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宗镜录

凡一○○卷。又作宗鉴录、心镜录。永明延寿着,成书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本书广收大乘经论六十部,及印度、中国圣贤三百人之著作等汇编而成。其内容详述诸佛之大意与经论之正宗。全书立论重在顿悟、圆修,所谓‘禅尊达摩,教尊贤首’为其中心思想,为昭示禅教一致之修禅要文集。全书分为标宗章、问答章、引证章等三部分。第一部分标宗章,为总论概说,占第一卷之大半。第二部分问答章,自卷一后半至卷九十三,讨论关于心与教禅诸宗之异同问题。第三部分引证章,自卷九十四至卷末,引证三百余处经文以强调第二部分之论述。书成之后并未流通,至宋神宗元丰(1078~1085)年间始有木刻本流行。以后有改订版出现,明末刻印嘉兴藏时,智旭重新删定改订本。至清代,续有节本出现。

《宗镜录》全部章节目录

(1)宗镜录序
(2)宗镜录卷第一
(3)宗镜录卷第二
(4)宗镜录卷第三
(5)宗镜录卷第四
(6)宗镜录卷第五
(7)宗镜录卷第六
(8)宗镜录卷第七
(9)宗镜录卷第八
(10)宗镜录卷第九
(11)宗镜录卷第十
(12)宗镜录卷第十一
(13)宗镜录卷第十二
(14)宗镜录卷第十三
(15)宗镜录卷第十四
(16)宗镜录卷第十五
(17)宗镜录卷第十六
(18)宗镜录卷第十七
(19)宗镜录卷第十八
(20)宗镜录卷第十九
(21)宗镜录卷第二十
(22)宗镜录卷第二十一
(23)宗镜录卷第二十二
(24)宗镜录卷第二十三
(25)宗镜录卷第二十四
(26)宗镜录卷第二十五
(27)宗镜录卷第二十六
(28)宗镜录卷第二十七
(29)宗镜录卷第二十八
(30)宗镜录卷第二十九
(31)宗镜录卷第三十
(32)宗镜录卷第三十一
(33)宗镜录卷第三十二
(34)宗镜录卷第三十三
(35)宗镜录卷第三十四
(36)宗镜录卷第三十五
(37)宗镜录卷第三十六
(38)宗镜录卷第三十七
(39)宗镜录卷第三十八
(40)宗镜录卷第三十九
(41)宗镜录卷第四十
(42)宗镜录卷第四十一
(43)宗镜录卷第四十二
(44)宗镜录卷第四十三
(45)宗镜录卷第四十四
(46)宗镜录卷第四十五
(47)宗镜录卷第四十六
(48)宗镜录卷第四十七
(49)宗镜录卷第四十八
(50)宗镜录卷第四十九
(51)宗镜录卷第五十
(52)宗镜录卷第五十一
(53)宗镜录卷第五十二
(54)宗镜录卷第五十三
(55)宗镜录卷第五十四
(56)宗镜录卷第五十五
(57)宗镜录卷第五十六
(58)宗镜录卷第五十七
(59)宗镜录卷第五十八
(60)宗镜录卷第五十九
(61)宗镜录卷第六十
(62)宗镜录卷第六十一
(63)宗镜录卷第六十二
(64)宗镜录卷第六十三
(65)宗镜录卷第六十四
(66)宗镜录卷第六十五
(67)宗镜录卷第六十六
(68)宗镜录卷第六十七
(69)宗镜录卷第六十八
(70)宗镜录卷第六十九
(71)宗镜录卷第七十
(72)宗镜录卷第七十一
(73)宗镜录卷第七十二
(74)宗镜录卷第七十三
(75)宗镜录卷第七十四
(76)宗镜录卷第七十五
(77)宗镜录卷第七十六
(78)宗镜录卷第七十七
(79)宗镜录卷第七十八
(80)宗镜录卷第七十九
(81)宗镜录卷第八十
(82)宗镜录卷第八十一
(83)宗镜录卷第八十二
(84)宗镜录卷第八十三
(85)宗镜录卷第八十五
(86)宗镜录卷第八十四
(87)宗镜录卷第八十六
(88)宗镜录卷第八十七
(89)宗镜录卷第八十八
(90)宗镜录卷第八十九
(91)宗镜录卷第九十
(92)宗镜录卷第九十一
(93)宗镜录卷第九十二
(94)宗镜录卷第九十三
(95)宗镜录卷第九十四
(96)宗镜录卷第九十五
(97)宗镜录卷第九十六
(98)宗镜录卷第九十七
(99)宗镜录卷第九十八
(100)宗镜录卷第九十九
(101)宗镜录卷第一百

猜你喜欢
  无常经·佚名
  十不善业道经·佚名
  文殊问经字母品第十四·佚名
  不空罥索陀罗尼经·佚名
  大毗卢舍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悲生曼荼罗广大成就仪轨·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愿行观门骨目·湛然
  妙色陀罗尼经·佚名
  供养仪式·佚名
  瑜伽师地论略纂·窥基
  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道谦
  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佚名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明佺
  毗尼日用录·佚名
  佛母经·佚名
  三峰藏和尚语录·三峰法藏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六出·李开先

    【月云高】(旦上唱)晨光初散,谁道君门远?露湿弓鞋小,风吹鬓云乱。露散烟消,日照紫微寒。到此心惊怕,生死应难免。咫尺龙楼接日边,愿把冤情往上传!(白)莲步娜移不暂留,恐惊堂上老亲忧。儿夫但得蒙宽释,何惜今朝一命休!自恨儿夫在监,不

  • 卷四百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五马类三言古天马歌         【汉】乐 府太乙贶天马下霑赤汗沬流赭志俶傥精权奇籋浮云晻上驰体容与迣万里今安匹龙为友五言古系马          【梁】简文帝青

  • 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司马迁

    自古受命而王,王者之兴何尝不以卜筮决于天命哉!其于周尤甚,及秦可见。代王之入,任于卜者。太卜之起,由汉兴而有。司马季主者,楚人也。卜于长安东市。宋忠为中大夫,贾谊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诵易先王圣人之道术,究遍人情

  • 第六十九回 骂逆贼节妇留名 遵密嘱美人弄技·蔡东藩

      却说公孙瓒部下的骁将,姓赵名云,表字子龙,乃是常山郡真定人氏。本属冀州管辖,袁绍据住冀州,士多趋附;独云往依公孙瓒。瓒且喜且嘲道:“闻贵州人多愿从袁氏,君独何心,乃来依我?”云答说道:“天下汹汹,未知孰是,百姓方苦倒悬,但

  • 补遗卷一·沈德符

      【圣祖兼三教】太祖深于竺干之学,如御制护持朵甘思乌思藏诏,及明施修教诸论,游新庵灵谷寺诸记,又宋濂所撰洪武四年蒋山佛会诸灵应纪,皆昭然耳目。至七年上手注《道德经》,出以示群臣。至十年上与群臣论日月五星之行,翰林

  • 辽史拾遗卷二十二·厉鹗

    钱塘厉鹗 撰二国外纪第四十五高丽资治通鉴曰唐防高丽天祐初高丽石窟寺眇僧躬乂聚众防开州称王号大封国性残忍海军统帅王建杀之自立复称高丽王以开州为东京平壌为西京建俭约寛厚国人安之 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曰王氏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三·佚名

    隆庆五年十一月己未朔升狭西布政使司右参政侯东莱为按察司按察使直隶镇江府知府王惟善为副使户部河南司郎中沈奎为佥事东莱河南惟善狭西奎浙江○调四川按察司副使宋仪望于福建提调学校○发南京司设监右监丞田孜充边卫

  • 第三四九保结状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九日一二二○三--七·佚名

    生员陈锡福等,保结刘振德为吞霄总理具保结状,治下生员陈锡福、监生古松荣、总理梁妈成、街耆古开盛、林石禄、庄耆周阿东、李友生、铺户振利号、广发号、同今当大老爷台前,结得刘振德一名,为人诚实,公

  • 一○四一 质郡王永瑢等奏《河源纪略》底本告成所有纂修等请旨议叙折·佚名

    一○四一 质郡王永瑢等奏《河源纪略》底本告成所有纂修等请旨议叙折乾隆四十九年七月二十四日臣永瑢等谨奏,为《河源纪略》全书底本告成,恭候钦定,赶缮正本事。臣等于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内钦奉谕旨,同总纂官纪昀、陆锡熊等

  • 卷二上·沈枢

    <史部,史钞类,通监总类>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二上     宋 沈枢 撰正统门 司马公辨历代正统相传 魏黄初二年蜀中传言汉帝已遇害於是汉中王发丧制服諡曰孝愍皇帝羣下竞言符瑞劝汉中王称尊号汉中王即皇帝位

  • 经学启蒙·陈淳

    天地性,人为贵。无不善,万物备。仁义实,礼智端。圣与我,心同然。性相近,道不远。君子儒,必自反。学为己,明人伦。君臣义,父子亲,夫妇别,男女正,长幻序,朋友信。日孜孜,敏以求。愤忘食,乐忘忧。讷于言,敏于行。言忠信,行笃敬。思毋邪,居

  • 卷三十·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巻三十宋 朱子 撰孟子或问孟子道性善而言必称尧舜者何也曰性善者以理言之称尧舜者质其事以实之所以互相发也其言葢曰知性善则有以知尧舜之必可为矣知尧舜之可为则其于性善也信之益笃而守之益

  • 卷八十·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八十卿大夫之孝爱亲左传公孙敖卒于齐齐人或为孟氏【公孙敖之家】谋曰鲁尔亲也饰棺寘诸堂阜【鲁齐境上】鲁必取之从之卞人【鲁卞邑大夫】以告惠叔【敖之次子难也

  • 宗门中语可置之不论·印光

    宗门中语,只好置之不论。若欲知其所以然之意,必须要有点悟处。否则纵看其书,亦如与外国人说话,完全莫名其妙。况年已及耆(q&iacute;古称六十岁为耆),而时世如此,何可以最可宝贵之时光,究此无头脑语句。每有在宗门数十年,犹不知

  • 狩猎10小时·凡尔纳

    凡尔纳的短篇小说《狩猎10小时》发表于1882年。一个“新手”讲述自己的一次狩猎冒险经过。充满幽默和讽刺,令人啼笑皆非。曲折而又有趣的故事,情节惊险,充满奇特的偶合,再衬以非凡的大自然奇景,造成一种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

  • 八阵总述·马隆

    治兵以信,求圣以奇。 信不可易,战无常规。 可握则握,可施则施。 千变万化,敌莫能知。

  •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梁启超

    梁启超撰,此书是在“五四”运动后应《清华周刊》记者之请撰写的。所举书籍“凭忆想所及……漏略自所不免”,共约160种。分五大类: (1) 修养应用及思想史书类;(2) 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3) 韵文书类;(4) 小学书及

  • 发史·胡朴安

    呜呼!吾民族蒙辫之耻,至于今已二百六十八年矣,习以为常,安之若素,几自忘固有之头颅,认胡尾为本来之面目矣。贤人杰士,严夷夏之分,抱种族之戚,宁尽去其,而不肯垂修修之尾以为汉族羞。世人论者,以为区区之,无与乎兴亡之故。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