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岫岩多隆阿雯溪  桃花扇传奇题词 水逝花残旧迹无,闲金剩粉半模糊。芸亭老子多情甚,演出南朝士女图。 绮楼深贮海棠娇,轻拍玉牙按玉箫。一阕新声君一笑,六朝灰烬又南朝。 赤眉求印扰天街,甲马森森剑戟排。十里烟花遭劫火,惟 
-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十四朱庆余朱庆余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人受知於张籍登宝历进士第诗二卷泛溪曲渚回花舫生衣卧向风鸟飞溪色里人语棹声中余卉才分影新蒲自作丛前湾更幽絶虽浅去犹通宿陈处士书斋结茅当此地下马 
- 宋 蒲夀宬 撰五言古诗舶使王防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頋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翠节摩秋云朱轓暎朝彩欣欣两賔主济济众僚寀此防良已希斯文固应在寂寞秋后香今晨有人采结彼山下茅对此山上瀑白日成蹉跎长年 
- 敬皇帝,讳方智,字慧相,小字法真,世祖第九子也。太清三年,封兴梁侯。承圣元年,封晋安王,邑二千户。二年,出为平南将军、江州刺史。三年十一月,江陵陷,太尉扬州刺史王僧辩、司空南徐州刺史陈霸先定议,以帝为太宰、承制,奉迎还京师。 
- 上文缺且卿等先帝冯几言犹在耳岂可恝然大臣爱君体国道固如是乎尚书周嘉谟李汝华都著即出视事毋得渎陈有蹈不敬其言官论事亦当为朝廷爱惜老成无得任意雌黄至隐讽微词尤非入告之体以后章奏宜明白简易指事直陈毋得故为含 
- 				永乐二十年夏五月丁巳朔○己未下令各营将士军行之(队)[际]不许离队伍十丈违者并所领头目皆斩牧放马骡亦不许远离本营违者如之○是日礼部言南京留守中卫军人罗住儿妻尹氏一产三男 皇太子令循例给赐米钞○广东广州 
- 列传宋 【一百二】○宋一百二汪若海  张运柳约李舜臣  孙逢吉  章颖商飞卿  刘颖徐邦宪李宗勉   袁甫刘黻王居安汪若海张运柳约李舜臣孙逢吉章颖商飞卿刘颖徐邦宪李宗勉袁甫刘黻王居安△汪若海汪若海字东叟歙人未弱冠 
- 将赴台湾留别徐树人中丞中丞以诗赐和,期望甚厚;仍迭前韵奉答再奉钧和,复迭前韵奉答台阳书事书怀斐亭听涛澄台观海忆台湾咏延平王朱成功(有叙)将赴台湾留别徐树人中丞万里清秋白露横,楼船指日赴东瀛;激昂越石投戈意,惆怅昌黎荐 
- 卢敏之弟卢昶,字叔达,小字师颜,学涉经史,早年就受到世人称誉。太和初年(477),卢昶任太子中舍人、兼员外散骑常侍,出使萧昭业。临行前高祖对卢昶说:“你到了彼方,不要分彼此。江南、扬州近在眼前,非早即晚,定成我手中之物。你们 
-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唐大诏令集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七宋 宋敏求 编帝王尊号册文上应天神龙皇帝册文开元神武皇帝册文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册文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册文太上皇加光天文武大 
- 引用姓氏秦孔氏【鲋 子鱼】吕氏【不韦】汉孔氏【臧】伏氏【胜】董氏【仲舒 寛夫 广川】孔氏【安国 子国】司马氏【迁 子长】刘氏【向 子政】孔氏【光 子夏】刘氏【歆 子骏】氏【雄 子云】班氏【固 孟坚】 
-   悬论  一 释题  甲 经题  1.分释  (一) 佛  (二) 说  (三) 出生  (四) 菩提  (五) 心  (六) 经  2.合释  乙 译题  二 出旨  甲 明体  乙 明宗  丙 明用  释经  甲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净居天子说偈赞佛品第二十四   尔时会中有无数净居天子及无量众生。于佛法中心得觉悟。离诸疑惑深生爱乐。欢喜踊跃得未曾有。一心合掌 
- 大唐北京李通玄撰夫大方广佛华严经者。是一乘圆教佛果之门。佛果者体无成坏。以化众生故。示现自成正觉。佛果之样。举自五位因果。及摄化境界。报得庄严。示与后人。令其发志。依法仿学。令修行者所归不疑。若不晓解 
- 正量部弗陀多罗多法师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如本二十二明了论。能分别解释律所立名。我今当说。偈曰。毗尼毗昙文所显。与戒及护相应人。释曰。由对治上心惑。应说诸护数量。三界上心惑。有二百九十四。是彼所起。非护亦 
- 仙趣篇第十六楞严云。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梵语茂泥。此云仙。释名云。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制字人傍山也。庄子云。千岁厌世。去而上仙。抱朴子 
- 《论衡》是东汉著名哲学家王充的重要著作。两千年来,《论衡》对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学术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奇书。 
- 全称《大明度无极经》,亦称《大明无极经》,简称《大明经》、《明度经》。佛教经典。三国吴支谦译。是东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的异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