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364_1 【荆州歌二首】刘禹锡    渚宫杨柳暗,麦城朝雉飞。可怜踏青伴,乘暖著轻衣。   今日好南风,商旅相催发。沙头樯竿上,始见春江阔。   卷364_2 【纪南歌】刘禹锡    风烟纪南城,尘土荆门路。天寒多猎 
- ○聂冠卿多丽词聂冠卿於李良定席上赋多丽词,一时传诵。蔡君谟诗所谓“多丽新词到海边,天涯回首重依然”也。词云:“想人生,美景良辰堪惜。向其间、赏心乐事,古来难是并得。况东城、凤台沁苑,泛晴波、浅照金 
- 夫塞天地而横四海者,其唯孝乎;奉大功而立显名者,其唯义乎。何则?孝始事亲,惟后资于致治;义在合宜,惟人赖以成德。上智禀自然之性,中庸有企及之美。其大也,则隆家光国,盛烈与河海争流 ;授命灭亲,峻节与竹(帛)〔柏〕俱茂。其小也,则温 
-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明)徐纮 撰行省叅政陶安传  失名陶安字王敬姑孰人少敏悟有大志博渉经史尤深于易元季尝试于有司为明道院山长再调髙节书院秩满避乱家居沉涵道艺赋咏自乐若将终身乙未夏六月太祖起兵自和州渡江取太平路安与耆儒李习率 
-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载记第一前凉张轨 寔 茂 骏 重华 耀灵 祚 元靓天锡前赵刘渊 和 聪 粲 曜 刘宣 陈元达序晋史曰古者帝王乃生竒类淳维伯禹之苖裔岂异类哉反首衣皮飱羶饮湩而震惊中 
- 五九八 军机大臣奏呈江苏巡抚杨魁解到《九十九筹》等书请旨销毁片乾隆四十四年二月十二日据江苏巡抚杨魁将查缴颜季亨所撰《九十九筹》并《时务体要》共四本,解送到京。理合进呈,请旨销毁。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百官二。○寝园署掌守卫宗庙。 文宗定: *大庙署令一人秩从五品; 丞二人正七品。 神宗五年升令为 秩。 忠烈王三十四年忠宣改为寝园署属典仪 
- 杜时升,字进之,是霸州信安人。时升博学,通晓天文,只是不肯进入仕途。承安年间和泰和年间,宰相屡次举荐时升,说是对他可以重用。时升对所亲近的人说“:我观察正北方赤气如血,东西横贯天空,天下应当大乱,大乱之后南北应该合成一统 
- ◎节南山之什诂训传第十九陆曰:从此至《何草不黄》,凡四十四篇,前儒申毛,皆以为幽王之变小雅。郑以《十月之交》以下四篇,是厉王之变小雅。汉兴之初,师移其篇次,毛为《诂训》,因改其第焉。《节南山》,家父刺幽王也。家父,字,周大 
- 经学自唐以至宋初,已陵夷衰微矣。然笃守古义,无取新奇;各承师传,不凭胸臆,犹汉、唐注疏之遗也。宋王旦作试官,题为“当仁不让于师”,不取贾边解师为众之新说,可见宋初笃实之风。乃不久而风气遂变。《困学纪闻》云:&l 
-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録纂疏卷二十八元 汪克寛 撰定公下【辛敬王二丑十年】十年【晋定十二齊景四十八衛靈三十五蔡昭十九鄭聲公勝元年曹陽二陳閔二杞僖六宋景十七秦惠公元年楚昭十六吳闔廬十五】春王三月及齊平【 
-       大般涅槃经 第十六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梵行品之三迦叶菩萨言。如佛世尊为舍利弗说世间知者我亦得知。世间不知我亦悉知。其义云何。善男子。一切世间不知不见不觉佛性。若有知见觉佛性者。不名世间名 
-   唐 不空译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赞佛法身礼(并序)     此礼出大乘一切境界智光明庄严经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皇帝 
- 二十二卷。明韩邦奇撰。韩邦奇字汝节,号苑洛,朝邑 (今陕西大荔)人。正德三年 (1508)进士,累官至吏部员外郎,南兵部尚书。曾因以疏论时政,多次被诬奏怨谤,逮系寺官,屡起屡罢。韩邦奇性情刚直,尚气节,又嗜学,诸经子史及 
- 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原不题撰人名。据卷首吴筠序文称,此经乃李谪仙所授。序作于元和戊戌年(818)。是年吴筠已死四十年。可知序文乃中唐道士伪托,李谪仙疑即孟谪仙之误。《通志•艺文略》着录此经一卷。今《正统道藏》本一 
- 三十卷。家铉翁撰。家铉翁字则堂,眉山(今属四川)人,宋元之际经学家。宋时以荫补官,后赐进士出身,官至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元兵至,丞相檄告天下守令以城降,铉翁独不签名。宋亡不仕,元成宗即号“处士”,以寿终于家。此书作 
-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等译,与《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受记经》同本。末后有一女人发心,便得转为男子,授菩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