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华严法界玄镜

凡二卷。唐代澄观撰。又称华严法界观玄镜、法界玄镜、玄镜。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为华严宗初祖杜顺所撰华严法界观门之注释书。本书作于华严大疏之后。书名玄镜,系根据‘一镜摄九镜’之譬喻而来。内容系就杜顺所说之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等法界三观,而述说四法界,以明示法界之相有三,而总具四种之理。又主张十玄门系出自周遍含容观之十门等。宗密之注华严法界观门即承本书而作之简要注释,而华严法界观门之广为流布,可谓深受此二书之影响。

《华严法界玄镜》全部章节目录

(1)华严法界玄镜卷上
(2)华严法界玄镜卷下

猜你喜欢
  渐备一切智德经·佚名
  骂意经·佚名
  时非时经·佚名
  四自侵经·佚名
  四愿经·佚名
  外道问圣大乘法无我义经·佚名
  百千印陀罗尼经·佚名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佚名
  大乘方广曼殊室利菩萨华严本教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佚名
  大法炬陀罗尼经·佚名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道宣
  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佚名
  牟梨曼陀罗咒经·佚名
  普贤菩萨行愿王经·佚名
  林我禅师语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王楙·唐圭璋

      楙字勉夫,家本福清,其先徙平江,遂为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生于绍兴二十一年(1151)。隐居不仕。嘉定六年(1213)卒,年六十三。蓍有野客丛书三十卷传世。   望江南   寿张仪真   三杰后,福寿两无涯。食乳相君功未既,妩眉

  • 邵博·唐圭璋

      博字公济,邵雍之孙,伯温之子。绍兴八年(1138),赐同进士同身,除秘书省校书郎。九年(1139),知果州,又知眉州。二十八年(1158)卒。   念奴娇   天然潇洒,尽人间、无物堪齐标格。只与姮娥为伴侣,方显一家颜色。好是多情,一年一度

  • 原叙·陈衍

    唐、宋、金诗皆有纪事, 【 金诗纪事未见传本,仅见数则于全金诗中。】 而元独无。钱竹汀先生尝病元史疏芜,欲采各家诗文集及笔记小说之类改修元史,恐违功令,改为元诗纪事。事详汉学师承记。乃记合元诗纪事于元史艺文志,统称

  • 日涉园集巻二·李彭

    宋 李彭 撰五言古诗发故箧获端石蟾蜍研形模极小盖予防小时几案间物对之肃然如与故人相遇感而赋诗谁从浴日渊得此赪虬卵雕镌劳哲匠皤腹目仍睅良非铜雀渴颇觉凤咮短忆昔少年日濡毫辄涂窜苍苔时覔句赋雪起为乱麟经析凡

  • 第三十四出 走到花园·佚名

    【四边静】走到花园心都碎。(生)娘仔着切做乜?(旦)也曾共君园内相随,共君相惜,心夭未饱醉。(生)娘仔强企行上几步。(旦)随趁君走,心头即开。三哥,我譬论你听。(生)譬论乜人?(旦)当初好烈女,★(???廾)死身为谁?舍身到只处,准做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七·佚名

    正统二年二月辛酉朔命建州左卫指挥李兀黑赍敕谕其头目都督凡察等曰得李兀黑奏尔等居邻朝鲜数被其国人侵扰且言欲遵先敕移建州卫又被朝鲜沮之然朝鲜国自先朝恪守法度事上交邻未尝违理恐未必然诚如尔言宜迁建州果复尔阻

  • 卷之二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雍正实录卷之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  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谢子襄传·张廷玉

    谢子襄,名衮,子襄为其字,新淦人。建文年间,被荐举为青田知县。永乐七年(1409),他与钱塘知县黄信中、开化知县夏升,均任职九年,经考核合格皆当升迁,然而因各县县民请求留任,得到皇帝嘉奖,升子襄为处州知府,信中为杭州知府,夏升为衢

  • 王廷瞻传·张廷玉

    王廷瞻,字稚表,黄冈人。父亲王济,曾官至参政。王廷瞻考取嘉靖三十八年(1559)的进士,授职为淮安推官。入朝担任御史,督理京郊的屯垦。穆宗还在裕邸,想变换庄田,王廷瞻不同意。隆庆元年(1567),京郊长期下雨。他请求皇帝将三宫以

  • 二○、孔子去卫适陈在卫灵公卒后非卒前辨·钱穆

    余既考定孔子去卫在灵公之卒岁,而犹有说者,余疑孔子之去,未必在灵公卒前,而应在灵公之卒后也。何以言之?凡言孔子去卫在灵公卒前者,以《论语》“卫灵公问陈,孔子明日遂行”为据。然此事与《左传》答孔文子语大相类

  • ●皇朝通典卷十七·佚名

    食貨十七 ○食貨十七 蠲賑下 △蠲賑下 災蠲 賑卹 ·災蠲 順治三年直隸成安等七縣水湖廣興國等十州縣旱免本年租江西頻年旱澇罷本年漕四年陝西西安延安等府雹五年山東夏津蝗六年直隸真定順德廣平大名四府水山西太原平

  • 卷一百十一·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一百十一宋 宋敏求 编政事田农劝农诏温彦博等检行诸州苗稼诏置劝农使安抚户口诏听逃户归首勑劝天下种桑枣制废华州屯田制赋敛简徭役诏禁止迎送营造差科诏罢三十六州造船安抚百姓诏关内庸调

  • 卷三十、苗族及金川之征剿·黄鸿寿

    高宗乾隆元年,春三月,经略张广泗分兵八路,合攻牛皮箐苗寨,破之,苗平。苗族种名不一,在四川者曰僰、曰生番;在两广者曰僮、曰黎;在湖南、贵州者曰徭;在云南者曰裸、曰野人。其语言风俗既与中国绝异,故中国自元明以来,设有宣慰、宣

  • 第四章 西洋中国印度三方哲学之比观·梁漱溟

    平常人往往喜欢说:西洋文明是物质文明,东方文明是精神文明。这种话自然很浅薄,因为西洋人在精神生活及社会生活方面所成就的很大,绝不止是物质文明而已,而东方人的精神生活也不见得就都好,抑实有不及西洋人之点。然而却也没

  • 伽耶山顶经(元魏菩提流支译)·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伽耶城伽耶山顶塔初得菩提。与大比丘众满足千人俱。其先悉是编发梵志。应作已作所作已办。弃舍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得解脱。一切心得自在。已到彼岸皆是阿

  • 中华民国大藏经编纂纲领·太虚

    接阅编纂大纲草案与编纂体系述意,兹且就草案论之:编纂纲宗及内容二项所列北传大藏、南传藏经、西藏经典、东土著述,只可说明材料来源,未应用为编纂体类。盖南传、北传、小乘、大乘、原始、发展等名称,乃近代西洋史家或异教

  • 郑忠肃奏议遗集·郑兴裔

    二卷。宋郑兴裔 (1126—1199)撰。郑兴裔字光锡,初名兴宗,开封(今河南开封市)人。兴裔乃显肃皇后外家三世孙,因皇戚恩授成忠郎,历官江东路钤辖,迁均州防御使,保静军节度使、召领内祠,武康军节度使。赠太尉。卒谥忠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