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南诏野史

民族地理著作。是编取材于《白古通记》,史籍及传闻,辑录为是编。不载成书年。记事止万历十三年(1585)。二万余字。首载南诏星野、称名、古迹,六诏及其历代称名,南诏历代名宦、乡贤、名贤、源流、元明选举。其次概述历代相传之大白国(崖国)、拜国、建宁国、大封民国、长和国、大天兴国、义宁国、大中国、后理国,复次记大蒙国传十三世,长和国传三世,天兴国、大义宁国一世,大理国十四世,大中国一世,后理国八世,段氏总管传十二世殿后。自大蒙国至段氏总管传世,以世系为纲,纪年系事,条理明晰。虽史料多录自他书,颇便检阅。内容以蒙段史事为主,如载大蒙国劝龙晟与缅战争及通缅水陆交通里程颇翔实。故历代云南志书及考究滇史之作,多所征引。惟文中杂糅神话,佛教怪异之说。可供研究云南史志参考。是书今传本数种,内容详略,标题均有差异。以清珠碧山房抄本为善本,有《云南备征录》本,光绪六年胡蔚刻本。方国瑜《云南史料目录概说》 (中华书局1984年)可供参考。

《南诏野史》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东北边防辑要·曹廷杰
  鲊话·佟世思
  蜀中广记·曹学佺
  数学九章·秦九韶
  七十二候考·曹仁虎
  石城山志·陈诒绂
  洞霄图志·邓牧
  柳边纪略·杨宾
  中星谱·胡亶
  舟车闻见录·江藩
  江城名迹记·陈宏绪
  元和郡县图志·李吉甫
  雍正湖广通志·迈柱
  雍正浙江通志·李卫
  浙西水利书·姚文灏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王铚

    钦定四库全书雪溪集卷一       宋 王銍 撰乐府  古诗巫山高十二危峯隐寒雾旁连三巴下三楚断崖青黄耸天壁秀色苍茫接天路鼔瑟玉京嬉帝傍下镇九渊称帝女冥心可见类相求梦里襄王契神遇锵然玉佩似可期倏尔霓旌

  • 宗藩纪·张瀚

    国家分封王府,颁给禄粮,亲亲之恩,备极隆渥。然而纪纲法度,载在令甲,亦懔不可犯。夫是以恩威并举,知劝知惩,永保福泽于无疆也。然余以为亲亲者仁,不得已而裁之以法者义,故必仁尽而后义乃可施。今不先议禄粮,而遽及于防范之法,非所

  • 卷二十五 魏书二十五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第二十五·陈寿

    (辛毗传、杨阜传、高堂隆传)辛毗传,辛毗,字佐治,颍川陽翟人。他的祖辈于建武年中从陇西东迁而来。辛毗和哥哥辛评追随袁绍。操任司空时,征聘辛毗,辛毗未应。后来,袁尚在平原进攻他的哥哥袁谭,袁谭派辛毗找曹操求援。曹操正要征

  • 孝静帝纪·魏收

    孝静皇帝,名善见,清河文宣王元..的世子,母亲胡妃。永熙三年(534),官拜通直散骑侍郎,八月,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出帝元修既已西入潼关,齐献武王高欢迎请不到元修,便与百官商议,拥立元善见为肃宗孝明帝元诩的皇位继承人,

  • 卷二百四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四十帝系考【二】太皇太后皇太后【臣】等谨按螽斯衍庆瓜瓞绵长万福之原首隆懿范我朝慈宫曼夀色养含饴徽音远绍家法具存逮我孝圣宪皇后璇闱笃祜履顺垂模备福夀者八十六年受孝养者四十二

  • 原序·徐一夔

    明集礼原序大明集礼一书我皇祖高皇帝之所制也所谓吉凶军宾嘉五礼也吉礼者首之以祀典以及朝会等类凶礼也丧葬之类军也宾也嘉也各寓以戎事朝聘婚姻等类莫不详备允为万世之法程子孙之所世守而遵行推衍之也昨岁礼部请刻布

  • 纲鉴易知录卷七三·吴楚材

    宋纪哲宗皇帝纲 丁卯,二年,春正月,禁科举用王氏经义、字说。目 时科举罢词赋,专用王安石经义,且杂以释氏之说,凡士子自一语以上,非安石新义不得用。学者至不诵正经,惟窃安石之书以干进,精熟者辄上第,故科举益弊。吕公著当国,始

  • 卷之八·佚名

    尚貞王十五年,冊封使汪楫、林麟焻等賫勅至國,並欽賜御筆「中山世土」四字。冊封正使翰林院檢討汪楫、副使內閣中書舍人林麟焻齎勅至國,諭祭故王尚質,封世子尚貞為中山王,併以御筆大書「中山世土」四字並蟒縀錦幣,賜王及妃。

  • 檀弓下·戴圣

    君之适长殇,车三乘;公之庶长殇,车一乘;大夫之适长殇,车一乘。公之丧,诸达官之长,杖。君于大夫,将葬,吊于宫;及出,命引之,三步则止。如是者三,君退;朝亦如之,哀次亦如之。五十无车者,不越疆而吊人。季武子寝疾,蟜固不说齐衰而入见,曰:“斯

  • 卷十七 寓言十四(下)·孙星衍

    《庄子·外篇·天运》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老聃曰:“子来乎?吾闻子北方之贤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老子曰:“子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度数,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曰:“子又恶乎求之哉?”

  • 卷第九·朱熹

    二先生语九少日所闻诸师友说仁者公也,人一作仁。此者也;义者宜也,权量轻重之极;礼者别也,定分。知者知也,信者有此者也。万物皆有性,一作信。此五常性也。若夫恻隐之类,皆情也,凡动者谓之情。性者自然完具,信只是有此,因不信然后

  • 卷三三·邱濬

    ▲漕挽之宜(上) 《禹貢》:冀州,夾右碣石入於河(自北海達河,碣石在其右);兗州,浮(舟行水曰浮)於濟、漯,達(因水入水曰達)於河;青州,浮於汶,達於濟;徐州,浮於淮、泗,達於河;揚州,沿(順流而下曰沿)於江、海,達於淮、泗;荊州,浮

  • 增壹阿含经卷第五·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不逮品第十一(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灭一法。我证卿等成阿那含。云何为一法。所谓贪欲。诸比丘。当灭贪欲。我证卿等得阿那含。尔时。世尊便说此

  • 古农佛学答问目录·范古农

    卷一四圣应化门一 释迦佛之事略二 佛德三 佛相四 佛像五 佛身六 佛土七 观世音菩萨八 地藏王菩萨九 一切圣境之研究卷二六凡轮转门一 三善道二 三恶道三 一切神识升沈变化之研究卷三法义研求

  • 史传三编·朱轼

    《史传三编》是清人朱轼和蔡世远主持编纂的《历代名儒传》、《历代名臣传》和《历代循吏传》的合称。成书于雍正七年(1729)。这部书辑录了自汉至元名儒8人、名臣22人、循吏119人,有传有论。这部书的问世和传世,为研究

  • 仪礼要义·魏了翁

    五十卷。宋魏了翁(1178-1237)撰。魏了翁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大学生,佥书枢密院事。治学反对佛老学,推崇朱熹理学,独穷经古学,自为一家,为南宋名儒。开门授徒,学生争相报名。曾在靖州建鹤山书院。着有《九经要义

  • 师子月佛本生经·佚名

    一卷,失译。佛住竹园,须蜜比丘缘树上下,与八万四千金色之猕猴跳戏,大众讥嫌。频婆沙罗王诣佛问之。佛言比丘即是师子月佛,补弥勒之处,并说猕猴之往因,授菩萨之记。

  • 阿弥陀经义疏·元照

    全一卷。宋代灵芝元照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亦为注释鸠摩罗什所译之阿弥陀经。正文前立教、理、行、果四门:(一)教分教兴、教相二种,教兴之下,记叙如来出兴为令众生厌娑婆之苦,欣慕极乐净土,执持名号而得往生;教相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