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阴譬喻经

随机推荐

  • 李霜涯·唐圭璋

      霜涯,嘉熙间人。武林旧事卷六云:书会李霜涯,作赚绝伦。   晴偏好   原无调名,此据花草粹编卷一,疑出杜撰   平湖百倾生芳草。芙蓉不照红颠倒。东坡道。波光潋滟晴偏好。

  • 今传是楼诗话 十二·王揖唐

    四四一、沧桑换劫,仕隐都难,避地躬耕,每多朝士。杨漕与析津接壤,故退宦多乐就之。蛰庵有《自孥小舟过河,与梁次侯闲话》诗云:“次侯吾故人,隔河斜对宇。耕作有偃息,还往无迎拒。沿河东西岸,汲汲事斥卤。耦耕诚何心,遗民略

  • 甲集第十五·钱谦益

    胡教授翰四十五首【湘筠辞】湘之山兮西迤,湘之水兮东骛。何箘皦兮孔多,望不极兮湘之浦。帝子去兮云中,俾夫人兮延伫。曾莫树兮椒兰,又莫揽兮蘅杜。载雨兮载阴,滔滔乎谁与度?将以遗予兮琅玕,抱幽贞兮永固

  • 32.李白:将进酒·施蜇存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韵一)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韵二)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韵三)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邱

  • 卷十一 哀帝纪第十一·班固

    孝哀皇帝,元帝庶孙,定陶恭王子也。母曰丁姬。年三岁嗣立为王,长好文辞法律。元延四年入朝,尽从傅、相、中尉。时成帝少弟中山孝王亦来朝,独从傅。上怪之,以问定陶王,对曰:“令,诸侯王朝,得从其国二千石。傅、相、中尉皆国二千石

  • 后汉孝献皇帝纪一卷第二十六·袁宏

      初平元年(庚午、一九〇)  春正月辛亥,大赦天下。   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说董卓曰:“夫废立事大,非常人所及。袁绍 不达大体,恐惧出奔,非有他志也。今购之急,势必为变。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若收豪杰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三·杨士奇

    宣德二年十一月乙酉朔行在钦天监进宣德三年大统历 上御正朝受之给赐诸王群臣颁行天下○命行在礼部左侍郎李琦工部右侍郎罗汝敬为正使通政司右通政黄骥鸿胪寺卿徐永达为副使赍诏抚谕安南诏曰惟 天至仁从民所欲惟君体

  • 卷之二百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五○供词光绪七年十月十一日一一二○七-五·佚名

    蔡进发等四人供述:愿承当挑夫首或帮办差事据萧万供:年廿三岁,原籍晋江县,现住本城,开挑夫店度活。今蒙提讯,断令小的,和蔡进发帮办挑夫差事,小的当堂具结,不敢延误就是。据陈沙供:年五十二岁,原籍惠安县,现住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 天文略六·纪昀

    天文略 【六】刻漏○刻漏昔黄帝创观漏水制器取则以分昼夜其后因以命官周礼挈壶氏则其职也其法总以百刻分于昼夜冬至昼漏四十刻夜漏六十刻夏 至昼漏六十刻夜漏四十刻春秋二分昼夜各五十刻日未出前二刻半而明既没后二刻

  •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之六·佚名

    户婚门赎屋已卖而不离业吴恕斋阿章绍定年内,将住房两间并地基作三契,卖与徐麟,计钱一百五贯。当是时,阿章,寡妇也,徐鼎孙,卑幼也,律之条令,阿章固不当卖,徐麟亦不当买。但阿章一贫彻骨,他无产业,夫男俱亡,两孙年幼,有可鬻以糊其口者

  •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二十二章 争之无益·林语堂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 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语译委曲反而可以保全,弯曲反而能

  • 丧大记·姚际恒

    按:丧服小记在前,丧大记在后,故后人加大字以别之,非是小记所记者皆小,大记所记者皆大也,均为丧礼,何小、大之有。方性夫谓「送死可以当大事,故曰大」,然则小记所言,独非送死乎?谬,不待辨,余说见小记。说者谓「仪礼止有士丧礼,此篇则

  • 诸菩萨所生庄严大会法典品第一·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灵鹫山。古昔诸佛之所游居。如来威神之所建立。其地道场。诸菩萨众所共咨嗟。无极法座。天龙鬼神揵沓和等。咸俱归命稽首为礼。而於佛土宣畅德本。如来威光。慕乐法门菩萨神明等。入无量无限功德

  • 佛学研究丛书序·太虚

    楞严经与大乘起信论,比年来流通最广,诸学佛者大都因之发心,洵可谓于末世中放大光明者也!吾于楞严经曾造摄论,嗣为人敷说,又演而为研究;起信论则初为略释,继作别说,近因法相唯识学者颇排摈此论,又著唯识释,先后于沪、鄂刊布。然非

  • 韩集点勘·陈景云

    四卷。清陈景云(1670—1747)撰。陈景云字少章,吴县(今属江苏省)人,散文作家、学者。少时苦读苦学,以博闻强记著称。十九岁就读于何焯门下,后来成为何氏的高足。曾应京兆试,落选后留寓藩邸,设馆教书,历时三年。后以母

  • 寒山子诗集·寒山

    一卷。附《丰干拾得诗》一卷。唐寒山子(生卒年不详)撰。寒山子又称“寒山”。贞观中天台广兴县僧。因居于寒岩,自号寒山子。平生与僧人丰干、拾得友善。此集收诗三百一十三首,前有闾丘胤序,附丰干诗二首,拾得诗五十六

  • 当来变经·佚名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说当来坏法事,增一至五,并示修持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