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卷首上

引用姓氏

孔氏【鲋 子鱼】

吕氏【不韦】

孔氏【臧】

伏氏【胜】

董氏【仲舒 寛夫 广川】

孔氏【安国 子国】

司马氏【迁 子长】

刘氏【向 子政】

孔氏【光 子夏】

刘氏【歆 子骏】

氏【雄 子云】

班氏【固 孟坚】

桑氏【钦】

赵氏【岐 邠卿】

马氏【融 季长】

贾氏【逵 景伯】

郑氏【兴 少赣】

郑氏【众 仲师】

郑氏【康成】

应氏【劭 仲瑗】

许氏【慎 叔重】

蔡氏【邕 伯喈】

李氏【巡】

孔氏【衍 舒元】

髙堂氏【隆 升平】

王氏【肃 子邕】

孙氏【炎 叔然】

韦氏【昭 嗣】

陆氏【玑 元恪】

杜氏【预 元凯】

皇甫氏【谧 士安】

郭氏【璞 景纯】

范氏【蔚宗】

刘氏【勰 彦和】

后魏

郦氏【道元 善长】

王氏【通 仲淹】

闗氏【朗】

陆氏【元朗 徳明】

顔氏【师古 籀】

孔氏【颖达 仲达】

贾氏【公彦】

司马氏【贞】

张氏【守节】

李氏【延夀】

刘氏【知防】

徐氏【坚 元固】

韩氏【愈 退之 昌黎】

栁氏【宗元 子厚】

杜氏【佑 君卿】

后晋

刘氏【昫】

邢氏【昺 叔明】

聂氏【崇义 洛阳】

胡氏【旦 周父】

胡氏【瑗 翼之 安定】

欧阳氏【脩 永叔 庐陵】

周子【敦颐 茂叔 濂溪】

邵子【雍 尧夫 康节】

王氏【安石 介甫 临川】

司马氏【光 君实 涑水】

张子【载 子厚 横渠】

程子【颢 伯淳 眀道】

程子【颐 正叔 伊川】

曾氏【巩 子固 南丰】

苏氏【轼 子瞻 东坡 眉山】

苏氏【辙 子由 颖濵】

范氏【祖禹 淳夫 华阳】

顾氏【临 子敦】

吕氏【大临 与叔 蓝田】

孙氏【觉 莘老】

家氏【安国 复礼 睂山】

刘氏【安世 器之 元城】

沈氏【括 存中】

杨氏【时 中立 龟山】

陈氏【祥道 用之 长乐】

胡氏【安国 康侯】

刘氏【彝 执中 长乐】

蔡氏【卞 元度】

彭氏【汝砺 器资】

张氏【纲 彦正】

叶氏【梦得 少蕴】

曽氏【旼 彦和】

吴氏【棫 才老】

胡氏【寅 眀仲 致堂】

薛氏【季宣 士龙】

林氏【之竒 少颖 三山】

程氏【大昌 泰之】

王氏【十朋 龟龄 梅溪】

张氏【行成 文饶】

夏氏【僎 元肃 柯山】

郑氏【樵 渔仲 夹祭】

林氏【光朝 谦之】

张氏【九成 子韶 横浦】

朱子【熹元晦 考亭】

张氏【栻 敬夫 南轩】

吕氏【祖谦 伯恭 东莱】

蔡氏【元定 季通 西山】

陈氏【傅良 君举 止斋】

杨氏【万里 廷秀 诚斋】

黄氏【度 文叔】

项氏【安世 平甫 容斋】

陆氏【九渊 子静 象山】

王氏【炎 晦叔 双溪】

叶氏【适 正则 水心 龙泉】

易氏【祓 彦祥】

蔡氏【沉 仲黙 九峯】

黄氏【榦 直卿 勉斋】

陈氏【淳 安卿 北溪 临漳】

陈氏【埴 器之 潜室】

董氏【铢 叔重】

薛氏【肇眀】

陈氏【经 正甫 三山】

罗氏【泌 长源】

罗氏【苹】

时氏【澜 金华】

成氏【申之 睂山】

傅氏【寅 同叔 杏溪】

赵氏【敦临 芘民】

董氏【琮 玉振 复斋】

徐氏【侨 崇文 毅斋】

李氏【舜臣 隆山】

郑氏【伯熊 景望 永嘉】

方氏【慤 性夫 严陵】

王氏【昭禹 光逺 东岩】

应氏【镛 子容 金华】

邹氏【补之 公衮】

真氏【徳秀 景元 西山】

魏氏【了翁 华父 鹤山】

王氏【应麟 伯厚】

董氏【梦程 万里 介轩】

陈氏【大猷 东斋 东滙】

熊氏【禾 去非 退斋又号勿轩】

方氏【岳 秋崖】

方氏【囘 万里 虗谷】

刘氏【克庄 潜夫 后村】

程氏【若庸 达原 徽庵】

马氏【廷鸾 翔仲 碧梧】

黄氏【震 东发】

吴氏【泳 鹤林】

王氏【日休 龙舒】

唐氏【圣任】

章氏【如愚 俊卿 山堂】

郑氏【元瑶】

李氏【杞 子材 谦斋】

李氏【樗 迂仲】

冯氏【当可 时行 缙云】

许氏【月卿 太空 山屋】

朱氏【方大】

王氏【柏 鲁斋 防之】

陈氏【振孙 伯玉 直斋】

张氏【震 真父】

张氏【沂】

陈氏【宾】

李氏【谨思 眀通 养吾】

邹氏【近仁 鲁卿 归轩】

史氏【渐 鸿渐】

胡氏【士行 庐山】

胡氏【方平 师鲁 玉斋】

齐氏【梦龙 觉翁 节初】

俞氏【震】

袁氏【俊翁】

许氏【衡 平仲 鲁斋】

金氏【履祥 吉父 仁山】

吴氏【师道 传正】

许氏【谦 益之 白云 东阳】

吴氏【澄 幼清 草庐 临川】

马氏【端临 贵与】

戴氏【表元 率初】

黄氏【潜 晋卿】

黄氏【瑞节 观乐】

胡氏【一桂 庭芳 双湖】

董氏【鼎 季亨 鄱阳】

陈氏【栎 夀翁 定宇 新安】

邹氏【季友 晋昭 番阳】

段氏【昌武 子武】

王氏【天与 立大 梅浦】

彭氏【应龙 翼夫 集斋】

朱氏【祖义 子由】

王氏【充耘 耕野】

余氏【芑舒 徳新 息斋】

陈氏【师凯 庐山】

王氏【希旦 愈明 葵初】

金氏【燧 番阳】

黄氏【镇成 元镇】

李氏【祁 一初】

于氏【钦 益都】

胡氏【一中 允文】

何氏【异孙】

林氏【駉 宁徳】

余氏【阙 廷心 一字天心】

朱氏【升 允升】

方氏【孝孺 希哲 正学】

陈氏【雅言 永丰】

蒋氏【悌生 叔仁】

杨氏【士竒 初名寓以字行号东里】

薛氏【瑄 徳温 敬轩 河津】

彭氏【勖 祖期】

章氏【陬 仲寅】

钱氏【福 与谦 鹤滩】

王氏【守仁 伯安 阳眀 姚江】

邱氏【濬 仲深 琼山】

杨氏【慎 用修 升庵】

何【氏乔新 廷秀】

胡氏【居仁 叔心 敬斋 余于】

邵氏【寳 二泉 北虞】

厐氏【泮 原化】

蔡氏【清 虗斋】

何氏【孟春 子元 彬州】

陆氏【深 俨山】

罗氏【钦顺 整庵】

魏氏【校 庄集】

吕氏【柟 仲木 泾野】

韩氏【邦竒 汝节 苑洛】

郑氏【晓 窒甫 淡泉】

吴氏【寛 原博 匏庵】

都氏【穆 元敬】

李氏【瓉】

莫氏【如忠 子良 中江】

马氏【眀衡 子萃】

马氏【森 孔养】

张氏【居正 时大 太岳】

申氏【时行 瑶泉】

李氏【维桢 本宁】

茅氏【坤 鹿门】

王氏【樵 方麓】

罗氏【洪先 念庵】

归氏【有光 熙甫 震川】

钟氏【天才 学山】

钟氏【庚阳 长卿】

冯氏【梦桢 开之 具区】

顾氏【宪成 叔时 泾阳】

杨氏【时乔 止庵】

汤氏【显祖 若士 义仍】

刘氏【应秋 兑阳】

袁氏【宗道 伯修】

董氏【其昌 思白】

焦氏【竑 弱侯 漪园】

王氏【肯堂 宇泰 损斋】

卢氏【廷选】

来氏【宗道 路然】

郝氏【敬 仲舆 京山】

胡氏【瓉 伯玉】

洪氏【翼圣 南池】

来氏【斯行 道之】

姚氏【舜牧 虞飏 承庵】

陈氏【第 季立 连江】

陆氏【键 实府 开宗】

袁氏【仁】

俞氏【鲲 之鹏】

杜氏【伟 道升】

袁氏【黄 了凡】

万氏【国钦 二愚】

顾氏【锡畴 九畴】

曹氏【学佺 能始 石仓】

秦氏【继宗】

张氏【尔嘉 佘峯】

傅氏【元初 渼溪】

潘氏【士遴 叔献】

钱氏【与暎】

杨氏【肇芳 葆元】

邓氏【孝儒 伯羔】

张氏【云鸾 羽臣】

夏氏【允彝 彝仲】

茅氏【瑞徴 伯符】

王氏【纲振 振子】

李氏【儒烈】

邹氏【祯期】

徐氏【广 广居】

孙氏【继有 瑶岑】

厐氏【招俊】

沈氏【澣 则新】

董氏【二酉】

顾氏【霖调】

朱氏【养醇】

袁氏【黙】

章氏【士俊 以上五人未详世次今附于此】

书传图

 

【郑氏伯熊曰二十八宿环列于四方随天而西转东方七宿自角至箕是爲苍龙以次舍而言则房心爲大火之中南方七宿自井至轸是爲鹑鸟以形而言则有朱鸟之象虚者北方七宿之中星也昴者西方七宿之中星也星本不移附天而移天倾西北极居天之中二十八宿半隐半见各以其时所以必于南方而考之仲春之月星火在东星鸟在南星昴在西星虚在北至仲夏则鸟转而西火转而南虚转而东昴转而北仲秋则火转而西虚转而南昴转而东鸟转而北至仲冬则虚转而西昴转而南鸟转而东火转而北来嵗仲春鸟复转而南矣循环无穷此尧典考中星以正四时甚简而明异乎吕令之星举月本也然圣人南面视四星之中岂徙然哉凡以授民时秩民事而已】

 

箕子洪范

九畴之 图

 

虞书堂上乐器图

 

【蔡氏沈曰林氏曰冀州先赋后田者冀王畿之地天子所自治并与场圃园田漆林之类而征之如周官载师】【所载赋非尽出于田也故以赋属于厥土之下余州皆田之赋也故先田而后赋又案九州九等之赋皆每州】【岁入总数以九州多寡相较而爲九等非以是等田而责其岀是等赋也冀独不言贡篚者冀天子封内之地】【无所事于贡篚也○篚竹器筐属古者币帛之属则盛以筐篚而贡焉经曰篚厥黄是也林氏曰有贡又有】【篚者所贡之物入于篚也○郑氏元瑶曰召公曰明王愼徳四夷咸賔无有远迩毕献方物惟服食器用予观】【禹贡九州贡篚亦以服食器用爲要而冀州独不言贡篚者盖防甸之内赋其总铚秸粟米也总铚秸粟米者】【食爲土贡之要也兖之蚕丝豫之絺纻是衣服之用亦爲土贡之要也自服食之外则器用次之若夫大赂南】【金犀革象齿珠贝之类非服食器用之物贵其土产也皆远于畿甸而或贡于要荒之服焉】

钦定书经传説汇纂卷首上

猜你喜欢
  卷二十六(成三年,尽十年)·孔颖达
  轻重庚第八十六(缺)·管仲
  卷三十六 论语十八·黎靖德
  三传辨疑卷十一·程端学
  卷五三·邱濬
  论语精义卷十下·朱熹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七十三章 论罚(二)·林语堂
  卷四·张虙
  时则训·刘安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二·唐慧琳
  第四章 《玉历》可证佛家·佚名
  序 经 题·太虚
  叹定光佛品第二十四·佚名
  说妙法决定业障经·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三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二十八·彭定求

        卷528_1 【陪王尚书泛舟莲池】许浑   莲塘移画舸,泛泛日华清。水暖鱼频跃,烟秋雁早鸣。   舞疑回雪态,歌转遏云声。客散山公醉,风高月满城。   卷528_2 【赠裴处士】许浑   为儒白发生,乡里早闻名。暖酒

  • 卷二百七十·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七十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四十 岑安卿 古意 亭亭千岁松起自一寸植苟无斤斧患夀可比金石青青园中草一雨回青色清霜忽飘零雕瘁在顷刻 又 宝刀不断水綫溜可

  • 御选明诗卷一百二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一百二十杂体二苏伯衡雪夜聨句清夜羣彦集【孟肤】虚馆一灯闪【平仲】白雪积更霏?云暝逾掩【子坚】幌薄绚琉璃瓦素侔琬琰【克正】珠跳间投隙玉立每因广【平仲】檐铎金琅珰壁水银防滟【克正】庭

  • 管鉴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管鉴字明仲,龙泉(今属浙江)人,徙临川(今江西抚州)。乾道九年(1173),范成大制置四川后东归,道经峡州,时管鉴为峡州守,见范成大《吴船录》。淳熙十三年(1186)任广东提刑,改转运判官,官至权知广州经略安抚使。词题所署干支,最迟

  • 卷四百一十四·列传第一百七十三·脱脱

        史弥远 郑清之 史嵩之 董槐 叶梦鼎 马廷鸾   史弥远,字同叔,浩之子也。淳熙六年,补承事郎。八年,转宣义郎,铨试第一,调建康府粮料院,改沿海制置司干办公事。十四年,举进士。绍熙元年,授大理司直。二年,迁太社

  • 卷二百四十八·列传第七·公主·脱脱

        ◎公主   ○秦国大长公主 太祖六女 太宗七女 真宗二女 仁宗十三女 英宗四女神宗十女 哲宗四女 徽宗三十四女 孝宗二女 光宗三女 魏惠献王一女 宁宗一女 理宗一女   秦国大长公主,太祖同母妹也。初

  • 卷九十五 晉紀十七·司马光

      起玄黓執徐(壬辰),盡強圉作噩(丁酉),凡六年。   顯宗成皇帝咸和七年(壬辰、三三二年)   春,正月,辛未,大赦。   趙主勒大饗羣臣,謂徐光曰:「朕可方自古何等主?」對曰:「陛下神武謀略過於漢高,後世無可比者。」勒笑曰:「人豈

  • 第三卷 农业一·缪荃孙

    《禹贡》:扬州厥田惟下下,徐州厥田上中。似古时江以南田产不及江北。《周礼&middot;职方氏》:扬州其谷宜稻。左思《吴都赋》:国税再熟之稻,乡贡八蚕之绵。吴地虽不限于江苏省境,已足见江南农产蕃殖事物代有变迁矣。明徐光启

  • 通志卷一百三十三·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四十六宋王诞【兄子偃偃子藻】王华【父廞 孔子】王惠【从父弟球】王彧【子绚兄子蕴】王裕之 王鎭之【弟之 之子昙生 阮万龄】王韶之 王悦之 王准之【族子素

  • 卷四·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录卷四明 黄训 编保治【景泰 天顺】休庵诗序【何宜】兵部尚书王公以疾乞归河州既得命乃取古人以休休名亭之意亦以休名庵朝士大夫惜公之去愿公之复来者咸

  • 钦定南巡盛典卷六十四·高晋

    海防 海塘总图浙东西十一郡杭嘉宁绍温台六府皆临大海温台山多土结所有海塘之处间多碶闸斗门蓄泄之利多冲决之患少故厯来修筑之事较省于他郡杭嘉宁绍四府江水顺流海潮逆上加以回溜汕刷一日两次非巨石长桩宻排深砌不

  • 十二年·佚名

    (戊申)十二年清乾隆五十三年春正月1月1日○甲子朔,召見諸承旨于重熙堂,命有父母人早退。○下綸音于八道四都曰:「農者,民之所以資生,唯其勤孜之方,若無待乎勸焉,而每歲元朝,必下勸農之敎,誠以性有勤怠,力有贍乏。乏且怠者,不有以勸

  • 抱朴子內篇卷之十九   遐覽·王明

    或曰:「鄙人面牆〔一〕,拘繫儒教,獨知有五經三史百氏之言〔二〕,及浮華之詩賦,無益之短文,盡思守此,既有年矣。既生值多難之運,亂靡有定,干戈戚揚,藝文不貴,徒消工夫,苦意極思,攻微索隱,竟不能祿在其中〔三〕,免此壟畝;又有損於精思,無

  • 大慧普觉禅师法语 第二十四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法语 第二十四卷宋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示成机宜(季恭)佛言。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决有此志学无上菩提。常令方寸虚豁豁地。不

  • 卷第五十六·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五十六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四 【论】第十佛子若有众生已下至卷末已来是正说第一欢喜地行相门分又分二

  • 对山余墨·毛祥麟

    蜀郡石生名每,弱冠游痒,丰神秀逸,以父母早世,自幼随大母,依伯父履吉。吉尝贩楚,富有金而艰于嗣,以故夫妇爱每胜己出,寻常不令出庭户。时届清明,随一仆至坟园拜扫。焚帛既毕,散步村郊,去墓二三里,得一溪。溪西有小庵,桃花出短墙,色艳

  • 神相铁关刀·陈抟

    相术书。假托宋陈抟撰。山阴梧冈山人订。为近世坊间流行的相书之一。为江湖术士所习用。《神相铁关刀》涵盖了相学的四大类基本内容:一是基础类,包括十三部位、流年运气、五星六曜、五岳四渎等;二是综合类,包括精神、气象

  • 义和团揭帖·佚名

    义和团各坛口散发的传单。源于历代农民战争和民众运动中的署名檄文和无头告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春,山东冠县、直隶威县一带的梅花拳等武术集团联合为义和拳后,印传单于直隶、山东、河南、江苏各省,呼吁“毁教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