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六出

【月云高】(旦上唱)晨光初散,谁道君门远?露湿弓鞋小,风吹鬓云乱。露散烟消,日照紫微寒。到此心惊怕,生死应难免。咫尺龙楼接日边,愿把冤情往上传!

(白)莲步娜移不暂留,恐惊堂上老亲忧。儿夫但得蒙宽释,何惜今朝一命休!自恨儿夫在监,不胜苦楚,难逃性命。妾身避着婆婆,向灯前写就一本冤词,面诉圣上。暗藏小刀一把,去冤鼓楼前自刎,一刀命尽,惊动皇上,看了我这冤本,得放儿夫侍养老母,妾身死亦无恨!(唱)

【前腔】忍羞含怨,身自挺危险。只为亲年老,急救儿夫难。击鼓向金门,声动朝阳殿。暗自持白刃,肯惜身遭谴。奴虽无织锦迥文献御前,以死终当冤报冤。

(白)冤屈!(击鼓,自刎)(末扮锦衣上白)谁家轻命者,击鼓动金门?惊回青琐梦,唬杀锦衣人。是甚麽人?(作夺刀介)

报,报,有击鼓的!(外上白)半夜挑灯梳白发,平明骑马走红尘。我是金銮殿上传宣客,白玉阶前奏事臣。是甚麽人拚死击鼓?(末白)是一个女子。(外白)伤了性命不曾?(末白)未伤性命,项下犹带血痕。(外白)待他苏醒来,问个端的。(旦哭介)(末白)那女子不要哭,大人问你。(旦跪介)(外白)那妇人是何人家女子?辄敢惊动圣上。(旦白)容奴伸诉冤屈。(外白)你有甚麽亏心事?说来我听。(旦唱)

【锁南枝】停嗔怒,听诉冤。(外白)你夫主是谁?(旦唱)夫在京畿做武官。(外白)你夫主是甚麽官?(旦唱)我儿夫降谪提辖,结下高俅怨。(外白)你是前者劾奏高太尉统制林冲的娘子?(旦唱)他恃宠,太弄权,平地裏将人陷。

(外白)他怎生陷害你夫主?(旦白)我儿夫昔守边关,先因奏事,将统制降为提辖;今又为劾奏太尉等,挟雠指看宝剑为由,赚入白虎堂,拿送军司,诬坐持刃擅入白虎封堂,问成重罪。见在南牢,不久身亡。撇下七旬老母,朝夕哭泣。(旦唱)

【前腔】高堂老母单,终朝珠泪涟。教我如何过(?)遣?夫在南牢,不久黄泉染,万一身死,俺命所关。姑与奴,俱难免!(外白)你丈夫负屈冤事,自有分辨处,如何舍生击鼓,死而何益?(旦唱)

【前腔】奴愿死在御前,释放儿夫侍老年。(外白)你与高殿师折辨如何?(旦唱)他如今势压中朝,谁敢与他相折辨?望恩官,赐可怜,与奴家,作方便。(外白)嗐嗐!原是林统制的娘子!他在边关上建立大功,今日被人谗害,在於死地。好个节义的娘子!起来,不必烦恼。(唱)

【前腔】休多虑,甚可怜。你将冤本过来,我与你转达封章,面奏金銮殿。圣明君,每受言。这冤情,必定有更变。(白)那娘子回去将息,听候旨意。

抱屈含冤气怎舒,一声击鼓动銮舆。

当权若不行方便,岂是男儿大丈夫!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七十九·彭定求
  李生·唐圭璋
  江衍·唐圭璋
  徐俯·唐圭璋
  卷之五廨宇·梁章钜
  槎翁诗集卷二·刘崧
  东山诗选卷下·葛绍体
  巻十一·邵浩
  卷三百九十七·曹学佺
  卷三百九十七·佚名
  卷一百五十九·佚名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莺花小谱》·张次溪
  第五回 纯阳度脱·蒲松龄
  卷二十三·范成大
  天父诗·洪秀全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零四·彭定求

        卷204_1 【时兴】杨贲   贵人昔未贵,咸愿顾寒微。及自登枢要,何曾问布衣。   平明登紫阁,日晏下彤闱。扰扰路傍子,无劳歌是非。   卷204_2 【咏石季伦】李清   金谷繁华石季伦,只能谋富不谋身。   当

  • 卷四十·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四十明 梅鼎祚 编杂曲歌辞【隋】江都宫乐歌       隋炀帝扬州旧处可淹留台榭高明复好游风亭芳树迎早夏长皋麦陇送余秋渌潭桂檝浮青雀果下金鞍驾紫骝緑觞素蚁流霞饮长袖清歌乐戏州【驾一

  • 香篆·闻一多

    辗转在眼帘前, 萦回在鼻观里, 锤旋在心窝头——心爱的人儿啊! 这样清幽的香, 只堪供祝神圣的你:我祝你黛发长青! 又祝你朱颜长姣! 同我们的爱万寿无疆!

  • 五集 一卷·钱德苍

    缀白裘五集序名存其旧,会善歌之继声;意取乎新,获知音之嗣响。一辙源流,调五音而沥液;屡经剞劂,踵四集以传神。虽无吹角含商之妙,亦擅振聋发聩之灵。惟兹编也,采择羣芳,讵嫌剿说;旁搜众美,不患雷同。遣烦衷,则快读一过;醒倦眼,则寻味

  • 列传八·薛居正

    周德威,字镇远,小字阳五,朔州马邑人也。初事武皇为帐中骑督,骁勇,便骑射,胆气智数皆过人。久在云中,谙熟边事,望烟尘之警,悬知兵势。乾宁中,为铁林军使,武皇讨王行瑜,以功加检校左仆射,移内衙军副。光化二年三月,汴将氏叔琮率众逼太

  • 东都事略卷八十三·王称

    列传六十六  吕惠卿字吉甫泉州晋江人也举进士为真州推官曾公亮荐为集贤校勘熙寜二年王安石领制置三司条例司以惠卿为检详迁集贤校理崇政殿说书方是时建青苖助役水利均输之政置提举官行其法于天下谓之新法一时奏请皆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五·佚名

    天启三年六月庚申朔○石砫司总兵官署都督佥事秦良玉自陈奉命征剿奢酋部署将领秦翼明拱明等提兵褁粮奋勇前进先后红崖墩观音寺及青山墩之捷擒斩多功乞敕兵部案候事平之日将臣部下获功员役量行升赏以励众心合用火牌照例

  • 卷之一千四百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民国四年(1915)二月十八日至六月七日·胡适

    (在康乃耳大学)一、自课(二月十八日)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此何等气象,何等魄力!任重道远,不可不早为之计:第一,须有健全之身体;第二,须有不挠不屈之精神;第三,须有博

  • 自序·王葆心

    处不讳之朝而言嬗代之事,信无尤也乎!虽然,吾有说焉。盖本朝,厚爱前代者也。乾隆四十年,于明代抗拒本朝植义不屈之人,而有「胜朝殉节诸臣录」以表之;于明代投顺本朝奔走创业之人,而有「贰臣」、「逆臣」诸传以耻之。于「殉节」

  • 卷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十七明 俞汝楫 编仪制司职掌蕃国礼国初诸蕃来朝必见皇太子及亲王皇帝亲御殿待宴後止朝见上赐宴会同馆命礼部待之其蕃使进表亦不宣读蕃王来朝仪 【蕃国遣使进表朝贡仪附】洪武二年定 凡蕃王

  • 卷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田赋考历代田赋之制明太祖即位之初定天下田赋田有二曰官田曰民田赋有二曰夏税曰秋粮其额收则具於黄册总於户部其徵输期限则责之布政司州县夏税曰

  • 论语点睛补注上·智旭

    【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章以学字。为宗主。以时习二字。为旨趣。以悦字。为血脉。朋来。及人不知。皆是时习之时。乐及不愠。皆是说之血脉

  • 孟春纪第一·吕不韦

    孟春原文: 一曰: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 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候雁北。天子居青陽左个,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青玉

  • 佛说息诤因缘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摩迦子聚落之中。坐夏安居。诸苾刍众去佛不远亦各安居。时有沙门名曰尊那。在惹卢迦林中坐夏安居。彼有外道尼乾陀惹提子。是极恶者忽

  • 昇忉利宫为母说法品第二十一·佚名

    以正法甘露,充饱世间人。下解脱种者,皆放受其报。佛功德犹日,正法喻光明。戒品水清凉,生於天泉池。母妙宝芙蓉,及天林树花。欲令时开敷,故佛昇忉利。日光昼照空,月炎曜於夜。佛照天世间,若干严饰好。日天子生念,谓日王来至。以

  • 石田集·马祖常

    又名《马石田文集》。诗文集。元马祖常(1279—1338)撰。十五卷。祖常字伯庸,其先世为雍古部人,居天山。高祖锡里济苏官金凤翔兵马判官,子孙遂以马字为姓。后徙光州(今河南潢川)。延祐初举乡贡第一。授翰林,擢监察御史

  • 欧行日记·郑振铎

    日记。郑振铎著。1934年10月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被列为“良友文学丛书”之一。1927年5月至1928年10月,作者曾赴法、英游历,进行参观访问和读书写作。从动身开始,逐日写下了“日记”,并陆续寄回上海,给高君箴阅读,使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