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梵名Abhidharma -nya^ya^nusa^ra 。凡八十卷。印度众贤造,唐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九册。又称随实论、俱舍雹论。略称顺正理论、正理论。共计二万五千颂八十万言。分为八品:(一)辩本事品,明示蕴、处、界之三种,摄一切法。(二)辩差别品,明示二十二根之差别,论破无因、一因、不平等因等之计执。 (三)辩缘起品,明示三界、五趣、七识住、九有情居、四生等,及中有、十二因缘、有情非情之世间相等。(四)辩业品,辩说诸业。(五)辩随缘品,说明烦恼。(六)辩贤圣品,叙述贤圣之行果。(七)辩智品,说明断道。(八)辩定品,辩说诸定。本论以有部之立场,论破世亲之俱舍论,为宣扬有部宗义之书,亦为研究俱舍论所不可或缺之著作。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全部章节目录

(1)卷第一
(2)卷第二
(3)卷第三
(4)卷第四
(5)卷第五
(6)卷第六
(7)卷第七
(8)卷第八
(9)卷第九
(10)卷第十
(11)卷第十一
(12)卷第十二
(13)卷第十三
(14)卷第十四
(15)卷第十五
(16)卷第十六
(17)卷第十七
(18)卷第十八
(19)卷第十九
(20)卷第二十
(21)卷第二十一
(22)卷第二十二
(23)卷第二十三
(24)卷第二十四
(25)卷第二十五
(26)卷第二十六
(27)卷第二十七
(28)卷第二十八
(29)卷第二十九
(30)卷第三十
(31)卷第三十一
(32)卷第三十二
(33)卷第三十三
(34)卷第三十四
(35)卷第三十五
(36)卷第三十六
(37)卷第三十七
(38)卷第三十八
(39)卷第三十九
(40)卷第四十
(41)卷第四十一
(42)卷第四十二
(43)卷第四十三
(44)卷第四十四
(45)卷第四十五
(46)卷第四十六
(47)卷第四十七
(48)卷第四十八
(49)卷第四十九
(50)卷第五十
(51)卷第五十一
(52)卷第五十二
(53)卷第五十三
(54)卷第五十四
(55)卷第五十五
(56)卷第五十六
(57)卷第五十七
(58)卷第五十八
(59)卷第五十九
(60)卷第六十
(61)卷第六十一
(62)卷第六十二
(63)卷第六十三
(64)卷第六十四
(65)卷第六十五
(66)卷第六十六
(67)卷第六十七
(68)卷第六十八
(69)卷第六十九
(70)卷第七十
(71)卷第七十一
(72)卷第七十二
(73)卷第七十三
(74)卷第七十四
(75)卷第七十五
(76)卷第七十六
(77)卷第七十七
(78)卷第七十八
(79)卷第七十九
(80)卷第八十

猜你喜欢
  佛说宝如来三昧经·佚名
  海八德经·佚名
  太子刷护经·佚名
  无常经·佚名
  三报论·慧远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佚名
  华严游意·吉藏
  持明藏八大总持王经·佚名
  坏相金刚陀罗尼经·佚名
  一切佛摄相应大教王经圣观自在菩萨念诵仪轨·佚名
  造像量度经解·佚名
  如实论·佚名
  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佚名
  昙无德律部杂羯磨·佚名
  山家绪余集·善月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黄庭坚·唐圭璋

      庭坚,“全”已见。   平女摇仙佩   宫梅弄粉,御摇金,又喜皇州春早。盛世生贤,真仙应运。当日来从三岛。车马喧清晓。看千钟赐饮,中人传诏。最好是、芝兰并砌,鸣珮腰金,彩衣相照。炉烟袅。高堂半卷珠帘。神仙缥缈。

  • 文选顔鲍谢诗评卷四·方回

    元 方回 撰杂诗七月七日夜咏牛女一首谢惠连落日隠櫩楹升月照帘栊团团满叶露析析振条风蹀足循广除瞬目矖曾穹云汉有灵匹弥年阙相从遐川阻昵爱修渚旷清容弄杼不成藻耸辔骛前踪昔离秋已两今聚夕无双倾河易回斡款顔难久

  • 岳州行郡竹篱·张说

    山郡不沟郭,荒居无翳壅。 爱人忠主利,善守闭为勇。 苟非小勤瘁,安得期逸宠。 版筑恐土疏,襄城嫌役重。 藩栅聊可固,筠篁近易奉。 差池截浦沙,缭绕缘隈垄。 矗似长云亘,森如高戟耸。 预绝豺狼忧,知免牛羊恐。 闾里宽矫步,榛丛恣

  • 列传第三十四 武十三王 元四王 简文三子·房玄龄

    武帝二十六男:杨元后生毗陵悼王轨、惠帝、秦献王柬。审美人生城阳怀王景、楚隐王玮、长沙厉王乂。徐才人生城阳殇王宪。匮才人生东海冲王祗。赵才人生始平哀王裕。赵美人生代哀王演。李夫人生淮南忠壮王允、吴孝王晏。

  • 志第十一 礼下·房玄龄

    五礼之别,三曰宾,盖朝宗、觐遇、会同之制是也。自周以下,其礼弥繁。自秦灭学之后,旧典残缺。汉兴,始使叔孙通制礼,参用先代之仪,然亦往往改异焉。汉仪有正会礼,正旦,夜漏未尽七刻,钟鸣受贺,公侯以下执贽夹庭,二千石以上升殿称万岁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七·杨士奇

    宣德三年二月己巳敕辽东总兵官都督佥事巫凯及辽东都司凡诸卫所正军余丁先被寇虏掠后得马回还见在京充勇士者察系正军开豁原伍余丁开豁本房军伍不动若因避征差逃出外境得马回还收充勇士者已宥逃避之罪军伍不开仍须审覆

  • 卷之一百四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三四六禀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一二二○三--四·佚名

    竹南三保宛里街庄总理、街庄正、绅耆、通事、土目等,禀请淡水分府保留已革总理郑妈观之职具佥禀人竹南三保宛里街庄总理梁妈成、董事陈生、街正杨清河,山脚庄董正吕加己、苏德,猫盂庄正李玉柳、郭永

  • 第二六一副详及批光绪十五年十一月初四日一一六一○--五·佚名

    前任新竹知县方,将征存隘租银移交于新任,详请布政使查核,并该使批私记光绪十年十一月初七日到副详 印 新竹县印在任候补同知、直隶州知州、本任台湾埔里社通判、署台北府新竹县,为详送事。窃照卑职前

  • 一三八二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遵旨议奏添纂《八旗通志》情形折·佚名

    一三八二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遵旨议奏添纂《八旗通志》情形折乾隆五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臣阿桂等谨奏,为遵旨议奏事。据纪昀、陆锡熊具奏,添纂《八旗通志 凡例》一折,奉旨:着军机大臣议奏。钦此。据称:《八旗通志》一书,自

  • 三八○ 江苏巡抚杨魁奏缴《国朝诗别裁集》原本及应毁书籍折·佚名

    三八○ 江苏巡抚杨魁奏缴《国朝诗别裁集》原本及应毁书籍折乾隆四十二年四月十八日江苏巡抚臣杨魁谨奏,为汇缴应毁书籍,仰祈圣鉴事。窃照沈德潜选辑《国朝诗别裁集》,仰蒙圣明指示错谬,精校重锓,其原板自应销毁。上年十二

  • 唐明宗淑妃王氏传·欧阳修

    淑妃王氏,..州人,家里以卖饼为生,面目俊美,号“花见羞”。年少时卖给梁将刘寻阝当侍儿,寻阝死,王氏无处可归。那时,明宗夏夫人死,正找适当的人,有人对安重诲讲到王氏,重诲告诉明宗纳为妾。王氏得到寻阝的金银很多,全部送给明宗左

  • 卷五十五、平靖滇回·黄鸿寿

    文宗咸丰五年,冬十二月,云南回民杜文秀起蒙化,袭据大理府,提督褚永昌死之。先是,滇省汉民觊觎永昌回族腴田,于是句结奸胥,朦禀地方官吏,所有回民,一律驱逐徼外。回人失其故业,往往联结黔苗,沿边滋扰,以逞报复。至是,推文秀为渠帅,占

  • 卷七十五·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七十五宋 陳祥道 撰牧牲官牧人掌牧六牲凡祭祀共其犧牲以授充人繫之牛人掌養國之公牛凡祭祀共其享牛求牛以授職人而芻之【鄭司農云享牛前祭一日之牛也求牛禱於鬼神所求福之牛

  • 第十五章 20·辜鸿铭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辜讲孔子说:“聪明人寻找自身的缺点,傻子却挑剔他人的缺点。”

  • 卷三百五十二·佚名

    △初分多问不二品第六十一之二佛言: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於色不思惟一切相。亦不思惟一切所缘。如是不思惟色。於受想行识。不思惟一切相。亦不思惟一切所缘。如是不思惟受想行识。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於眼处。不思惟一

  • 渐备一切智德经卷第三·佚名

    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  难胜住品第五  金刚藏曰。又有佛子菩萨大士。已能备治第四之住。四住已成。转得前进第五住地。当行十意。乃得通达。何等为十。念于过去。诸佛之法。亦思将来诸佛之法。复惟现在诸佛之法。

  • 净土十要·智旭

    凡十卷。明代智旭编。收于卍续藏第一○八册。附题为灵峰蕅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门人成时评点节要后付梓。本书系将净土教义之论书编集成十种。从第一卷阿弥陀经要解一卷(明代智旭)至第十卷西方合论一卷(明代袁宏道)。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