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隐公

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賵。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冬十有二月,祭伯来。公子益师卒。

二年春,公会戎于潜。夏五月,莒人入向。无骇帅师入极。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冬十月,伯姬归于纪。纪子帛、莒子盟于密。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郑人伐卫。

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三月庚戌,天王崩。夏四月辛卯,君氏卒。秋,武氏子来求赙。八月庚辰,宋公和卒。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癸未,葬宋穆公。

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夏,公及宋公遇于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秋,翬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冬十有二月,卫人立晋。

五年春,公矢鱼于棠。夏四月,葬卫桓公。秋,卫师入郕。九月,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邾人、郑人伐宋。螟。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彄卒。宋人伐郑,围长葛。

六年春,郑人来渝平。夏五月辛酉,公会齐侯盟于艾。秋七月。冬,宋人取长葛。

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滕侯卒。夏,城中丘。齐侯使其弟年来聘。秋,公伐邾。冬,天王使凡伯来聘。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

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庚寅,我入祊。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辛亥,宿男卒。秋七月庚午,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八月,葬蔡宣公。九月辛卯,公及莒入盟于浮来。螟。冬十有二月,无骇卒。

九年春,天子使南季来聘。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挟卒。夏,城郎。秋七月。冬,公会齐侯于防。

十年春王二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夏,翬帅师会齐人、郑人伐宋。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辛未,取郜。辛巳,取防。秋,宋人、卫人入郑。宋人、蔡人、卫人伐戴。郑伯伐取之。冬十月壬午,齐人、郑人入郕。

十有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夏,公会郑伯于时来。秋七月壬午,公及齐侯、郑伯入许。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

猜你喜欢
  僖公·孔子
  卷六·郑玄
  辨祟篇第七十二·王充
  戒子通録卷二·刘清之
  御制读薛文清读书録·薛瑄
  泾野子内篇卷一·吕柟
  第七章 37·辜鸿铭
  卷六十三·山井鼎
  卷三十二·山井鼎
  第十五部分·毛公
  再版自序·胡兰成
  地神护法·佚名
  碧岩录卷第二·圆悟克勤
  佛说尊上经·佚名
  诸法集要经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一·志第一·营卫志上·脱脱

        ◎营卫志上   上古之世,草衣木食,巢居穴处,熙熙于于,不求不争。爰自炎帝政衰,蚩尤作乱,始制干戈,以毒天下。轩辕氏作,戮之涿鹿之阿。处则象吻于宫,行则县旄于纛,以为天下万世戒。于是师兵营卫,不得不设矣。冀州

  • 卷三十三 淳化三年(壬辰,992)·李焘

      起太宗淳化三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丙申朔【一】,朝元殿受朝畢,改服通天冠、絳紗袍,復升坐,受羣臣上壽,酒三行,用雅樂,宮懸、登歌。罷大明殿上壽之禮。   諸道貢舉人萬七千三百,皆集闕下。辛丑,命翰林學士承旨蘇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十九·乾隆

      汉  孝成皇帝  【己酉】元延元年春正月己亥朔日食  夏四月无云而雷有流星从日下东南行四面如自晡及昏止  秋七月有星孛于东井  上以灾变愽谋羣臣中垒校尉【武帝置掌北军垒门内又外掌西域】刘向上书曰

  • 卷四十一下·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四十一下 【甲申】中宗皇帝嗣圣元年【二月睿宗文明元年九月太后光宅元年】考异【按统系例曰簒贼谓簒位干统而不及传世者注云如汉之吕后王莽唐之武后据汉吕后称

  • 卷九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九十二 【起辛酉宋高宗绍兴十一年止甲申宋孝宗隆兴二年】凡二十四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宋自太祖传位於弟子孙不得继大统者凡百八十余年迨高宗以公天下之心择太祖之後而立之乃得

  •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五·佚名

    明元帝 太武帝太武凶残【王毂】崔浩【少游】孝文帝穆泰与陆叡安乐侯隆等谋作乱伏诛【温公】韩显宗等谏取士当择贤才不宜专取门望【温公】文帝至肆州慰劳所遇跛眇者赦军士为盗者三人【温公】孝明帝李崇北征上表乞改镇

  • ·内自讼斋文集周凯·记台湾张丙之乱·丁曰健

    台湾一郡,四县、五厅;其地在东海中。西向迤而长,南尽凤山,北尽淡水;新辟噶玛兰,由北而东,处台湾之背。澎湖一厅,又孤悬不相属,处台、厦之中。控台湾者,莫厦门若也。其民,闽之泉漳二郡、粤之近海者往焉。闽人占濒海

  • 卷十六 邓寇列传第六·范晔

    (邓禹、寇恂)◆邓禹传邓禹字仲华,南陽郡新野县人。十三岁时,就能朗诵诗篇,在长安从师学习,当时光武也游学京师,邓禹虽年幼,但见到光武后就知道他不是一位普通人,就与他亲近交往。数年后回家。等到汉兵起,更始即位,豪杰们多荐举

  • 王晏平传·欧阳修

    王晏平年轻时跟父亲从军,因讨伐李同捷的功劳,任检校右散骑常侍,朔方、灵盐节度使。父亲去世,他擅自调骑兵四百人、步兵七千人保护自己回到洛阳。御史弹劾他,皇帝下诏流放康州。他不立即上路,暗中向河北三处藩镇求援。三位节

  • 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佚名

    【提要】 齐国是战国中的强国,曾一度打算与秦国东西称帝,是有实力与秦国对抗的少数大国,具有很高的战略地位。对于合纵派来说,是一定要争取的国家,所以无论是陈轸、还是苏秦,都不费口舌地说服齐宣王加入联合抗秦的阵营。 【

  • 卷一百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一百一艺文略【五】诸子类第六【儒家 遒家 释家 法家 杂家农家 小说家 兵家臣】等谨按郑志诸子类共十一门今无名家墨家纵横家之书则谨从其阙余各依类编次凡八家云儒家【儒术数学】【臣】

  • 后妃一·徐松

    宋僖祖文懿崔皇后【宋会要】僖祖文懿皇后崔氏,建隆元年三月追谥,治平四年三月以英宗祔庙,告迁神主,奉藏于夹室。熙宁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奉僖祖神主为太庙始祖,复祀。《大典》卷一万九千三百五。 后妃 宋会要辑稿 后妃一 顺

  • 卷四·朱熹

    程氏学拾遗「格物」者,格,至也,物者,凡遇事皆物也,欲以穷至物理也。穷至物理无他,唯思而已矣。「思曰睿,睿作圣」,圣人亦自思而得,况于事物乎?「惟圣人可以践形」者,人生禀五行之秀气,头圆足方以肖天地,则形色天性也,惟圣人为能尽人

  • 百论疏卷中·吉藏

    百论疏卷中之余释吉藏撰破一品第三破邪门有二。一破神品明众生空此文已竟。今是第二七品破法明于法空。若利根者既知无人即悟无法。所以然者。人本法末。本无故末即无。二人法相待无人可待。即知无法。但钝根未悟。虽

  • 卷第二十六·佚名

    摩诃僧祇律卷第二十六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杂诵跋渠法之四本罪者。比丘覆藏罪乞别住已。复语比丘言。长老。我更有僧伽婆尸沙。比丘问言。是本罪中间罪。答言。是本罪。复问覆不覆。答言。覆比丘语言。长

  • 卷第四(初诵之四)·佚名

    十诵律卷第四(初诵之四)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十三僧残法之余(并二不定法)佛在拘睒弥国。尔时长老阐那。多有知识。国王夫人王子大臣将帅官属。以多知识故。伐他神树作大房舍。是树多人所识。多人所用。诸居士嫌恨

  • 卷第二·佚名

    翻梵语卷第二·菩萨名第七·菩萨住地名第八·菩萨观行名第九·辟支佛名第十·比丘名第十一菩萨名第七菩萨(应云菩提萨埵亦云扶萨 论曰菩提者道萨埵者众生亦云大智论大心译曰精进亦云

  • 五灯会元·普济

    中国佛教禅宗史籍。南宋普济撰。二十卷。成书于宝祐元年(1253),清季有宝祐本的覆刻本和影印本;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亦有单刻本,并据以收入明《嘉兴藏》等若干版大藏经;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苏渊雷新点校的《五灯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