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在留沪日侨欢送会答词

──十四年十月在上海日本俱乐部讲──

中、日两国佛教徒与各地佛教徒,国虽有别,佛教是同。一、由教理上立言,一佛法教藏,发原于释迦在菩提场之大觉,中、日佛教理无二致。二、由历史上推论,日本佛教传自吾国;近五十年来,日本佛教同胞忙于对付维新后之摧残,中国僧尼每固执封蔽以自豪。今者、日本之难既除,中国之封蔽已开,中、日佛教同袍应相砥砺。去岁、承贵国同袍之光临,今秋又蒙大会之盛招,以同人之不学无术,实有负诸君厚望!然而谋中、日之亲善者,即所以发扬佛化而救世界,而佛化实有谋中、日亲善及救世界之可能。吾人此行就教贵国,以求推行佛教于世界之方针,冀与贵国佛教徒同负宏扬佛教于世界之责任!( 满智记)(见海刊六卷十二期)


猜你喜欢
  正法华经卷第五·佚名
  锡兰佛教与中国佛教的关系·太虚
  看经警文·朱棣
  罗婆那王劝请品第一·佚名
  卷第七十三·李通玄
  卷第二·佚名
  赞观世音菩萨颂·佚名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十(之一)·子璇
  佛鉴佛果正觉佛海拈八方珠玉集下·佚名
  清净品第八(此品摄第九叹品)·佚名
  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之二·佚名
  华严发菩提心章·法藏
  序·僧祐
  佛说身毛喜竖经卷上·佚名
  一切曼罗金刚轮三昧大仪轨分第八·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四十三出 擒嚭·梁辰鱼

    【哭相思】〔小末外末扮阴灵上小末〕千载吴宫皆禾黍。叹故国已无主。〔外〕看来往游魂无定所。〔末〕阳山路怎归去。〔相见介〕〔忆秦娥〕〔小末〕云垂幕。阴风惨淡天花落。天花落。想生前环佩。梦回鸾鹤。〔末〕旌

  • 卷497 ·佚名

    张嵲 喜雪 澒洞四山没,万籁无遗声。 群飞喜凌乱。遍积爱宽平。 呈姿碧树立,照影方池清。 出户延幽意,斋心谢群灵。 幸有丰年望,初无丝竹情。 取乐付诸少,焚香观道经。 何事冲寒久,微吟诗句

  • 卷二百六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六十九蔊菜类长短句罗仲宪送蔊菜谢以长句  【宋】杨万里学琴自有谱相鹤自有经蔬经我繙尽不见蔊菜名金华诗里初相识玉友尊前每相忆坐令芥孙姜子芽一见风流俱避席取士取名多失真

  • 十一集 三卷·钱德苍

    杂剧戏凤(生上)【梆子腔】为君的夜宿在梅龙鎭,见惨惨昏昏灯不明。叹朝纲多少文和武,只有那江彬知我心。猛听得谯楼更鼓响,孤身独坐冷清清。那酒保说将木马来敲动,里边自有送茶人;孤家试把那木马敲三下,且看他提茶送酒是何人?(贴

  •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八·汪楫

      崇禎四年七月   ○崇禎四年七月   四年辛未七月癸酉朔孟秋帝親享太廟   河南廵按李日宣疏報雎州越獄流賊渠魁周七李守志孔福皆在逸中推其根由實積書閻可法張奇耀等受餌以致昏庸署篆通判曹佳士縱其械繫罪

  • 卷第二百四十三·胡三省

    唐纪五十九〔起昭阳单阏(癸卯),尽着雍涒滩(戊申),凡六年。〕《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下》长庆三年〔(癸卯、八二三)〕1春,正月,癸未,赐两军中尉以下钱。二月,辛卯,赐统军军使等绵彩、银器各有差。〔绵,当作「锦」。〔章:十二行本正作「

  • 绎史卷八十六之一·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孔子类记【一】本生家语孔子之先宋之后也微子启帝乙之元子纣之庶兄以圻内诸侯入爲王卿士初武王克殷封纣之子武庚于朝歌使奉汤祀武王崩而与管蔡霍三叔作难周公相成王东征之二年罪人斯得乃命微子代殷后

  • 王籍传·姚思廉

    王籍,字文海,是琅笽郡临沂县人。他的祖父王远官至南朝宋光禄勋。他的父亲王僧..官至齐朝骁骑将军。王籍七岁时便会写文章,长大后又很好学,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乐安人任日方见到他后称赞不已。王籍曾和沈约闲坐,作了一篇赋,名曰

  • 陈与义传·脱脱

    陈与义字去非,祖籍在京兆,从其曾祖父陈希亮始,其家迁至洛阳,所以,陈与义是洛阳人。陈与义天资聪颖卓越,幼时即能写作文章,并小有名声,同辈皆钦佩他,不敢与他相比。陈与义于政和三年(1113)考中上舍甲科,被授与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

  • 颠倒·方以智

    少学阴阳家诀曰:“阴阳阳阴,颠倒倒颠,体用用体,是地皆天。”圣人从无名中而天之、地之、阴之、阳之,又从而善之、恶之。人执其名既久,则以恶为嫌。嫌名者,未可与言阴阳。未可与言阴阳,则未可与言权。权者,无可无不可之至衡也。

  • 三传辨疑卷十四·程端学

      成公  十有二年春周公出奔晋  左氏曰十二年春王使以周公之难来告书曰周公出奔晋凡自周无出周公自出故也  就左氏论之在十一年周公奔晋十二年始来告故鲁史书其来告之日如其信然是鲁史之愚也不书其奔晋之日而

  • 论语集説卷四·蔡节

    宋 蔡节 编述而第七【凡三十八章】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好去声】集曰老彭商贤大夫【邢氏疏 上蔡谢氏曰老彭之为人无所考】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比犹并之也窃比尊之之辞我亲之之辞老彭信古而传述者也

  • 卷一·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 诗集传卷一       宋 苏辙 撰 周南 文王之风谓之周南召南何也文王之法周也所以为其国者属之周公所以交於诸侯者属之召公诗曰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言其治外也故凡诗言周之内治由内而及

  •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一卷·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归命释迦牟尼佛  宣说方广大乘典  为诸菩萨而开示  甚深最胜真实教  我今依于大教王  遍照如来成道

  • 第一卷·佚名

    大法炬陀罗尼经 第一卷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等译缘起品第一伏魔品第二缘起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咸得自在心善解脱慧善

  •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四(论本第九第十)·窥基

    基撰业九门中。第五业门。不说士用果者。离三果外无别增相故 与异熟果中。唯言于那落迦受异熟果。对法第七。及因果经云。于傍生饿鬼那落迦。受异熟者。彼据下中上三品杀业所受异熟。此唯据上品唯言地狱。又此举一。

  • 显扬圣教论 第五卷·无著

    显扬圣教论 第五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摄净义品第二之一如是已说。九事净义今当说。颂曰诸论中胜论  亦善入瑜伽清净义应知  由具四净德论曰。此显扬圣教论。于诸论中最为殊胜。何者诸论。略有

  • 复庵和尚华严纶贯·佚名

    复庵和尚华严纶贯佛灭度后六百年有龙树菩萨世间文字一时读尽发心入龙宫看藏见华严有三本上本中本下本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遂记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