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七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观四威仪品第六之余

  佛告阿难。云何如来至旷野泽伏鬼大将。我从舍卫祇陀精舍。放金色光照舍卫城令作金色。舍卫国内有一长者名曰财德。长者有子年始三岁。父教其子令受三归。散脂鬼神饥火所逼。入舍卫城接取婴儿。尔时婴儿称南无佛。以称佛故鬼王口噤不能得食。但眼出火以怖婴儿。婴儿见鬼形状丑恶胸有三面。脐有二面两膝二面。面如象面狗牙上出。眼复出火火皆下流。童子惊怖称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尔时世尊。天耳远闻独将阿难足步虚空。阿难在后从佛不及。佛以神力化作宝华。其华光明接取阿难。阿难坐华见阎浮提满中化佛。一一化佛身满三千大千世界。是诸化佛说三乘法。劝进菩萨修行念佛。阿难见闻即忆过去九十亿佛所说经藏。忆持不失。

  尔时世尊到旷野泽。放眉间白毫大人相光。其光直照怖小儿身。小儿见光。如见父母心无惊惧。时旷野鬼。举一大石厚十二丈。欲掷世尊。眼出雷电雨雹如雨。一一雹下如赤鸡子从空而下。未至佛上化成化佛。一一化佛入火光三昧。诸火光明烧旷野泽。大地洞然鬼王不怖。掷石住空化成宝台。台中复有百亿化佛。异口同音赞叹慈心。鬼犹不伏。时金刚神。手奋金杵挥大利剑。髭如剑竦眼如电光。以金刚杵拟鬼王额。攘臂大叫声振天地。鬼王惊怖抱持小儿。长跪上佛白言。沙门唯愿慈爱救我生命。时金刚神化金刚杵为大铁山。四面火起绕鬼七匝。猛火炎炽焚烧鬼身。婴儿举手敕鬼王言称南无佛。我称佛故从死得生。汝今可称南无诸佛。尔时鬼王。惊怖失声称南无佛。白言瞿昙可救护我。

  尔时世尊。以梵音声犹如慈父安慰诸子。抚慰鬼王亦复如是。密迹金刚敕鬼王言。汝今速伏归依佛法及与众僧。汝若不伏碎汝眷属万亿八千令如微尘。时旷野鬼以惊怖故。五体投地为佛作礼白言。世尊。我恒啖人。今者不杀当食何物。佛敕鬼王汝但不杀。我敕弟子常施汝食乃至法灭。以我力故令汝饱满。鬼王闻已欢喜合掌受佛五戒。受五戒已见诸火山。焰焰相次变成化佛满旷野泽皆是化佛。一一佛后有一阿难。一一化佛异口同音皆说五戒。时旷野鬼白金刚神。因大德故得服甘露无上法味。时金刚神掷杵空中。佛神力故令金刚杵犹如百亿金须弥山。一一须弥百亿龛室。一一龛室百亿化佛游步经行。是诸化佛举足下足。足下自然生七宝台。一一台上恒沙化佛结加趺坐。佛告大王。佛灭度后佛诸弟子。欲知如来伏旷野鬼自在神通。如是观者名为正观。若异观者名为邪观。佛灭度后若有众生。思是法者观是法者得此想者。除百千亿劫生死之罪。生生之处不受鬼身。值遇诸佛间无空缺。设无佛时遇辟支佛。无辟支佛恒遇仙人为说正道。佛告阿难。汝今持是境界念想。为未来世一切众生当广宣说。是名诸佛神通境界。若失此事则名谤佛断菩提种。持是法者鬼魅不著。恒为诸佛之所护助。

  佛告阿难。云何名如来到那干诃罗国。古仙山薝卜华林。毒龙池侧青莲华泉北。罗刹穴中阿那斯山岩南。尔时彼穴有五罗刹。化作女龙与毒龙通。龙复降雹罗刹乱行。饥馑疾疫已历四年。时王惊惧。祷祠神祇于事无益。召诸咒师令咒毒龙。罗刹气盛咒术。不行。王作是念。得一神人。驱此罗刹降是毒龙。唯除我身其余无惜。时有梵志聪明多智。白言。大王。迦毗罗城净饭王子。其生之日万神侍御七宝降瑞。阿私陀相。处国当为转轮圣王。若不乐天下成自然佛。今者道成号释迦文。巨身丈六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足蹑莲华项佩日光。身相端严如真金山。王闻是语心大欢喜。向佛生地自归作礼。若梵志语审实不虚。有佛出世名释迦文。然我相法。却后九劫乃当有佛名释迦文。云何今日佛日已兴。云何不哀至此国界。空中有声告言大王。汝莫疑。佛释迦牟尼精进勇猛超越九劫。闻是语已。复更长跪合掌赞叹。佛通明慧应知我心。愿屈慈悲光临此国。尔时香烟至佛精舍。如白琉璃云。绕佛七匝化作金盖。其盖有铃出妙音声。其声请佛请比丘僧。尔时如来敕诸比丘。诸得六通者随从佛后。受那干诃罗王弗巴浮提请。

  摩诃迦叶徒众五百化作琉璃山。山上皆有流泉浴池七宝行树。树下皆有金床银光。光化为窟。摩诃迦叶坐此窟中常坐不卧。敕诸弟子行十二头陀。其山如云疾于猛风诣古仙山。大目揵连徒众五百。化百千龙盘身为座。龙口吐火化成金台七宝床座。宝帐宝盖及诸幢幡皆悉备足。目连处中。如琉璃人表里清彻。诣那干诃舍利弗以神通力。化作雪山白玉为窟。均提等五百沙弥。坐七宝窟围绕雪山。时舍利弗坐白玉窟。如黄金人放金色光。其光杂色映耀雪山。敷扬大法沙弥听受。往诣彼国。

  摩诃迦栴延与其眷属五百比丘化作莲华。犹如金台比丘处上。身下出水化为流泉。流诸华间水不渧地。上有金盖弥覆比丘。亦往彼国。如是千二百五十大弟子。各有五百比丘作诸神通。如舍利弗目揵连等。踊身虚空如雁王翔。往诣彼国。

  尔时世尊著衣持钵敕语阿难持尼师檀。尔时世尊足步虚空。佛举足时。四天王释提桓因梵天王无数天子百千天女绕佛七匝。为佛作礼侍从佛后。

  尔时世尊。放项金光化作一万八千诸大化佛。一一化佛复放光明。如此项光亦复化作一万八千诸大化佛。佛佛相次满虚空中。如雁王翔往至彼国。始到国界王出奉迎为佛作礼。尔时龙王见世尊来。父子徒党十六大龙兴大云雷震吼雨雹。眼中出火口亦吐火。鳞甲身毛俱出烟焰。五罗刹女现丑恶形。眼如掣电住立佛前。时龙王子。见虚空中满中化佛。白其父言。父王吐火欲害一佛。试看空中有无数佛。时龙吐毒心意猛盛诃责其子。惟有一佛何处有多。时金刚神手把大杵化身无数杵头火然如旋火轮。轮轮相次从空中下。火焰热炽犹如融铜。烧恶龙身龙王惊怖。无走遁处走入佛影。佛影清凉如甘露洒。龙得除热仰头视空。满空中佛一一如来放无数光。一一光中无量化佛。一一化佛亦放无数百千光明。时诸光中一切皆是执金刚神奋金刚杵。龙见诸佛极大欢喜。见诸金刚极大惶怖。合掌恭敬为佛作礼。五罗刹女亦礼如来。时诸天子雨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曼殊沙花摩诃曼殊沙花。而以供养天鼓自鸣。诸天叉手空中立侍。时彼国王眷属五千。烧众名香头面礼佛请佛就座。时彼龙王从龙池出。献七宝床手擎敷置白佛。世尊。惟愿救我。莫使力士伤害我身。

  尔时如来以梵音声。犹如慈母抚恤婴儿令彼龙王及罗刹女受法王化。请佛就座。尔时国王。复敷高床[毯-炎+瞿]氀毾[毯-炎+登]极细软者。张白[疊*毛]缦。真珠罗网弥覆其上。请佛世尊令处缦中。

  尔时世尊。举足欲行佛鹿王腨腨出五光。光有五色绕佛七匝。如天妙花化成花帐。众花叶间百千无数诸化菩萨。合掌赞偈有万亿音。空中化佛放腨光明亦复如是。十六小龙手执山石。霹雳起火来至佛所。大众惊怖入佛光中。

  尔时世尊。出金色臂张合曼掌。指网曼间雨大宝花。大众皆见化成化佛。唯诸龙见是金翅鸟欲搏噬龙。龙畏金翅走入佛影。为佛作礼叩头求救。佛至缦前敕阿难言。敷尼师檀。是时阿难即入缦中。先举右手从左肩上取尼师檀。时尼师檀即复化成五百亿金台。七宝校饰。欲敷之时即复化成五百亿莲华七宝庄严。政四角时。一角生五百亿七宝莲华。行行相次遍满缦内。

  尔时世尊。就七宝床结加趺坐。诸莲花上皆有佛坐。时诸比丘见佛坐已。为佛作礼右绕七匝。各敷坐具比丘坐具。皆悉化成琉璃之座。比丘就座时琉璃座放琉璃光作琉璃窟。诸比丘等。入火光三昧身作金色。时彼国王。见佛神变欢喜合掌。绕佛七匝为佛作礼。睹佛神化。应时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敕诸臣下皆使发心。尔时龙王。怖畏金刚大力士故。亦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五罗刹女亦发菩提心。

  尔时大王。为佛及僧欲设中膳。佛告大王。但办食器余无所须。王受佛敕具诸宝器。佛神力故令诸器内天须陀昧自然盈满。时诸大众食是食已。自然得入念佛三昧。见十方佛身量无边。复闻说法微妙音声。其音纯赞念佛念法念比丘僧。亦有广说六波罗蜜。三十七品助菩提法。闻是语已倍更欢喜。绕佛千匝。

  尔时国王请佛入城。龙王怒曰。汝夺我利吾灭汝国。佛告大王。檀越先归佛自知时。尔时国王。为佛作礼逡巡而退。尔时龙王及罗刹女。五体投地求佛授戒。佛即如法为说三归五戒之法。龙王闻已心大欢喜。龙王眷属百千诸龙。从池而出为佛作礼。如来应时随龙音类为其说法。闻法欢喜。佛敕目连为其受戒。

  尔时目连入如意定。即自化身作百千亿金翅鸟王。一一鸟王足蹑五龙住在虚空。时诸小龙而作是言。佛敕和上为我受戒。和上云何作恐怖像。目连告曰。汝于多劫不恐怖中横生怖想。于无嗔恚生嗔恚想。于无害所横生害想。我实是人。汝恶心故见我是鸟。尔时龙王以恐怖故。自誓不杀不恼众生以发善心。目连即时还复本身为说五戒。

  尔时龙王。长跪合掌劝请世尊。唯愿如来常住此间。佛若不在我发恶心无由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唯愿如来留神垂念常在于此。殷勤三请如是不止。时梵天王。复来礼佛合掌劝请。愿婆伽婆。为未来世诸众生故。莫独偏为此一小龙。百千梵王异口同音皆作是请。

  尔时如来即便微笑。口出无量百千光明。一一光中无量化佛。一一化佛万亿菩萨以为侍从。时彼龙王于其池中。出七宝台奉上如来。唯愿天尊受我此台。尔时世尊告龙王曰。不须此台。汝今但以罗刹石窟持以施我。时梵天王无数天子先入窟中。时彼龙王以诸杂宝以庄挍窟。佛告阿难。汝教龙王净扫石窟。诸天闻已。各脱宝衣竞以拂窟。尔时如来还摄身光。卷诸化佛来入佛顶。尔时如来。敕诸比丘皆在窟外。唯佛独入自敷坐具。敷坐具时。令此石山暂为七宝。时罗刹女及以龙王。为四大弟子尊者阿难。造五石窟。

  尔时世尊。坐龙王窟不移坐处。亦受王请入那干诃城。耆阇崛山。舍卫国迦毗罗城。及诸住处皆见有佛。时虚空中莲华座上无量化佛。一切世界满中化佛。龙王欢喜发大誓愿。愿我来世得佛如此。佛受王请经七日已。王遣一人乘八千里象。持诸供具遍一切国供养众僧。到处皆见释迦文佛。信反白王。如来世尊。不但此国余国亦有。余国诸佛皆说苦空无常无我六波罗蜜。王闻是语。豁然意解得无生忍。

  尔时世尊。还摄神足从石窟出。与诸比丘游履。先世为菩萨时。两儿布施处。投身饿虎处。以头布施处。剜身千灯处。挑目布施处。割肉代鸽处。如是诸处龙皆随从。是时龙王。闻佛还国啼哭雨泪。白言。世尊。请佛常住。云何舍我我不见佛。当作恶事坠堕恶道。尔时世尊安慰龙王。我受汝请坐汝窟中。经千五百岁。时诸小龙合掌叉手。劝请世尊还入窟中。诸龙见佛坐已窟中。身上出水身下出火作十八变。小龙见已。复更增进坚固道心。释迦文佛踊身入石。犹如明镜人见面像。诸龙皆见佛在石内映现于外。尔时诸龙合掌欢喜。不出其池常见佛日。

  尔时世尊。结加趺坐在石壁内。众生见时。远望则见近则不现。诸天百千供养佛影。影亦说法。时梵天王合掌恭敬。以偈颂曰。

  如来处石窟  踊身入石里

  如日无障碍  金光相具足

  我今头面礼  牟尼救世尊

  尔时世尊。化五百宝车。佛处车中分身五百。尔时宝车。住虚空中回旋自在。车毂辋间百千光明。一一光明无数化佛。不动不转到迦毗罗城。坐师子座如入三昧。一毛孔中有一佛出。一毛孔中还一佛入。如是出入满虚空中。无量化佛结加趺坐。是名如来坐时境界。佛灭度后佛诸弟子。若欲知佛行者。如向所说。若欲知佛坐者当观佛影。观佛影者先观佛像作丈六想。结加趺坐敷草为座。请像令坐见坐了了。复当作想作一石窟高一丈八尺深二十四步清白石想。此想成已见坐佛像住虚空中足下雨花。复见行想入石窟中。入已复令石窟作七宝山想。此想成已复见佛像踊入石壁。石壁无碍犹如明镜。此想成已如前还想三十二相。相相观之极令明了。此想成已见诸化佛。坐大宝花结加趺坐。放身光明普照一切。一一坐佛身毛孔中。雨阿僧祇诸七宝幢。一一幢头百千宝幡。幡极小者。纵广正等如须弥山。此宝幡中。复有无数百千化佛。一一化佛。踊身皆入此石窟中佛影脐里。此想现时如佛心说。如是观者名为正观。若异观者名为邪观。佛灭度后。如我所说观佛影者。是名真观如来坐。观如来坐者。如见佛身等无有异。除百千劫生死之罪。若不能见。当入塔观一切坐像。见坐像已忏悔障罪。此人观像因缘功德。弥勒出世。见弥勒佛初始坐于龙华树下结加趺坐。见已欢喜。三种菩提随愿觉了。

  云何名观如来行。诣拘尸那时降诸力士。佛告父王。如来不久。当于彼国入般涅槃。尔时五百力士除妨路石。尽力士力不能令去。尔时世尊化作沙门。以手挑石石飞住空中。力士惊怖。此石设堕走避无所。仰看空石皆成化佛。犹如金山诸佛围绕。力士见已心大欢喜。时化沙门。倚卧树下如人昼眠。有日光明从左胁出。如百亿日入右胁中。一一日中有二宝树。有大宝床诸佛卧上。如是光明遍照十方无量世界。一一世界无量诸佛。倚卧树下皆有光明。从右胁入左胁而出。如是光明变成宝台。行者悉见十方世界有一宝台。此宝台上有一大佛。身量巨小与十方等。倚卧台侧。尔时彼佛。左胁流水如琉璃珠。一一宝珠如须弥山。一一山内百千卧佛。一一卧佛出大光明。亦如上说。右胁复出万亿乳河流注于下。渧渧化成百千化花。花有化佛卧莲花上。各以右手洒甘露雨。令一切众皆得服食。饿鬼众生见此相时自然饱满。

  尔时空中有妙音声。赞四无量心。然后分别空无境界。无心心想寂灭境界。作是观者名观如来卧。观如来卧者。先当观卧像。见卧像已当作是念。佛在世时所以现卧。诸佛如来体无疲惓。但为降伏刚强力士及诸邪见不善众生。或复慈愍诸比丘故现右胁卧。如来卧者是大悲卧。欲观佛卧当行慈心。行慈心者。缘一切众生见受苦时。不惜身分成熟安乐。受苦众生令得无患。大悲心者。见诸众生受苦恼时。如己父母师长善友。生悲哀心泪如猛雨。如是等心名为大悲。见他受乐心生欢喜。譬如比丘得第三禅。是名为喜。

  舍者。一切众生无众生相。作是观时先观自身。地大是众生耶。水火风大是众生耶。色是众生耶。受想行识是众生耶。空是众生耶。非空是众生耶。如是众生耶。非如是众生耶。实际是众生耶。非实际是众生耶。有为空是众生耶。无为空是众生耶。如是分别解析时。不见众生不得众生无众生想。心无所著亦无志求。解如是等清净法者。名为行舍。

  佛告阿难。若有众生乐观佛卧者。是则真观清净慈定。若有众生闻佛卧法。及诸比丘。随顺佛语不坏威仪。右胁卧者。当知是人。著惭愧衣服忍辱药。如此比丘现世坐禅。见十方佛为说大法。若不坐禅不毁戒故。于未来世见十方佛。十方诸佛为说大法。闻法易悟。犹如壮士屈申臂顷。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如来卧者饶益众生。以饶益故名慈悲喜舍。此四法者。出生诸佛诸菩萨母。说是语已。佛于众中举身放光。前八万四千。左八万四千。右八万四千。后八万四千。项八万四千。是诸毛孔一一毛孔一毛旋生。一一毛端有百万亿尘数莲花。一莲花上无量无数微尘化佛。诸化佛身高显庄严。如千万亿诸须弥山。一一佛脐中有五百万亿师子。一一师子吐五百万亿诸供养具。一一供具有五百万亿七宝花云。一一宝花云有五百万亿诸偈颂云。声声相次犹如雨渧。

  尔时如来。复更明显八十种好。金色光明从白毫出。一一光明遍照十方化成诸佛。是诸世尊。行者无数住者无数坐者无数卧者无数。是诸化佛说大慈悲。说三十七品助菩提分法。说六波罗蜜。说佛如来十力无畏十八不共。此相现时一亿诸释。心无所著悟无生忍。佛为授记于未来世。过算数劫当得作佛。号三昧胜幢如来应供正遍知十号具足。次第作佛凡有一亿。彼佛出时娑婆世界清净庄严。犹如圣伏幢世界光明佛刹。等无有异。是诸菩萨得佛道时。国土无有毁禁乱意不善之名。纯是菩萨。虽有声闻不谤大乘。时诸释子。闻佛授记心大欢喜。各脱璎珞以散佛上。是诸璎珞。当佛上住化成花树。一一花树有恒沙花。一一花上有恒沙宝楼。一一楼中有恒沙化佛。一一化佛演说八万四千诸波罗蜜。

  复有化佛教诸声闻数息安般。流光白骨白骨流光。心净想心不净想。起结使想灭结使想。断使支想杀使根想。如是诸想九百亿尘数。如数息安般。说是名声闻法。菩萨法者唯有四法。何等为四。一者昼夜六时说罪忏悔。二者常修念佛不诳众生。三者修六和敬心不恚慢。四者修行六念如救头然。

  佛告父王。如是等名未来世观佛三昧。亦名分别佛身。亦名知佛色相。亦名念佛三昧。亦名诸佛光明覆护众生。说是语时。天龙夜叉八部鬼神。十二亿众。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自发誓愿。愿于来世常入三昧。见佛色身如今无异。

  时梵天王释提桓因无数天子。为佛作礼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得见如来色中上色。愿当来世浊恶众生。系念思惟见佛色身此愿不虚。我今所说及我所见真实不虚。愿令我等及诸天众犹如佛身。作是语时。自见心中百万光出。一一光明化成无量百千化佛。自见己身身真金色。犹如难陀等无有异。

  时诸梵天白佛言。如来世雄出现于世。必当利益一切众生。昔弘誓愿今已得满。不舍众生此语不虚故。我自见心想境界未来众生亦当如是想佛真身。佛告梵天。如汝所说真实不虚。未来众生但发是念。得无量福身相具足。何况忆想。佛说是语时。净饭王及诸释子。比丘尼优婆夷。同时俱起礼佛而退。

  尔时父王还至宫中。为诸婇女说佛相好。千二百五十婇女。闻佛白毫相心生欢喜。除百万亿那由他生死之罪。空中有声告诸女言。汝闻佛相除诸罪咎。应发无上三菩提心。闻是语已。即见空中无量诸佛。见诸佛已。亦皆同时得念佛定。时诸比丘。即从坐起敬礼佛足。绕佛七匝却住一面。

  尔时阿难偏袒右肩。合掌长跪白佛言。世尊。佛说三十二相余有一相。如来云何不显说耶。尔时世尊。敕诸比丘各令还坐。尔时世尊。自化左右作五百亿宝山。一一宝山有四佛坐。四佛世尊赞叹念佛。佛即微笑。口五色光舌十四光。如此光明化成一佛。其佛脐中流出五水。其色各异。一一色中有九亿菩萨。一一菩萨顶上皆有梵摩尼光。光中皆有恒沙化佛。一一化佛脐中出水亦复如是。如是众水流入佛脐。是诸化佛并化菩萨皆入佛脐。是时佛身表里俱净。过于净妙胜琉璃珠。于佛身内有师子座。一一师子座如须弥山。一一座上有一如来。九十亿菩萨以为侍者。是诸菩萨顶上诸佛如须弥山。如是十方无量诸佛脐中出水。皆与水俱来入释迦文佛脐。时诸佛不大释迦不小。释迦不大诸佛不小。释迦文佛身内心中有无量佛。一一佛不相障翳。举身毛孔说念佛法。时诸化佛。各申右手摩阿难顶。汝今善持观佛三昧。莫使忘失一心忆念。为未来众生开光明目。作是语时。过去七佛像住立空中。各申右手摩阿难顶。嘱累是事。时虚空中有无数光。一一光中有无数化佛。异口同音嘱累斯法。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七

猜你喜欢
  文殊师利普超三昧经卷中·佚名
  ●巴黎本神会录·神会
  卷七十九·佚名
  梵网六十二见经全文·佚名
  序品第一·佚名
  卷第五·佚名
  卷一百一十八(竺法护译)·佚名
  卷第九十五·李通玄
  卷之四·纪荫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七·子璇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十四·欧阳竟无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佚名
  第四十二章 略究四部义·多罗那他
  卷第九·佚名
  成实论 第七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东观集卷九·魏野

    宋 魏野 撰和詶张井见赠溪上闲居四十春春溪兰佩蕙为绅自知吟咏非经济谁道机谋学渭滨三尺焦桐胜面友数家老叟是比隣少年多谢擕诗什来访疎慵潦倒人啄木鸟二首爪利嘴还刚残阳啄更忙千林螙如尽一腹馁何妨形小过槐陌声髙

  • ●卷七十八·徐梦莘

      靖康中帙五十三。   起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七日丁巳,尽二月六日丙寅。   二十七日丁巳驾在青城诏寻康王所在。   中书舍人张澂赍诏开德府下访寻康王初宗泽领兵驻於开德府扬声康王在军中金人闻知乃以人马裹送中

  • 异闻纪·张瀚

    尝闻生死鬼神之说,儒者以为子所不语,恐滋惑也。不曰原始之生,要终之死,故知死生之说;游魂为神,归魂为变,故知鬼神之情状乎?太史公曰:“人之所生者神,所托者形,形神不离则生,形神相离则死。”盖神附于气而寄于形,故无时离气而有时离

  • 第二五六札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九日一一六○九--三·佚名

    台北府层奉上级札,行知新竹县:奏参州县未交银项折内,应声明分赔之该管各上司职名札特授台北府正堂、加一级、军功加二级、纪录五次雷为行知事。本年九月初十日,奉藩宪邵札开:「本年九月初一日,奉爵抚宪

  • 五九六 大学士于敏中奏呈《开国实录》样片恭候阅定以缮正本片·佚名

    五九六 大学士于敏中奏呈《开国实录》样片恭候阅定以缮正本片乾隆四十四年二月初四日臣于<敏中>谨奏:臣等选派中书十二员,在南书房缮写《开国实录》,因令各员先写样片呈览。至所有人地名,交国史馆查对现在译定字样改正,一

  • 卷八·佚名

    郑介夫上奏一纲二十目 【篇名系编者所加。】钦惟圣朝布威敷德,临简御宽,极地际天,罔不臣服,混一之盛,旷古所无。三代以降,自周至今二千年间,得大一统者,惟秦、汉、晋、隋、唐而已。秦、晋、隋以贻谋不远,旋踵

  • 熊文灿传·张廷玉

    熊文灿,贵州永宁卫人。万历三十五年(1067)中进士。初任黄州推官,后来升为礼部主事,又做过郎中。出使琉球举行加封典礼后回来,先后升为山东左参政、山西按察使、山东右布政使。因守丧弃官回乡,从此把家迁往蕲水去了。崇祯元

  • 八一、子莫考·钱穆

    孟子称杨、墨,因及子莫,曰:&ldquo;子莫执中,执中无权,犹执一也。&rdquo;赵岐注:&ldquo;子莫,鲁之贤人也。&rdquo;金仁山曰:&ldquo;庄子谓儒、墨、杨、秉四,疑即子莫。&rdquo;黄鹤《四书异同商》辨之云:&ldquo;《纪闻注》以秉为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一·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一 洪武十一年十一月庚午朔,召宁国府知府涂节为通政使。 置宁化守御千户所。初,山西既平,唯靖乐县余孽四大王遁入芦芽山,数出寇掠,为居民患。六年,千户唐诚吉率兵于同瓦沟椽坊山捕其党哈剌张

  • 卷15·陈邦瞻

    太祖开宝六年五月,交州丁琏入贡。梁末,交州土豪曲承美乘中国之乱,据有十二州之地。南汉遣将攻承美,执之,置交州节度。乾德初,节度使吴昌文死,其将吴处玶争立。讙州刺史丁部领击败处玶等,自领交州帅,号大胜王,署其子琏为节度使,寻

  • 二十一年·佚名

    (乙亥)二十一年清康熙三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朔癸亥,持平任元聖啓劾吏曹堂上,請罷職曰:「左議政朴世采,請令中外,各薦可用之人,而其所自薦者,皆循人望。自上亦有別爲錄用之命,大臣又以大政調用之意箚請,則爲銓官者,所當精白奉行,而

  • 第十章 14·辜鸿铭

    入太庙,每事问。辜讲当孔子在大教堂(统治国君的宗祠)供职的时候,他总是征求在服务的过程中每一步该怎么做。

  • 卷四十四·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四十四宋 魏了翁 撰特牲馈食礼一天子大夫士以索牛羊豕此特牲诸侯之士特牲馈食礼第十五 释曰郑知非天子之士而云诸侯之士者案曲礼云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彼天子大夫士此仪礼特牲少牢故知是诸侯

  • 卷四十四·赜藏主

      ○宝峰云庵真净禅师住金陵报宁语录上堂:“今朝欲入室。侍者报言参。锺并击鼓。分明为指南。非但锺鸣鼓响。飞禽走兽草木丛林森罗万象。昨日仁上人设斋。一一为诸人彻困。还有知恩报恩者么?老僧亦在其间。”良久云:“

  • 一 足 显·太虚

    呢喃声,乒乓声,惊骇惶怖声,欢笑喧哗声,于此种种肴乱声浪中,复杂以如蝴蝶之翩[迁+羽],如黑云之舒卷者,飞舞缭绕于广殿长梁间,斯何事?斯何处?咳!说起来却要笑杀人!原来这个缘故,就是道士陆修静率其徒众,与诸和尚在北齐王殿上斗法!但古来僧

  • 卷十二·佚名

    释初品中檀波罗蜜法施之余问曰:云何名檀波罗蜜?答曰:檀义如上说。波罗(此言彼岸)蜜(此言到),是名渡布施河,得到彼岸。问曰:云何名不到彼岸?答曰:譬如渡河未到而还,名为不到彼岸。如舍利弗于六十劫中行菩萨道,欲渡布施河。时有

  • 卷之十一·即非如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禅师全录卷之十一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全编赞三教圣人图中华去西域十万奇里瞿昙先孔老四百余年迹有向背道无间然总刹土以同居孰彼孰此融三际于当念谁后谁先机前觑破三老鼻孔一串稍涉

  • 喜讯·彭家煌

    短篇小说。彭家煌作,载《文学》1934年2卷4号。写贫苦农民拔老爹盼望外出的儿子岛西出人头地、衣锦荣归,但最后得到的却是他被捕入狱的不祥消息,从侧面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祸国殃民的罪行。作品以反语命题,意在暗喻:在反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