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科派
孙科是孙中山的独养儿子。孙中山在世时,人家叫孙科的集团为“太子派”,现在这个名称已为蒋经国的“建国社”所代替了。为什幺孙中山在世时孙科已自成一派呢?这就充分说明他们父子之间并不一条心。的确,他们父子之间有显着的不同:孙中山是廉洁奉公的,他的遗产仅上海爱利哀路一幢小洋房,还是华侨送给他的;但孙科则仅在广州市长任内刮了一二百万(净余的),武汉政府时任交通部长,出售平汉路局地产,侵占了三百余万,南京政府铁道部长任内又有三百余万元公款没有报销,至于浮报侵占的当然更多,此其一。民国十三年后孙中山实行三大政策,联俄联共;而孙科则背后反对三大政策,孙中山逝世不久,即支持西山会议,反苏****,此其二。萧佛成曾骂孙科“不肖”,说他“没有一点像总理”。萧佛成是右派,政治主张是反动的,但他对孙科的批评,却很正确。
孙科一生的主张与倾向,是变得很多的:民国十四年是国民党的右派;民国十五年冬到十六年又是“左派”了,成为武汉政府的中坚份子,蒋介石曾要逮捕他。七月以后,他又与蒋介石合作****,到南京做官。从十七年到十九年一直联蒋反汪,二十年又跑到广州去联汪反蒋。二十年底,一度出任行政院长,被蒋迫倒,蒋汪合作同时上台,他在上海不断发表谈话:“独裁要反对,双裁也要反对。”蒋介石答应每月给他十万元特别津贴,立法院经费从六折发放改为八折发放,他就到南京去做立法院长。这以后,他创办“中山文化教育馆”,发起“中苏文化协会”,似乎比较进步;同时他又制定充满浓厚法西斯独裁气味的“五五宪草”。抗战以来,孙科是积极主张联苏的,他到过苏联,从苏联获得很多帮助,被认为抗日坚定,倾向民主;而一九四一年则公开诬骂民主政团同盟和救国会为“新汉奸”。以后直到一九四六年政协会议时还是扮演“倾向民主”的国民党“进步派”,最后在伪国大制伪宪及蒋府“改组”中显出了原形,为蒋介石卖力反人民的代价,是被选为“国民政府副主席”。
孙科的“善变”,正如《西游记》上的孙行者一样,但蒋介石给他戴了一个金箍,只要一念“紧箍咒”,孙行者就伏伏贴贴地听他使唤了。这个“金箍”是什幺呢?不是别的,依然是钱。孙科的所以善变,其关键在于“贪财”与“趋势”,尤其是贪财一端起着决定作用,如民国二十年孙科离宁赴粤,联汪反蒋,其主要动机就是因为铁道部的财产公款多数变成了孙科的私有,连造假帐也造不出如许大数目来,完全没有方法可报销,可交代,于是借着政治问题把所存公款囊括而去。广东方面当然欢迎他去,增厚一分力量,决不会向他算南京的帐;南京方面已找不到他算帐,就是公布或追究,人家也会认为是政治上的报复,不肯相信。那时蒋系军人由顾祝同领衔发表通电,揭发孙科的贪污事实,但一般的反映,多数认为是蒋介石因孙科政治上反蒋而故意编造出来打击他的,是蒋介石度量太小,并不因此而增加对孙科的不良影响。蒋介石懂得孙科的贪财脾气,所以就使出他的拿手好戏来,最后当然“有钱能使鬼推磨”,一个月十万元的特别津贴,孙科就全心全力为他“制宪”了(到孙科就任立法院长后几个月,这个特别津贴就有所变更。“中山文化教育馆”的设立,似乎就是由此转化的,“中山文化教育馆”的经费,每月由行政院拨五万元,上海市政府、广东省政府各二万元,南京市政府一万元,总数恰合十万元,这是一个迹象;又孙科私人应酬的各种支出,大部是由中山文化教育馆付帐的,中山文教馆似乎是孙科的私人帐房一样,这又是一个迹象)。孙科所爱的是钱,蒋介石就把钱使用他,也把钱牵制控制他,顺蒋的意思就多给早给,不顺蒋的意思就少给迟给甚至不给。孙科主持“中苏文化协会”,主张联苏,一般人因此认为他是进步的,不错,中苏文化协会曾出版过介绍过一些较进步的刊物,因此遭遇到反动的CC文棍的攻讦。抗战之前,孙科曾邀一些CC的中坚文棍谈话,说:“中苏文化协会及其所做的工作,是委员长要我这样做的!一切做法也都是根据委员长的指示进行的!现在有些人批评这样,批评那样,算什幺道理?自己不知道,还乱作主张,简直是胡闹。”态度很为强硬,他凭什幺硬的呢?因为是“委员长”要他那样做的,他所以有恃无恐。原来他的进步目的是奉蒋介石的命令扮演的。一九四一年秋冬之间,希特勒的侵略军深入到苏联境内,占领了基辅与明斯克,攻陷斯穆伦斯克(莫斯科的门户),希特勒准备到莫斯科去过他的十一月八日的纪念节,美国的海军部长诺克斯悲观而肯定地说:“只有奇迹才能挽救苏联的崩溃了!”中国的反动派准备到新疆去欢迎希特勒的纳粹要人。总之,一切中外资产阶级都认为苏联是没有希望的了。那位一向“主张”联苏、一向“提倡”中苏友好、一向“赞助”团结抗日的、“进步的孙哲生先生”就在香港大发议论,诋毁中国共产党、救国会派、以及民主政团同盟了!可是局势的发展出于资产阶级的预料之外,德军被击退了,于是孙科又拾起丢掉的“进步”招牌。
凡爱财者必吝啬,孙科当然不会例外。他每用一个钱,都是由立法院或中山文化教育馆出帐的,私人的钱是一毛不拔的。只有一次大破悭囊,就是“交际花”蓝业珍肚皮大了要控告他“诱奸遗弃”,经杜月笙调停,孙科忍痛拿出了二十万元(这是民国二十四五年间事。抗战后蓝又到重庆去与孙科同居一时期,后于民国二十九年三十年间离渝至港,常往来于港沪间,与除公博、褚民谊、钱大魁等各大汉奸姘识)。除此以外,就是几百元也必由立法院或中山文化教育馆付帐,如抗战初期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由宋庆龄出面领导作对外宣传,筹募经费,孙科出了一千元,结果是写了两张收据:立法院五百元,中山文化教育馆五百元。正因为吝啬,所以并没有什幺可靠干部。表面上看,孙科似乎自成一派,从民国十一二年做广州市长以来,部下却有不少人物,除吴铁城已脱离孙科之外,有马超俊、梁寒操、傅秉常、刘维炽、陈策、张惠长、黄汉梁、谌小岑、吴尚鹰、楼桐荪、陈长蘅、吴经熊、卫挺生、陈伯庄、蔡增基、王昆仑、钟天心等,在国民党中央委员中,所谓属于孙科系统的有一二十人。事实上是否如此呢?完全不是那幺一回事。如陈策、张惠长已为过时人物,不起什幺作用,在海空军中既无势力,也不能靠孙科而重握海军、空军权力。他们如想东山再起,则依靠孙科也无用处;不想东山再起,就无庸依靠孙科。吴尚鹰、楼桐荪、卫挺生、陈长蘅等是立法官僚,胡汉民时代就当立法委员的,与孙科仅是职位上的隶属关系。刘维炽、蔡增基是帮孙科刮钱的,自己也刮了不少。孙科做了立法院之后,他们不能靠孙科之力取得掌握财政经济机关,就无所求于孙科。马超俊、梁寒操已投向蒋介石嫡系的反动集团,梁寒操且成为CC最反动的一翼,所谓“革新派”的活动份子;谌小岑则早成为CC特务。称得上亲信的只有黄汉梁一人,因为孙科的财产是黄汉梁经营的。黄为美商花旗银行买办,民国二十年底到二十一年初的极短时期中孙科做行政院长,曾以黄汉梁为财政部长(孙科做官刮地皮得来的钱,大部份委托黄汉梁汇到外国去的,所以用他做财政部长),孙科下台后黄汉梁当然也下台,就做了孙科的帐房先生,因为黄既做过部长,表面上不好意思再做买办了。
当孙科伪装进步,获得群众拥护的时候,蒋介石对孙的策略,一方面命令CC等从侧面予以压力,一方面却不能不用“草料”喂他一喂。但当孙科公开反动时,虽蒋的嫡系一面在旁“喝彩”捧场,而蒋介石却只给孙科“草吃”,克扣其“料食”了。孙科却不懂这个道理,每当蒋介石对他不加重视时,他竟以露骨反动企图取得蒋的好感,他比政学系不如远甚,试想:你反动还能超过CC吗?正是“其愚不可及也”!
猜你喜欢 第十回 戢兵变再定西川 兴王师得平南汉·蔡东藩 卷第一百九十九·胡三省 后汉书补逸卷七·姚之骃 北游纪·张瀚 卷之三十·佚名 卷之四百十一·佚名 清德宗实录选辑一·佚名 清代学人列传二·佚名 绎史卷六·马骕 尔朱兆传·魏收 孝行传序·李延寿 耶律休哥传·脱脱 卷一百十九·宋敏求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十七·佚名 第七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张荫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