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传

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长安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长孙晟的妻子,也就是隋朝扬州刺史高敬德的女儿,生长孙皇后。皇后自幼就爱读书,一举一动都遵循礼仪规范。十三岁嫁给太宗。

高祖武德元年(618),她被封为秦王(太宗)妃。当时太宗功勋卓著,他哥哥隐太子的忌恨越来越厉害。皇后伺奉高祖竭尽孝道,对各位妃嫔谦恭和顺,尽力调解各种矛盾,真正是太宗的贤内助。后来隐太子挑起内乱,太宗在玄武门对付事变,正当他的部将进宫守卫时,皇后亲自去抚慰鼓励他们好好保卫高祖,在场的人没有谁不深受感动。武德九年(626),她被封为皇太子(太宗)妃。

太宗登上帝位,把她立为皇后,追认她的父亲长孙晟为司空、齐献公。皇后最爱节俭,衣服车马一类东西,够用就行。太宗更加敬重她,经常跟她谈论奖赏处罚朝廷官员的事,她回答:“母鸡报晓,家境贫困。我是个女人,怎敢参与朝政大事。”太宗坚持跟她谈论,她始终不发表意见。当时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由于从前跟太宗是平民朋友,又是辅佐太宗登上帝位的特大功臣,太宗把他作为亲信,让他出入内室,准备任命他为宰执的高官。皇后坚持说不行,一有机会就禀奏太宗说:“我已来到皇宫,地位高到极点,实在不愿意再让哥哥、弟弟、侄儿在朝廷掌握大权。汉朝的吕雉、霍光,可以作为刻骨铭心的教训,特地请求皇上别叫我的哥哥当宰执。”太宗没有采纳她的意见,还是任命长孙无忌为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右仆射。皇后又暗地叫哥哥苦苦请求辞职,太宗不得已就答应了他的请求,改任开府仪同三司的职务,她这才高兴。皇后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长孙安业,好酒贪杯又无才能。父亲逝世时,皇后和长孙无忌兄妹俩年纪都小,长孙安业把高氏夫人逼回娘家去了,皇后对这事全没放在心上,往往请求太宗多多照顾他,官职做到监门将军。直到参与刘德裕的造反阴谋活动,太宗准备判他死刑,皇后还叩头流泪为他请命说“:安业的罪行,死一万次也不能宽恕。然而他不尊重我,世人都是知道的,如果判他极刑,别人一定会说是我依仗皇上的宠爱来报复自己的哥哥,只怕会给朝廷抹黑呀!”太宗于是免去了长孙安业的死刑。

皇后的亲生女儿长乐公主,太宗特别喜爱,到要出嫁时,命令送给多于大公主一倍的陪嫁。魏征直言规劝说“:东汉明帝时候,准备分封各个皇子,明帝说:‘我的孩子怎能得到先帝孩子那样的优厚待遇呀!’这就说明大公主实在是该得到比长乐公主更高的待遇,情感虽然有浓淡,礼仪不应分厚薄。如果让长乐公主的陪嫁超过大公主,道理上只怕说不过去,请陛下斟酌。”太宗回到后宫把这话告诉皇后,皇后感慨说:“曾经听到陛下器重魏征,还不知道其中的特别缘故。现在听到他劝谏的话,实在是会用礼仪规范君主的感情,可以说是正直而关系国家安危的大臣了。我与陛下是结发夫妻,承蒙看重,情深意厚,每当发表意见都要察颜观色,还不敢惹您生气,何况魏征是您的下级官员,情感身份有亲疏高下的差别,因此韩非专门著书阐述说服国君的艰难,东方朔专门著书阐述讽喻国君的不易,确实是有缘故的。忠诚耿直的批评听起来难受做起来有益,会听批评是国君的当务之急,采纳就天下太平,拒绝就政事混乱,衷心希望陛下审慎处理这件事,那么我们的国家幸运极了。”皇后进而请求派遣中使带上五百匹帛,到魏征的家里赏赐给他。承乾太子的奶妈遂安夫人常常禀告皇后说“:太子那边的东西都不够用,想奏请皇上解决。”皇后没有听从,说:“当太子,怕的是德行不能建立,美名不能传扬,怎么能为生活用品不足而发愁呢?”

太宗贞观八年(634),皇后陪同太宗到九成宫避暑,生病病危,承乾太子进宫伺候,私下禀告皇后说:“各种医药都用了,身体不见康复,奏请父皇赦免囚犯,并颁发免征赋税的凭证,让人信奉道教,以求神的保佑。”皇后说“:生死都由天命决定,不是人的意志能够改变的。如果行善能够延长寿命,我平生没有干过坏事;如果行善不能延长寿命,有什么神的保佑可以求到。赦免囚犯是国家大事,佛教、道教这些东西只是说明存在着各不相同的教化而已,无关国事利弊,皇上并不相信这些东西,怎能因为我这么一个女人去搅乱国家的法规?”承乾太子不敢禀奏太宗,把这事告诉了左仆射房玄龄,房玄龄又报告了太宗,太宗和侍从官员没有谁不哀叹抽泣。满朝官员一致请求大赦天下,太宗同意,皇后听到这事坚决劝阻,这才作罢。皇后病情急剧恶化,跟太宗诀别,当时房玄龄因犯过失已免职回家,皇后郑重地说:“房玄龄侍奉陛下时间最长,小心谨慎,奇妙的谋略、秘密的计策,都是他参与研究的,自始至终没有泄露一个字,没有大过,就请不要冷落他。至于我的娘家亲属,他们得到俸禄靠的是亲戚关系,不是有什么功劳,容易酿成祸患,为了永久平安,千万别让他们占据重要位置,只是以亲戚的身份进宫朝拜,就算是幸运的了。我在生前既然对国家没有贡献,死后就不要多费资财。况且安葬就是藏匿,让人不再看见。自古以来的圣君贤臣,都崇尚节俭,只有不行德政的时代,办丧事才大造陵墓,加重百姓劳苦,耗费国库财物,被有识之士耻笑。我只求依山埋葬,不必另筑高坟,不用套棺,随葬物品,都用木器陶器,节俭办理后事,这才是没有忘记我。”贞观十年(636)六月二十一,在立政殿逝世,年纪三十六岁。同年十一月初四,葬于昭陵。

长孙皇后曾经把古代妇女所做的善事编写成书,刻印为十卷,题名为《女则》,自己为它作序。还写文章批驳汉朝明德皇后马氏,认为不能抑制马家亲属,让他们把持朝政,地位显赫、势力庞大之后,才制止他们车水马龙大摆威风,这才是大掘祸水源泉而防止细枝末节罢了。并且嘱咐保管书籍文章的人说“:我写这些东西只是用来警戒自己。女人写文章没有条理,不想让皇上看到,千万不要说出去。”皇后逝世后,后宫有关人员把这事报告了太宗,太宗看罢更加悲痛,告诉亲近的臣子说:“皇后这本书,完全可以流传后世。我怎会不通达天神的意旨而不能舍弃私情呢!由于她常常劝谏,弥补了我的不足,从今以后再也听不到她有益的话,这是失去了一位贤内助,因此令人悲哀呀!”

高宗上元元年(674)八月,为长孙皇后改上尊号叫文德顺圣皇后。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五十九·列传第二百一十八·隐逸下·脱脱
  卷一百八十七·志第一百四十·兵一等·脱脱
  卷五·本纪第五·脱脱
  卷第二百五十一 唐紀六十七·司马光
  东都事略卷六·王称
  皇清开国方略巻八·阿桂
  卷八两朝椒难纪略·刘若愚
  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杨士奇
  卷之三百九·佚名
  卷五十八·苏辙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十七·杜大珪
  詹序·沈有容
  祖逖传·房玄龄
  张载传·房玄龄
  卷二百五·杨士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周纯·唐圭璋

      纯字忘机。成都人,亦自称楚人。少为浮屠。弱冠游京师,王寀最与相亲,坐累编管惠州。   蓦山溪   墨梅、荆楚间鸳鸯梅、赋此   江南春信,望断人千里。魂梦入花枝,染相思、同心并蒂。鸳鸯名字,赢得一双双,无限意。凝

  • 卷四十五·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四十五    宋 陈起 编敖陶孙臞翁诗集 改周晋仙赠丁相士之什 张颠许我以神仙薛颠谓予可英杰丁生谓二俱无成世间那得此奇崛麒麟阁上森貂蝉龙虎鼎内飞大丹腰钱跨鹤谁不愿只有圮下先吾鞭何

  • 卷六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六十八虎丘山类五言古从永阳王逰虎丘山    【陈】张正见沧波壮鬰岛洛邑镇崇芒未若兹山丽岧嶤擅水乡地灵侔少室涂艰像太行重岩标虎踞九曲峻羊肠溜深涧无底风幽谷自凉寳沈余玉气劒

  • 明诗平论二集卷二十·朱隗

    七绝下季孟莲二首茅 维二首刘 城一首董斯张六首茅元仪二首胡尔伟一首鲁宪学二首卜舜年二首蒋 棻二首徐 颕三首潘一桂一首黎遂球二首舒忠谠五首陈子龙十四首李 雯二首周立勋一首曹 溪六首汪 逸四首徐孚远一首顾

  • 列传第六十九 夷貊下·李延寿

    东夷 西戎 蛮 西域诸国 蠕蠕东夷之国,朝鲜爲大,得箕子之化,其器物犹有礼乐云。魏时,朝鲜以东马韩、辰韩之属,世通中国。自晋过江,泛海来使,有高句丽、百济,而宋、齐间常通职贡,梁兴又有加焉。扶桑国,在昔未闻也,梁普通中有道人称

  • 卷一百二十三·列传第二十·柯劭忞

      者勒蔑也孙帖额 忽必来者别   者勒蔑,兀良合氏。父札儿赤几歹,与烈祖有旧。太祖初生,札儿赤几歹以貂鼠里袱献。时者勒蔑亦在襁褓,言于烈祖,请俟长大为太祖服役。及太祖娶光献皇后,往见王罕于土兀剌河,归至不儿罕山,札

  • 纲目续麟卷四·张自勋

    【壬寅】世宗孝武皇帝建元二年夏四月有星如日夜出书法【记异也纲目纪星变有如日者焉是年有如月者焉昭帝元平元年有如杯碗者焉唐僖宗中和元年莫甚于如日者矣尤异】星字羡○按汉书无星字杨慎云曷言如日光如日也愚谓光既

  • 班马异同卷五·倪思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史记五十五张陈王周第十汉书四十留侯张良者字子房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厘王悼惠王 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岁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塟 悉以家财求客

  • 题词·薛时雨

    灯下阅《白门新柳记》,触拨坠欢,率题六绝句,以质昔年同游诸君。上海畹香留梦室主人何顿风流久寂寥,青青无复柳千条。谁知几劫红羊后,又见春风舞细腰。阅遍秦淮两岸秋,山温水软足风流。黄金挥尽才人老,借得群花当史修。画船载

  • 卷二十三·杨士奇

    永乐元年九月丙子朔○敕谕中外文武群臣曰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礼乐刑政施有其序唐虞三代至汉唐宋率由兹道舜诛四凶明五刑夏禹承之声教达于四海周公相武王灭国五十至成康而后刑措不用汉高祖初定天下命萧何定律令韩信申军

  • 卷三十·叶盛

    ●水东日记卷三十社稷设坛石主为正城隍神于少保文山像赞虞雍公诛蚊赋晦庵答王子令二书传神○社稷设坛石主为正南轩张先生曰:今州县祭社,却是要之,祭时当筑一大坛于山下,望山而祭。今立殿宇,已为不经,塑

  • 读例存疑卷五十三·薛允升

    《督捕则例》上另戸旗人逃走窝逃及邻佑人等分别治罪另戸人不刺字十日内拏获不刺字逃人自回自首同逃先回携带同逃亲属首逃各主逃人前后通算次数逃人另犯他罪赦后逃人外省驻防属下人逃公主属下人逃逃人起除刺字逃人不实

  • 提要·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七十三经注疏正字    五经縂义类提要【臣】等谨案十三经注疏正字八十一卷国朝沈廷芳撰廷芳字椒园仁和人乾隆丙辰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山东按察使是编校正十三经注疏以监本重修

  • 卷五百二十一·佚名

    △第三分见不动品第二十五之一时天帝释窃作是念。若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广说乃至一切相智。尚超一切有情之上。况得无上正等菩提。若诸有情闻说一切智智名字深生信解。尚为获得人中善利。及得世间最胜寿命。况

  • 卷第五·佚名

    律苑事规卷第五 四明演忠律寺住持嗣祖比丘省悟编述 月 圣节启建 启建满散佛祖诞忌日用诸仪律中无文今借泽山师兄禅林备用为式编之然上堂入室告香备香问讯两展触礼之类皆除去之原其坐具之制为护身护衣故触礼之法头若

  • 山海经广注·吴任臣

    地理文献考证。清吴任臣撰。十八卷。图五卷。任臣名志伊,号讬园,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诸生。康熙中举博学鸿辞,授检讨。著有《周礼大义》、 《十国春秋》等。是书因郭璞《山海经注》而补之,故曰“广注”。康熙六年(1667)

  • 真武灵应真君增上佑圣尊号册文·佚名

    真武灵应真君增上佑圣尊号册文,原不题撰人。据篇内文字,应为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所发诏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谱录类。按真武大帝原称玄武,古已有之,为北方护卫之神,唐宋以后演变为道教崇奉之神。北宋真宗时因避圣

  • 西汉演义·甄伟

    明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全称《西汉通俗演义》,又名《西汉演义传》、《西汉演义评》、《西汉全传》。八卷一百零一则。题“钟山居士建邺甄伟演义,绣谷后学敬弦周世用订讹,金陵书林敬素周希旦校锓”。甄伟,号钟山居士,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