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炼丹运气为外道之法

所言某君,乃炼丹运气之流。既云皈依三宝,固当置此种工夫于度外。念佛之人,非不静坐。静坐仍是念佛。彼谓静功有效,盖是说运气有效。汝不知彼所说之静功为何事,故令续做。若依正理,既修净业,当依佛教。若兼修之,则邪正夹杂,或致起诸魔事。以外道炼丹,冀其出神,倘存此念,其害不小。若论炼丹,亦非无益。然其宗旨,与佛法相反。佛令人将此幻妄身心看破。彼令人保守此幻妄身心(出神,即妄心所结成之幻相)。(复江有传居士书)

汝妻既发心念佛,宜专以念佛为事。静坐亦须心中默念,方无弊。彼同善社之坐,恐是运气。以凡一切外道,通以运气炼丹为秘诀,不肯与未入门者言,不知此系养色身法,于道无干。佛教人以断除烦恼习气,明心见性。而众生业深慧浅,未能即生得证,故大开方便,令其信愿念佛,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也。彼之静坐,不得谓为禅定。禅名静虑,以彼不知禅之名义,妄取正法之名,而心中夹杂邪外妄想,故致著魔发狂也(炼丹、运气、求神通、见神见鬼,其心虑纷纭,何尝是静)。(复陈士牧居士书七)

现今各地外道甚多,彼均以炼丹运气,求成仙生天为极则[1]事。既皈依佛法,切不可又兼修彼法,邪正夹杂,正亦成邪。(复云南王德周居士书二)

  [1] 极则:最高准则。

今之外道,遍世间皆是。以佛法深妙,人莫能知,彼遂窃取佛法之名,而不知其义,遂以炼丹运气保身之法,认做了生脱死之法。且彼等既不知生死因何而有,故瞎造谣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复合一处,为得道。实则完全是识神用事,心性真如实际之理体,绝未梦见。(与泉州庄慧炬居士书)

佛法唯教人止恶修善,明心见性,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一《大藏经》,绝无一字教人运气炼丹,求成仙升天,长生不老者。国初魔民柳华阳作《慧命经》,尽用佛经祖语,证炼丹法。挽正作邪,以法谤法。未开眼人,见其邪说,认为真实,正见永失。所言所修,皆破坏佛法,而犹嚣嚣自得,谓吾幸遇真乘,得闻正法。所谓认贼为子,煮砂作饭,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可不哀哉?夫炼丹一法,非无利益。只可延年益寿,极功至于成仙升天。尚非老子真传,况是佛法正道。(与广东许豁然居士书)

佛教教人,最初先修四念处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既知身、受、心、法,全属幻妄,苦、空、无常、无我、不净,则真如妙性,自可显现矣。道教约原初正传,亦不以炼丹运气,唯求长生为事。后世凡依道教而修者,无一不以此为正宗也。佛教大无不包,细无不举。不但身心性命之道,发挥罄尽无余。即小而世谛中孝弟(同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亦毫善弗(不)遗。唯于炼丹运气等,绝无一字言及,而且深以为戒。以一则令人知身心为幻妄,一则令人保身心为真实耳。此所谓心,乃指随缘生灭之心,非本有真心也。炼丹一法,非无利益。但可延年益寿,极而至于成仙生天。若曰了生脱死,乃属梦话。(复郦隐叟书)

猜你喜欢
  佛说决定毗尼经·佚名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七·佚名
  佛说最胜妙吉祥根本智最上秘密一切名义三摩地分卷上·佚名
  卷之三十·纪荫
  佛地經論卷第五·欧阳竟无
  杂宝藏经卷第六·佚名
  卷第十九·雷庵正受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三·佚名
  应病与药之佛法·太虚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习学略法·八思巴
  归戒序·弘赞
  卷五十一·彭绍升
  在留沪日侨欢送会答词·太虚
  有为品第一·佚名
  卷二·僧伽斯那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七·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十七  宋 郭知达 编近体诗冬日洛城北谒元皇帝庙【唐书天寳元年陈王府参军田周秀上言元皇帝降于丹鳯门之通衢告锡灵符在尹喜之故宅上遣使就尹喜宅遂发得之乃置元庙于大寕坊亲享于

  • 卷十八·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十八兵部主事陈焯编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俨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退为家人述之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卷宝元初中进士甲科除奉礼郎签苏州判官丁

  • 列传第五十六 鲜卑 吐谷浑·沈约

    阿柴虏吐谷浑,辽东鲜卑也。父弈洛韩,有二子,长曰吐谷浑,少曰若洛廆。若洛廆别为慕容氏,浑庶长,廆正嫡。父在时,分七百户与浑。浑与廆二部俱牧马,马斗相伤,廆怒,遣信谓浑曰:“先公处分,与兄异部,牧马何不相远,而致斗争相伤?”浑曰:“马

  • 臧榮緒晉書卷九·汤球

      阮籍   阮籍字嗣宗。陳留尉氏人。文選詠懷詩注。   容貌瑰傑。志氣宏放。同上。   籍隨叔父至東兗。刺史王昶。聞籍奇偉。請與相見。乃歎息以不能測。御覽五百十二。   太尉蔣濟聞籍有才雋。而俶儻為志高

  • 卷之一千三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八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八十八 金世系表畧 完顔氏其先出韎鞨氏唐初有黑水靺鞨居肃慎地附高丽五代时始称女真其在南者系籍於辽号熟女真在北者不籍於辽号生女真既而避辽主宗真讳改曰女直始祖函普自高丽来居完

  • 伊洛渊源录卷十·朱熹

    宋 朱子 撰杨文靖公墓志铭胡文定公自孟子没遗经仅在而圣学不传所谓见而知之与闻而知之者世无其人则有西方之杰窥见闲隙遂入中国举世倾动靡然从之于是人皆失其本心莫知所止而天理灭矣宋嘉祐中有河南二程先生得孟子不

  • 卷八 舒噜太后称制·李有棠

    太祖即位之元年春正月庚寅,立皇后萧氏,群臣上尊号曰地皇后。后讳平,小字月理朵,亦曰舒噜氏。其先,回鹘人。父曰巴噶穆尔,仕约尼氏,为额珍尼郭齐喀,娶伊勒都齐王女,生后于契丹右大部。性简重、果断,有雄略。太祖行兵御众,后尝预谋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二·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五之十二 朱批鄂尔泰奏摺 雍正七年八月十八日云贵广西总督【臣】鄂尔泰谨 奏为恭谢 圣恩事雍正七年闰七月初九日【臣】齎摺家奴蒙恩

  • 卷五十八·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五十八防将游击等官国朝官制将【正三品】直八人山东九人山西十有四人河南五人江南十有一人江西六人福建十有四人浙江七人湖广十有三人四川八人

  • 尚书砭蔡编·袁仁

    明 袁仁 撰曰若稽古帝尧蔡传曰粤越通古文作粤此即安国古文又称曰若为发语辞引周书越若来为例及训召诰则曰越若来者迤逦而来也岂不自悖其例乎疎谬甚矣平秩南讹平在朔易蔡传南讹史记索隠作南为史记索隠现在皆作南譌

  • 是应篇第五二·王充

    【题解】本篇针对古代的瑞应逐一加以考察和驳斥。王充在《须颂篇》中说明了这一点:“俗儒好长古短今,言瑞则渥前而薄后,《是应》实而定之。”其主旨是要澄清瑞应的是非,驳斥汉儒虚构或增饰瑞应的厚古薄今

  • 序·钱穆

    《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读《论语》必兼读注。历代诸儒注释不绝,最着有三书。一、何晏《集解》,网罗汉儒旧义。又有皇侃《义疏》,广辑自魏迄梁诸家。两书相配,可谓《论语》古注之渊薮。二、朱熹《

  • 十二入品第四·佚名

    佛告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善知十二入。菩萨摩诃萨正观择十二入时作是念。眼中眼入不可得。眼中眼入无决定。又眼入根本不可得。何以故?眼入从众缘生颠倒起。以缘色故系在于色。二法合故有。因色有眼入。因色说眼入。二

  • 一切拳印三昧大仪轨分第六·佚名

    尔时释迦牟尼佛。得诸佛智印持诸佛智拳。是诸佛究竟者,复说一切如来智印安想金刚般若波罗蜜多教。谓摄一切如来身印故。即是一切如来身。摄一切如来语印故。即得一切法自在。摄一切如来心印故。即得一切三摩地。摄一切

  • 原序·晁迥

    予爰自弱龄逮兹暮齿探古圣之域窥众妙之门渉猎儒道诸经必也考求微旨修身慎行着为葴规又于贝典详观了义法喜融液映夺居多倦闻世谛不争戏论洞见至理新新无穷然知抚心驯柔道所由致而且挥翰祖述志未能忘暨挂冠之后栖息乎浚

  • 评无乐器之音乐·太虚

    此种播音器,在空气中所现之微妙音乐,亦可为佛理证明。经说:佛之圆音,无有边际,目犍连尝以神足飞行,至若干世界之外,犹闻佛音平等无减;可知凡物皆动,动皆有音,一音众音皆展转无尽,唯佛之闻觉,无不圆闻。是故佛音皆是圆音,各人各为“

  • 第三則&nbsp;&nbsp;馬祖日面佛月面佛·胡兰成

    第三則馬祖日面佛月面佛舉:馬大師不安。院主問和尚近日尊候如何?大師云:日面佛月面佛。人暫生病,有時是會變得很柔和,像個小孩。小孩出疹子大人不許他出去,他也不以為意,就聽話,在矮几上畫著玩。兩歲的小孩只會拿顏色筆在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