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西方要决释疑通规

全一卷。唐代僧窥基撰。略称西方要决。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旨在劝众往生,内容系阐释往生西方之诸疑难。凡十四段:第一无相有相观念、第二心外心内观佛魔眷属、第三净秽修行胜劣、第四断惑未断念佛、第五静无生观修西方胜劣、第六魔障难解、第七弥勒西方难易、第八得生不退可难、第九念佛多善根、第十二乘有无、第十一会释三阶五种小疑、第十二念佛别时意趣、第十三定散念佛、第十四念佛作业次第。前六段通释金刚般若、佛藏、维摩、弥勒问、最胜妙定、涅槃等诸经所说往生净土之旨趣,第七段比较西方与兜率之优劣,举列十种相异处,八、九、十等三段顺次问答不退、少善根、二乘,第十一段会释三阶行者之五种小疑,第十二段依摄大乘论而论释往生西方是否有别时意趣,第十三段阐论散心称名可生净土,第十四段阐明作业之方轨、四修之行法。本书虽于题下署有‘基述’之字样,然却有疑义,故日僧济暹提出五项疑难:总相相违义、始觉本觉相违义、一乘权实相违义、兜率退不退相违义、迎不迎相违义等,断定其非窥基所撰。本书之注疏有日僧圆智之西方要决释疑通规科注二卷。

《西方要决释疑通规》全部章节目录

(1)西方要决释疑通规

猜你喜欢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佚名
  僧伽吒经·佚名
  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佚名
  老母经·佚名
  阿吒薄呴付嘱咒·佚名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知礼
  胜鬘宝窟·吉藏
  持明藏八大总持王经·佚名
  大护明大陀罗尼经·佚名
  辟除诸恶陀罗尼经·佚名
  血盆经·佚名
  历代编年释氏通鉴·佚名
  青州百问·佚名
  摄论章·佚名
  益州嵩山野竹禅师后录·野竹福慧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四·阮阅

      ●卷二十四·感事门上  高力士谪巫州,山谷多荠,而人不食,感之,因作诗以寄意曰:“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有殊,气味都不改。”〔《明皇杂录》〕  李适之在相位,每退朝则邀宾客谐谑赋诗,曾不备林

  • ●卷二·张德瀛

    ○十二律十二律分寸毫厘丝数,吕氏、司马氏、郑氏、蔡氏,诸说各异。其后推算家以密率求今律调律数,皆连比例。戴锷士补校象数一原云:黄锺与大吕,大吕与太簇,距一位而成比例。黄锺与太簇,太簇与姑洗,距二位而成比例。故知乐记比

  • 卷八百四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四十九可朋可朋丹棱人好酒自号醉髠玉垒集十卷今存诗四首耕田鼓诗农舍田头鼓王孙筵上鼔击鼓兮皆为鼔一何乐兮一何苦上有烈日下有焦土愿我天翁降之以雨令桑麻熟仓箱富不饥不寒上下一般赋洞

  • 卷一百四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一王昌龄咏史荷畚至洛阳杖策游北门天下尽兵甲豺狼满中原明夷方遘患顾我徒崩犇自慙菲薄才误蒙国士恩位重任亦重时危志弥敦西北未及终东南不可吞进则耻保躬退乃为触藩叹息嵩山老而後知

  • 卷八·杨载

    钦定四库全书杨仲弘集卷八      元 杨载 撰题高尚书竹石矫龙疑苍筠踞虎肖白石倘乘风云会变化那可测赵浚仪公竹石老竹倚危石比德犹弟兄凌竞度霜雪然後大节明王晋卿古木走根坼裂石曲干渐清涟雷电忌交作化龙起重

  • 卷之六十九·佚名

    洪武四年十一月庚戌朔以兴武卫指挥使孙世为河南都指挥使○丙辰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圜丘凡执事者皆给以新衣礼成 上还御奉天殿百官行庆成礼既而 上谓群臣曰帝王奉天以君临兆民当尽事天之道前代或三岁一祀或历年不举今朕

  • 世宗实录一·佚名

    世宗肃皇帝嘉靖元年壬午春正月己酉朔,追录平宸濠功,各赏银币有差。丙辰,夜晓刻,金星犯牛宿。戊午,夜晓刻,水星犯罗堰星。己未,坤宁宫后三小宫灾。钦天监毕湘言: (「钦天监毕湘言」,明实录世宗实录卷一0嘉靖元年正月己未条、卷二

  • 弁言·佚名

    本书系据故宫博物院先后就清代军机处档案所辑的各种史料,集刊光绪十年(一八八四)中、法战争期间有关台湾的文件,用补前编「法军侵台档」(「文丛」第一九二种)之不足,因以「补编」称之。按「法军侵台档」一书,原由中央研究院近

  • 范常传·张廷玉

    范常,字子权,滁州人。太祖驻军滁州,杖策谒见军门。太祖早就知道他的大名,和他说话,又情投意合,于是把他留在幕下,有疑问就询问他,范常如实回答。诸将攻克和州,士兵四出抢掠。范常对太祖说“:得到一座城就使百姓肝脑涂地,这样又怎

  • 卷二百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十四人物志九十四忠义传六【满洲八旗六康熙十四年共八十一人】马喇希马喇希满洲镶黄旗人姓伊尔根觉罗氏世居夹木湖地方康熙十四年以骁骑校从定西大将军多罗贝勒董额征四川至陇州随振武

  • 五年·佚名

    (甲辰)五年清康熙三年春正月1月1日○朔日甲子,憲府停明禮等三宮屯庄之啓。諫院不停,後數日亦停。近來兩司幷發之論,如柴場、漁場、鹽盆、漁箭、海洋折受及三宮事,此皆關係民生弊害,國家利病至重,故三司力爭,萬姓顒望。至於閱歲

  • 卷四十七 祭义第二十四·郑玄

    (陆曰:“郑云‘名《祭义》者,以其记斋戒荐羞之义’。”)[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祭义》者,以其记祭祀斋戒荐羞之义也,此于《别录》属《祭祀》。”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是故君子合诸天道

  • 卷一百七十二·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七十二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六十大学之道至交止于信【大学】考异古本经壹是壹作一如见其肺肝无其字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无也字缗蛮黄鸟缗作绵为人臣下为人父下共有者字

  • 第11章·老子

    【原文】三十辐共一毂(1),当其无有,车之用(2)。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3)。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4)。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5)。【题解】本章说明“有”“无”的依存关系和相互作用,但目的

  • 礼记要义卷第三十·魏了翁

    投壷 儒行一奉矢奉中执壷之节投壷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壷注云矢所以投者也中士则鹿中也射人奉之者投壷射之类也其奉之西阶上北靣正义曰士则鹿中案射记云大夫兕中士鹿中此篇投壷是大夫士之礼故云士则鹿中不云兕

  • 京都南禅寺祭一山国师文·太虚

    时民国十四年十一月十六日,赴东亚佛教大会中华代表释太虚等,供具清香净水,鲜果新蔬,仰白于一山国师之觉灵曰:维应真之有自,诞天台之圣乡。由教麟而宗凤,传佛灯为国光。主净慈之名刹,坐宝陀之法堂。受时皇之别请,策玄驾于扶桑。

  • 卷七·性音

    宗鉴法林卷七 集云堂 编 旁出诸祖 牛头法融禅师(四祖信嗣) 因四祖到山。入庵后见虎迹便作怕势。师曰和尚犹有者个在。祖曰者个是甚么。师於言下有省。自后百鸟不复衔花。 雪窦显代融但亦作怕势。又云。洎合放过。 

  • 本生经·佚名

    或译《佛本生故事》,印度最古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在印度,公元3世纪就有了本生故事的浮雕。在5世纪,中国高僧法显在斯里兰卡的佛教盛会上见过500个变身表演,可见当时已传到国外。所以《本生经》的故事形成不会晚于公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