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唐文拾遗

七十二卷。清陆心源 (1834—1984)编辑。陆心源,字刚甫,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喜藏书,有皕宋楼,十万卷楼,守先阁等,著《潜园总集》,陆氏嗜好藏书,曾广求书籍;选择家藏旧书一百五十种,计二千余卷,解官后潜心校刊。每得《全唐文》所未录而又属于唐文者,即录存之。历时几十年,得书三千余篇,厘为七十二卷,仿《全唐文》之体例顺序排列。以补其缺,故名 《拾遗》。书前列杭州俞樾之序。该书最早为清内府刻本。1983年,中华书局以清内府刻本《全唐文》断句影印,附《潜园总集》本《唐文拾遗》,版面清晰,颇便阅读。

《唐文拾遗》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晚明二十家小品·施蛰存
  潏水集·李复
  仁山集·金履祥
  王子安集·王勃
  克斋集·陈文蔚
  韩集点勘·陈景云
  卷施阁文集·洪亮吉
  穆参军集·穆修
  张长史集·张融
  韵府拾遗·张廷玉
  古今类传岁时部·董谷士
  成都文类·佚名
  陆士龙集·陆云
  石门集·梁寅
  自鸣集·章甫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郑子玉·唐圭璋

      八声甘州   渐莺声近也,探年芳、河畔扼轻轮。旋东风染绿,绵绵平野,无际烟春。最苦夕阳天外,愁损倚阑人。无奈潇湘杳,留滞王孙。   冷落池塘残梦,是送君归后,南浦消魂。赖东君能客,醉卧展香茵。尽教更、行人远,也相伴、

  • 试一出 先声·孔尚任

    ◎康熙甲子八月〖蝶恋花〗(副末毡巾、道袍、白须上)古董先生谁似我?非玉非铜,满面包浆裹。剩魄残魂无伴伙,时人指笑何须躲。旧恨填胸一笔抹,遇酒逢歌,随处留皆可。子孝臣忠万事妥,休思更吃人参果。日丽唐虞世,花开甲子年;山中无

  • 第四十回 高小姐山上赠金 赵知府舟中送酒·萧晶玉

    且说白杨树上被绑的车夫望着四个公人骂道:“都是你们这害馋佬,贪吃美酒,误了正事,带累人跟着受罪,这可瞪着眼等死罢!”数数落落,连哭带骂,那四个公人勒着嘴说不出话来,只好肚子里乾鼓。直等至第三天,饿了个杜阮蓝

  • ●卷五·江顺诒

    ◎五曰派○香奁本非词格许宗彦莲子居词话序云:“文章体制,惟词溯至李唐而止,似为不古。然自周乐亡,一易而为汉之乐章,再易而为魏晋之歌行,三易而为唐之长短句,要皆随音律递变。而作者本旨,无不滥觞楚骚,导源风雅一也。故

  • 四集卷八十一·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八十一古今体一百五首【辛丑五】四月朔日作玉狗鸿龙顺斗迁春消九十夏初旋已欣时泽利麰麦更幸大田起陌阡红雨绿云方烂漫青山碧水未留连简书旁午勤批答慙愧番回蠢动边【昨据勒尔谨奏兰州撒拉尔

  • 卷十三·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十三目录【四十六字】清平乐【上】李白【二首】南唐李煜韦庄【六首】欧阳炯毛熙震孙光宪【二首】冯延已【二首】晏殊【三首】欧阳修晏几道【八首】

  • 序·孙一元

    太白山人漫藁序太白山人漫藁者吾友孙太初所为诗也夫曰漫者触而成声无谓有谓之云也太初关西豪杰也束髪入太白山为山人继入终南泛观恒岱遵龟蒙慕宣圣遗韵止於邹鲁之邦久之踰江淮下吴越鶡冠布袍独立於万象之表志孑如也夫

  • 第八十六回 赵中丞荡平妖寇 杨都谏纠劾权阉·蔡东藩

      却说朱燮元接着家报,系是父殁的讣音,燮元忠考性成,自然悲号不止。当由众将上前劝慰,才行停泪,即上疏乞归居丧,熹宗不得不准,特命偏沅巡抚闵梦得继任。奢、安两酋,因部众凋零,暂拟休养,彼此按兵不动,且至后文再提。且说西南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四·佚名

     万历十三年八月己亥朔营 寿宫于大峪山命大学士申时行往是日太仆寺少卿李植光禄寺少卿江东之尚宝司少卿羊可立<婠勶-釒>言大峪山非吉壤时行与故尚书徐学谟昵故赞其成憾尚书陈经邦异议故致其去以倾阁臣时行<婠勶-釒>辩

  • 第二十一册 崇德元年七月·佚名

    第二十一册 崇德元年七月初十日,先是遣大学士希福、布沙依等往阿鲁部诸贝勒处,看望和硕成亲王所娶之女,至是还。十一日,和硕肃亲王娶嫩科尔沁部伊儿都齐贝勒女为妻。时诸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固山贝子及文武各官分翼排班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 载记十·纪昀

    载记 【十】 东汉○东汉 刘旻钧继恩继元 【附】 卫融郭无为刘旻 刘钧 刘继恩 刘继元 附 △刘旻 刘旻汉高祖母弟初名崇美须髯少无赖嗜酒好博尝黥为卒高祖事晋为河东节度使以旻为都指挥使及即位以为太原尹北京留守 同平

  • 志卷第十四 高丽史六十·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礼二。吉礼大祀。太庙。○太庙享有常日者寒食腊腊兼荐鱼。 无常日者 择日四孟月三年一 以孟冬。 五年一 以孟夏其  之月卽不时享。 册

  • 徐浩传·刘昫

    徐浩的字叫季海,是越州人。父亲是徐峤,官当到洛州刺史。徐浩年少时考中了明经科,擅长草书和隶书,因文章和学识被张说看重,调任鲁山县主簿。张说又推荐他任丽正殿校理官,三次升任右拾遗,后还是任校理官。幽州节度使张守王圭把

  • 原序·袁俊翁

    四书疑节原序强学待问儒者分内事也顷科塲文兴文台以经史疑为课集愚生平癖嗜研究之学庠序书考有问必对科目行首以四书设疑次以经史发防公试私课时与门生儿子相讲肄积而之乆藁帙滋繁暇日因取新旧藁合而为一四书经史门

  • 孟子卷五·朱熹

    宋 朱子 集注万章章句上〈凡九章〉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号平声○舜往于田耕历山时也仁覆闵下谓之旻天号泣于旻天呼天而泣也事见虞书大禹谟篇怨慕怨已之不得其亲而思慕也〉万章曰父

  • 复罗阁英居士书·太虚

    来函实为佛教有心人,又如此其至诚恳切,殊使余不能不扶病而握管略酬(近年衰病极少握管时)。余之新,乃“佛教中心”以采择古今东西学术文化(包哲学科学及宗教政治经济文艺等)而适应现代机宜之新;故奔放于任何一部分而离去“佛教

  • 佛学大系·太虚

    一 三唯论二 三唯论之含摄 甲 三唯论的各摄 乙 三唯论的互摄三 三唯论之贯通 甲 三唯论与大乘宗 乙 三唯论与哲学  一 三唯论  凡治彻头彻尾之学,有“展手撑破虚空边,伸脚踏透宇宙底”之大丈夫志量者,殆

  • 卷第十四·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目录卷第十四卷八十五南岳下第三十六世随录  三峯檗庵志禅师 五牧劭圆琚禅师  叶园箨庵绳禅师 灵云醒热粹禅师  太平问松原禅师 宝安去息溟禅师  寿圣声衍恒禅师 月掌内绍种禅师  宝通俞昭汾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