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乘要语

作者不详。一卷。敦煌遗书藏本。以“八识”说阐发菩提佛性之义。本书与早期禅宗语录有一定的关系。如书内云:“空手携锄句(钩),步行骑水牛。骑牛水上过,桥流水不流。”当源于梁傅翕(497—569)之“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楞伽师资记·禅秀章》亦引“桥流水不流”句。又本书云:“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拂力下,不备若(惹)尘埃。”与《坛经》中神秀偈如出一辙。本书未为中国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大乘要语》全部章节目录

(1)大乘要语一卷

猜你喜欢
  比丘听施经·佚名
  梵志计水净经·佚名
  释迦谱·僧祐
  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佚名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佚名
  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佚名
  金刚般若论·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灌顶
  大毗卢遮那佛说要略念诵经·佚名
  圣庄严陀罗尼经·佚名
  舍利弗阿毗昙论·佚名
  十不二门·湛然
  大光明藏·宝昙
  大悲妙云禅师语录·佚名
  天宫事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七出 惊遇·李渔

    〖南吕引子·薄幸〗(小旦病容,贴旦扶上)迹滞人寰,名登鬼簿。似异乡穷国,束装归旅。未偿余债,把身羁住。(贴旦)休凄楚,看顷刻知音相遇,叙衷曲,自宽愁绪。〖浪淘沙〗(小旦)神体不相亲,窀穸为邻,清晨白昼总黄昏。梦里不知身尚在,乞

  • 卷五百四 元符元年(戊寅,1998)·李焘

      起哲宗元符元年十一月盡是年十二月   十一月乙巳朔,承議郎都貺為金部員外郎,許幾為虞部員外郎。   新彰信軍節度推官方天若試正字。   先是,天若初得召對,曾布言天若不可進。上曰:「誰舉之?」布曰:「不知。」上曰:

  • 卷十四·李斗

    ◎冈东录乾隆二十二年,高御史开莲花埂新河抵平山堂,两岸皆建名园。北岸构“白塔晴云”、“石壁流淙”、“锦泉花屿”三段,南岸构“春台祝寿”、“条园花瑞”、&ldquo

  • 卷之三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七百九十四·佚名

    乾隆三十二年丁亥九月壬辰朔上行围  ○遣官祭历代帝王庙  ○遣官祭都城隍之神  ○谕曰。内阁学士庆桂。着往库抡办事立即驰驿赴京治装数日将颁给将军成衮扎布之钦差大臣印信携带速即驰驿前往所奏带往笔帖式巴

  • 卷之六百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四十四·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四十四      宋 苏辙 撰白起王翦列传第二十一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起为左庶长将而撃韩之新城是嵗穰侯相秦举任鄙以为汉中守其眀年起为左更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又虏其

  • 第二十六册  天聪四年三月至四月·佚名

    第二十六册  天聪四年三月至四月二十六日,颁书云:“金国二贝勒示谕众降民。我兵永驻此处,意在养民,以成大业。尔等不知此意,意谓我将返,且问有不薙发投诚者。今尔等宜各坚意薙发,有不薙者,知辄杀之也。於各处归附村落,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五·阿桂

    九月庚辰阿尔泰岳钟璜奏言金川与绰斯甲布九土司攻鬬一案【臣】等防同出口查办先令委员传示各土司随于八月十三日起程兹行抵维州据副将董天弼知州王采珍禀称奉传各土司齐集丹坝适遇郎卡差人跪于岭上喊禀愿退碉卡只求准

  • 王端毅奏议序·王恕

    周官冡宰即唐虞百揆之职虽列于六曹而实总众务厯代宰相之设则别立六曹以隷之迨于我朝始不置相然所谓吏部尚书者独为六部之长所领人才又天下首务非他政事比盖大臣之最重者也故非德足以格君正国才足以察理辨物者莫宜为之

  • 卽位年·佚名

    秋七月7月7日○丁卯,〈大明嘉靖二十四年。仁宗元年。是月初一日仁宗薨,初六日丙寅,明宗卽位。〉領議政尹仁鏡、左議政柳灌問安于三殿。〈大殿、大王大妃殿、大妃殿也。新遭大喪,故問安。〉大王大妃答曰:「未亡人薄德薄福,再

  • 礼记训义择言引·江永

    礼记一书裁自小戴马融附益之凡四十九篇虽精粗兼载纯驳不一先王遗制圣贤格言往往赖之而存而读者病其剿取残编断简杂乱无次临川吴氏别为删定大学中庸不厕礼篇投壶奔丧列为礼之正经冠昏饮射燕聘六义别辑为传以附经此外存

  • 卷二十四·湛若水

    <經部,春秋類,春秋正傳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二十四   明 湛若水 撰成公【簡王六年】十有一年【晉厲公州蒲元年齊靈二年衛定九年蔡景十二年鄭成五年曹宣十五年陳成十九年杞桓五十七年宋共九年秦桓二十五年楚共

  • 《定性书》译文·程颢

    承蒙张载先生指教,书信告诉我&ldquo;定于本性未能做到静而不动,仍然连累于外界事物&rdquo;。这一论题贤人的考虑其实已经很成熟了,何需小子我再多谈论。然而我也试着思索过,所以斗胆为大家贡献一下说法。所谓&ldquo;定&rd

  • 卷五百四十三·佚名

    △第四分随喜回向品第六之一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谓具寿善现言:大德。诸菩萨摩诃萨所有随喜回向俱行诸福业事。於馀有情施戒修等诸福业事。为最为胜。为尊为高。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无等无等等。尔时具寿善现问慈氏菩

  • 机锋转语认作实法其害甚大·印光

    及至曹溪以后,禅道大行,不立文字之文字,广播寰区[1]。解(知解)路日开,悟门将塞。故南岳、青原诸祖,皆用机语接人,使佛祖现成语言,无从酬其所问。非真了当[2],莫测其说。以此勘验,则金鍮(tōu黄铜矿石)立辨,玉石永分,无从假充,用闲(防御

  • 卷第二十五·佚名

    嘉兴大藏经 百痴禅师语录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二十五 嗣法门人超宣等编 说 慈云说 云一尔或为浓云则地黯天昏或为寒云则冰枯雪冻或为闲云则海晏河清或为祥云则民安国泰然未有如慈云之普覆且久者所以我佛世尊开方便门随

  • 卷第一·祖琇

    隆兴释教编年通论卷第一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东汉 永平七年。显宗孝明帝一夕梦金人。身长丈六。项佩日轮。飞空而至。光明照於殿庭。旦问群臣。时大学闻人傅毅进曰。昔周昭王时。西域有圣人出世。名曰佛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