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五

  靖康中帙六十。

  起靖康二年三月十日庚子,尽十六日丙午。

  十日庚子中书舍人李会还旧职权户部尚书胡直孺免权职。

  金人寇(改作攻)兴仁府开德府濮州。

  十一日辛丑张邦昌宴金人於禁苑。

  范致虚兵溃於千秋地场致虚遁走。

  遗史曰:范致虚在陕州也。前军出武关由邓州新兴渑池之间屯於千秋地场伪河南尹高世由告急於黏罕(改作尼堪)亦会金人将欲回军娄室孛堇(改作罗索贝勒)自伊阳直冲之王师不备遂弃辎重而奔死伤者几半致虚恐惧而遁。

  编年曰:范右丞前军屯於千秋镇先是金人闻范右丞统勤王师二十万前来黏罕(改作尼堪)谓诸将曰:我闻范致虚一儒者尔不解用兵可明斥堠使三千人破之必矣。至是果为金人所败诸路兵大溃唯鄜延帅张深与刘光世自汝州路趋京东路去范致虚收溃兵复走入关。

  兴仁府统制官张〈日奂〉败金人於兴仁府闾邱升败金人於濮州。

  孔彦威败金人於开德府。

  编年曰:初十日金人一头项自宛亭前来至兴仁府城外五里劄寨辛丑金人向城进兵黄潜善遣统制官张〈日奂〉部领军兵占据地利迎敌遣丁顺孟世甯分作左右翼设伏掩杀射中金人旗头龙虎郎君落马即时抬舁引兵退去。又一头项寇(改作至)濮州城下闾邱升遣人马出城迎敌金人退去辛丑。又见阵各有杀伤是夜五更拔寨退去。又一头项自卫南寇(改作至)开德府金人以其众列护城提外宗泽先令统制孔彦威占提劄寨交兵至申酉间金人退去辛丑复来见阵泽。又遣权邦彦下冀州兵与彦威并力掩击是夜三更金人拔寨退去。

  十二日壬寅张邦昌手诏。

  伪楚录曰:诏云:子以寡陋近迫大国俾救斯民於兵火而诸公横见推逼不容自裁忍死以理国事岂其心哉!顾德弗类实难称塞出令之初有司乃以圣旨下行载循昧陋殊震危衷夫圣孔子不居则予岂敢自今与三省枢密院议定处分及内外官司面承得旨事称面旨内降及批出文字称中旨遣官传谕所。

  司称宣旨洪惟非常之变适遭会於斯时尚冀有永之图讫数甯於区夏,庶几多士共识此怀。

  金人晓谕诸路榜。

  契勘宋之道君少主皇后妃以下并已北迁应文武百官僧道耆老军民共议荐举堪为人主者一人却准文武百寮僧道耆老军民同知枢密院事孙傅等状乞自元帅府推择贤人永为藩屏。又乞於军前选立太宰张相公以治国事者行府会验本官乃去年同康王为质者也。毁许寻旧好之後窃弄精兵夜犯寨营官兵接战即时破灭以其败盟遂临京城将临进攻本官哀泣曰:身为宰执出质军前而不意犯於不虞罪当万死然主上年少氵莅事日浅盖缘奸臣所误。且乞缓其攻击因遣使语之少主趋迎使人泣而谢罪及至和成洎从军北行至河北州县或有不降每欲进击必自求哀往往有可愍之意及重兵再举。又乞遣使理会虽威之锋刃不避也。欲引而南进曰:,岂有大臣躬亲出质不能戢兵以致交恶而忍同敌人观其伐主也。头可断身不可去城破之後驿召而语至及废国之际号泣擗踊涕泗交流告乞再造既不见容,或以脑触柱,或以首投地几至自绝乃知忠孝刚毅出於其伦忽闻推戴果得此人然恐难夺其志洎在京百官差到翰林学士承旨吴开翰林学士莫俦赍状劝请曰:闻建邦立都必立君长制国御俗允赖仁贤恭惟大金皇帝道合三无化包九有矜从诸夏俾建列藩翰契勘虽不许存立赵氏既择贤人以主兹土则於国民为幸亦已深矣。伏惟太宰相公名高今古学爱天人位寇冢司身兼众美硕德伟望蚤羽仪於百工嘉谋赤心久勤劳於三事敢望以苍生为忧而不以细行自饬以机政为虑而不以固避自嫌上体大金择立存抚之意下副国人推戴为主之望及别有状申行府今文武百寮僧道耆老军民人共请太宰相公以治国事窃惟虽有辞让伏望元帅府更赐敦请本官早从舆望寻请知枢密院事汉军都统制刘侍中彦宗礼部侍郎刘思应奉御前文字高庆裔同诣具导其由勃然奋怒曰:国虽破在臣子之分岂容闻此由以先防备不获自绝然而闭目掩耳背立偃蹇终不为听但骂文武百寮曰:以诸公畏於兵威置我於乱贼之罪甯甘心死於此不可(下添苟字)活矣。彼(删此二字)以耻(改作取)後世篡夺之名世然行府以军国重务不可久旷寻录申奏今降到宝册备礼。

  以玺绂册命为皇帝以统斯民国号大楚都於金陵自黄河以外除夏国封界疆埸仍旧世辅王室永作藩臣其间志气屹然不动虽多方勉谕以事在已然虽死无济何如就册用救生灵犹不饮食累日几至灭性遂拥迫入城乃有在京官僚僧道耆老等共集力请於天会五年三月初七日方受册命诸路军民人等各令知悉。

  邦昌与二酋(改作帅)书乞亲诣致谢。

  《书》曰:大楚皇帝邦昌谨致书於国相元帅皇子元帅今月七日伏奉皇帝圣旨特降枢府加臣封册退省庸陋之资何以对扬休命前此固尝死避终不获辞载惟选授之初尽出荐扬之赐寻因还使附致感悰愿亟拜於光仪庶少申於谢礼未闻台令殊震危衷遂遣从官具数{勤心}恳重蒙敦谕仰识眷存然而浃日未前抚躬无措恐有失於稽缓实深积於兢惶伏望恩慈早容趋诣俟承报示径伏军门拳拳之诚并留面叙不宣谨白。

  二酋(改作帅)答曰:具位谨致书於大楚皇帝阙下向承明诏择立贤人爰及庶士之谋已谅英聪之听具闻天阙优降册书礼命恭行群情胥悦未遑伸於庆礼不图辱於华缄幸容先导微悰继陪高论今差崇禄大夫兵部尚书高庆裔彰武军节度使李仕选充庆贺使副有少礼物具诸别幅专奉书陈贺不宣谨白别幅衣着一百二十段马四匹。

  金人委开封府再敷配金银表段。

  遗史曰:金人移文督责金银表段元数十分未足一分仰开封府在京坊巷见在人户等敷配限三日纳足以不伏之人全家押赴军前先是城陷之初金人索在京户口数目开封府张大其事报七百万户黏罕(改作尼堪)亦询李。若水亦以此对金人见京城户口之众意欲七百万户尽行敷配所得不可胜计故令将坊巷人户等第敷配开封府奉行莫敢论辩乃以见在户口随高下配定欲敷元数故虽细民下户亦不下金三十锭银二百锭表段五百匹家至户到揭榜门首督责令日下送纳京城士庶虽知所配无办然事出於众但相戏谑而已云:借使变甑釜为金银化屋宇为表段亦,岂能如数督索甚急小民应之如不闻官司亦无如之何。

  宗泽以战车趋京师遇金人於南华败绩泽微服走统领王孝忠中箭身死知博州孙振为乱兵所杀。

  遗史曰:初刘浩在相州得战车法创造五辆试之不可运业已造成浩谓磁州宗泽好作为轻听信乃告假往磁以战车绐曰:是车造一百五十辆每一辆以二十五人守车二十五人为左角二十五人为右角二十五人为前拒共四队凡一车用一百人车一百五十辆共用一万五千人愿与直阁为先锋收复真定具画车阵并所用人数阵队为图以献泽喜之问浩所欲浩言所阙者衲袄耳闻磁州甚多请随意之所欲应副泽资给之而去泽遂以浩所图车阵称见造成车一百五十辆已募到民兵一万五千人结成阵队谋欲收复真定奏闻朝廷朝廷壮之取旨除泽秘阁修撰河北民兵总管初实无一人一车也。及元帅府分遣泽往开德驻劄乃用浩车制旋试之泽以开德城下之战金人退去谓金甚易与耳壬寅领兵推戴车追袭欲往入京场面下解围至卫南之北逢见金人伏兵接战金人佯败向东趋南华县泽追至南华遇金人两头掩击官军大败战车大而难运推驾者苦之一旦遇仓卒皆委而走泽变易衣服随败兵队中夜奔走得脱先锋王孝忠中箭坠马死知博州孙振领兵至中路闻泽败绩亲兵惧与金人接战。且怀乡士乃杀振及取军实散而北归金人取战车尽载军实而去。

  中兴记曰:宗泽权邦彦同在澶渊约与深州守臣姚鹏同入鹏未进兵泽邦彦自南华入遇虏(改作敌)骑卒至西将王孝忠死泽邦彦更士卒白布衫草履夜走姚鹏军泽所制战车五百辆使兵弃车走车为虏(改作敌)所得以载城下所获金银归虏中(此二字改作振)孙傅之父守博州将兵屯濮州听泽节制是役坠马死後建炎初河北寇皆泽麾下溃卒也。。

  十三日癸卯令邵溥同所差郎官四员管勾南薰门下交纳物色吕好问。且权领门下省职事。

  工部侍郎何昌言改名善言。

  避邦昌名也。。

  鲜於可朱震致仕。

  十四日甲辰邦昌遣使致书於军前恳免征催金银。

  伪楚录曰:《书》曰:比以冒膺缛礼愿展谢悰虽历罄於忱辞终未达於台听退增感悚岂易敷陈载惟草昧之初实轸阽危之虑民志未定顷未有以得其心事绪实繁念将何以息其动前朝昨奉台令取索金银表段以充犒军伏自入城以来讲究民间虚实颇知。

  罄竭悉以倾输嗣位之初朝夕只畏戒谕官吏罔敢弗虔仰荷大恩敢不论报虽割肌体岂足论酬然念斯民困弊已甚当围城窘急之久有比屋饿莩之多愿抚养则无资以厚其生欲振给则乏粮以续其命而催科正急刎缢相寻。若阅日稍淹则所存无几非仁何以守位非民何以守邦坐观转壑之忧不啻履冰之惧与其恳天恳地莫救於黎元孰。若归命投诚仰祈於大造伏望察其恳迫赐以矜容特览冒昧之诛诞布蠲除之惠则终始之德遂全亿众於死亡报称之心敢惮一身之糜溃期於没齿以答隆恩不报。

  宗泽遗书范讷赵野责其退屯。

  遗史曰:范讷为河北河东宣抚赵野为北道总管皆退屯南京宗泽移书与讷曰:太傅是朝廷重望大臣凡所举措为天下轻重为四方轨则今以河北河东宣抚乃拥兵自卫纡回退缩驻劄南京是耶非耶不知太傅昼思夜度谓臣子大义果如是耶。若以周旋无非合於义礼伏乞指挥开以道路济以粮斛令江淮以南州军皆得自进勤王去京城二三里劄寨示贼虏(改作金人)以天下归响激切之意,庶几惩戒无有後艰不胜幸甚。又与野《书》曰:京城围闭日久君父注望四方应援想不啻饥渴也。资政北道大总管乃将六兵自卫纡回曲折走南京戏驻劄蔽遮江淮之人俾不能进前固护王室则朝廷何赖於屏翰伏望早赐指挥进发前去京城二三程劄寨示贼虏(改作金人)以天下人心归响军民怨切愿瞻天表之意,庶几虏(改作敌)人畏恐下城遁去末由参侍不胜拳拳愤悱激切之至。

  十五日乙巳张邦昌往青城见二酋(改作帅)致谢。

  邦昌是日出军前见二元帅致谢既至迎接殿下相揖以升致宾主之礼酒三行面议七事如不毁赵氏宗庙陵寝减金帛数及存留楼橹俟江甯府修缮毕日迁都之类皆允。

  张邦昌令百官庶务依旧修饬职事。

  伪楚录曰:邦昌令百官庶务依旧修饬职事国子祭酒学官等奉行不敢懈怠晓谕诸生须管置课册假历薄书等。又报锁院补填及私试诸生无有应命者。

  十六日丙午赵子崧申大元帅府劄子。

  子崧近具状申禀乞早下严令约束诸将定日赴阙本府遣四头项已於初八日复扶沟十一日复太康见今审度今月十六日忽收到快行节级赵进所说青城之事供具稍涉虚妄甘当处斩文状其言皆臣。

  下所不忍言痛彻五内殒绝无所既不敢誊申行府。又不敢默默云:二圣二后二叔诸王卿相自正月十日皆出并家属至虏(改作敌)寨恐旦夕北去万一渡河则不得复回。又云:三月六七日有伪立者似是向来与大山同使虏(删此字)之人而南京关报汴水初八日忽满皆可疑者惟望大王力振军势遣师邀击河上迎请两宫再安宗社问罪僭逆不可犹豫犹豫之间变故生矣。国之存亡在此一举。若有献议拥兵南渡似未可听大王麾下尽是西北人孰肯渡江渡江之後中原,岂可复取莫如四近举兵邀击先遣问罪僭逆最为上策子崧此州危如累卵万一伪檄有死而已半年城守粗著微效今虏(改作敌)幸去。若僭伪见攻誓不俱生伏望大王怜悯同姓系累而去所存无几如某辈粗有知识荷国厚恩必能自效盖今曰:臣下已往往择利非大王力宣国威则二百年基业将如何哉!告大王更审问探。若果如此势不可缓仍乞多发疑书以坏契丹燕云:从贼之心多收此曹以为我用则转祸为福狂瞽僭易死有馀罪子崧不胜泣血哀鸣之至。

  赐进士出身头品顶戴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清苑许涵度校刊。

  ※卷八十五校勘记。

  必自哀求(误作求哀)驿召而至语及废国之际(至误在语下)道合三无(无应作光)俾建列藩翰(翰字衍)僧道耆老军民人等(脱等字)由以先有防备(脱有字)不复活矣。(复误作可)欲径入京城下解围(径误作往)万一伪檄至有死而已(脱至字)。

猜你喜欢
  ●卷四十七·徐梦莘
  卷之五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七·佚名
  读史剩言卷四·秦笃辉
  九八○ 军机大臣奏查核春季所进第三分全书错误记过次数请将提调等官交部察议片·佚名
  五四七 谕内阁《开国方略》着大学士阿桂同办·佚名
  卷四·会奏嘉义匪徒滋事一案附摺·丁曰健
  崔逞传·魏收
  赵郡王元干传·李延寿
  吴兢传·欧阳修
  曹利用传·脱脱
  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司马迁
  卷二十一 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司马迁
  卷07·吴缜
  张凖·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 东莱诗集卷九     宋 吕本中 撰秋夜行 八月九月啼寒螿十月北风天雨霜客游无聊思故乡乡书不来空断肠鸿飞何为满夕阳举头揽取明月光置我堂上方天牀满酌玉杯碧淋浪唤取姮娥来共尝人间欢乐夀命长不

  • 卷七十三·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七十三    明 冯惟讷 撰 齐第八 郊庙歌辞 齐南郊乐章十三首 【南齐书乐志曰武帝建元二年有司奏郊庙雅乐歌辞太庙登歌用禇渊余悉用谢超宗所撰多删顔延之谢庄辞以为新曲备改乐名永明二年又

  • 第十一章 李鸿章之末路·梁启超

    义和团之起李鸿章之位置联军和约中俄满洲条约李鸿章薨逝身后恤典李鸿章最初之授江苏巡抚也,仅有虚名,不能到任。其最后之授直隶总督也,亦仅有虚名,不能到任。造化小儿,若故为作弄于其间者然。虽然,今昔之感,使人气短矣。鸿章

  • 皇清开国方略卷十四·阿桂

      太宗文皇帝【天聪五年辛未正月至九月】  天聪五年春正月壬午铸红衣大礮成  先是我国未备火器造礮自此始鑴曰天佑助威大将军天聪五年孟春吉旦造督造官总兵官额驸佟养性监造官游击丁啓明备御祝世廕铸匠王天相窦

  • 抚安东夷记·马文升

    洪惟我太祖高皇帝膺天眷命,奄有万方,以西北密迩胡戎,乃设陕西行都司于甘州,山西行都司于大同,万全都司于宣府。又于喜峰口外古惠州地设大宁都司,辽东辽阳设辽东都司,陕西、宁夏即赵元昊所居地设宁夏左等五卫。而辽之广宁尤北

  • 卷之二百四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戚扬遇疯记·李定夷

    江西巡按使戚扬,当代理江西民政长时,每日规定见客两班。其经验及才学优长者,择要笔记,以备择用。某号早晨,见客八人,内有陆军小学堂学生刘九荣,派在末座,当即分别延至内厅,按照排定次序坐定。戚省长即由第一座之高姓者发言,询问

  • 六八八 寄谕大学士英廉于仅存名目之书查清后将底本发还·佚名

    六八八 寄谕大学士英廉于仅存名目之书查清后将底本发还乾隆四十五年四月十三日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大学士英<廉>,乾隆四十五年四月十三日奉上谕:四库馆书籍,当时勅令总纂等将各省解京之书详加核定,有应行抄誊者,有仅

  • 则天皇后本纪·刘昫

    则天皇后武氏,名明空,是山西并州文水人。父亲名士..,隋朝大业末年做鹰扬府队正的官。高祖在汾、晋行军作战,常在他家休息。高祖初举义旗起事之时,武士..跟从高祖平定了京城。贞观年间,逐步升到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为应国公

  • 养吉斋丛录卷之九·吴振棫

    赐进士出身云贵总督翰林院编修臣吴振棫纂旧时殿试策用四六。顺治己丑科,命除四六旧套。初试于天安门外,嗣礼部请试于太和殿之东、西阁阶下,遇风雨试于殿东、西两庑。雍正元年十月二十七日殿试,天甚寒,特恩试于殿内。令銮仪

  • 卷二·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二宋 陈经 撰舜典【虞书】观舜典一篇自慎徽五典而下至巡狩考制度分州濬川等事记之如此其详与尧典异者葢尧老舜摄位尧所以行者舜申之尧之所欲行而未行者舜推广之臣道也子道也故曰舜典一篇当知

  • 卷八十·沈廷芳

    <经部,五经总义类,十三经注疏正字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八十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尔雅释宫第五宫谓之室节疏言屋见于垣上穹隆然也【隆误崇】其内谓之家【案大雅緜疏引李巡云谓门以内也】东西墙谓之序疏敷重

  • 静女·佚名

    ——天真烂漫的幽会【原文】静女其姝①,俟我于城隅②。爱而不见③,搔首踟蹰④。静女其娈,贻我彤管⑤。彤管有炜⑥,说怿女美⑦。自牧归荑⑧,洵美且异⑨。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注释】"①静:闲雅贞洁。姝(sh

  • 碧岩录卷第三·圆悟克勤

      垂示云。建法幢立宗旨。锦上铺花。脱笼头卸角驮。太平时节或若辨得格外句。举一明三。其或未然。依旧伏听处分。  【二一】举。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钩在不疑之地。泥里洗土块。那里得这消息来)智门云。

  • 增壹阿含经卷第七·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五戒品第十四(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是众中。我不见一法修已。多修已。成地狱行。成畜生行。成饿鬼行。若生人中。受命极短。所谓杀生者也。诸比

  •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佚名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憍睒弥国建吒迦林。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又与多诸大菩萨摩诃萨俱。时憍睒弥国中有一长者。名曰妙月。诸根寂静心意寂静。多有男女及多僮仆。净信成就

  • 卷第四十三·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四十三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十五世昭觉勤禅师法嗣平江府虎丘绍隆禅师和州含山人。九岁谢亲。依佛慧院。踰六年得度受具。又五年

  • 针灸大全·徐凤

    针灸著作。又名《针灸捷法大全》、《徐氏针灸大全》。明徐凤辑。六卷。凤字廷瑞,江右 (今江西省) 人。收集历代针灸文献资料,选辑编次,于正明四年(1439)成书。卷一、二载针灸歌赋。卷三载周身穴法歌,以按经列穴两种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