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御纂医宗金鉴[四库本]

九十卷。清吴谦等编。吴谦,乾隆年间曾任太医院判,乾隆四年奉敕与刘裕铎主编此书。吴氏认为古医书有法无方,唯《伤寒论》、《金匮要略》始有法有方,而诸注又随文附义,难以传信,便自为删定,书成八九,乃奉敕,便就未成之书加以增续,编成此书。又名《医宗金鉴》。此书为丛书,共十五种,九十卷,约八十二万字。包括《订正伤寒论注》十七卷,《订正金匮要略注》八卷,《删补名医方论》八卷,《四诊心法要诀》一卷,《运气要诀》 一卷,《伤寒心法要诀》三卷,《杂病心法要诀》五卷,《妇科心法要诀》六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六卷,《痘疹心法要诀》六卷,《种痘心法要旨》一卷,《外科心法要诀》十六卷,《眼科心法要诀》二卷,《刺灸心法要诀》八卷,《正骨心法要旨》四卷。内容涉及医学理论、诊断、各科经治、方剂、针灸与运气等诸多方面。其中 《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为吴氏自己所作。吴氏订正二书是因医书自从《素问》、《八十一难经》有论无方,有论有方者始自张机 《伤寒论》,然 《伤寒论》为诸医所乱,《金匮要略》注者罕有发明,其说不详,故订正二书,纠讹补漏,以标证治之正轨。《删补名医方论》是针对古辑医方者往往只题某丸、某散治某病,不知病状相似者往往病之不同,古人论消息、君臣佐使有其宜,攻补缓急有其序,或以相辅为用,或以相制为功,或以相反相激、巧投而取效,必明制方之意,而后才能详审病源,以进退加减,故方论并载。《四诊心法要诀》为取宋崔嘉颜《脉诀》,参以 《内经》而成,阐论虚实表里之要。《运气要诀》为阐述《素问》五运六气之理。认为运气虽不可拘泥,亦不可偏废。《正骨心法要诀》认为古虽有此术,而专门论述之书甚少,唯有薛己《正骨类要》,此书补其遗。其余诸科心法要诀为详尽论述杂证之变。全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楚,论述扼要,选方精粹,有图有说,多为七言歌诀,朗朗上口,易于记诵。曾用作太医院教科书。是切于实用的大型医学丛书,对后世医家颇有影响,流传极广。《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曰:“根据古义,而能得其变通,参酌时宜,而必求其征验。寒热不执成见,攻补无所偏施。”有乾隆七年武英殿初刊本、《四库全书》本、光绪二年江西书局刊本、1954年锦章书局铅印本。

《御纂医宗金鉴[四库本]》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验方新编·鲍相璈
  高上神霄玉清真王紫书大法·佚名
  太上登真三矫灵应经·佚名
  月波洞中记·郑樵
  周易参同契·魏伯阳
  素问直解·高世栻
  太上三生解冤妙经·佚名
  上清诸真人授经时颂金真章·佚名
  方症会要·吴迈
  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廖平
  阴阳九转成紫金点化还丹诀·佚名
  周易禅解·智旭
  洞神三皇七十二君斋方忏仪·杜光庭
  医学传灯·陈德求
  大洞经吉祥神咒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最后的那一天·徐志摩

    在春风不再回来的那一年, 在枯枝不再青条的那一天, 那时间天空再没有光照, 只黑蒙蒙的妖氛弥漫着 太阳,月亮,星光死去了的空间; 在一切标准推翻的那一天, 在一切价值重估的那时间: 暴露在最后审判的威灵中 一切的虚伪与虚荣与

  • 巻一·袁表

    钦定四库全书闽中十子诗卷一     明 袁表马荧 编林膳部集一五言古诗拟古七首北辰何巍巍居为众星宗冬杓在北青阳乃旋东七曜潜斡运四时自成功静观造化机毋乃君道同其二神龙潜深渊不在尺水池飞凤将铩羽亦择梧桐

  • 卷之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三·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三训谕三世宗宪皇帝谕旨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上谕近年来朕看内监等尚知规矩凡尊卑上下都要有礼即如王公宗室大臣皆系随列祖定天下功勲之後非比寻常之人不可轻视即内廷小阿哥前行走坐卧必当

  • 卷七十五、宣统嗣立·黄鸿寿

    德宗光绪三十四年,冬十月,授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帝自上年入秋以来患疾,不御殿者两载馀,上月达赖喇麻勒朗结来朝二十日,帝犹勉御仁寿殿接见。是月初六日,复御紫光阁赐宴,至初十日,太后万寿节,勒朗结率徒祝嘏,帝已疾甚,不能亲诣行

  • 93.诸葛亮隆中对策·林汉达

    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刘备在荆州住了几年,刘表一直把他当上等宾客来招待。但是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有一

  • 穆蕅初·佚名

    穆藕初先生小传穆先生名湘玥字藕初江苏上海人幼读于私塾聪慧倍常儿年十四奉父命营棉业凡八年年二十二始习英文越三年供职海关又六年任龙门师范学监旋任苏路警务处长然先生终以未尝留学欧美为憾平居孳孳研求英文年三十

  • 卷下·陈淳

    道  道,犹路也。当初命此字是从路上起意。人所通行方谓之路,一人独行不得谓之路。道之大纲,只是日用间人伦事物所当行之理。众人所共由底方谓之道。大槩须是就日用人事上说,方见得人所通行底意亲切。若推原来歴,不是人事

  • 卷四十七·湛若水

    <子部,儒家类,格物通>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四十七    明 湛若水 撰 立敎兴化中 汉光武建武元年宛人卓茂寛仁恭爱为密令视民如子举善而敎口无恶言吏民亲爱不忍欺之民尝有言部亭长受

  • 卷一百二十八·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二十八宋 陳祥道 撰行以肆夏趨以采薺之儀書傳曰天子左五鍾右五鍾出撞黄鍾右五鍾皆應然後太師奏登車告出也入撞蕤賓左右鍾皆應然後少師奏登堂就席告入也【先儒謂比十二辰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三十六·念常

      (辛亥) 正月五日。以上年十一月廿三日。郊祀大赦。  三月十八日。登极大赦。赐高年帛○四月禁使新旧铜钱及至大银钞。  ⊙革罢僧道衙门。  论曰。望五位以升阶。转二依而就果者。上乘菩萨也。以四向一坐而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二·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時婆羅門。復告善財言。我王圓滿如上種種法式清淨威儀。先入道場。禮敬賢聖。上祈福祐。澤潤含生。或祠祭祖宗。思報恩德。教人孝敬。冥益萬方。或出遊巡狩

  •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佚名

    唐西天竺沙门伽梵达摩译如是我闻:一时,释迦牟尼佛在补陀落迦山,观世音宫殿,宝庄严道场中,坐宝师子座。其座纯以无量杂摩尼宝,而用庄严,百宝幢幡,周匝悬列。尔时,如来于彼座上,将欲演说总持陀罗尼故。与无央数菩萨摩诃萨俱,其名曰

  • 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乙·道宣

    唐西明寺释氏&middot;周高祖登朝论屏佛法安法师上论事&middot;周祖平齐集论毁法远法师抗诏事&middot;周祖东巡灭法已久任道林请兴佛事&middot;周天元皇帝纳王明广表开佛法事&middot;隋高祖下诏述绛州天火焚老君像事&m

  • 法界宗五祖略记·续法

    钱塘慈云沙门 续法 辑初祖杜顺和尚初祖名法顺。勅号帝心。俗姓杜氏。雍州万年县杜陵人也。生於陈武帝永定二年。才三日。有乳母自来求哺养。满三月。腾空而去(一)。孩提时。常於宅后冢上。为众说法。闻者莫不信悟。

  • 扈从西巡日录·高士奇

    一卷。清高士奇撰。康熙十年(1671),康熙帝巡视山西,驻骅五台山,高士奇以侍讲供奉内廷,扈从前往。本书即按日记其从京师至五台山沿途见闻。始于二月十二日,迄于三月初七日。凡山川古迹,人物风土,皆考源流,颇为详核。而康熙帝所

  • 瑜伽论记·遁伦

    凡二十四卷。唐代遁伦集撰。又称瑜伽师地论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二册。乃糅录诸师有关瑜伽师地论之释文。主要依据窥基之瑜伽师地论略纂一书,列举所为、所因、宗要、藏摄、解题、释文等六门,前五门中多抄录窥基之文,次于

  • 枯崖漫录·枯崖圆悟

    凡三卷。又作枯崖和尚漫录。宋代僧枯崖圆悟编,度宗咸淳八年(1272 )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本书撮要补正景德传灯录、嘉泰普灯录等诸传灯录诸尊宿之应机接物、入道机缘、示众法语等,或纪传,或拈赞,或警语,随其见闻而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