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六卷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六卷

马鸣菩萨造

真谛三藏译

出离系缚地清白解脱道路大决择分第三十一

如是。已说最极广大俱行山王无尽海海。大决择分。次当说出离系缚地清白解脱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解脱道路中  有二十无为

谓十空十有  如是诸无为

五十一位中  皆悉具足有

依法位立转  有二重重超

论曰。就出离系缚地清白解脱道路分中。则有二十无为常法。所谓十空十有无为各差别故。云何名为十空无为一者广大虚空自然常住离造作空无为。二者大虚空影空无为。三者虚空影影空无为。四者破影无所有空无为。五者空空俱非空无为。六者离言绝说空无为。七者绝离未毕空无为。八者绝离心解空无为。九者绝离穷穷空无为。十者无障无碍大空大空空无为。是名为十。云何名为十有无为。一者一切言说决定常住无破非空无为。二者一切心识决定常住无破非空无为。三者一切大种决定常住无破非空无为。四者一切俱非决定常住无破非空无为。五者一切有实决定常住无破非空无为。六者一切性大决定常住无破非空无为。七者一切今光决定常住无破非空无为。八者一切有名决定常住无破非空无为。九者一切无名决定常住无破非空无为。十者广大圆满自性本有一切种有决定常住无破非空无为。是名为十。如偈解脱道路中有二十无为。谓十空十有故。如是二十种无为法。五十一种金刚位中。具足圆满无阙失转。如偈如是诸无为五十一位中皆悉具足有故。依如是等二十无为。五十一位建立转相。则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重重该摄无障碍门。二者次第乱转超过门。是名为二。如偈依法位立转有二重重超故。且重重该摄无障碍门形相如何。偈曰

二十法一一  各摄后二十

五十一种位  一一皆各各

摄五十一位  亦此相违摄

以此因缘故  建立重重名

论曰。云何名为重重门相。谓该摄故。云何该摄。谓二十种无为常法信心具足。一一各各摄后诸位各二十种无为法故。如说信心余位亦尔。如偈二十法一一各摄后二十故。五十一种位。各摄五十一。亦无障碍。如偈五十一种位一一皆各各摄五十一位故。亦一一法摄一切位。一一位位摄一切法。亦无障碍。如偈亦此相违摄故。以如是二种该摄门故。立重重名。如偈以此因缘故建立重重名故。如是已说重重该摄无障碍门。次当说次第乱转超过门。其相云何。偈曰

五十一位中  随一经五十

渐渐增法数  周遍广大转

论曰。今此偈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五十一种金刚位中。以信为初经五十位。以发心住而为其初经五十位。乃至以最极地而为其初经五十位。若第一转。增四十一百数法位转。若第二转。增八十二百数法位转。乃至最后地故。如偈五十一位中随一经五十渐渐增法数周遍广大转故。蕴高山王品类修多罗中。作如是说。无破地地门中。有寂静宝其数众多。空寂静宝其数众多。若有行者入此门中。通达诸法无为大道。无所障碍无所疑畏。其心自在决定常住大安乐。渐渐增长常功德海。乃至广说故

解脱山王根本地地无碍自在大决择分第三十二

如是已说出离系缚地清白解脱道路大决择分。次当说解脱山王根本地地无碍自在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根本山王中  空有互相生

诸位相生故  转胜广大转

论曰。今此偈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十空无为。一一各各出生十有无为常法。十有无为。一一各各出生十空无为常法。五十一位。一一各各出生五十依重重等门。圆满广大转故。如偈根本山王中空有互相生诸位相生故转胜广大转故。摩诃衍海修多罗中。作如是说。解脱海中。亦有空有亦有有空其数众多。如是空有。唯是常灭非无常量。唯是功德非过患品。是故说言解脱藏海。乃至广说故

猜你喜欢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九卷·龙树
  一字佛顶轮王经 第四卷·佚名
  卷第二十·德清
  第二卷·佚名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一卷·湛然
  亲近品第六十五·佚名
  俱舍论疏 第二十三卷·法宝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论卷第十(二十五章)·优昙普度
  卷五·佚名
  继总禅师语录序·佚名
  普陀洛迦新志卷五·王亨彦
  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佚名
  新编教藏总录流衍序·义天
  卷二十四·佚名
  南宋元明僧宝传后叙·自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五十六·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五十六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罗万化【一首】万化字一甫防稽人隆庆戊辰赐进士第一厯官礼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諡文懿有世泽编【静志居诗话唐宋科目繁多至明而始终所重惟甲第志科名盛事者首述吉水莆阳而于

  • 卷三百三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三十棠梨花类五言排律追咏棠梨花十韵     【唐】呉 融蜀地从来胜棠梨第一花更应无软弱别自有妍华不贵绡为雾难降绮作霞移须归紫府驻合饵丹砂密暎弹琴宅深藏卖酒家夜宜红蜡

  • 明诗平论二集卷七·朱隗

    七古三于奕正一首钱秉镫一首余充美一首刘道贞一首范文光一首释实言乃一首顾 圤一首韩曾驹一首沈 颢二首周永年二首徐 波五首胡 梅二首卜 远一首项 煜三首陈宗之一首林云凤一首释自扃一首许元功一首刘锡名一首叶

  • 卷二百五十四·列传第十三·脱脱

        侯益 张从恩 扈彦珂 薛怀让 赵赞 李继勋 药元福 赵晁   侯益,汾州平遥人。祖父以农为业。唐光化中,李克用据太原,益以拳勇隶麾下。从庄宗攻大名,先登,擒军校,擢为马前直副兵马使。征刘守光,先登,迁军使。破

  • 青溪寇轨 全文·方勺

      宣和二年十月,睦州青溪县碣村居人方腊,詑左道以惑众,知县事、承议郎陈光不即鉏治。腊自号圣公,改元永乐,置骗裨将,以巾饰为别,自红巾而上凡六等,无甲胄,惟以鬼神诡秘事相扇摇。数曰,聚恶少千余,焚民居,掠金帛子女。提点刑狱张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三·佚名

    弘治二年十二月甲申朔 上视牲于南郊○调户部郎中田铎为四川蓬州知州以使还复命缴敕题本失封故也○日食○乙酉狭西平凉府之开城县及巩昌府并会宁县地震有声○丙戌巡抚甘肃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罗明卒明字文昭福建南平县人

  • 五五○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五五○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乾隆四十三年十月初六日户部为遵旨等事。陕西司案呈,本年八月二十八日准都察院咨称,本院议得大学士,公阿<桂>等奏四库馆所进各书,自四月起至闰六月止,内有错误,应议总裁程

  • 五九 讲西游记·周作人

    义房的事情还有一部分没有讲到,现在来补说一下。义房第十二世亲兄弟共有九个,但是我们所能见到的后来只有四位罢了,末了的一个便是“九老爷”,号叫藕琴,这二字不知是什么意思,大概或者是后来改的同音字吧。他从小在外边,大约

  • 武陵王纪传·姚思廉

    武陵王萧纪,字世询,是梁武帝的第八个儿子。他小时候就很好学,颇有文才,所写诗辞一点也不轻浮,很有骨气。天监十三年(514),梁武帝册封他为武陵郡王,食邑二千户。萧纪历任宁远将军,琅笽、彭城两郡太守,轻车将军,丹陽尹。又出任会

  • 元江土司传·张廷玉

    元江,是古代西南夷所居的最边远之地,称为惠笼甸,又叫因远部。南诏的蒙氏将该地交给银生节度管辖,把白蛮中的苏、张、周、段等十大姓迁来戍守该地,还开拓了威远等地,设置威远目炎。后来和泥人侵扰并占据了该地。宋朝时,侬智高

  • 卷第三·佚名

    日本文德天皇實錄卷第三 文德紀三文德天皇起仁壽元年正月,盡十二月右大臣-正二位臣-藤原朝臣-基經等,奉敕撰一、常康親王與藤原貞子落飾入道文德天皇仁壽元年,春正月,甲戌朔,帝不受歲賀。以諒闇未終也。甲申,正六位上-長統

  • 卷四百二十四·佚名

    △第二分远离品第二十四之二尔时具寿舍利子谓善现言:如我解仁者所说义。我乃至见者毕竟不生。色乃至识毕竟不生。如是乃至诸佛法及诸佛毕竟不生。一切有情法及一切有情毕竟不生。若如是者,六趣受生应无差别。不应预流得

  • 序品第一·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二万八千人俱。皆所作已办。梵行已立。不受後有。如摩诃那伽心得自在。其名曰摩诃迦叶。须菩提。憍陈如。离越多诃多。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毕陵伽婆蹉。舍利弗。摩诃迦旃

  • 弘明集卷第七·僧祐

      朱昭之难夷夏论朱广之咨夷夏论慧通法师驳夷夏论僧敏法师戎华论难顾道士夷夏论(常侍朱昭之)  见足下高谈夷夏辩。商二教条勒经旨。冥然玄会妙唱善同。非虚言也。昔应吉甫齐孔老于前。吾贤又均李释于后。万世之殊涂

  •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四·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叹净品第九尔时舍利弗白佛言:&ldquo;世尊!是净甚深。&rdquo;佛言:&ldquo;净故。&rdquo;&ldquo;世尊!是净明。&rdquo;佛言:&ldquo;净故。&rdquo;&ldquo;世尊!是净不生欲界,不生色界,不生无色界。&rdqu

  • 卷第四十二·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四十二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四之十今应思择成业道相。谓齐何量名自杀生。乃至齐何名为邪见。且先分别杀生相者。颂曰。杀生由故思  他想不误杀论曰。要由先发欲杀故思。于他

  • 塔子沟纪略·哈达清格

    辽宁地方志。清哈达清格纂。十二卷。作者号素斋,满族镶黄旗人。塔子沟,今约辽宁凌源、建昌、喀喇沁一带。乾隆三年(1738)设直隶厅。三十八年,哈达清格任通判时,就其见闻,参以旧档修成是志。约五万字。冠有一序,舆图一幅。

  • 子午流注针经·何若愚

    针灸著作。金何若愚撰,阎明广注。三卷。若愚善针灸,曾探讨经络之原,针刺之理,撰《流注指微论》,原书佚,其义仅存于流注指微赋。此书约二万言。卷上载流注指微针赋(作于1153年,有阎氏详细注解)、流注经络井荥说、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