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三卷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三卷

马鸣菩萨造

真谛三藏译

金轮山王道路大决择分第五

如是已说金刚宝轮山王大决择分。次当说金轮山王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山王道路中  总有十五位

体五种位中  各有三用故

论曰。此金轮山王道路中。建立几位为道路量。广说虽无量。略说有十五种位。以如是位为道路分。如偈山王道路中总有十五位故。以何因缘。分明了知此道路中有十五种根本之位。谓彼金刚大力宝轮山王体五种位中。皆悉各各有三种自在作用故。以此义故。成立十五差别名数。如偈体五种位中各有三用故。故方修多罗中。作如是说。一区王民行地地中。唯有十五种体分业数位无所余位。乃至广说故。然明神妙理修多罗中。作如是说。有二十五种差别位者。取王家转非取作转故。造作转摄十五种位。名字形相当如何耶。偈曰

明了及远数  相续并三合

遍动遍不动  字等兼广大

遍到不遍到  融立与俱离

是名十五名  如次应观察

论曰。就次第渐转体中。则有三种用。云何为三。一者分明了达审地作用。不乱次第建立位地。行道分明名义俱了故。如偈明了故。二者远行远修无数作用。经无量劫过此诸位。修集功德无穷尽故。如偈及远数故。三者无断无绝恒转作用。刹那刹那中间中间。常恒不息自然转故。如偈相续故。是名为三。就诸法等是体中。亦有三种用。云何为三。一者能诠能了一合作用。善巧言说无碍觉慧。其数无量一金刚故。二者所诠所证一合作用。甚深极义胜妙玄理。唯是一区唯是一身。无二岐故。三者随应有名一合作用。随其所应一切有名一切皆悉一金身故是名为三。如偈并三合故。就无余究竟体中。亦有三种用。云何为三。一者周遍圆满动转作用。第一时中依一位中。通摄一切而究竟转故。如偈遍动故。二者周遍圆满不动作用。如是转者所余一切无量位中。不移不转常决定故。如偈遍不动故。三者名句文字无别作用。随其先唱与余一故。如偈字等故。是名为三。就周遍圆满体中。亦有三种用。云何为三。一者无量无边广大作用。其法自体出现业相。尽极广大无分界故。如偈广大故。二者无碍通达遍到作用。一时建立一切位故。如偈遍到故。三者极极无数不遍作用。遍通经过而唯有一边故。如偈不遍到故。是名为三。就俱非绝离体中。亦有三种用。云何为三。一者消融无所建立作用。一切诸法皆悉遣除无所许故。如偈融故。二者建立诸法悉持作用。一切诸法以俱非义是理成故。如偈立故。三者消融建立俱绝作用。究竟绝道广建立故。如偈与俱离故。是名为三。是为十五种位名字焉。此道路位。大利根者乃能通达。钝根众生决定难了。如偈是名十五名。如次应观察故。如是诸位。亦一时出兴亦异时出兴。亦俱时出兴。亦一处转。亦异处转。亦俱处转。亦不出兴亦不移转。亦唯一种亦是多种。于彼本法有作功用有作方便。自然自在建立造作。应审观察

独一山王摩诃山王大决择分第六

如是已说金轮山王道路大决择分。次当说独一山王摩诃山王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

摩诃山王中  总有千二百

七十五种位  谓五十一种

大根本位中  皆一一各各

渐转等五位  具足安立故

论曰。此独一山王摩诃山王体中。建立几位以为体分。广说虽无量。略说其要。唯有一千二百七十五种决定位故。如偈摩诃山王中总有千二百七十五种位故。以何因缘。山王体中有千二百七十五位分明现知。所谓常恒五十一种根本位中。一一各各次第渐转诸法等。是无余究竟周遍圆满俱非绝离五种位具足转故。亦渐转等五种位中。各各开示渐转等五种别位故。是故成立一千二百七十五位。如偈谓五十一种大根本位中。皆一一各各渐转等五位具足安立故。故此独一山王摩诃山王体中。如是千二百七十五种位亦一一时转。亦异一时转。亦俱一时转。亦皆非转。亦一时一处转。亦一时异处转。亦异时异处转。亦皆非转。自在自然无障无碍。是故说言无尽虚空大陀陀筏罗法界本藏地地出生无穷无极广德大海法门藏焉。大智庄严法界性身甚深修多罗中。作如是说。非比非喻难得惟说。大海中藏大海一体。本地地中三品德类。具足圆满无所阙失。云何为三。一者上品德类。其位名字众多无数。与十方世界微尘之数其量等故。二者中品德类其位名字。与百百百亿三千大千世界微尘之数其量等故。三

猜你喜欢
  卷第三十八·佚名
  卷四·心圆
  成实论 第三卷·佚名
  体念观音菩萨的精神·太虚
  注维摩诘经卷第六·僧肇
  身心性命之学·太虚
  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卷上·智俨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澄观
  唯物唯心唯生哲学与佛学·太虚
  三坛传戒正范卷一·读体
  卷第二十四(第四诵之四)·佚名
  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窥基
  上海市庙产注册事件·太虚
  第二十一章 六王章·佚名
  卷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之一六·魏庆之

      香 山   五 长   白乐天讽谕之诗长于激,闲适之诗长于遣,感伤之诗长于切。律诗百言以上长于赡,五字七字百言以下长于情。诗苑类格   造 理   富贵于人,造物所靳。自古以来,多不在于少年,常在于晚景;若少年富贵

  • ●目录·臧懋循

    序?曲论汉宫秋 金钱记 陈州粜米 鸳鸯被 赚蒯通 玉镜台 杀狗劝夫 合汗衫 谢天香 争报恩 张天师 救风尘 东堂老 燕青博鱼 潇湘雨

  • 松陵集巻三·陆龟蒙

    徃体诗二十首太湖诗【有序】 皮日休余顷在江汉尝耨鹿门浻湖然而未能放形者抑志于道也尔后以文事造请于是南浮至二别涉洞庭回观敷浅源登庐阜济九江繇天柱抵霍岳又自箕颍转樊邓陟商顔入蓝关凡自江汉至于京师者十数侯

  • 卷二百五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五十二乳类五言古咏有人乞牛舌乳不付因饷槟榔诗【梁】刘孝绰陈乳何能贵烂舌不成珍空持渝皓齿非但污丹唇别有无枝实曾要湛上人羞比朱樱熟讵易紫梨津莫言蔕中久当看心里新防芳虽不

  • 苇航漫游稿巻二·胡仲弓

    宋 胡仲弓 撰五言律诗舟中夜闻弹筝舣舟寻近岸余兴月明中鼔瑟人何在弹筝意畧同声和随去浪调古动悲风银甲无由见清音出绣栊竹夫人虚心陪燕寝不受虢秦封惟有氷霜节全无云雨踪李娥书旧恨湘女敛愁容却是専房宠无人妬阿侬

  • 卷三十一·志第七·历一·张廷玉

        ◎历一   后世法胜于古,而屡改益密者,惟历为最着。《唐志》谓天为动物,久则差忒,不得不屡变其法以求之。此说似矣,而不然也。《易》曰:“天地之道,贞观者也。”盖天行至健,确然有常,本无古今之异。其岁差盈缩

  • 卷一百八十一 至和二年(乙未,1055)·李焘

      起仁宗至和二年九月盡是年十二月   九月丙辰朔,詔為契丹主輟視朝七日,禁在京、河北河東緣邊音樂各七日,仍擇日成服舉哀,令禮院詳定以聞。   丁巳,左武衛大將軍克悚為右千牛衛大將軍,以克悚求試學士院而命之。皇祐五

  • ●卷十三·魏泰

    仲简知处州,治为东南第一,朝廷累擢为天章阁待制,知广州。会侬智高破邕管,沿江而下,屠数郡,遂围广州,而简应敌之备可笑者甚多。沈起知海门县,有治绩,朝廷擢为御史,后拜待制、知桂州,会宜州蛮徭侵王口寨,起备御甚乖,又欲将兵征交趾,愈

  •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十、那些狂肆毁谤皇帝的谣言·雍正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书内云“生当今日,遭逢今世,无志于当世之利禄以自污”等语。曾静果无志当世,则宜早为高尚,何以应试入学,身列青衿,及考居五等,然后愤懑穷居,肆为狂放?尚得云无志利禄乎?又书内“与一二同志,闭门空

  • 卷七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七十三 梁世系表畧 朱氏宋州砀山人高祖黯生茂林茂林生信信生诚以五经教授乡里诚生温是为太祖温仕唐唐僖宗赐名全忠以梁王受唐禅更名晃国号梁都汴州寻迁洛阳传二主凡十七年 <史部,别

  • 汉纪五十 孝灵皇帝中光和四年(辛酉、181)·司马光

    汉纪五十 汉灵帝光和四年(辛酉,公元181年) [1]春正月,初置骥厩丞,领受郡国调马。豪右辜榷,马一匹至二百万。 [1]春季,正月,首次设立骥厩丞,负责接收和饲养从各郡、国征发来的马匹。由于各地豪强垄断马匹交易,马价涨到一匹值二百

  • 卷三十 玉藻第十三·郑玄

    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君衣狐白毛之裘,则以素锦为衣覆之,使可裼也。袒而有衣曰“裼”。必覆之者,裘亵也。《诗》云:“衣锦纟?衣,裳锦纟?裳。”然则锦衣复有上衣明矣。天子狐白之上衣,皮弁服与?凡裼衣,象裘色也。○衣,于既反,下

  • 卷二十八·陈启源

    <经部,诗类,毛诗稽古编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二十八吴江陈启源撰辨物【总 草木辨 禽虫】总辨鸟兽草木之名可资学者多识此説诗家所以乐为考覈也然堪为证据者止有尔雅释草等七篇次之则陆玑诗疏扬雄方言以及诸家本

  • 诗传诗说驳义卷二·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邶旧以衞诗为鄘衞固不可解此则以为管叔时诗以鄘为霍叔时诗以衞为衞武公以后诗凡诗中明明可据是衞诗者则皆入于衞余皆杂入鄘按汉书地理志云鄁以封纣子武庚鄘管叔尹之衞蔡叔尹之以监殷谓之三监

  • 卷第二·佚名

    补续高僧传卷第二 明吴郡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义解篇 宋 四明知礼法师传(附尚贤) 知礼。字约言。四明金氏子。父母祷佛而生。神宇清粹。不与众伦。出家具戒。从宝云习教观。大有解入。与慈云相结。义同手足。端拱

  • 册府元龟·王钦若

    宋代最大史料性类书。字数比《太平御览》多一倍。 初拟名《历代君臣事迹》。宋真宗命王钦若、杨亿等辑。景德二年(1005年)始编,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编成。共1000卷。“册府”即收藏典册的秘府,“元龟”即以灵龟占卜未

  • 京华碧血录·林纾

    章回小说。林纾著。作于1917年。商务印书馆1923年出版。原名《剑腥录》,后改现名。全书五十三章。以目击者的身份记录庚子事变的经过,穿插男女爱情故事。男主人公邴仲光在水边向渔人买得一柄碧色锋利的古剑。数月后,在杭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理趣分述赞·窥基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理趣分述赞,唐 窥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