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四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一

王昌龄

咏史

荷畚至洛阳杖策游北门天下尽兵甲豺狼满中原明夷方遘患顾我徒崩犇自慙菲薄才误蒙国士恩位重任亦重时危志弥敦西北未及终东南不可吞进则耻保躬退乃为触藩叹息嵩山老而後知其尊【本集咏史云荷畚至洛阳胡马屯北门天下裂其土豺狼满中原明夷方济世敛翼黄埃昏披云见龙顔始蒙国士恩位重谋亦深所举无遗奔长策寄临终东南不可吞贤智苟有时贫贱安所论惟然嵩山老而後知我言】

杂兴

握中铜匕首粉剉楚山铁义士频报雠杀人不曾缺可悲燕丹事终被狼虎灭一举无两全荆轲遂为血诚知匹夫勇何取万人杰无道吞诸侯坐见九州裂

秋兴

日暮西北堂凉风洗修木着书在南窗门馆常肃肃苔

草延古意视听转幽独?问余所营刈黍就寒谷

斋心

女萝覆石壁溪水幽蒙胧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云英化为水光采与我同日月荡精魄寥寥天宇【一作府】空

独游

林卧情每【一作自】闲独游景常晏时从灞陵下垂钓往南涧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悟彼飞【一作非】有适如此罹忧患放之清冷泉因得省疎慢永怀青岑客回首白云间神超物无违【一作超然无遗事】岂系名与宦

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

真无御化【一作比】来借【一作昔】有乘化【一作花】归如彼双塔内孰能知是非愚也骇苍生圣哉为帝师当为时世出不由天地资万回主【一作至】此方平等性无违今我一礼心亿刼同不移肃肃松柏下诸天来有时

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

仙人骑白鹿髪短耳何长时余采菖蒲忽见嵩之阳稽首求丹经乃出怀中方披读了不悟归来问稽康嗟余无道骨发我入太行

诸官游招隐寺

山馆人已空青萝换风雨自从永明世月向龙宫吐凿井长幽泉白云今如古应真坐松柏锡杖挂窗户口云七十余能救诸有苦回指岩树花如闻道场鼓金色身坏灭真如性无主僚友同一心清光遣谁取

宴南亭

寒江暎村林亭上纳鲜洁楚客共闲饮静坐金管阕酣竟【一作意】日入山暝来云归穴城楼空杳霭猿鸟【一作鸣】备清切物状如丝纶上【一作道】心为予决访君东溪事早晩樵路絶【一作濶】

何九於客舍集

客有住桂阳亦如巢林鸟罍觞且终宴功业曾未了山月空霁时江明高楼晓门前泊舟檝行次入松筱此意投赠君沧波风【一作空】褭褭【一作嫋嫋】

洛阳尉刘晏与府掾【一作县】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

良友呼我宿月明悬天宫道安风尘外洒扫青林中削去府县理豁然神机空自从三湘还始得今夕同旧居太行北远宦沧溟东各有四方事白云处处通

观江淮名胜图

刻意吟云山尤知隐沦妙远公何为者再诣临海峤而我高其风披图得遗照援毫无逃境遂展千里眺淡扫荆门烟明标赤城烧青葱林间岭隐见淮海徼但指香炉顶无闻白猿啸沙门既云灭独往岂殊调感对怀拂衣胡宁事渔钓安期始遗舄千古谢荣耀投迹庶可齐沧浪有孤棹

灞上闲居

鸿都有归客偃卧滋阳村轩冕无枉顾清川照我门空林网夕阳寒鸟赴荒【一作幽】园廓落时得意怀哉莫与言庭前有孤鹤欲啄常翩翻为我衔素书吊彼顔与原二君既不朽所以慰其魂

风凉原上作

隂岑宿云归烟雾湿松柏风凄日初晓下岭望川泽远山无晦【一作遗】明秋水千里白佳气盘未央圣人在凝碧关门阻天下信是帝王宅海内方晏然庙堂有奇策时贞守全运罢去游说客予忝兰台人幽寻免贻责

裴六书堂

闲堂闭空隂竹林【一作木】但清响窗下长啸客区中无遗想经纶精微言兼济当独往

江上闻笛

横笛怨江月扁舟何处寻声长楚山外曲绕胡关深相去万余里遥传此夜心寥寥浦溆寒响尽惟幽林不知谁家子复奏邯郸音水客皆拥棹空霜遂盈襟羸马望北走迁人悲越吟何当边草白旌节陇【一作龙】城隂

太湖秋夕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赵十四兄见访

客来舒长簟开阁延清风但有无弦琴共君尽尊中晩来常读易顷者欲【一作独】还嵩世事何须道黄精且养蒙嵇康殊寡识张翰独知终忽忆鲈鱼鱠扁舟往江东

过华隂

云起太华山云山【一作山色】互明灭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覉人感幽栖窅暎转奇絶欣然忘所疲永望吟不辍信宿百余里出关玩新月何意昨来心【一作乍冥冥】遇物遂迁别人生屡如此何以肆愉悦

九江口作

漭漭江势濶雨开浔阳秋驿门是高?望尽黄芦洲水与五谿合心期万里游明时无弃才谪去随孤舟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鈎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

大梁途中作

怏怏步长道客行渺无端郊原欲下雪天地棱棱寒当时每酣醉不觉行路难今日无酒钱凄惶向谁叹

途中作

游人愁岁晏早起遵王畿坠叶吹未晓疎林月微微惊禽栖不定寒兽相因依叹此霜露下复闻鸿雁飞渺然江南意惜与中途违羇旅悲壮髪别离念征衣永图岂劳止明节期所归宁厌楚山曲无人长掩扉

山行入泾州

倦此山路长停骖问宾御林峦信回惑【一作垧林往?回】白日落何处徙倚望长风??引归虑微雨随云收蒙蒙傍山去西临有边邑北走尽亭戍泾水横白烟州城隐寒树所嗟异风俗已自少情趣岂伊怀土多【一作恋怀土】触目【一作解物】忻所遇

小敷谷龙潭祠作【第十九句缺一字】

崖谷歕疾流地中有雷集百泉势相荡巨石皆却立跳波沸峥嵘深处不可挹昏为蛟龙怒【一作窟】清【一作时】见云雨入灵怪崇偏祠废兴自兹邑沈淫顷多昧檐宇遂不葺吾闻被明典盛德惟世及生人载山川血食报原隰岂伊骇微险将以循甿揖 飞振吕梁忠信亦我习波流浸已广悔吝在所汲谿水有清源褰裳靡沾湿

段宥厅孤桐

凤皇所宿处月暎孤桐寒槁叶零落尽空柯苍翠残虚心谁能见直影非无端响发调尚苦清商劳一弹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髣髴弦指外遂见初古人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一作上】春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初日

初日净金闺先照牀前暖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云髪不能梳杨花更吹满

失题

奸雄乃得志遂使羣心揺赤风荡中原烈火无遗巢一人计不用万里空萧条

赠宇文中丞【本畅当诗】

仆本濩落人辱当州郡使量力颇及早谢归今即已萧萧若凌虚衿带顷消靡车服卒然来涔阳作游子郁郁寡开顔默默独行李忽逢平生友一笑方在此秋清宁风日楚思浩云水为语弋林者冥冥鸿远矣

箜篌引

卢谿郡南夜泊舟【卢谿在辰州龙标故地即马援歌中武溪水所出也?作泸溪者非】夜闻两【一作南】岸羌戎讴其时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弹作蓟门桑【一作叶】叶秋风沙飒飒青塚头将军铁騘汗血流深入匈奴战未休黄旗一点兵马收乱杀胡人积如丘疮病驱来配【一作役】边州仍披漠北羔羊裘顔色饥枯掩面羞眼眶泪滴深两眸思还本乡食氂牛欲语不得指咽喉或有强壮能吚嚘意说被他边将雠五世属藩汉主留碧毛氊帐河曲游槖駞五万部落稠勅赐飞凤金兜鍪为君百战如过筹静扫隂山无鸟投家藏铁劵特承优黄金千【一作百】斤不称求九族分离作楚囚深谿寂寞弦苦幽草木悲感声飕飀仆本东山【一作山东】为国忧明光殿前论九畴簏读兵书尽冥搜为君掌上施权谋洞晓山川无与俦紫宸诏发远怀柔揺笔飞霜如夺鈎鬼神不得知其由怜爱苍生比蚍蜉朔【一作缘】河屯兵须渐抽尽遣降来拜御沟便令海内休戈矛何用班超定远侯史臣书之得已不

乌栖曲

白马逐朱车黄昏入狭邪【一本重狭邪二字】柳树乌争宿争枝未得飞上屋东房少妇壻从军每听乌啼知夜分

城傍曲

秋风鸣桑条草白狐兔骄邯郸饮【一作饭一作饱】来酒未消城北原平掣皂雕射杀空营两腾虎回身却月佩弓弰

行路难

双丝作绠系银瓶百尺寒泉辘轳上悬丝一絶不可望似妾倾心在君掌人生意气好迁捐只重狂花不重贤宴罢调筝奏离鹤回娇转盼泣君前君不见眼前事岂保须臾心勿异西山日下雨足稀侧有浮云无所寄但愿莫忘前者言剉骨黄尘亦无愧行路难劝君酒莫辞烦【一作劝酒莫辞烦】美酒千锺犹可尽心中片愧【一作恨】何可论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

奉赠张荆州

祝融之峯紫云衔翠如何其雪崭嵓邑西有路缘石壁我欲从之卧穹嵌鱼有心兮脱网罟江无人兮鸣枫杉王君飞舄【一作鸟】仍未去苏躭宅中意遥缄

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一

猜你喜欢
  臧馀庆·唐圭璋
  卷之八·高启
  ●千金记目录·沈采
  曲论·徐复祚
  第四折·关汉卿
  乙集第七·钱谦益
  初夏一夜的印象·闻一多
  卷二·徐世昌
  卷八十五·王奕清
  卷十二·梅鼎祚
  卷一百三十二·陈元龙
  卷五百九十六·佚名
  卷四百五十三·佚名
  蒋兴祖女词作鉴赏·佚名
  谢逸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五十七回 槐氏兵间逃命 王婆水里丧生·萧晶玉

    且说镇国王认着双印,父子主仆正自谈心,昕得外面叩门,原来是任守志的两个家丁找至此间,安宁领他们进来,天色已晚,大家安歇。次日九千岁大犒三军,修了保本,付与高公。曹元帅歇兵三日,拔营起寨。高公父子主仆洒泪与辞,王爷善言慰遣

  • 徐俯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徐俯(?-1141)字师川,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以父禧死国事,授通直郎,累官司门郎中。靖康二年(1127)张邦昌僭位,遂致仕。高宗朝,起为右谏议大夫,赐进士出身,历翰林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权参知政事,寻奉祠归。绍兴九年,知信州,十一

  • 國語卷第十九·韦昭

      吳語   1 吳王夫差起師伐越,越王句踐起師逆之〔一〕。大夫種乃獻謀〔二〕曰:「夫吳之與越,唯天所授,王其無庸戰〔三〕。夫申胥、華登簡服吳國之士於甲兵,而未嘗有所挫也〔四〕。夫一人善射,百夫決拾〔五〕,勝未可成也

  • ●卷第二十一·胡三省

    【汉纪十三】起玄黓涒滩,尽玄黓敦牂,凡十一年。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一零九年)①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畤,还,祝祠泰一,以拜德星。〔师古曰:拜而祠之,加祝辞。〕②春,正月,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若云欲见天

  • ●革除遗事一·黄佐

    方孝孺黄子澄齐泰谢贵张昺葛诚卢振宋忠马宣朱鉴彭聚铁铉郑华陈彦回叶惠仲姚善郑恕宋征戴德彛卢原质林嘉猷程通○方孝孺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台州宁海人。世家侯城,里族甚蕃。父克勤,洪武初为济宁守,学行政事,名闻一时。至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四 奸臣传三·纪昀

    奸臣传宋 【一】 ○宋一 蔡确【吴处厚】邪恕吕惠卿章惇曾布安惇蔡确 【吴处厚】 邢恕 吕惠卿 章惇 曾布 安惇△蔡确 【吴处厚】 蔡确字持正泉州晋江人有智数尚气不谨细行第进士调邠州司理参军以贿闻转运使嶭向行部

  • 卷六十·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六十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三王世家第三十 大司马臣去病【索隐姓霍】昧死再拜上疏皇

  • ●雪交亭正气录卷六·高宇泰

    明鄞高宇泰檗庵撰己丑纪檗庵曰:年来死难之臣,或以一旅屯山中,至是而败者;或变名远引,为人踪迹者;或久系临刑者。予掩卷而叹曰:『孔子有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使之者谁?天使之也。可、不可者,圣人论理之词也』!盖曰天使人由

  • 朱子語類門目·黎靖德

      理氣   太極隂陽凡形於法象者二卷   鬼神   其别有三在天之鬼神隂陽造化是也在人之鬼神人死為鬼是也祭祀之鬼神神示祖考是也三者雖異其所以為鬼神者則同知其異又知其同斯可以語鬼神之道矣故合為一卷   性

  • 二十一  节用中·墨子

    子墨子言曰:“古者明王圣人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彼其爱民谨忠,利民谨厚,忠信相连,又示之以利,是以终身不餍(1),殁世而不卷(2)。古者明王圣人其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此也。”是故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曰:“凡天下

  • 分别功德论卷第一·佚名

    失译人名附后汉录  建初偈所说曰。迦叶思惟正法本者。谓思惟经法言教甚多。何以知之。迦叶即以比较明其多少。较法从十驴始。云十驴力不如一凡骆驼力。十凡骆驼力不如一凡象力。十凡象不如一细脚象力。十细脚象不如

  • 卷第四十八·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八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五宁宗(光宗子。母慈懿皇后李氏十月十九日瑞庆节 永茂陵)庆元三年。荆门军申忠翌郎赵善莹状。当阳县玉泉山景德禅寺为隋智者禅师开山道场。蜀将军关

  • 卷第十·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十目录 大鉴下第十二世 · 投子青禅师法嗣九人 ·芙容道楷禅师 ·大洪报恩禅师 ·洞山云禅师 ·福应文禅师 ·龙蟠昙广禅师(已上五人见录) ·光化祥禅师 &mi

  • 三略·黄石公

    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亦称《黄石公记》、《黄石公三略》。相传其源出于姜太公姜尚,经黄石公推演并授给张良,故旧题黄石公撰;《隋书·经籍志》称“下邳神人撰”,均不可考。约为秦汉之间的作品。所谓《三略

  • 易小帖·毛奇龄

    五卷,清毛奇龄著。实为毛奇龄论《易》之语,由弟子编次成书。旧目原为十卷,后删为八卷,最后定为五卷。全书论说一百四十三条,皆讲《易》杂说,与毛奇龄《仲氏易》相发明。书中多引前人训诂,以纠近人说《易》之误,其说多

  • 唐人街·林语堂

    《唐人街》是由国学大师林语堂于20、30年代所著的一本描写海外华人的英文版小说,后译为中文版。二十世纪初,来自中国的老汤姆一家在纽约唐人街同舟共济“创业”,最终实现“美国梦”的故事。老汤姆是福建的农民,从美国东海

  • 楼阁正法甘露鼓经·佚名

    一卷,赵宋天息灾译。阿难问,云何种清净善根,云何作曼拿罗,乃至作如来像,云何功德?佛为广说曼拿罗,乃至作像功德极大。

  • 善见律毗婆沙·佚名

    亦称《善见毗婆沙律》、《毗婆沙律》、《善见律》、《善见论》等。佛教律书。18卷。古印度*佛音著。南朝齐僧伽跋陀罗与僧猗于永明六年(488)在广州竹林寺译出。内容前4卷述说佛教的三次结集和*阿育王时佛教向外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