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四卷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四卷

马鸣菩萨造

真谛三藏译

大海部藏道路大决择分第七

如是已说独一山王摩诃山王大决择分。次当说大海部藏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大海部藏中  总有十种法

谓五种非空  及五种无常

论曰。此大海部藏道路分中。建立几法为部藏量。所谓建立十种法体。以为大海部藏分故。摩诃衍地修多罗中。作如是说。俱俱海藏履道分中。唯有十法无有余法。乃至广说故。如偈大海部藏中总有十种法故。以何义故有十应知。五种非空五种无常。各差别故。如偈谓五种非空及五种无常故。彼十种法。其名字相当如何耶。偈曰

离碍及有实  性火并今光

兼深里出兴  地藏大龙王

如是五种名  非空不共称

起持变坏品  与大力无明

如是五种名  无常不共称

各有第一一  以请气力故

立门实本摄  如法应观察

论曰。云何名为五种非空决定住法。一者离碍非空决定住法。二者有实非空决定住法。三者性火非空决定住法。四者今光非空决定住法。五者深里出兴决定住法。是名为五。如偈离碍及有实性火并今光兼深里出兴地藏大龙王故。如是五名。五种非空决定住法。不共异转差别名字。如偈如是五种名非空不共称故云何名为五种无常虚假转法。一者动起无常虚假转法。二者止持无常虚假转法。三者易变无常虚假转法。四者散坏无常虚假转法。五者大力无常虚假转法。是名为五。如偈起持变坏品与大力无明故。如是五名。五种无常虚假转法。不共异转差别名字。如偈如是五种名无常不共称故。深里大力如是二法。气力立门非取实体。应审观察。如偈各有第一一以请气力故立门实本摄如法应观察故。如是已说建立名字不同门。次当说所诠义理差别门。如是五种非空决定住法。各有几数。所谓各各有二种故。云何名为二种离碍。一者守身离碍。二者变转离碍。言守身离碍者。无障碍身常恒决定不失坏故。言变转离碍者。建立万有令自在故。是名为二。云何名为二种有实。一者守身有实。二者变转有实。言守身有实者。常平等身常恒决定不失坏故。言变转有实者。建立差别令安住故。是名为二。云何名为二种性火。一者守身性火。二者变转性火。言守身性火者。明德藏身常恒决定不失坏故。言变转性火者。尘累俱转随顺成故。是名为二。云何名为二种今光一者守身今光。二者变转今光言守身今光者。始炎炎身决定常恒不失坏故。言变转今光者。随顺流转无所碍故。是名为二。云何名为二种深里。一者守身深里。二者变转深里。言守身深里者。离绝中身常恒决定不失坏故。言变转深里者。诸无为中得自在故。是名为二。如前所说。五种无常业用差别。各各如何。所谓如次出生一切无量无边大过患海。皆无余故。住持一切无量无边大过患海。皆无余故。变易一切无量无边大功德海。皆无余故。坏灭一切无量无边大功德海。皆无余故。覆障非德非患中身自在。皆无余故。如是五法。自体及品各各差别。应审观察如是已说所诠义理差别门。次当说依位决定安立门。如前所说。五十一种真金刚位。遍几处耶。偈曰

如是五十一  遍于五种处

大聪明行者  能善决择知

论曰。如前所说。五十一位。遍离碍等五种处中。无所不至无所不通。以此义故。大金刚位有五应知。如偈如是五十一遍于五种处故。如是位地利根能知。非钝者境所以者何。极甚深故。极利了故。极秘密故。如偈大聪明行者能善决择知故。亦复处二故位亦二应知。是故具集有十而已。然今所说是变非身。别建立位总几数有。字身差别其相云何。偈曰

别建立位数  总有十种焉

渐次及尽余  不动与俱灭

一空一有位  智智断智地

相值兼拨立  边边转一会

具足此十位  门界量圆满

论曰。别建立位总有十种。云何为十。一者一向无超渐次位。二者遍究竟尽不尽位。三者一切中际不动位。四者双立诸法俱灭位。五者若一空当一有位。六者能断所断悉智位。七者熏力相对相值位。八者随除障处立位位。九者真妄得边有无位。十者诸法一种一会位。是名为十。如偈别建立位数总有十种焉。渐次及尽余不动与俱灭。一空一有位智智断智地。相值兼拨立边边转一会故。随有一别建立彼总。必当具足一切别位。方得建立大总位耶。必当具别总得成故。如偈具足此十位门界量圆满故。如是十种别相之位。遍于几处。遍五处故。所谓转摄五种处中。各具五十一金刚位。经过诸位亦有十种别相位故。大总相位总有几数。遍几处耶偈曰

总位有三种  谓上中下故

唯遍五种处  非余位应知

论曰。大性总地根本体位。总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趣高上上转去位。二者自然安住中中位。三者向焉下下转去位。是名为三。如偈总位有三种。谓上中下故故如是三总随别有有。唯遍转五非所余位。应审观察。如偈唯遍五种处非余位应知故。如是已说依位决定安立门。次当说依位法数具阙门。如前所说。十种本法守转二种。金刚位中为尽不尽。谓若守位中。唯具德五无所余五。若转位中。十法具足无所阙失。以此义故。总别二门有无亦了。如是已说依位法数具阙门。次当说德患对量现宗门。其相云何。偈曰

起性止及今  变空坏并实

力龙如次对  有似而取多

论曰。治障照覆对量形相。如其次第动起无常。性火住法止持无常。今光住法易变无常。离碍住法散坏无常。有实住法大力无常。出兴龙王以之为量。如偈起性止及今变空坏并实力龙如次对故。如是对量。一向转耶。俱量转耶。俱量应知。如偈有似而取多故。如是已说德患对量现宗门。次当说随次别释广说门。且离碍门安布形相现示云何。主伴治障当如何耶。偈曰

离碍身体中  有五十一位

五十一位中  有三种总相

三种总相中  有十种别相

初五十一中  一一皆各各

具足十本数  最初主后伴

次初主后伴  如次应观察

论曰。就离碍中。有五十一种金刚位。就此位中。有三种根本总相位。就此总中。有十种分离别相位。如偈离碍身体中有五十一位。五十一位中有三种总相。三种总相中有十种别相故。金刚诸位一一位中皆具本数。如偈初五十一中一一皆各各具足十本数故。主伴各二。云何二主。一者主主。二者伴主。云何二伴。一者伴伴。二者主伴。言主主者。是离碍故。言伴主者。第二转故。言伴伴者。除五本法余眷属故。言主伴者。除其离碍余四法故。如偈最初主后伴次初主后伴如次应观察故。三种总相金刚位中。云何安立。谓初信心以为其始。后[襌-(田/十)+(王*寸)]陀地以为其终。次第渐转。是故建立趣高上上转去位。后[襌-(田/十)+(王*寸)]陀地以为其始。第一信心以为其终。次第渐转。是故建立向焉下下转去位。上下二门位位各各离边中道决定安立。是故建立自然安住中中位。以此义故十种别相唯有上下不有中焉。且依上门建立十位。形相云何。偈曰

信五事已经  至后后位故

一事究竟故  一味中转故

治障一灭故  治障不俱故

以智断智故  上下相照故

本无今有故  治障自辨故

无别一转故  如次应观察

论曰。依趣高上上转去门见十别位形相如何。谓以五种非空住法。对治五种虚假转法。如其次第无有超过。渐渐转故。建立一向无超渐次位。如偈信五事已经至后后位故。故以五事治五事随其所应一究竟故建立遍究竟尽不尽位。如偈一事究竟故。故以五事治五事。不增不减不大不小一味平等中道实相故。建立一切中际不动位。如偈一味中转故。故以五事治五事。随障灭时其智慧体则便灭故。建立双立诸法俱灭位。如偈治障一灭故。故以五事治五事。治起无障障起无治。不能亲近不能俱行不能及达故。建立若一空当一有位。如偈治障不俱故。故以五事治五事。治胜气力变一切障为治眷属。亦以胜力断眷属故。建立能断所断悉智位。如偈以智断智故。故以五事治五事。随其所应上位下位互相照达。随其所应断除障故。建立熏力相对相值位。如偈上下相照故。故以五事治五。事随所断障虚妄无本。安立位地亦无本故。建立随除障处立位位。如偈本无今有故。故以五事治五事。治皆明净障皆闇冥。彼治断事悉已成辨。此障覆用悉已具足故。建立真妄得边有无位。如偈治障自辨故。故以五事治五事。治障二法无二无别一味平等一体一性一业一用故。建立诸法一种一会位。如偈无别一转故。故如是诸位如偈释说。专心观察其理分明本趣具现。如偈如次应观察故。是名为依离碍门安立诸位总别现示上上差别。次依下门建立十门。形相云何。偈曰

如前说十义  随应当如如

坏得体归空  渐次第转故

论曰。依向焉下下转去门。见十别位。形相如何。谓如前所说十种义中。随其所应顺顺如如。坏其得体归空本存故。如偈如前说十义随应当如如坏得体归空故。如是诸位为一时转。前后转耶。以前后转非一时故。如偈渐次第转故。故于余诸法如是如是。随随如如说示造作。应审观察其别转相。是本存故是本主故。皆悉各各如是二转。一时前后有二义故。云何为二。一者建立转。前后定故。二者本性转。无前后故。是名为二。如前所说种种诸门。同名异物。住思应观

深里出兴地藏大龙王大决择分第八

如是已说大海部藏道路大决择分。次当说深里出兴地藏大龙王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地藏龙王中  总有二种义

所谓德藏义  并及患藏义

论曰。就深里出兴地藏大龙王体中。则有二义。云何为二。一者功德本藏义。二者过患本藏义。言功德本藏义者。此大龙王为四非空根本藏故。言过患本藏义者。此大龙王为四无常根本藏故。如偈地藏龙王中总有二种义。所谓德藏义并及患藏义故。具二藏义。地藏龙王居住何处。其里几量长短大小等诸形相。当如何耶。偈曰

处唵婆尸尼  里五十一量

长一千由旬  头有婆多提

则出四种水  尾有舍伽必

则出四种风  色如玻璃珠

论曰。今此偈中为明何义。为欲现示举事现理开演本法大海故。此大龙王居于何处。谓居唵婆尸尼中故。如偈处唵婆尸尼故。出水入地去隔几量。谓从水底向地下入。五十一由旬之量故。如偈里五十一量故。彼大龙王身长几量。一千由旬无增减故。如偈长一千由旬故。彼大龙王于其头上。有清白毫名曰婆多提。从此毫端出四种水。云何为四。一者中空水。其出水尘。空以为内有以为外。而出生故。二者方等水。其出水尘四角量等无差违故。三者常熟水。其出水尘。于一切处于一切时。常恒暖故。四者耀明水。其出水尘。光明清白常恒今故。是名为四。如偈头有婆多提则出四种水故。亦彼龙王于其尾末。有一毛[叶-世+珏]名曰舍伽。必从此毛末。出四种风。云何为四。一者发尘风。此风起时经多中间。发起无量无边尘故。二者持尘风。此风出时。止住诸尘令安住故。三者变珍风。此风出时经多中间。变诸金玉作砂石故。四者坏珍风。此风出时经多中间。坏灭金玉作无有故。是名为四。如偈尾有舍伽必则出四种风故。彼龙身色譬如玻璃无有定色。如偈色如玻璃珠故。处唵婆尸尼者。喻本性王无住本处。里五十一量者。喻真金位定数量品。长一千由旬者。喻本性王具千种德。头有婆多提者。喻本性王于诸净品有作方便。则出四种水者。喻四非空。尾有舍伽必者。喻本性王于诸染品有作业用。则出四种风者。喻四无常色。如玻璃珠者。喻本性王染净不摄。如其次第应审思择。复次住处大海水底相去中间。喻五十一种金刚位已具。出现至大海时。喻杂类趣。息海浪时喻起善心时。常起浪时喻恶心兴时。亦复住心应审观察。本行上地一味平等妙法无边业用具足大海宝轮妙严王子修多罗中。作如是说。生四道法不四道摄离绝中心。生四轮法不四轮摄离绝中心。而立名字。说大力无明者。随所生法建立名故。乃至广说故

猜你喜欢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三·欧阳竟无
  父子合集经卷第四·佚名
  卷第四十七·佚名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佚名
  解深品第五十四·佚名
  在仰光与宇顶宇爱貌宇峇汉谈话·太虚
  卷之六·佚名
  佛说新岁经·佚名
  目录·投子义青
  目次·真静天頙
  摄大乘论释 第十一卷·世亲
  南山律在家备览·李叔同
  后出阿弥陀佛偈·佚名
  旧杂譬喻经卷下·佚名
  卷第四十一·志磐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八十六 表二十六·赵尔巽

      ◎部院大臣年表五上   表略

  • ●卷二百五·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五。   起绍兴十一年正月,尽三月九日戊申。   十一年正月张俊来朝。   十五日乙卯金人寇(改作攻)寿春府。   十七日丁已雷仲及金人战於寿春府。   金人陷寿春府。   金人侵入淮西宣抚使张俊

  • 第三十四章 五胡之乱(上)·吕思勉

    五胡之乱,已经蓄势等待着了,而又有一个八王之乱,八王,谓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长沙王乂、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东海王越。做他的导火线。封建亲戚以为屏藩之梦??此时尚未能醒。我们试看:魏武帝于建安十五年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三十六·阿桂

    七月丁丑上谕内阁曰此次平定金川所有各省緑营调往马步兵丁借支行装银两应于回营后扣饷还项因伊等効力行间业于恩诏内展限三年分扣今复念该兵等应扣之项较多若于三年扣完恐月饷所存无几不足以资养赡着再加恩照从前平定

  • 卷之三十四  野記四(明)祝允明 撰·邓士龙

    (野記,四卷,明祝允明撰。祝允明,字希哲,號枝山,長洲人。弘治五年舉人,官至應天通判。以書法、詩文稱世。明史卷二八六有傳。) 野記四 鹵簿官儀,非可私籍,昔者亦有述焉,固窮陬樂聞也,今列大駕梗概:殿內左右扇三重,內雙龍扇二十,外素扇

  • 王健·周诒春

    王健 字晋生。年三十三岁。生于北京。兄仲生。财政部佥事。未婚。初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及天津高等工业学校。并任该校教员。宣统元年以官费游美。初入苦歆预备学校。宣统二年。入瓦斯特工业学校。习化学。旋入威斯

  • 论语集注大全卷九·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集注大全卷九子罕第九凡三十章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罕少也程子曰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山杨氏曰夫子对问仁多矣曰罕言者盖言求仁之方而已仁之本体则未尝言○朱子曰罕言者不是不

  • 论语集注考证卷三·金履祥

    公冶長公冶長【弟子傳曰公冶長名萇字子長史記齊人家語魯人范甯曰字子芝左氏釋例及路史皆云公冶氏魯公族也則當是魯人張華曰公冶長墓在城陽姑幕城東南五里墓極高】雖在【集註雖字下入嘗字子謂公冶長可妻也謂其才行之可

  • 第十五章 29·辜鸿铭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辜讲孔子说:“知错不改,就是真的过错。”

  • 卷五·姜宝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事义全考卷五    明 姜寳 撰僖公【名申庄公子般及闵之庶兄也諡法小心畏忌曰僖】元年春王正月按僖亦以国乱而立不行即位之礼故不书即位説见前齐师【桓】宋师【桓】曹师【昭】次于聂北救邢【聂北

  • 襄公·襄公八年·左丘明

    【经】八年春王正月,公如晋。夏,葬郑僖公。郑人侵蔡,获蔡公子燮。季孙宿会晋侯、郑伯、齐人、宋人、卫人、邾人于邢丘。公至自晋。莒人伐我东鄙。秋九月,大雩。冬,楚公子贞帅师伐郑。晋侯使士□来聘。【传】八年春,公如晋,朝

  • 如何才能得到痛快的合理的生活·梁漱溟

    今天有三个意思要和大家说。第一个意思是:师生之间切不要使之落于应付,应常常以坦白的心相示,而求其相通。如果落于应付,则此种生活殊无意趣。大概在先生一面,心里要能够平平静静的,不存一个要责望同学以非如何不可的意思;也

  •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卷第一·佚名

    (一名入金刚问定意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得普智心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国鹫山之顶。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诸菩萨八千人俱。于时世尊。广为无数百千诸众。而所围绕敷演说法。  尔时有龙王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六·澄观

    第三发光地所以来者。前戒此定义次第故。又前三地寄同世间施戒修法前二施戒竟。今此显修故。深密云。前位能持微细戒品。未得圆满世间等持等至。及圆满闻法总持。为令得此因说此地。令勤修学。此则具前二意。言发光者

  • 圣迦柅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卷上(出苏悉地经大明王教中第六品)·佚名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译尔时金刚手菩萨。从座而起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世尊哀愍加持于我。已说苏悉地诸真言轨则律仪教法。我今欲为未来有情。及末法时无福德者。以于前世不修善品作诸罪业。致

  • 卷第六·箬庵通问

    续灯存稿卷第六 明 嗣祖沙门东吴 通问 编定 笠泽居士华亭 施沛 汇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二十二世 仰山钦禅师法嗣 杭州西天目山高峰原妙禅师 吴江人。族徐氏。母梦僧乘舟投宿而孕。嘉熙戊戌三月二十三日申时生。才

  • 序·吹万广真

    嘉兴大藏经序禅宗至今日滥觞极矣。得一橛之见者辄诩诩自矜。冒名祖位抹煞宗旨。埋没古人以欺当世。予致慨者久之。聚云吹万禅师。中兴大慧。力究五宗。发于言为灌顶醍醐。著于书为渡迷宝筏。昧者犹谓宗贵一家言而不观

  •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西方新古典经济学奠基性著作和现代微观经济学基础著作。马歇尔著。第1版1890年伦敦出版。以后多次再版,到1920年出了第8版。中译本196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朱志泰译。阿弗里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