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成唯识论演秘

凡七卷,或十四卷。唐代智周撰。略称唯识演秘、演秘。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三册。乃注解成唯识论及成唯识论述记之书。系唯识三疏之一。撰者为我国法相宗第三祖,书中宣扬法相深义,发挥论、述记之幽旨,字句易解,为初学者所不可或缺者。

《成唯识论演秘》全部章节目录

(1)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一(本)
(2)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一(末)
(3)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二(本疏第二)
(4)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二(末)(论第二)
(5)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三(本)
(6)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三(末)(论本第三)
(7)成唯识论演秘卷第四(本)
(8)成唯识论演秘卷第四(末)
(9)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五(本)
(10)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五(末)
(11)成唯识论演秘卷第六(疏第七余)
(12)成唯识论演秘卷第八
(13)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七(本)
(14)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七(末)

猜你喜欢
  重定授菩萨戒法·智旭
  大乘造像功德经·佚名
  作佛形像经·佚名
  八大菩萨曼荼罗经·佚名
  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佚名
  大乘无量寿宗要经·佚名
  慈悲道场忏法·佚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佚名
  四阿鋡暮抄解·佚名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知礼
  拔除罪障咒王经·佚名
  佛一百八名赞·佚名
  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佚名
  金刚萨埵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佚名
  如来成道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管鉴·唐圭璋

      鉴字明仲,龙泉(今浙江省)人。以父泽官江西常平提干,始家临川。淳熙十三年(1186),官至广东提刑、权知广州经略安抚使。有养拙堂词一卷。   念奴娇   癸巳重九,同陈汉卿、张叔信、王任道   登金石台作   登高作赋,叹

  • 第一齣~第十齣·汤显祖

    第一齣 提世【南柯子】〔末上〕玉茗新池雨。金柅小阁晴。有情歌酒莫敎停。看取无情虫蚁也关情。国土阴中起。风花眼角成。契玄还有讲残经。爲问东风吹梦几时醒。〔问答照常〕登宝位槐安国土。随夫贵公主金枝。有碑记

  • 卷三百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菊磵小集高翥字九万余姚人有菊磵小集春日即事人间闲日月春后乍晴隂半夜雨声急一溪流水深鸟啼花自发诗就客能吟短策西湖路幽芳信意寻送别老去情懐怕别

  • ●卷三·李攸

      ○诏书   太宗尝为手诏,戒陈王元僖等,曰:“朕周显德中,年十六时,江淮未宾,从昭武皇帝南征战,军屯扬、泰等州,数与交战。朕虽年少,擐甲胄,习弓马,屡与贼军交锋,应弦而踣者甚众,行伍皆见。太祖驻兵六合,得知其事,拊髀大喜。十八,

  • 读史记十表卷九·汪越

    南阳 汪越 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制诏御史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号名太史公曰盛哉天子之徳一人有庆天下赖之国名王子号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 读史记十表卷九读建元以来王子侯者

  • 到仲举传·姚思廉

    到仲举字德言,彭城武原人。祖父到坦,齐中书侍郎。父到洽,梁侍中。仲举没有什么学业可言,然而为人处事刚强正直。初官著作佐郎、太子舍人、王府主簿。出任为长城令,为政号称廉明公正。文帝居于乡里,曾到到仲举处,时值天陰下雨

  • 刘洁传·李延寿

    刘洁,长乐信都人。昭成帝时,慕容氏向魏进献女儿,刘洁的祖父刘生是侍奉公主的家臣,于是就随公主入魏。刘生被赐给妻妾,生了儿子刘堤,刘堤官至乐陵太守,被封为信都男后去世。  刘洁继承了刘堤的爵位,他多次跟随皇上出征,晋爵会

  • 秦王李从荣传·薛居正

    秦王李从荣是明宗第二个儿子。明宗登上皇位,于天成初年(926),授李从荣为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三年,调任北京留守,兼河东节度使。四年,任河南尹。一天,明宗对安重诲说:“最近听说从荣左右的人伪宣朕的诏书,命他不要接近儒

  • 胡美传·张廷玉

    胡美,沔阳人,初名胡廷瑞,因避太祖字讳,改名胡美。开始为陈友谅属官,任江西行省丞相,驻守龙兴。太祖攻下江州后,派使者前去招降胡美。胡美便派使者郑仁杰到九江请降,并请求不要解散其部众。太祖开始予以指责,刘基用脚踏其所坐胡

  • 南史札记·李慈铭

    《齐本纪》下第五《和帝纪》 句后辄云“愁和帝”,至是其言方验(汲古阁本页十九下)慈铭案:“帝”,《齐书•五行志》作“谛”。帬向后,总而结之,名曰“反缚黄丽”(页二十上)慈铭案

  • 隐公·孔子

    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賵。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冬十有二月,祭伯来。公子益师卒。二年春,公会戎于潜。夏五月,莒人入向。无骇帅师入极。秋八月庚辰,公

  • 卷九·惠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礼说卷九     翰林院侍讲惠士奇撰春官四小祝及葬设道齎之奠杜子春曰道中祭也汉仪每街路辄祭贾公彦云礼道中无祭法非也荀子曰郊止乎天子社至於诸侯道及士大夫道行神士大夫亦得祭焉说文道上祭谓之禓一

  • 书传卷八·苏轼

    宋 苏轼 撰商书盘庚上第九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盘庚三篇咨嗟也盘庚阳甲弟汤迁于亳仲丁迁于嚣河亶甲居相祖乙圯于耿而盘庚迁于殷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祖乙圯于耿盘庚不得不迁而小人怀上故不肯适新居率吁众慼出

  •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自融

    元叟端禅师禅师名行端。号元叟。生台之临海何姓。何姓世以儒显。端母王氏。博释五经章安子弟。咸宗之如汉之曹大家。南宋宝祐乙卯岁生端。端生不茹荤。襁褓中见沙门遂喜。甫六岁。母王氏授以论孟。端咿唔成诵。乃至经

  • 清秘藏·张应文

    二卷。杂著。明代张应文撰。应文,字茂实,号彝甫,又号被褐先生,江苏昆山人,致力于搜讨古今法书名画、奇琛异宝。就平生所见,一一题识,逝后由其子张丑润色成书,取元代倪瓒“清秘阁”意为书。上卷分二十门,下卷分十门。在论法书中

  • 御纂医宗金鉴[四库本]·吴谦

    九十卷。清吴谦等编。吴谦,乾隆年间曾任太医院判,乾隆四年奉敕与刘裕铎主编此书。吴氏认为古医书有法无方,唯《伤寒论》、《金匮要略》始有法有方,而诸注又随文附义,难以传信,便自为删定,书成八九,乃奉敕,便就未成之书

  • 娇红记·孟称舜

    全称《节义鸳鸯冢娇红记》。明代传奇。《笠阁批评旧戏目》著录。据作者《娇红记题词》,本剧作于崇祯十一年(1638)仲夏。事本北宋宣和间实事(见《花朝生笔记》),元有郑梅洞小说《娇红传》。戏据此敷衍而成。2卷50出,演

  • 唐梵文字·全真

    原名《唐梵两国言音文字》。梵文学习词典。唐全真撰。一卷。系梵汉对照本,约编撰于唐开成三年(838),书前有全真自序。全书收汉字一千一百个,分两部分:前一部分约收八百字,基本内容抄自义净的《梵语千字文》,体例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