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胜鬘宝窟

凡六卷。又作胜鬘经宝窟。隋代吉藏(549~623)撰,约成书于开皇十八年(598)前后。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系胜鬘经注疏中最详尽之作。首先明示五玄义,即解释经题、叙述缘起、辨别宗旨、阐明教之不同、论释经之分齐等。其次以叹如来真实义功德、受十大受、无边圣谛、自性清净、胜鬘师子吼等十五章,阐论胜鬘经之要旨。文中引载法华经、维摩经、大智度论等四十余部经论,及藏外经典如像法决疑经,阇王忏悔经等;又引载各家之胜鬘经注疏要义,如梁武别释、古注、古疏、注维摩,及昙林、僧肇、竺道生、昙影、菩提留支、江南诸成实论师之教说。嘉祥大师吉藏乃我国三论宗之集大成者,其于本书卷末依经文中之‘如来藏’所作之注,系阐明‘真如缘起说’,古来即为三论宗所主张之缘起说。又魏晋南北朝时代所著有关胜鬘经之注疏多已散佚,现今唯有由本书略窥一二。

《胜鬘宝窟》全部章节目录

(1)雕胜鬘宝窟叙
(2)胜鬘宝窟卷上(之本)
(3)胜鬘宝窟卷上(之末)
(4)胜鬘宝窟卷中(之本)
(5)胜鬘宝窟卷中(之末)
(6)胜鬘宝窟卷下(之本)
(7)胜鬘宝窟卷下(之末)

猜你喜欢
  宝云经·佚名
  法句譬喻经·佚名
  大乘方等要慧经·佚名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佚名
  六趣轮回经·佚名
  白救度佛母赞·佚名
  不空罥索神咒心经·佚名
  三具足经忧波提舍·佚名
  圣大总持王经·佚名
  续贞元释教录·恒安
  法华问答·佚名
  入众日用·宗寿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传外传·佚名
  法玺印禅师语录·佚名
  嘉兴退庵断愚智禅师语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古诗源卷十二·沈德潜

    ○齐诗  谢朓  玄晖灵心秀口,每诵名句,渊然泠然,觉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别有一段深情妙理。康乐每板拙,玄晖多清俊,然诗品终在康乐下,能清不能厚也。  江上曲  易阳春草出,踟蹰日已暮。莲叶尚田田,淇水不可渡。愿子淹桂

  • 卷六十六·志第十七下·河渠三·宋濂

        ◎河渠三   ○黄河   至正四年夏五月,大雨二十余日,黄河暴溢,水平地深二丈许,北决白茅堤。六月,又北决金堤,并河郡邑济宁、单州、虞城、砀山、金乡、鱼台、丰、沛、定陶、楚丘、武城,以至曹州、东明、钜

  • 第四十七回 两重喜窦后逢兄弟 一纸书文帝服蛮夷·蔡东藩

      却说文帝闻母后到来,便率领文武百官,出郊恭迎。伫候片时,见薄太后驾到,一齐跪伏,就是文帝亦向母下拜。薄太后安坐舆中,笑容可掬,但令车骑将军薄昭,传谕免礼。薄昭早已下马,遵谕宣示,于是文帝起立,百官皆起,先导后拥,奉辇入都,

  • 纲目续麟彚览卷上·张自勋

    【戊寅】周威烈王午二十三年【秦简公悼子十二年晋烈公止十七年齐康公贷二年楚声公当五年燕闵公二十一年○赵烈侯籍六年韩景侯防六年魏文侯斯二十二年皆始为诸侯○统旧国五新国三凡八大国】原本午字细注今大书分注秦简

  • 宋史全文卷六·佚名

    宋真宗二戊申大中祥符元年春正月乙丑,召王旦、王钦若等,上曰:『去年十一月,见神人曰:当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适睹皇城司奏左承天门屋之南角有黄绢曳于鸱吻之上。盖所降之书也。』旦等皆称贺。戊辰,大赦改元。赵德明尝以民饥

  • 敬乡录卷四·吴师道

    元 吴师道 辑宗泽字汝霖义乌人母刘氏梦大雷电光烛其身翌日生泽幼有大志登元祐六年进士调大名府馆陶县尉摄邑事治最吕惠卿帅鄜延欲辟不就歴衢州龙防莱州胶西晋州越城令以荐改秩知莱州掖县通判登州所至刚劲有风绩境内

  • 卷一百二十八·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二十八 唐 张守节 撰 龟策列传第六十八【史记至元成间十篇有录无书而禇少孙补景武纪将相年表礼书乐书律书三王世家蒯成侯日者龟策列传日者龟策言辞最鄙陋非太史公之本意也】史记一百二

  • 論衡校釋卷第三·黄晖

      偶會篇   命,吉凶之主也,自然之道,適偶之數,非有他氣旁物厭勝感動使之然也。非有他氣感動,旁物厭勝也。厭讀作「壓」。   世謂子胥伏劍,注見逢遇篇。屈原自沉,注見書虛篇。子蘭、宰嚭誣讒,史記屈原傳:「令尹子蘭使上官

  • 卷十一·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十一宋 陈经 撰仲虺之诰【商书】此篇为成汤有慙德而作也仲虺之意在于正君心故其始则有以美之其终则复有以警之美之者所以释汤之慙也成汤于胜夏之后常留慙德于中则必有自沮之意而无日新之德是

  • 第四章 西洋中国印度三方哲学之比观·梁漱溟

    平常人往往喜欢说:西洋文明是物质文明,东方文明是精神文明。这种话自然很浅薄,因为西洋人在精神生活及社会生活方面所成就的很大,绝不止是物质文明而已,而东方人的精神生活也不见得就都好,抑实有不及西洋人之点。然而却也没

  •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序·圆悟克勤

    龙图阁直学士左朝奉大夫知处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耿延禧撰佛以一音。而演说法。故一切法。同此一音。三世诸佛此一音。六代祖师此一音。天下老和尚此一音。吾有正法眼藏。分付摩诃迦叶。乃此一音。正法眼藏向这瞎驴边

  • 不可舍持名而修观法·印光

    切不可谓持名一法浅近,舍之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法。夫四种念佛,唯持名最为契机。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圆彰。即持名而亲证实相,不作观而彻见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门,成佛之捷径。今人教理、

  • 云卧纪谭目录·晓莹

    卷上  富弼颂书  秀紫芝文  东山吉  仁宗问大觉  黄龙颂三关  周茂叔青松社  禅公颂古  齐己粥疏  查道僧堂记  佛心才  无尽送羽士  明大禅持钵  修演入定  鼓山刊录  回石头录叙  

  • 东溪试茶录·宋子安

    宋代茶书,宋子安撰,1卷,今存。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一二、《通考·经籍考》卷四五均著录为朱子安撰,实误。清末王先谦寓目的旧抄本和四部丛刊本《晁志》均作宋子安,《皕宋楼藏书志》卷五三著录的宋刊本和百川学海本

  • 柳南随笔·王应奎

    清代笔记。王应奎撰。王应奎(1683—约1767),字东溆,号柳南。诸生,屡试不第,以著述终身。此集6卷,另有《续笔》4卷,共10卷。内容或记叙自己的见闻,包括当时文人轶事、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等;或记录读书心得、涉及经史子

  • 道德经异同字·佚名

    道经异同字。唐无名氏着。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 传信适用方·吴彦夔

    二卷。宋吴彦夔(生卒年不详)撰。吴彦夔,字拙庵,南宋医家。此书旧本不著撰入姓氏,《宋书·艺文志》载此书亦不言作者,《四库全书》据陈振孙所言断为吴彦夔所撰,成于南宋淳熙庚子(1180)。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载治诸

  • 妙好宝车经·佚名

    亦称《妙好宝车菩萨经》、《宝车菩萨经》、《妙宝车经》、《宝车经》等。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北魏时淮州比丘昙辩撰,后由青州比丘道侍改治。一卷。述宝车菩萨受佛之命,“击生死军,杀烦恼贼”的故事。经中还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