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入海取沈水喻,贼盗锦绣用裹■褐喻。种熬胡麻子喻,水火喻,人效王眼?喻。治鞭疮喻,为妇贸鼻喻,贫人烧粗褐衣喻。牧羊人喻,雇借瓦师喻,估客偷金喻。

斫树取果喻,送美水喻,宝箧镜喻,破。五通仙眼喻,杀群牛喻,饮木筩水喻,见。他人涂舍喻,治秃喻,毗舍阇鬼喻。(二二)入海取沈水喻。

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沈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世间愚人亦复如是,无量方便勤行精进仰求佛果。以其难得便生退心。不如发心求声闻果速断生死作阿罗汉。

(二三)贼偷锦绣用裹■褐喻。

昔有贼人入富家舍。偷得锦绣即持用裹故弊■褐种种财物。为智人所笑。世间愚人亦复如是,既有信心入佛法中修行善法及诸功德。以贪利故破於清净戒及诸功德。为世所笑亦复如是,

(二四)种熬胡麻子喻昔有愚人。生食胡麻子以为不美。熬而食之为美。便生念言:不如熬而种之後得美者,便熬而种永无生理。世人亦尔。以菩萨旷劫修行因难行苦行以为不乐。便作念言:不如作阿罗汉速断生死其功甚易。後欲求佛果终不可得。如彼燋种无复生理。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二五)水火喻。

昔有一人事须火用及以冷水。即便宿火以澡灌盛水置於火上。後欲取火而火都灭。欲取冷水而水复热。火及冷水二事俱失。世间之人亦复如是,入佛法中出家求道。既得出家还复念其妻子眷属。世间之事五欲之乐。由是之故失其功德之火持戒之水。念欲之人亦复如是,

(二六)人效王眼?喻。

昔有一人。欲得王意。问馀人言云何得之。有人语言:若欲得王意者,王之形相汝当效之。此人即便後至王所。见王眼?便效王?。王问之言:汝为病耶。为著风耶。何以眼?。其人答王。我不病眼。亦不著风。欲得王意。见王眼?故效王也。王闻是语即大瞋恚。即便使人种种加害摈令出国。世人亦尔。於佛法王欲得亲近。求其善法以自增长。既得亲近。不解如来法王为众生故种种方便现其阙短。或闻其法见有字句不正。便生讥毁。效其不是。由是之故。於佛法中永失其善堕於三恶。如彼效王。亦复如是,

(二七)治鞭疮喻。

昔有一人。为王所鞭。既被鞭已,以马屎拊之欲令速差。有愚人见之心生欢喜。便作是言:我决得是治疮方法。即便归家语其儿言:汝鞭我背。我得好法今欲试之。儿为鞭背以马屎拊之以为善巧。世人亦尔。闻有人言修不净观。即得除去五阴身疮。便作是言:我欲观於女色及以五欲。未见不净。返为女色之所惑乱。流转生死堕於地狱。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二八)为妇贸鼻喻。

昔有一人。其妇端正唯其鼻鬼。其人出外见他妇女面貌端正其鼻甚好。便作念言:我今宁可截取其鼻著我妇面上不亦好乎。即截他妇鼻持来归家急唤其妇。汝速出来与汝好鼻。其妇出来即割其鼻。寻以他鼻著妇面上。既不相著复失其鼻。唐使其妇受大苦痛。世间愚人亦复如是,闻他宿旧沙门婆罗门有大名德而为世人之所恭敬得大利养。便作是念言:我今与彼便为不异。虚自假称。妄言有德。既失其利。复伤其行。如截他鼻徒自伤损。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二九)贫人烧粗褐衣喻。

昔有一人。贫穷困乏。与他客作得粗褐衣而被著之。有人见之而语之言:汝种姓端正贵人之子。云何著此粗弊衣褐。我今教汝当使汝得上妙衣服。当随我语终不欺汝。贫人欢喜敬从其言:其人即便在前然火。语贫人言:今可脱此粗褐衣著於火中。於此烧处当使汝得上妙钦服。贫人即便脱著火中。既烧之後於此火处求觅钦服都无所得。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从过去身修诸善法得此人身。应当保护进德修业。乃为外道邪恶妖女之所欺诳。汝今当信我语修诸苦行。投岩赴火舍是身已,当生梵天长受快乐。便用其语即舍身命。身死之後堕於地狱备受诸苦。既失人身空无所获。如彼贫人亦复如是,

(三○)牧羊人喻。

昔有一人。巧於牧羊其羊滋多。乃有千万极大慳贪不肯外用。时有一人善於巧诈。便作方便往共亲友而语之言:我今共汝极成亲爱。便为一体更无有异。我知彼家有一好女。当为汝求可用为妇。牧羊之人闻之欢喜。便大与羊及诸财物。其人复言汝妇今日已生一子。牧羊之人未见於妇。闻其已生心大欢喜重与彼物。其人後复而语之言:汝儿生已今死矣。牧羊之人闻此人语。便大啼泣嘘欷不已,世间之人亦复如是,既修多闻为其名利祕惜其法。不肯为人教化演说。为此漏身之所诳惑妄期世乐。如己妻息为其所欺。丧失善法。後失身命并及财物。便大悲泣生其忧苦。如彼牧羊之人亦复如是,

(三一)雇借瓦师喻。

昔有婆罗门师。欲作大会语弟子言:我须瓦器以供会用。汝可为我雇借瓦师诣市觅之。时彼弟子往瓦师家。时有一人。驴负瓦器至市欲卖。须臾之间驴尽破之。还来家中啼哭懊恼。弟子见已而问之言:何以悲叹懊恼如是,其人答言:我为方便勤苦积年始得成器。诣市欲卖。此弊恶驴。须臾之顷尽破我器。是故懊恼。尔时弟子见闻是已欢喜而言:此驴乃是佳物。久时所作须臾能破。我今当买此驴。瓦师欢喜即便卖与。乘来归家。师问之言:汝何以不得瓦师将来。用是驴为。弟子答言:此驴胜於瓦师。瓦师久时所作瓦器少时能破。时师语言:汝大愚痴无有智慧。此驴今者適可能破。假使百年不能成一。世间之人亦复如是,虽千百年受人供养都无报偿。常为损害。终不为益。背恩之人亦复如是,

(三二)估客偷金喻。

昔有二估客。共行商贾。一卖真金。其第二者卖兜罗绵。有他买真金者烧而试之,第二估客即便偷他被烧之金。用兜罗绵裹。时金热故烧绵都尽。情事既露二事俱失。如彼外道偷取佛法著己法中。妄称己有。非是佛法。由是之故烧灭外典不行於世。如彼偷金事情都现。亦复如是,

(三三)斫树取果喻。

昔有国王。有一好树高广极大当生胜果香而甜美。时有一人来至王所。王语之言:此之树上将生美果。汝能食不。即答王言:此树高广虽欲食之何由能得。即便断树望得其果。既无所获徒自劳苦。後还欲竖。树已枯死都无生理。世间之人亦复如是,如来法王有持戒树。能生胜果心生愿乐。欲得果食应当持戒。修诸功德不解方便。返毁其禁如彼伐树。复欲还活都不可得。破戒之人亦复如是,

(三四)送美水喻。

昔有一聚落。去王城五由旬。村中有好美水。王敕村人。常使日日送其美水。村人疲苦悉欲移避远此村去。时彼村主语诸人言:汝等莫去。我当为汝白王改五由旬作三由旬。使汝得近往来不疲。即往白王。王为改之作三由旬。众人闻已便大欢喜。有人语言:此故是本五由旬更无有异。虽闻此言信王语故终不肯舍。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修行正法度於五道向涅槃城。心生厌惓。便欲舍离。顿驾生死不能复进。如来法王有大方便。於一乘法分别说三。小乘之人闻之欢喜以为易行。修善进德求度生死。後闻人说无有三乘。故是一道。以信佛语终不肯舍。如彼村人亦复如是,

(三五)宝箧镜喻。

昔有一人。贫穷困乏。多负人债无以可偿。即便逃避至空旷处。值箧满中珍宝。有一明镜著珍宝上以盖覆之。贫人见已,心大欢喜。即便发之见镜中人。便生惊怖。叉手语言:我谓空箧都无所有。不知有君在此箧中。莫见瞋也。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为无量烦恼之所穷困。而为生死魔王债主之所缠著。欲避生死入佛法中修行善法作诸功德。如值宝箧。为身见镜之所惑乱。妄见有我。即便封著。谓是真实。於是堕落失诸功德禅定道品无漏诸善三乘道果一切都失。如彼愚人弃於宝箧。著我见者亦复如是,

(三六)破五通仙眼喻。

昔有一人。入山学道得五通仙。天眼彻视能见地中一切伏藏种种珍宝。国王闻之。心大欢喜便语臣言:云何得使此人常在我国不馀处去。使我藏中得多珍宝。有一愚臣辄便往至。挑仙人双眼持来白王。臣以挑眼更不得去常住是国。王语臣言:所以贪得仙人住者,能见地中一切伏藏。汝今毁眼何所复任。世间之人亦复如是,见他头陀苦行山林旷野冢间树下。修四意止及不净观。便强将来於其家中种种供养。毁他善法使道果不成。丧其道眼已失其利空无所获。如彼愚臣唐毁他目也。

(三七)杀群牛喻。

昔有一人。有二百五十头牛。常驱逐水草随时餧食。时有一虎啖食一牛。尔时牛主即作念言:已失一牛俱不全足。用是牛为。即便驱至深坑高岸。排著坑底尽皆杀之。凡夫愚人亦复如是,受持如来具足之戒。若犯一戒不生惭愧清净忏悔。便作念言:我已破一戒。既不具足。何用持为。一切都破无一在者,如彼愚人尽杀群牛无一在者,

(三八)饮木筩水喻。

昔有一人。行来渴乏见木筩中有清净流水。就而饮之。饮水已足即便举手语木筩言:我已饮竟。水莫复来。虽作是语水流如故。便瞋恚言我已饮竟。语汝莫来。何以故来。有人见之言:汝大愚痴无有智慧。汝何以不去。语言莫来即为挽卻牵馀处去。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死渴爱。饮五欲咸水。既为五欲之所疲厌。如彼饮足。便作是言:汝色声香味莫复更来使我见也。然此五欲相续不断。既见之已便复瞋恚。语汝速灭莫复更生。何以故来使我见之。时有智人而语之言:汝欲得离者当摄汝六情闭其心意。妄想不生便得解脱。何必不见欲使不生如彼饮水愚人等无有异。

(三九)见他人涂舍喻。

昔有一人。往至他舍。见他屋舍墙壁涂治。其地平正清净甚好。便问之言:用何和涂得如是好。主人答言:用稻穀<麦戈>水浸令熟和泥涂壁故得如是,愚人即便而作念言:若纯以稻<麦戈>不如合稻而用作之。壁可白净泥始平好。便用稻穀和泥用涂其壁望得平正。返更高下。壁都劈裂。虚弃稻穀都无利益。不如惠施可得功德。凡夫之人亦复如是,闻圣人说法修行诸善。舍此身已可得生天及以解脱。便自杀身望得生天及以解脱。徒自虚丧空无所获。如彼愚人。

(四○)治秃喻。

昔有一人。头上无毛。冬则大寒夏则患热。兼为蚊虻之所唼食。昼夜受恼。甚以为苦。有一医师多诸方术。时彼秃人往至其所语其医言:唯愿大师为我治之。时彼医师亦复头秃。即便脱帽示之而语之言:我亦患之以为痛苦。若令我治能得差者,应先自治以除其患。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老病死之所侵恼。欲求长生不死之处。闻有沙门婆罗门等世之良医善疗众患。便往其所而语之言:唯愿为我除此无常生死之患。常处安乐长存不变。时婆罗门等即便报言:我亦患此无常生老病死。种种求觅长存之处终不能得。今我若能使汝得者,我亦应先自得。令汝亦得。如彼患秃之人徒自疲劳不能得差。

(四一)毗舍阇鬼喻。

昔有二毗舍阇鬼。共有一箧一杖一屐。二鬼共诤各各欲得。二鬼纷纭竟日不能使平。时有一人来见之已而问之言:此箧杖屐有何奇异。汝等共诤瞋忿乃尔。二鬼答言:我此箧者,能出一切衣服饮食床褥卧具资生之物。尽从中出。执此杖者,怨敌归服无敢与诤。著此屐者,能令人飞行无罣碍。此人闻已即语鬼言:汝等小远我当为尔平等分之。鬼闻其语。寻即远避。此人即时抱箧捉杖蹑屐而飞。二鬼愕然竟无所得。人语鬼言:尔等所诤我已得去。今使尔等更无所诤。毗舍阇者喻於众魔及以外道。布施如箧。人天五道资用之具皆从中出。禅定如杖。消伏魔怨烦恼之贼。持戒如屐。必昇人天。诸魔外道诤箧者喻於有漏中强求果报。空无所得。若能修行善行及以布施持戒禅定。便得离苦获得道果。

猜你喜欢
  佛说华手经卷第二·佚名
  六道集叙·弘赞
  称佛名号·佚名
  辩正论序·法琳
  卷第二十一(弥沙塞)·佚名
  净土圣贤录卷一·彭希涑
  序·念常
  彻视品第十八·佚名
  宝持总禅师语录卷上·佚名
  祖庭事苑目录·睦庵善卿
  大方广佛华严经吞海集序·道通
  法界安立图卷上之下·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七卷·佚名
  卷上之下·佚名
  往生集序·祩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四十一·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四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十一 卢琦 题待月亭卷 郡西古招提楼台跨城邑小亭仅数椽日斜晚凉入君侯曾此游徘徊松下立开樽待明月月来海风急俗韵忽已消素光

  • 卷三百五十九·列传第一百一十八·脱脱

        李纲下   绍兴二年,除观文殿学士、湖广宣抚使兼知潭州。是时,荆湖江、湘之间,流民溃卒群聚为盗贼,不可胜计,多者至数万人,纲悉荡平之。上言:"荆湖、国之上流,其地数千里,诸葛亮谓之用武之国。今朝廷保有东南,

  • 卷之二百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百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味腴室读书日记 光绪十二年丙戌·恽毓鼎

    十月初二日七弟生日。读《通鉴》第二百十卷唐睿宗景云元年至玄宗开元元年。司马承祯对睿宗曰:&ldquo;国犹身也,顺物自然,而心无所私,则天下理矣。&rdquo;语甚粹。晋陵尉杨相如时政疏有云:&ldquo;人主莫不好忠正而恶佞邪,然

  • ●牧令书例言·徐栋

    一州县事宜为 钦颁之书应与会典律例洗冤录等书同奉全编以为法守故不恭载 一桂林陈文恭公从政遗规包括精密当湖屈培斋先生守令垂范备着楷模黄思湖给谏福惠全书虽稍陈冗而有条有理巨细靡遗荒政丛书康济录荒政辑要皆切

  • 职官六八·徐松

    黜降官五【宋会要】崇宁元年九月十四日,诏开具元符三年臣僚章疏姓名。 邪上尤甚:范柔中、邓考甫、封觉民、李新、吴朋、衡钧、胡端修、赵令畤、周谊、安信之、孙琮、高公应、郭执中、王察、赵峋、李杰、李贲、石芳、吴

  • 卷四十四(昭七年,尽八年)·孔颖达

    【经】七年,春,王正月,暨齐平。(暨,与也。燕与齐平。前年冬,齐伐燕,间无异事,故不重言燕,从可知。○暨,其器反,传同。重,直用反。)[疏]“暨与”至“可知”。○正义曰:“暨,与”,《释诂》文也。此直言“暨齐平”,不知谁与齐平。《?梁传

  • 卷十六·蔡德晋

    钦定四库全书礼经本义卷十六无锡蔡德晋撰吉礼少牢馈食礼【此大夫祭其祖祢之礼羊豕曰少牢士祭用特豚而此用羊豕者大夫位高禄厚故享其祖考者礼亦加丰也又聘及公食大夫礼皆太牢以持卿大夫而礼记云大夫之祭以索牛是大夫之

  • 诗故卷九·朱谋玮

    明 朱谋玮 撰大雅文王篇者文王受命作周也非受命作周也周公相成王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因述文徳以训于王也礼祖有功而宗有德周之先公盛德莫如文王故宗祀之曰亹亹曰穆穆曰缉熈敬止皆其德之着见者唯其有是盛德故大命

  • 凡例·董鼎

    书传辑録纂注凡例一案久轩蔡氏【抗】淳祐经进本录朱子与蔡仲黙帖及语录数段在前今各类入纲领辑录内以便观览一是书以朱子为主故凡语録诸书应有与书经相闗者靡不搜辑仿辑略例名曰辑录附蔡传之次或有与蔡传不合及先后说

  • (五)体用与有无·钱穆

    体用二字始见于东汉末魏伯阳之《参同契》,中国古人似无此观念。庄周言:“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倘以薪为体,火为用,则焉有体尽而用自传之理。如以火为体,薪为用,则火实非体,仅一现象,而有其作用。此现象何自来,又何从

  • 增辑丹霞淳禅师语录·丹霞子淳

    上堂云。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肇法师恁么道。祇解指踪话迹。且不能拈示於人。丹霞今日擘开宇宙。打破形山。为诸人拈出。具眼者辨取。以拄杖卓一下曰。还见么。鹭鸶立雪非同色。明月芦花不似他。上堂

  • 卷十三·佚名

    嘉兴大藏经 古雪哲禅师语录古雪哲禅师语录卷十三嗣法门人传我等编颂古世尊睹星。灿灿疏星午夜晴。阎浮几个独惺惺。老胡梦里虽先觉。无奈金沙翳眼睛。世尊拈华。直指拈华已自弯。头陀何事独高攀。而今觌露投机句。万

  • 耳书·佟世思

    笔记小说集。清佟世思(1651—1692)撰,参见附录小传。约成书于康熙二十年 (1681) 前后。一卷,内分人、物、神、异四类。有康熙间《与梅堂遗集》本、民国间《辽海丛书》本等。据自序可知,作者青年时代曾随其父佟国正 (

  • 金川妖姬志·佚名

    不著撰人名氏。清野史三编本。全一册。主要记述四川大金川安抚使莎罗奔之女阿扣嫁小金川泽旺而后悔,引起大、小金川不合。岳钟琪也曾为阿扣的绝世姿色动心。阿扣离开泽旺后,莎罗奔劝她嫁明正土司,泽旺之弟良尔吉又插足此

  • 西曹秋思·黄道周

    一卷。明黄道周、叶廷秀、董养河倡和诗。黄道周,字幼玄,一字螭若,又字细遵,号石斋。福建漳浦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著有 《易象正》、董养河生平履迹待考。著有 《罗溪阁诗》。叶廷秀字谦斋,山东濮州人。天启五年(

  •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佚名

    大日经之具题。经文六卷,供养次第一卷,共七卷,唐善无畏译。真言三部经之一。胎藏界密部之本经也。见大日经条。谓大日如来自成佛以不思议之加持力说内证法之经典也。离神力之加持。不能说。不能听。就此真言一宗有自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