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宗地玄文本论

凡二十卷。马鸣菩萨造,南朝陈代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书阐释金刚地之行位等,共立四十大决择分。其中,初二分解说十种大因缘,相当于序分;第三以下至三十六分为正宗分,以解说金刚地之五种位至阿说本王之十方尘数等;三十七分至四十分为流通分,鈙述本书之功德及马鸣自述过去之本因等。各分之下皆先举出偈颂,其后逐文释之,三十七分以下之四分则仅揭举其颂。又本论所说内容颇为怪诞,且署名‘真谛三藏译’之记载,诸经录皆未见载,加以论中所引多数经典名称皆不见于诸经录,此外,本论论述之体裁与向来被视为伪撰于我国之释摩诃衍论颇为酷似,故学者多谓本论乃后世伪造而假托马鸣之名。又如缘山三大藏总目录卷下所载,本论谓马鸣所造者,盖后世之假托,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九谓该论始见于宋大中祥符录,知其成书年代距今不远。现藏本唯存于高丽藏及明藏中。

《大宗地玄文本论》全部章节目录

(1)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一卷
(2)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二卷
(3)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三卷
(4)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四卷
(5)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五卷
(6)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六卷
(7)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七卷
(8)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八卷
(9)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九卷
(10)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卷
(11)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一卷
(12)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二卷
(13)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三卷
(14)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四卷
(15)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五卷
(16)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六卷
(17)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七卷
(18)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八卷
(19)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九卷
(20)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二十卷

猜你喜欢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佚名
  禅要经·佚名
  决定总持经·佚名
  须真天子经·佚名
  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经·佚名
  印光法师嘉言录·印光
  莲华面经·佚名
  立世阿毗昙论·佚名
  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佚名
  圣大总持王经·佚名
  龙树菩萨劝诫王颂·佚名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佚名
  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礼·佚名
  金刚顶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佚名
  宗统编年·纪荫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寇准·唐圭璋

      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省)人。生于建隆二年(961)。登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除巴东令。淳化五年,参知政事。真宗朝,累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右仆射、集贤殿大学士,封莱国公。乾兴初,为丁谓所构,贬雷州司户,徙衡州司马。天

  • 卷十四·仇兆鳌

    钦定四库全书杜诗详注卷十四翰林院编修仇兆鳌撰寄董卿嘉荣十韵【黄鹤注当是广德二年秋作】闻道【去声】君牙帐防秋近【去声】赤霄下临千仞雪【一作千雪岭】却背【音佩】五绳桥【首记董卿防秋之地 近赤霄言其高千仭雪

  • 卷二十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初唐十 杜审言【字必简襄阳人】 南海乱石山作 涨海积稽天羣山高嶪地相传称乱石图典失其事悬危悉可惊大小都不类乍将云岛极还与星河次上耸忽如飞下临仍欲坠朝暾赩

  • 车上·徐志摩

    这一车上有各等的年岁,各色的人: 有出须的,有奶孩,有青年,有商,有兵; 也各有各的姿态:傍着的,躺着的, 张眼的,闭眼的,向窗外黑暗望着的。 车轮在铁轨上辗出重复的繁响, 天上没有星点,一路不见一些灯亮; 只有车灯的幽辉照出旅客们的脸

  • 显宗孝明帝纪第二·范晔

    显宗孝明皇帝讳庄,光武第四子也。母阴皇后。帝生而丰下,十岁能通《春秋》,光武奇之。建武十五年封东海公,十七年进爵为王,十九年立为皇太子。师事博士桓荣,学通《尚书》。中元二年二月戊戌,即皇帝位,年三十。尊皇后曰皇太后。

  • 卷之二百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百九十四·佚名

    光绪十年。甲申。九月。丁巳。谕军机大臣等、电寄曾纪泽。据电称、傥不索兵费。津约可照否。乞速谕以便酌覆法之密探者等语。法人肇衅。现踞基隆。惟有力筹攻取。期操胜算。如彼果悔祸。照会曾纪泽转圜。即由该大臣

  • ●(附)温氏佚史考·温睿临

    佚史氏者,姓温氏,名睿临,字邻翼,一字哂园;湖州乌程人。康熙初,举于乡;为故辅体仁族孙也。赅贯群书,且熟于史;与鄞征士贞文先生万季野(斯同)交最善。时朝廷方开明史局,昆山徐大司寇召贞文主编纂。睿临以应礼部试赴都,得时过从,多所参

  • 卷五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五十八 【起丁亥陈主伯宗光大元年周武帝天和二年齐後主纬天统三年○止庚子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周静帝大象二年】凡十四年 表例说 见第五十六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五十八

  • 泰定帝本纪·宋濂

    泰定皇帝,名叫也孙铁木儿,是显宗甘麻剌的长子,裕宗的嫡孙。当初,世祖任命第四子那木罕为北安王,镇守北方边地。北安王逝世后,显宗甘麻剌凭皇长孙身份册封为晋王以取代其位置,统领太祖四大斡耳朵及军马、达达国王。至元十三年

  • 卷四·佚名

    尚思紹王神號:君志眞物。童名及降誕不傳。父母及妃倶不傳。世子:尚巴志。其餘不傳。【《遺老傳》有云:思紹之父名叫鮫川大主,乃葉壁人,移居于作敷間切新里村場天之地。遂娶大城按司之女,生一男一女:其男思紹也,女叫場天祝。思

  • 卷之六·罗汝芳

    问:&ldquo;夫子语子贡自谓非&lsquo;多学&rsquo;而&lsquo;一贯&rsquo;。岂一贯则学且识俱可废耶?&rdquo;曰:&ldquo;吾子平日训学之言为何?&rdquo;曰:&ldquo;学也者,所以学为圣人也。&rdquo;曰:&ldquo;圣人则如何以学也?&rdquo;

  • 卷十一·刘瑾

    <经部,诗类,诗传通释钦定四库全书诗传通释卷十一元 刘瑾 撰诗朱子集传祈父之什二之四析【勤衣反】父【音甫】予王之爪牙【叶五胡反】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赋也祈父司马也职掌封圻之兵甲故以为号酒诰曰圻父薄违是也【

  • 卷四十七·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四十七性理六仁或问诚是浑然不动仁是此理流出否曰自性言之仁亦未是流岀但其生动之理包得四者得此生意以有生然后有礼智义信以先后言之则仁为先以大小言之则仁为

  • 佛说未生怨经·佚名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国鸡山中。诸天龙鬼神。帝王臣民。皆诣佛所稽首。承风供养之。仪靡不尽礼。调达睹之。其嫉无量。还告太子未生冤曰。汝父辇国众宝。以贡佛诸沙门。国藏空竭。可早图之。即位为

  • 十一面神咒心经·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室罗筏竹笋道场。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无量无数。慈氏菩萨而为上首。复有无量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及诸天龙药叉犍达缚阿素洛揭路茶紧捺洛

  • 易纬辨终备·郑玄

    旧题东汉郑玄注。一卷。《四库全书》本。又称《辨终备》,一作《辨中备》。为《易纬八种》之一。其书久佚,此本乃辑自《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列此书于“经部易类附录”,《提要》指出:“案《辨终备》,一作《辨中备》。《

  • 肇论新疏·文才

    佛典注疏。元文才撰。三卷。是对《肇论》的疏释。据作者自称,此书是在“云庵达禅师”之疏及唐“光瑶法师”和宋“净源法师”二家注记的基础上,并采摭华严宗“诸先贤之说”撰集而成。先释论名、撰者,后依《宗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