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泰山道里记

记胜著作。清聂钦撰。一卷。聂钦字剑光,山东泰安人。光绪十一年(1885)夏游泰山后成此篇,三万三千字。为考证泰山长、宽、高度,广征《尚书》、 《山海经》、 《通典》、 《水经注》、历朝《一统志》等几十部古籍。自泰安城记至朗公谷,沿途名胜古迹、溪泉沟洞、岭谷岩峰、园林寺院无不备载,有关碑刻考述尤详,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追述名人游迹,多据自然景物、旧址遗存,考古谈今,保存大量历史文物资料。开篇所述地名沿革、历代泰山高宽周长也有参考价值。有《丛书集成初编》本、 《艺海珠尘》本、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泰山道里记》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侯官县乡土志·郑祖庚
  钦定盘山志·蒋溥
  古清凉传·释慧祥
  台湾通志·唐景崧
  两河经略·潘季驯
  海南杂著·蔡廷兰
  嘉定镇江志·史弥坚
  西湖水利考·吴农祥
  续补永平志·佚名
  南诏野史·杨慎
  新大陆游记·梁启超
  长安志图·李好文
  台海见闻录·董天工
  金门志·林焜熿
  南园漫录·张志淳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七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七十二椒姜类四言古椒华颂         【晋】成公绥嘉哉芳椒载繁其实厥味惟贞蠲除百疾肇惟歳始月正元日永介眉寿以祈初吉椒赞          【晋】郭 璞椒之灌植实

  • 卷一百四十七·列传第三十五·张廷玉

        解缙 黄淮 胡广 金幼孜 胡俨   解缙,字大绅,吉水人。祖子元,为元安福州判官。兵乱,守义死。父开,太祖尝召见论元事。欲官之,辞去。   缙幼颖敏,洪武二十一年举进士。授中书庶吉士,甚见爱重,常侍帝前。一日,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九、大清王朝八十多年没有·雍正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所著逆书《知新录》内云:“君臣之义,一日不可无。天下岂有无君之国哉?孟子曰:‘无父无君,是禽兽也。’禽兽亦有君臣,蜂犹如依从。如今八十余年没有君,不得不遍历域中,寻出个聪明睿智人出来做主

  • 清德宗实录选辑二·佚名

    ●光绪十年(一八八四、甲申)冬十月初二日(癸酉),谕军机大臣等:『卞宝第奏「访求地营筑法,绘具图说呈览」一折,据称「岑毓英在云南挖筑地营,曾歼巨寇;本年春间,在越境筑成连营,极为得力。该署督访求其法,曾经试验,于陆地防守最为合宜

  • 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传·刘昫

    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长安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长孙晟的妻子,也就是隋朝扬州刺史高敬德的女儿,生长孙皇后。皇后自幼就爱读书,一举一动都遵循礼仪规范。十三岁嫁给太宗。高祖武德元年(618),她被封为秦王(太宗

  • 田铎传·张廷玉

    田铎,字振之,阳城人。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授户部主事,后升员外郎、郎中。弘治二年(1489)奉诏前往四川赈灾,在宣读诏书时,因遗漏了其中的语句,而被贬谪为蓬州知州。该州东南有江州八十二顷,为豪强侵占,铎将这些土地收来全部还

  • 魏纪一 世祖文皇帝上黄初元年 (庚子、220)·司马光

    魏纪一 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 [1]春,正月,武王至洛阳;庚子,薨。王知人善察,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与敌对陈,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豪不与。用

  •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公羊高

    僖公元年春王正月,公何以不言即位?继弑君,子不言即位。此非子也,其称子何?臣子一例也。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救邢救不言次,此其言次何?不及事也。不及事者何?邢已亡矣。熟亡之?盖狄灭之。曷为不言狄灭之?为桓公讳也。

  • 讥日篇第七十·王充

    世俗既信岁时,而又信日。举事若病死灾患,大则谓之犯触岁月,小则谓之不避日禁。岁月之传既用,日禁之书亦行。世俗之人,委心信之;辩论之士,亦不能定。是以世人举事,不考于心而合于日,不参于义而致于时。时日之书,众多非一,略举较着

  • 卷三十三·陆陇其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録卷三十三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万章下伯夷目不视恶色章总防 张彦陵曰通章以孔子为主前歴叙羣圣而断其异归重圣之时上后明孔子之所以异又归重智字上伯夷目不视恶色节 张彦陵曰数段散散説去

  • 论语集解义疏卷十·皇侃

    魏 何晏 集解梁 皇侃 义疏论语子张第十九疏【子张者弟子也明其君若有难臣必致死也所以次前者既明君恶臣宜拂衣而即去若人人皆去则谁为匡辅故此次明若未得去者必宜致身故以子张次微子也】子张曰士见危致命注孔安国

  • 第十三章 17·辜鸿铭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辜讲孔子的一位学生(子夏)被任命为一个重镇的行政首脑,他问孔子,在政府中什么最重要。孔子回答:“不要匆匆忙忙去办事。不要考虑蝇头小利。如果

  • 卷十八·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十八聘礼第八之四聘遭丧入竟则遂也【竟音境下并同】正义郑氏康成曰遭丧主国君薨也士旣请事已入竟矣则遂关人未告则反 敖氏继公曰入竟则遂为其已承主国君

  • 卷十·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卷十宋 朱子 撰学礼二弟子职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必虚其心然后能有所容极谓尽其本原也】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弟毋骄恃力【服叶蒲北反 骄而恃力则羝羊触籓】志毋虚邪行必

  •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放光般若经三十卷  摩诃般若经四十卷  光赞般若经十五卷  般若钞五卷  道行般若经十卷  小品般若经十卷  右六部经共一百一十卷。  同此卷音并玄应撰。  放光般若经  

  • 卷六十二·佚名

    释照明品第四十【经】尔时,慧命舍利弗白佛言:&ldquo;世尊,是般若波罗蜜!&rdquo;佛言:&ldquo;是般若波罗蜜。&rdquo;&ldquo;世尊,般若波罗蜜能照一切法,毕竟净故。世尊,应礼般若波罗蜜。世尊,般若波罗蜜,不著三界。世尊,般

  •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五卷·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五卷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复有别四种食。行住处为食。秽相为食。行步为食。行净为食。于中何者行净而为食。若初觅食求善根果。愿我得是处所。愿我得如是行。愿我得如是发处。愿我得有如是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六卷·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六卷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六法品第七之二 六顺明分想者。云何为六。答一无常想。二无常苦想。三苦无我想。四厌食想。五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六死想。此中五想如成熟解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