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妙法莲华经文句

二十卷。隋代释智顗撰。《妙法莲华经文句》简称为《法华文句》,略称为《文句》。为天台宗三大部之一。由天台宗始祖智大师,于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在金陵光宅寺开讲《妙法莲华经》对经中字句及意义详加解说,其弟子灌顶随听随记,至唐贞观三年(629)整理成书。和《法华玄义》一样,是解释《法华经》的着作。谓以疏句分节经文,名为文句,以别于玄释经题焉。解释方式有四:一是,因缘释。二是,约教释。按天台宗藏、通、别、圆的判教理论解释。三是,本迹释。把《法华经》分为“本门”和“迹门”,按此理论进行解释。四是,观心释。以自心观悟经中所说法义进行解释。在显自宗义外,还随处举破他家之说,尤以梁光宅寺法云的《法华经义记》所说为重点。使之于一经大义,深固幽远,无不契其源而宣其委,诚可谓仰合佛心,俯逗惠成之作也矣其注释本《文句》的较多,主要的有唐湛然的《法华文句记》三十卷。现通行的版本是唐玄宗天宝七年(748),东阳郡清泰玄朗和尚编定本和宋淳熙三年(1176),诏令福州东禅寺刊天台教藏同大藏流通,本书亦在其中。

《妙法莲华经文句》全部章节目录

(1)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一上
(2)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一下
(3)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二上
(4)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二下
(5)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三上
(6)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三下
(7)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四上
(8)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四下
(9)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五上
(10)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五下
(11)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六上
(12)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六下
(13)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七上
(14)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七下
(15)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八上
(16)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八下
(17)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九上
(18)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九下
(19)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十上
(20)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十下

猜你喜欢
  大方等无想经·佚名
  大方等如来藏经·佚名
  佛说八大人觉经·佚名
  贤愚经·佚名
  五阴譬喻经·佚名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佚名
  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佚名
  造立形像福报经·佚名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佚名
  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佚名
  圣宝藏神仪轨经·佚名
  诃利帝母真言经·佚名
  俱舍论实义疏·安慧
  掌中论·陈那
  息除中夭陀罗尼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七·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七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三十四 清商曲辞 梁雅乐歌五首    无名氏 【古今乐录曰梁有雅乐歌五曲一名应王受图曲二曰臣道曲三曰积恶篇四曰积善篇五曰宴酒篇三朝乐第十五奏之】 应

  • 卷二十八·表第二·柯劭忞

      ○氏族表上   (表略)

  • 卷三十四 漢紀二十六·司马光

      起柔兆執徐(丙辰),盡著雍敦牂(戊午),凡三年。   孝哀皇帝建平二年(丙辰、前五年)   春,正月,有星孛于牽牛。   丁、傅宗族驕奢,皆嫉傅喜之恭儉。又,傅太后欲求稱尊號,與成帝母齊尊;喜與孔光、師丹共執以為不可。上重違大

  • ●卷八十五·徐梦莘

      靖康中帙六十。   起靖康二年三月十日庚子,尽十六日丙午。   十日庚子中书舍人李会还旧职权户部尚书胡直孺免权职。   金人寇(改作攻)兴仁府开德府濮州。   十一日辛丑张邦昌宴金人於禁苑。   范致虚兵溃

  • ◎孙科派·恽逸群

    孙科是孙中山的独养儿子。孙中山在世时,人家叫孙科的集团为“太子派”,现在这个名称已为蒋经国的“建国社”所代替了。为什幺孙中山在世时孙科已自成一派呢?这就充分说明他们父子之间并不一条心。的确,他们父子之间有显着

  • 绎史卷六·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少皥纪汉书少昊帝考德曰清清者黄帝之子清阳也是其子孙名挚立土生金故为金德天下号曰金天氏周□其乐故易不载序于行【河图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意感生白帝朱宣 宋符瑞志帝挚少昊氏母曰女节见星如虹下

  • 读例存疑卷十·薛允升

    戸律之二田宅欺隐田粮检踏灾伤田粮功臣田土盗卖田宅任所置买田宅典买田宅盗耕种官民田荒芜田地弃毁器物稼穑等擅食田园瓜果私借官车船欺隐田粮:巻首凡欺隐田粮(全不报戸入册)脱漏版籍者,(一应钱粮倶被埋没,故计所隐之田,)一亩

  • 安南传·宋濂

    安南国,即古之交趾。秦统一天下后,置桂林、南海、象郡。秦亡后,南海尉赵陀经过战争兼并另外两郡。汉时置九郡,交趾是其中之一。后来,有女子征侧反对汉朝统治,汉遣马援打败征侧,并立铜柱为汉朝交趾的界标。唐时始分岭南为东西

  • 巫列 第二十六·王符

    凡人吉凶,以行为主,以命为决。行者,己之质也;命者,天之制也〔二〕。在于己者,固可为也;在于天者,不可知也。巫觋祝请,亦其助也,然非德不行。巫史祝祈者,盖所以交鬼神而救细微尔,至于大命〔三〕,末如之何〔四〕。譬民人之请谒于吏矣

  • 卷八·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八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书周书召诰第十四召诰疏成王至往也【三百三十五字当在上序下】相所至陈戒○及其经营大作遂以陈戒【及监本误反】越若节音义朏徐又芳愦切【愦毛本误愤】疏其已至位处

  • 卷八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八目録周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羣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检讨【臣】陈兆仑干知大始坤作成物干以易知坤以简能监察御史【臣】严源焘

  • 王论品第五之一·佚名

    尔时国主严炽王。闻大萨遮尼乾子所说正法。欢喜信受。即时问讯大萨遮尼乾子言:大师仁慈。而能远涉游化众生。道路多难。不审大师。四大调和气力安不。众生易化不。诸弟子众如说行不。幸蒙大师不耻我国。今得奉见闻说正

  • 佛说十地经卷第六·佚名

    大唐于阗三藏沙门尸罗达摩于北庭龙兴寺译  菩萨不动地第八  是时天王及天众  闻此胜行皆欢喜  为欲供养于如来  及以无量大菩萨  雨妙幡花及幢盖  香鬘璎珞与宝衣  无量无边千万种  悉以摩尼作严饰

  • 般若灯论释 第十五卷·清辨

    般若灯论释 第十五卷偈本龙树菩萨 释论分别明菩萨大唐中印度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观涅槃品第二十五释曰。今此品者。亦为遮空所对治。令解涅槃无自体义故说鞞婆沙人言。彼先言。若一切非空。则无有起灭。此谓无

  • 象山集·陆九渊

    南宋陆持之编纂的陆九渊的著作集。28卷,《外集》4卷,另附《语录》4卷,共36卷,九渊号 “象山” ,故名。成书于开禧元年 (1205年) ,嘉定五年 (1212年) 由袁燮刊行。前28卷,皆书、表、奏、记、杂著、行状、墓志、墓碣等

  • 柯亭词论·蔡桢

    蔡嵩云撰。共四十八则,多论词之作法,见解通达。如云词在宋代,早分为音律家之词和文学家之词,“音律家声文并茂之作,固可传世;文学家专重辞章之作,又何尝不可传世”。因此,“初学不必守四声”。又云“意贵清新,境贵曲折”。复

  • 经问·毛奇龄

    十八卷,清毛奇龄著。为毛奇龄平日说经之语,由门人编辑成书,用一问一答的体例,故名《经问》。此书外附《经问补》三卷,为其子毛远宗所补。书中论褚师声子不解韈;论肃容、肃揖、肃拜三者之分;论妇人不称敛袵;论稽首、顿首之

  • 迦才净土论·迦才

    凡三卷。唐代迦才撰。又作净土论。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作者迦才与善导同为继承道绰之净土教而活跃于同一时代之高僧。本书乃整备道绰之安乐集,以问答之形式,叙说净土教之教法,更彰显安乐集之思想。内容系评定极乐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