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

钦定四库全书

四书或问巻三十

宋 朱子 撰

孟子

或问孟子道性善而言必称尧舜者何也曰性善者以理言之称尧舜者质其事以实之所以互相发也其言葢曰知性善则有以知尧舜之必可为矣知尧舜之可为则其于性善也信之益笃而守之益固矣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子贡犹有不得而闻者而孟子之言性善乃以语夫未尝学问之人得无凌节之甚耶曰性命之理若究其所以然而论之则诚有不易言者若其大体之己然则学者固不可以不知也葢必知此然后知天理人欲有賔主之分趋善从恶有顺逆之殊董子所谓明于天性知自贵于物然后能知仁义知仁义然后重礼节重礼节然后安处善安处善然后乐循理程子所谓知性善以忠信为本此先立其大者皆谓此也曰世子疑孟子之言而孟子不之拒何也曰孟子之言非当时之所常闻也故闻者非徒不之信也而亦莫之疑也是其漠然如飘风之过耳亦不可复冀其思绎而信从矣世子复来则岂其思之未得而不舍于心与故孟子之言虽若怪之实则喜其能思而将有以进乎此也或曰孟子之言性善非与恶对之善也特赞美之辞耳信乎曰此亦异乎吾所闻矣夫孟子性善之论至矣而荀韩氏或以为恶或以为混或以为有三品最后释氏者出然后复有无善无恶之论焉儒者虽习闻乎孟子之説然或未知性之所以为性于是悦于彼説之高而反羞吾説为不及则牵孟子之説以附焉而造为是説以文之葢推性于善恶之前而置孟子于异同之外自以为得性之真而有功于孟氏之门矣而不知其实陷于释氏之余直以精神魂魄至麤之质而论仁义礼智至防之理也且又不究秉彝之实德而指为赞美之空言不察至善之本然而别立无对之虚位推而言之至以天理人欲为同体特因其发之中节与否而后有善恶之名焉则亦劳力费辞而无复彷佛孟子之遗意矣惜乎吾不得从事于其门以质其説庶乎其有相长之益也曰诸説如何曰张子絶句之説恐其误矣尹氏以闻善而从为性善之证秉彝好德之论也然专以是而言则末矣

或问三年之丧何也曰人子之心无穷也圣人以为子生三年而后免于父母之怀也故为之立中制节使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也齐疏之服飦粥之食何也曰服美不安而食防不甘也其为大本大经何也曰自尽其心者丧礼之大本也三年齐疏飦粥丧礼之大经也孟子生于战国分争之际不得见先王之全经矣然其学得孔门之正传而于文武之道则既识其大者故其考论制度虽若疏濶有如张子之所病者而于大本大经之际则毫厘之间有不可得而乱者以是为主而酌乎人情世变以文之则礼虽先王未之有者亦可以义起矣后世议礼者不明乎此故常以其节文度数之小不备而不敢为卒以就乎大不备而后已此刘向所以深叹之也然无孟子之学而强欲为之如叔孙通曹褒之流是又不免乎私意之凿而已矣

或问所言井地之法以周礼诸説考之亦有未悉合者何也曰吾于前章固已论之矣大抵孟子之言虽曰推本三代之遗制然常举其大而不必尽于其细也师其意而不必泥于其文也葢其疏通简易自成一家乃经纶之活法而岂拘儒曲士牵制文义者之所能知哉曰三代授田之多少不同何也曰张子尝言之矣陈氏徐氏亦有説焉然皆若有可疑者葢田制既定则其沟涂畛域亦必有一定而不可易者今以易代更制毎有増加则其劳民动众废坏已成之业使民不得服先畴之田亩其烦扰亦已甚矣不知孟子之言其所以若此者果何耶【陈氏曰夏时洪水方平可耕之地少至商而浸广及周而大备也徐氏曰古者民质用约故田少而用足后世弥文而用广故受田之制亦随时而加焉】曰贡法大禹之遗制而其不善若此何也曰苏氏林氏尝言之矣【苏氏曰作法必始于粗终于精古之不为此非不知也势未及也方其未有贡也以贡为善矣及其既贡而后知其有不善也林氏曰禹贡之法九州之赋有错出于他等者不以为歳之常数又因游豫则视其丰凶而补助之周制乡遂用贡法亦有司稼之官廵野观稼视年之上下以出敛法则其弊未至如龙子之言乃当时诸侯用贡法之耳】曰先王之学教民其效如此后世学校固未尝废而独未覩其效何耶曰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故自其咏歌诵之间洒埽应对之际所以渐摩诱掖劝励作成之者无非有以养其爱亲敬长之心而教之以修已治人之术是以当是之时百姓亲睦风俗淳厚而圣贤出焉后世学校虽存而不复此意所以教之者不过趋时干禄之技而其所以劝勉程督之者又适所以作其躁竞无耻之心虽有长材美质可与入于圣贤之域者亦往往反为俗学頽风驱诱破坏而不得有所成就尚何望其能致化民成俗之效如先王之时哉先生君子葢有忧之故程夫子兄弟皆常建言欲以渐变流俗之缪而复于先王之意顾皆屈于俗儒之陋説而不得有所施行也后之君子有能防考其説而申明之其亦庶防矣乎

或问许行为神农之言而有君民并耕市不二贾之説何耶曰程子之言尽矣然以易考之二者皆神农之所为也当时民淳事简容或有如许行之説者及乎世变风移至于唐虞之际则虽神农复生亦当随时以立政而不容固守其旧矣况许行之妄乃欲以是而行战国之时乎曰禹之功大矣而孟子以臯陶配之何也曰臯陶之学纯粹精密而其陈谟种德明刑弼敎为助尤多故舜欲传位于禹而禹独让之则其德业已盛固圣人之偶矣曰尹氏之説如何曰是其为説当矣然亦必有所指非徒言也

或问夷之请见者再而孟子不许何也曰孟子虽以辟邪説为己任然不过讲明其説传之当世使闻者有以发寤于心而自得之耳固不轻接其人交口竞辨以屈吾道之尊也譬如蛮夷寇贼之害圣人固欲去之然岂肻被甲执兵而亲与之角哉曰天之生物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何也曰天之生物有血气者本于父母无血气者本于根荄皆出于一而无二者也惟其本出于一故其爱亦主于一焉葢一体而分血气连属眷恋之情自不能已固非他人之可比也自是之外则因其分之亲疎逺近而所以为爱者有差焉此儒者之道所以亲亲仁民以至于爱物而无不各得其所也今夷之乃谓爱无差等则是不知此身之所从出而视其父母无以异于路人也虽其施之先后稍不悖于正理然于亲而谓之施焉则亦不知爱之所由立矣是非二本而何哉而説者乃或谓其施由亲始之言暗合于吾儒之一本者愚以为差之毫厘缪以千里为是説者亦自不知一本所以为一本矣又有以爱有差等为一本者虽无大失而于文义有所未尽葢谓其一本故爱有差等则可直以爱有差等为一本则不可也曰夷子之学于墨矣而必推其説以求合于儒者何也曰天下之理其本有正而无邪其始有顺而无逆故天下之势正而顺者常重而无待于外邪而逆者常轻而不得不资诸人此理势之必然也且胡不以近世之佛学观之乎夫吾所以拒彼至矣而彼未尝不求自附于吾儒者也虽其阴阳离合有不可信要不如是则吾知其反侧而无以自安也其理之悖説之穷于此亦可槩见惜乎世无孟子无能因其所明以诱之者是以卒于漂荡而不反也

四书或问巻三十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七 内则第十二·郑玄
  卷之九·子华子
  提要·陈大猷
  第二编 中古哲学史·钟泰
   七 南方与北方·林语堂
  卷三十一·真德秀
  卷二十七·江永
  第三十五卦:《晋卦》·佚名
  提要·方苞
  卷之十·邵经邦
  问摩诃衍品第十九·佚名
  顯揚聖教論卷第七·欧阳竟无
  卷第五·智旭
  佛说杂藏经·佚名
  十事开示·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九十一·彭定求

        卷791_1 【城南联句】韩愈   竹影金琐碎,--孟郊   泉音玉淙琤。琉璃剪木叶,--韩愈   翡翠开园英。流滑随仄步,--孟郊   搜寻得深行。遥岑出寸碧,--韩愈   远目增双明。乾穟纷拄地,--孟郊   化虫枯挶

  • 原序·邵浩

    坡门酬唱集原序诗人酬唱盛于元祐间自鲁直后山宗主二苏旁与秦少游晁无咎张文潜李方叔驰骛相先后萃一时名流悉出苏公门下嘻其盛欤余少喜学诗甞泛观众作因之泝流寻源窃恨坡公诗有唱而无和或和而不知其唱每开卷虽凝思遐想

  • 提要·邓忠臣

    臣等谨按同文馆唱和诗十巻宋邓忠臣等撰同文馆以待髙丽使人时方考校即其地为试院因録同舍唱和之作彚为一编按宋史艺文志有苏易简禁林宴会集欧阳修礼部唱和诗集此书盖用其例而宋志独未着録其相与酧答者忠臣而外为张耒晁

  • 卷一百三·陈邦彦

    <集部,总集类,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三目録兽类题刘景明百马图扇面【宋杨万里】题百马图【元舒逊】百马图【元贡性之】题百马图【元丁复】金世宗太子允恭百骏图【元王逢】题郭诚之

  • 卷一·赵执信

    钦定四库全书因园集卷一左赞善赵执信撰并门集督亢怀古燕丹昔逃秦身免怨未雪千金求死士快意期一决徒逞匹夫愤焉知霸王烈我闻燕先王筑台市骏骨晩得昌国君雄心一朝豁全齐七十城纷如槁叶脱但隆郭隗里不洒田光血岂有熊罴臣

  • 卷十五 后废帝·王夫之

      〖一〗   纣之亡也,正名之曰独夫。独夫者,有天下而国必亡,身必戮,大分之尊不足以居之,先王之泽不足以庇之。况在下位而为独夫,未有能得人之天下者也。   刘休范以庸劣而免于忮主之杀,乃乘君死国乱之际,而求干天位,张

  • 第九十五回 张献忠伪降熊文灿 杨嗣昌陷殁卢象升·蔡东藩

      却说卢象升奉诏入卫,至已解严,适宣、大总兵梁廷栋病殁,遂命象升西行,总督宣、大、山西军务,象升受命去讫。惟自崇祯三年至九年,这六年中,阁臣又屡有变易,如吴宗达、钱象坤、郑以伟、徐光启、钱士升、王应熊、何吾驺、文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八·佚名

    天顺二年十二月乙卯朔上省郊祀牲○升狭西西安后卫指挥使张瑛西安前卫挥指佥事马澐俱署都指挥佥事事分守鄜州庆阳地方命守备靖虏卫都指挥佥事黄玉掌都司事○广西贼数流劫广东德庆守备都指挥使徐宁坐罪当杖而充军 上特

  • ●甲乙日历(下)·祁彪佳

    乙酉岁乙酉岁正月初一日,于寓山拜祝已,同内子及儿女进内宅礼祖先,聚曾祖以下团拜。又礼佛于新居之东楼,时为翁艾弟所居;予入之,若过客然。饭于止祥兄家。出礼土神,即还山;方无隅、戴逵明相候。午后,与内子闲坐梅花船,不知有新岁

  • 卷五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五十一选举考【五】举士乾隆二十一年清顺天乡会试冒籍之弊陕西道监察御史陈庆升奏顺天乡试及会试冒籍考中并出仕者俱准改归本姓原籍该学政遇考试之期严查办理以清籍贯一摺奉谕旨此奏大有关

  • 张襄壮奏疏巻五·张勇

    甘肃提督靖逆侯张勇撰靖逆侯靖逆将军少保仍兼太子太保管甘肃提督事务【臣】张勇谨密题为照额设兵并补守备以资防御事窃照逆贼倡乱沦陷阶文臣前题准将阶州副将改为洮岷副将而副将营原设兵马曩因军需尚诎故未经照额募补

  • 262.女英雄王聪儿·林汉达

    和珅掌权的时候,清王朝十分腐败,地方官吏贪污横行,百姓怨声载道。当时,在湖北、河南一带,白莲教又盛行起来。有个安徽人刘松,到河南传教,利用给百姓治病的机会,劝人入教,后来被官府发现,流放到甘肃去。刘松的徒弟刘之协和宋之清

  • 提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十刘子         杂家类一【杂学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刘子十卷隋志不着録唐志作梁刘勰撰陈振孙书録解题晁公武读书志俱据唐播州録事参军袁孝政序作北齐刘昼撰宋史艺文志亦作刘昼

  • 序·李光坡

    禮記述註序諸經註疏共最禮記朱子教學者看註看疏自好然文字浩汗班史謂說五字之文至二三萬言者盖漢唐講師之體爾也又與諸經連部合梓價重匹士家不能皆有即有而讀之亦何得於制舉故是書不講殆千年矣宋末有陳氏集說學者喜其

  • 师旷论卫人出其君(襄公十四年)·佚名

    ——百姓也可以为国君上课 【原文】 祁师旷侍于晋侯①。晋侯曰:“卫人出其君②,不亦甚乎?”对曰:“或者其君实甚。良君将赏善而刑淫,养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如地;民奉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其可出乎?夫

  • 大般若經第二分品目舍利子般若四品·欧阳竟无

      緣起品第一      歡喜品第二   觀照品第三      無等等品第四   有佛般若.有菩薩般若.有菩薩聲聞共般若。以菩薩聲聞共般若故.佛常被舍利子   善現說般若。舍利子人智慧第一.般若之法智慧第一.故五般

  • 不空罥索陀罗尼经·佚名

    北天竺婆罗门大首领李无谄译  赞叹品第一(都合总有一十六品除根本大陀罗尼外总有二十七陀罗尼)  一切明主不空罥索自在王陀罗尼第一(已下诸咒那谟两字皆上音读傍注小字皆依本写不宜著行此是注音也)。  陀罗尼咒

  • 卷第十一·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十一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青原下五世石霜诸禅师法嗣潭州大光山居诲禅师京兆王氏子。初造石霜。长坐不卧。麻衣草履。亡身为法。霜遂令主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