉。审民食之盈虚。必当确核时值。据实入告。固不可故为减少。亦不得有意加增。前曾降旨、令将价增价减之处。比照上月填注。原欲知实在情形。乃近见各省所报。大抵多称价贵。有连年丰稔、而仅开价中。或仍开价贵者。岂通属竟无价贱之处。历岁总无价贱之时。即一府一县之中。岂无上月价昂。下月价减者。盖缘督抚所奏。悉据州县开送。地方官若照实价申报。则采买时不得浮开。是以豫为之地。此亦情理所有。不知奏报稍有不实。则民生之盈绌。必致壅于上闻。非朕勤恤民生之本意。嗣后各督抚、务必随时确访。实在市价。不得一任属员随意开送。又不可因朕此旨。有意将米价裁抑少开。以图粉饰。古太师陈物价以观民风。汉剌史问羊得马。民不敢欺。传称循吏。况六府八政。首重谷食。是曰民天。其亟加之意。毋伪毋隐。俟奏事之便。传谕知之。
○以河南南阳镇总兵成元震、甘肃河州镇总兵金贵、对调。湖广襄阳镇总兵齐大勇、陕西兴汉镇总兵改光宗、对调。
○壬子。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
○谕、江南凤颍泗三属。频年被灾所有借给耔种口粮银米。曾经降旨、将乾隆六七两年借项。于丙寅、戊辰、二年分还。乾隆十年借项。于己巳、庚午、二年分还。但上年该处复被偏灾。今岁又值蠲免停缓之年。若于戊辰年全行催输。民力未免拮据。着加恩将从前分年带徵之项。分作戊辰、己巳、庚午、三年。按限徵还。八九两年借项。亦于此三年内带纳。其十一年出借之项。着缓至辛未年催徵。该督抚等、务须转饬属员。妥协办理。以副朕体恤灾黎之意。该部遵谕速行。
○兵部议准、湖广总督塞楞额疏称、澧州营所辖自岩土□巴垱、至宜都营。计程一百四十余里。未设塘汛。请拨施南协战兵七名守兵三十名。归宜都营。添设五塘。每塘安兵三名。共十五名。余二十二名。添入城汛。从之。
○赈贷河南许州本年分水灾饥民。
○甲寅。孝慈高皇后忌辰。遣官祭福陵。
○上御懋勤殿。勾到云南、贵州、情实罪犯。停决云南斩犯二人。贵州斩犯六十一人。绞犯一人。余五十人予勾。
○谕、据山西巡抚准泰奏称、晋省办铜鼓铸。尚须白铅点锡。应委员赴楚采买。一时不得其人。请饬发参革河东道周绍儒、出资前赴采买。效力赎罪等语。周绍儒、阘茸无能。贻误地方。现在照例治罪。既据准泰保奏。着照所请。将周绍儒发往晋省。办理铅觔。以赎前愆。
○谕军机大臣等、据直隶总督那苏图奏称、山东被灾。有携眷、单身、贫民。前往口外热河等处。投亲种地觅食。经由直隶地方。其中不无有衰老孱弱者。时届寒冬。请于通州总路。派员设厂。将东省衰老孱弱贫民。日给通仓色米留养等语。朕思东省与直属接壤。其出外觅食之人。经过地方。远近不同。亦不止通州一处。若于通州设厂。虽仓廒近便。而路远不及抵通之贫民。无由觅食。且贫黎闻有此信。势必奔赴来通。将来聚集多人。转恐派员料理。未能周到。不若于直属附近东省州县。遇有前来觅食贫民。随其所至地方。就近收养。酌给口粮。以度隆冬。俟春和资遣回籍。可传谕那苏图、董率属员。妥协办理。
○又谕、贵州省余成龙案内。未勾之黄忠义等四十三犯。俱着牢固监禁。行刑时、不必一同绑赴市曹。盖人数既众。恐致别生事端。且虽同在叛案之中。而情罪轻重各异。愚民无知。见其往而复返。转生玩法之心。不足示儆。可传谕孙绍武知之。其马玳案内。二十三犯内、有情罪稍轻九犯。及年七十以上五犯。俱从宽免勾。其行刑时、仍照例绑赴市曹。务令严加防范。
○大学士等议覆、两江总督尹继善奏称、江苏潮灾最重。贫苦兵丁。除本身不准入赈外。家口请一体给赈等语。查江苏灾地兵丁。已叠颁谕旨。与齐民一体抚恤。又赏给一月钱粮。该督尚未奉到。是以奏请赈济。应令该督遵旨悉心查办。如抚恤并赏给一月钱粮之外。尚有应行接济之处。再行奏明办理。得旨、依议速行。
○闽浙总督喀尔吉善参奏、浙江巡抚常安贪劣各款。一、收受前任海盐县知县周宣猷、金三百两。保升嘉松分司。一、收受候补分司陈柱、银二千两。许补周宣猷题升遗缺。又收受周宣猷每年养廉盐规之半。一、信任东塘同知刘晏、诸暨县丞张治、屡委署府县各缺。一、克扣心红纸劄。及书吏饭银二千余两。一、各所掣盐。并不亲行掣验。一、勒索盐政衙门承差规礼。一、克扣兑盐及秋审跟役饭钱。一、扣存净慈寺工银。一、勒索海关书吏规礼。一、收受墅河米牙规银。许增卖价。一、纵容家人。赊取各铺人参金珠等物。不给价值。一、海塘效力人员。朦混咨部得官得旨、据闽浙总督喀尔吉善参奏、浙江巡抚常安贪婪种种。常安着解任。命大学士高斌、会同顾琮、前往浙江查审具奏。摺款并发。浙江巡抚员缺。即着顾琮补授。总漕员缺。着蕴着补授。
○赈恤山西襄陵、太平、永济、等三县。水灾、雹灾、饥民。并予缓徵。
○乙卯。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山东被水之齐河等州县。成灾加赈。有因仓粮不敷。银谷兼赈者。定例每谷一石。折银五钱。但思东省连岁歉收。今年被灾。亦非寻常可比。现在粮价高昂。照例折价。恐不敷购买。所有加赈口粮。着加恩于每石五钱之外。增银一钱折给。俾穷黎得资接济。此出格外特恩。不得引为成例。该部遵谕速行。
○赈恤两淮吕四、余东、余西、金沙、西亭、石港、掘港、丰利、角斜、拼茶、伍祐、新兴、刘庄、庙湾、丁溪、草堰、小海、板浦、中正、临洪、等二十场。本年分水灾灶户。并予缓徵。
○是日起。上以孟冬享太庙。斋戒三日。
○丙辰。孝敬宪皇后忌辰。遣官祭泰陵。
○户部议覆、四川巡抚纪山疏称、筹办进剿金川事宜。一、川省出征官兵。借给制备行装驮载银。一、旧铸新铸及靖蛮各炮。须雇内地长夫运送。支给工食银。一、出师官兵。支给盐菜口粮。一、口粮每日支米一升。一、派调候补员弁。支给行装盐粮。派调土兵。支给口粮盐菜银。一、各处土兵。除已经派调外。有情愿添助。并出力复仇者。支给盐菜口粮银。一、汉土兵丁口粮。愿支折色者。照例以米面脚价合算。随地支给。一、总督张广泗亲赴军营。从行书吏。支给盐菜口粮。汉土兵丁。折给牛羊犒赏银。一、出师官兵粮饷。应先筹办。一、军营裹带炒面。应设法采办。一、挽运夫役脚价。按日支给口粮。一、西南两路进兵。粮饷宜分路办运。一、西南两路各员。月费口粮。并帐房锣锅骑驮等项。分别支给。一、官兵雇用通译、斗级、仓夫、并派听差外委兵丁。除领兵将弁。于征兵内拨用。余分别支给工食口粮、骑<?马犬>盘费脚价。一、总督张广泗随营遣用官四员。所需月费口粮、骑<?马犬>锣锅帐房。分别支给。又选外科医生二名。支给骑<?马犬>口粮。一、杂费赏赉银。议给备用。一、解送饷银。分别支给需用银。并酌给帐房。一、动支赏赉银。制办赏号物料。一、西南大小土司迎谒。需用赏号。兼收抚被掳穷番。请照瞻对案例。于道库动支银五百两制备。一、挽运军粮。应酌定折耗。一、安设军台。一、遇害兵丁夫役人等。宜给搬骸夫马。均应如所请办理。得旨、依议速行。
○丁巳。谕军机大臣等、前据张广泗奏报、办理大金川情形。及今又经逾月。尚未见奏捷音。想该督娴于军旅。熟谙机宜。必使实奏肤功。是以相持许久。若如李质粹等、从前办理瞻对之草率了事。早可告竣矣。但前据该督奏称、战碉险绝。难以猝攻。而班滚狡诈潜逃。暗为勾结。近据纪山奏、亦复相同。必须彻底殄除。方无贻患。如此时已经捣穴歼渠。诚为尽善。若尚需时日。则彼处地近雪山。朕思际此冰霜严冷。我师屯聚。诚恐堕指裂肤。难于取捷。或且暂行退驻向阳平旷之地。令得稍为休息。俟气候融和。再加调官兵。厚集军威。以成一举扫除之计。其应行防范之处。务当严密周详。无令乘机兔脱。全在该督算计万全。可谕令该督、酌量现在进剿机宜。妥协办理。至善后事宜。前曾令该督按度全川形势。大为筹办。但思若仍归伊等土司。不过夺彼与此。终易煽惑。殊非长策。因思彼处地邻西藏。来往之所必经。若即归入西藏。令王子朱尔默特那木扎勒、就近管束。受达赖喇嘛化导。其一应钤辖稽查。悉令王子派头目前往经理。以专责成。现有驻藏大臣总辖董率。足资弹压。如此则西罏藏路。俱可永远宁谧。不致劳动官兵。盖伊等原系番回。种落虽殊。情形相类。以番治番。较为妥便。若谓道远难于遥制。则青海部中、尚有达赖喇嘛徒众。可见番回同类。远近无分。比之设屯置卫。非可同日而语。该督其善体此意。悉心筹画。妥酌以闻。蜀中土目。碉塞星罗。悉在幅员之内。非缅甸等越在外藩可比。即如昭通古州等、当时始事。未尝不大费经营。而迄今遂成乐土。成效具在。并非黩武穷兵、劳师勤远之谓。此番徵兵转饷。业已不赀。即使莎罗奔、与班滚实在并获。亦不足偿。且欲使边省兵民。永安衽席。正不得惮于劳费。其经理得宜。惟该督是任。可传谕知之。
○以福建巡抚陈大受、为兵部尚书。
○调安徽巡抚潘思榘、为福建巡抚。以广东布政使纳敏、为安徽巡抚。安徽按察使赫庆、为广东布政使。
○以四川按察使仓德、为四川布政使。四川建昌道石杰、为四川按察使。
○是月。两江总督尹继善奏、勘办潮灾情节。得旨、此次灾固异常。而汝等从宜办理。可谓知轻重。足慰朕怀。但此后更当督令属员等、尽心详悉妥为。以结此局耳。
○署江苏巡抚安宁奏、苏松等属、猝被风潮。坍损各项工程。应分别缓急。动项兴修。得旨、以工代赈。正应及时为之。并壮观瞻也。
○闽浙总督喀尔吉善奏、闽省各属。大约雨水调匀。缺雨地方甚少。惟台郡匝月不雨。似有旱象。得旨、览奏俱悉。台湾若成旱灾。不比内地。一切应加之意也。
○山西巡抚准泰奏、晋省常平仓。出借平粜。锢弊多端。请嗣后每年止许平粜。其出借一项。必地方官确核情形。详请上司批准。方准借给。并将从前奸民蠹役、换新领以抵旧欠之弊。尽发其奸。勒限本年秋收后。彻底清完。如绅衿士庶抗欠。该州县分别详革追比。其胥役作奸。立拏究治。一俟报完。即委员盘查。得旨、好。加意妥为之。
○大学士公庆复奏、遵旨于八月十六日。自军营起身回京。现已抵陕西省城得旨、卿起身而来。宜即奏闻。今已至西安而奏。为已迟矣。
○又奏、臣行抵陕西。接奉谕旨。以准噶尔未可深信。命臣暂驻陕西。密为防范。臣遵即驰赴庄浪暂驻。倘有应办事件。一面办理。一面奏闻。得旨、知道了。此时并无信息。大约玉保所奏。用心太过。反觉荒唐。今卿业经起程。多行数日何妨。即有意外之事。有卿在彼。量亦无忧。
○川陕总督张广泗奏、臣自抵军营后。见川省军务。一时未能告竣。即凯旋之后。一切善后事宜。尤须驻劄川省。就近经理。陕甘二省。外临九边。内控三辅。营务地方。势难遥制。请另设陕西总督。专任臣节制川省之任。得旨、卿所见虽是。但陕甘现在无事。卿正宜留川。详悉经理善后之图。又何必易制哉。
○甘肃巡抚黄廷桂覆奏、甘肃河西各郡丰收。应乘时采买。现在安西、甘州、西宁、肃州、等处。仓谷较少。酌买十万石。分贮各仓。如价稍昂即停。下部知之。
○又覆奏、臣前所奏被旱地方。系宁夏、凉州、一带。已将采买停止。安西、西宁、甘州、肃州、等府州。夏收既稔。秋收又丰。即提督永常所请采买地方。已拟定于各该处采买谷十万石。现动项办理。得旨、览奏已俱悉。
○两广总督策楞、署广西巡抚鄂昌奏、粤西购买滇铜。已运到十五万斤。请先添炉二座。与原炉十座。一同开铸。铸出钱、搭放兵饷。得旨、好。知道了。
○贵州提督丁士杰奏、古州苗疆。俱属安辑。但恐总督张广泗、甫经调任。各苗人不无观望。现与巡抚孙绍武、留心防范。协和化导。不至稍有贻误。得旨、览奏足慰朕怀。常如此留心。地方自获安宁也。
卷之二百九十九
猜你喜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九·李心传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八、对于孔子的《春秋》大义·雍正 第四十七回 战垓下项王被围 歌楚帐虞姬殉节·黄士衡 卷之一千三百二·佚名 哭庵传译文·易顺鼎 第四章合股·佚名 卷三十六·佚名 虔南语(东山敢记、沈墨庵补述)·查继佐 曾樱传·张廷玉 卷二百六十一·佚名 第七十一章 国府最后播迁,大陆全部失守·李宗仁 卷一·佚名 卷一百十七·佚名 何炳松·周诒春 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