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自古受命而王,王者之兴何尝不以卜筮决于天命哉!其于周尤甚,及秦可见。代王之入,任于卜者。太卜之起,由汉兴而有。司马季主者,楚人也。卜于长安东市。

宋忠为中大夫,贾谊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诵易先王圣人之道术,究遍人情,相视而叹。贾谊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试之卜数中以观采。”二人即同舆而之市,游于卜肆中。天新雨,道少人,司马季主间坐,弟子三四人侍,方辩天地之道,日月之运,阴阳吉凶之本。二大夫再拜谒。司马季主视其状貌,如类有知者,即礼之,使弟子延之坐。坐定,司马季主复理前语,分别天地之终始,日月星辰之纪,差次仁义之际,列吉凶之符,语数千言,莫不顺理。

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曰:“吾望先生之状,听先生之辞,小子窃观于世,未尝见也。今何居之卑,何行之汙?”

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今夫子所贤者何也?所高者谁也?今何以卑汙长者?”

二君曰:“尊官厚禄,世之所高也,贤才处之。今所处非其地,故谓之卑。言不信,行不验,取不当,故谓之汙。夫卜筮者,世俗之所贱简也。世皆言曰:‘夫卜者多言夸严以得人情,虚高人禄命以说人志,擅言祸灾以伤人心,矫言鬼神以尽人财,厚求拜谢以私于己。’此吾之所耻,故谓之卑汙也。”

司马季主曰:“公且安坐。公见夫被发童子乎?日月照之则行,不照则止,问之日月疵瑕吉凶,则不能理。由是观之,能知别贤与不肖者寡矣。

贤之行也,直道以正谏,三谏不听则退。其誉人也不望其报,恶人也不顾其怨,以便国家利众为务。故官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得不为喜,去不为恨;非其罪也,虽累辱而不愧也。

今公所谓贤者,皆可为羞矣。卑疵而前,韱趋而言;相引以势,相导以利;比周宾正,以求尊誉,以受公奉;事私利,枉主法,猎农民;以官为威,以法为机,求利逆暴:譬无异于操白刃劫人者也。初试官时,倍力为巧诈,饰虚功执空文以誷主上,用居上为右;试官不让贤陈功,见伪增实,以无为有,以少为多,以求便势尊位;食饮驱驰,从姬歌儿,不顾于亲,犯法害民,虚公家:此夫为盗不操矛弧者也,攻而不用弦刃者也,欺父母未有罪而弑君未伐者也。何以为高贤才乎?

盗贼发不能禁,夷貊不服不能摄,奸邪起不能塞,官秏乱不能治,四时不和不能调,岁穀不孰不能适。才贤不为,是不忠也;才不贤而讬官位,利上奉,妨贤者处,是窃位也;有人者进,有财者礼,是伪也。子独不见鸱枭之与凤皇翔乎?兰芷芎藭弃于广野,蒿萧成林,使君子退而不显众,公等是也。

述而不作,君子义也。今夫卜者,必法天地,象四时,顺于仁义,分策定卦,旋式正棋,然后言天地之利害,事之成败。昔先王之定国家,必先龟策日月,而后乃敢代;正时日,乃后入家;产子必先占吉凶,后乃有之。自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越王句践放文王八卦以破敌国,霸天下。由是言之,卜筮有何负哉!

且夫卜筮者,埽除设坐,正其冠带,然后乃言事,此有礼也。言而鬼神或以飨,忠臣以事其上,孝子以养其亲,慈父以畜其子,此有德者也。而以义置数十百钱,病者或以愈,且死或以生,患或以免,事或以成,嫁子娶妇或以养生:此之为德,岂直数十百钱哉!此夫老子所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今夫卜筮者利大而谢少,老子之云岂异于是乎?

庄子曰:‘君子内无饥寒之患,外无劫夺之忧,居上而敬,居下不为害,君子之道也。’今夫卜筮者之为业也,积之无委聚,藏之不用府库,徙之不用辎车,负装之不重,止而用之无尽索之时。持不尽索之物,游于无穷之世,虽庄氏之行未能增于是也,子何故而云不可卜哉?天不足西北,星辰西北移;地不足东南,以海为池;日中必移,月满必亏;先王之道,乍存乍亡。公责卜者言必信,不亦惑乎!

公见夫谈士辩人乎?虑事定计,必是人也,然不能以一言说人主意,故言必称先王,语必道上古;虑事定计,饰先王之成功,语其败害,以恐喜人主之志,以求其欲。多言夸严,莫大于此矣。然欲彊国成功,尽忠于上,非此不立。今夫卜者,导惑教愚也。夫愚惑之人,岂能以一言而知之哉!言不厌多。

故骐骥不能与罢驴为驷,而凤皇不与燕雀为群,而贤者亦不与不肖者同列。故君子处卑隐以辟众,自匿以辟伦,微见德顺以除群害,以明天性,助上养下,多其功利,不求尊誉。公之等喁喁者也,何知长者之道乎1

宋忠、贾谊忽而自失,芒乎无色,怅然噤口不能言。于是摄衣而起,再拜而辞。行洋洋也,出门仅能自上车,伏轼低头,卒不能出气。

居三日,宋忠见贾谊于殿门外,乃相引屏语相谓自叹曰:“道高益安,势高益危。居赫赫之势,失身且有日矣。夫卜而有不审,不见夺糈;为人主计而不审,身无所处。此相去远矣,犹天冠地屦也。此老子之所谓‘无名者万物之始’也。天地旷旷,物之熙熙,或安或危,莫知居之。我与若,何足预彼哉!彼久而愈安,虽曾氏之义未有以异也。”

久之,宋忠使匈奴,不至而还,抵罪。而贾谊为梁怀王傅,王堕马薨,谊不食,毒恨而死。此务华绝根者也。

太史公曰:古者卜人所以不载者,多不见于篇。及至司马季主,余志而着之。

褚先生曰:臣为郎时,游观长安中,见卜筮之贤大夫,观其起居行步,坐起自动,誓正其衣冠而当乡人也,有君子之风。见性好解妇来卜,对之颜色严振,未尝见齿而笑也。从古以来,贤者避世,有居止舞泽者,有居民间闭口不言,有隐居卜筮间以全身者。夫司马季主者,楚贤大夫,游学长安,通易经,术黄帝、老子,博闻远见。观其对二大夫贵人之谈言,称引古明王圣人道,固非浅闻小数之能。及卜筮立名声千里者,各往往而在。传曰:“富为上,贵次之;既贵各各学一伎能立其身。”黄直,大夫也;陈君夫,妇人也:以相马立名天下。齐张仲、曲成侯以善击刺学用剑,立名天下。留长孺以相彘立名。荥阳褚氏以相牛立名。能以伎能立名者甚多,皆有高世绝人之风,何可胜言。故曰:“非其地,树之不生;非其意,教之不成。”夫家之教子孙,当视其所以好,好含苟生活之道,因而成之。故曰:“制宅命子,足以观士;子有处所,可谓贤人。”

臣为郎时,与太卜待诏为郎者同署,言曰:“孝武帝时,聚会占家问之,某日可取妇乎?五行家曰可,堪舆家曰不可,建除家曰不吉,丛辰家曰大凶,历家曰小凶,天人家曰小吉,太一家曰大吉。辩讼不决,以状闻。制曰:‘避诸死忌,以五行为主。’”人取于五行者也。

猜你喜欢
  卷八十二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司马迁
  卷一百0六 晉紀二十八·司马光
  卷第六十四·胡三省
  皇清开国方略巻四·阿桂
  卷二·李斗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十一·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一·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五十九·佚名
  卷之五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一·佚名
  五三一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等确查徐述夔殷宝山案并着明白回奏及查参该管各官·佚名
  卷五·张守节
  卷七十三·宋敏求
  卷一百十·佚名
  同治七年二月廿九日·曾国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八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八十杉类五言古郡斋移杉        【唐】韦应物擢榦方数尺幽姿已苍然结根西山寺来植郡斋前新含野露气稍静高窗眠虽为赏心遇岂有岩中縁栽杉          【唐】白居

  • 第三回 李蝎子请客叫清唱 商三官报仇吃人心·蒲松龄

    却说商三官还未出嫁,员外在日,看了日子是过年正月,婆婆家是张秀才家,听的官司已定,便着媒人来说: [耍孩儿]张大爷着老身,合宅上说娶亲,原当看的是正月尽。虽然持服不出嫁,说是明年该禁婚,附就着娶了礼也顺。不如就艮辰吉日,权且

  • 卷五十三·谷应泰

      ○诛岑猛   世宗嘉靖五年夏四月,姚镆督师讨田州指挥岑猛。按:广西诸土族,岑氏为大,自称汉岑彭后。明初,元安抚总管岑伯颜以田州归附。高帝嘉其诚,设田州府,令伯颜为知府。子   孙世袭,三传为岑溥。溥二子:长犭虎,次即猛

  • 春秋别典卷七·薛虞畿

    鲁襄公【二十五年起】齐崔杼弑庄公也有陈不占者闻君难将赴之比去餐则失匙上车失辙御者曰怯如是去有益乎不占曰死君义也无勇私也遂往闻战鬭之声恐骇而死人曰不占可谓仁者之勇也【二十五年】齐人弑君鲁襄公援戈而起曰孰

  • 卷之九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司法部·费行简

    司法独立,立宪国通义。惟中华民国不然,法官受制于武人政客,罕能行使职权,故司法于国务院中,实不关重要。然审检厅诸官之迁调升补,除奉天外,纯由部司操权,不受省吏之侵制,法廨虽未能普通成立,而就现有之省会商埠诸厅计算,所用官吏

  • 第五辑·佚名

     魏塾妄批江统徙戎论案  福隆安等奏魏塾俟质讯事竣即正法折 军机处档  兵部尚书臣福隆安等谨奏为遵旨核拟具奏事山东巡抚国泰奏寿光县民人魏塾妄批江统徙戎论实属悖逆请照大逆凌迟处死律正法一折本月初四日奉朱

  • 卷十七上·佚名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十七上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宾礼表昔者先王为宾礼以亲邦国制为朝觐聘问防同盟誓之礼所以协邦交明上下崇体统息纷争也六年五服一朝又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诸侯则世相朝

  • 宋纪一 高祖武皇帝永初元年(庚申、420)·司马光

    宋纪一 宋武帝永初元年(庚申,公元420年) [1]春,正月,己亥,魏主还宫。 [1]春季,正月,乙亥(十四日),北魏国主拓跋嗣回宫。 [2]秦王炽磐立其子乞伏暮末为太子,仍领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大赦,改元建弘。 [2]西秦王乞伏炽磐封

  • 卷一百八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六经籍考子【类书上】【臣】等谨案旧唐书以前之志但有杂家而无类书其以类书别为一类者自唐书始晁公武谓齐梁间士大夫之俗喜徵事以为其学浅深之候类书之起当在此时今考分类编纂之

  • 春秋胡氏传辨疑卷上·陆粲

      明 陆粲 撰  隠公  鲁孝公之末幽王已为犬戎所毙惠王初年周既东矣春秋不作于孝公惠公者东迁之始流风遗俗犹有存者及平王在位日乆不能自强于政治弃其九族葛藟有终逺兄弟之刺不抚其民周人有束薪蒲楚之讥至其晩

  • 提要·陈祖范

    (臣)等谨案经咫一卷国朝陈祖范撰祖范字亦韩亦字见复常熟人雍正癸卯会试中式举人未及殿试乾隆辛未荐举经学特赐国子监司业衔是书皆其说经之文名经咫者用国语晋文公咫闻语也祖范膺荐时曽録呈御览此其门人归宣光等所刋凡易

  • 卷一·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诗所卷一大学士李光地撰国风一朱传之説备矣周南文王之时殷都以北渐染汚俗惟南国服从文王之化延及江沱汉沔汝坟之间闻风慕义形于讴歌文王以服事殷而黎庶归心焉故孔子曰三分天下有其二也及武王受命周召二公

  • 《吕氏春秋》简介·吕不韦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ldquo;239&rdquo;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十六篇,二十余万字。在公元前239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

  • 卷第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三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业品第四之一如前所说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各多差别。如是差别由谁而生。颂曰。世别由业生  思及思所作思即是意业  所作谓身语论曰。非由一主先觉而生。但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四·江味农

    【&ldquo;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rdquo;须菩提言:&ldquo;甚多,世尊!&rdquo;】名者,名字。凡一切法,皆有差别之相。就其差别,安立名字。故名字之言,是就相说。相是幻有,则名为假名。幻有者,明其非有而有,有

  • 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

    清赵学敏撰。此书撰于1765年,刊于1864年,共10卷,分18部,其中716种药物《本草纲目》未记载,加已载而需予补充药物共921种,其为补充《本草纲目》的著作,故名《本草纲目拾遗》。《本草纲目拾遗》引用参考多种文献资料,结合临床经

  • 孙子注解·佚名

    明代《十家注》重要传本。13卷。明本藏北京白云观。明正统年间邵以正奉诏督校刻印正统《道藏》,即世传《十一家注孙子》或《孙子十家注)。十一家为魏曹操、梁孟氏、唐李筌、杜佑、杜牧、陈峰、贾林、宋梅尧臣、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