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海南杂著

本书(一册六二面三七、二○○字)凡三篇:一曰「沧溟纪险」、一曰「炎荒纪程」,又一曰「越南纪略」;蔡廷兰撰。廷兰字香祖,号秋园;澎湖人。年十三入泮,嗣食饩。清道光十二年,澎湖饥,兴泉永道周凯勘赈,上「请急赈歌」以进。十五年秋,赴省试报罢,由厦渡澎,遭风飘至越南;次年初夏,由陆返闽。因成「海南杂着」三篇,记其见闻。后领乡荐、登进士,澎湖科甲自此始。出为峡江知县,历官至同知。本书「沧溟纪险」篇,叙遭风历险十画夜抵越南之情景;「炎荒纪程」篇,按日记在越及归途之经过;「越南纪略」篇,述越南史事并及其典章服物、风土人情。书末,今另据「澎湖厅志」抄出蔡氏若干诗文及其传略与著作书目,刊作「附录」。

《海南杂著》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台湾通志·唐景崧
  温宿县分防柯坪乡土志·潘宗岳
  两河经略·潘季驯
  伊犁略志·佚名
  河南志·宋敏求
  嘉义管内采访册·佚名
  梁京寺纪·佚名
  南岛志·新井白石
  割圆术·刘徽
  松亭行纪·高士奇
  凤山县志·李丕煜
  莎车府乡土志·甘曜湘
  坤舆图说·南怀仁
  梨树县乡土志·佚名
  柳河县乡土志·张翼廷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猛虎·徐志摩

    (The Tiger by Willam Blake)猛虎,猛虎,火焰似的烧红在深夜曲莽丛,何等神明的巨眼或是手能擘画你的骇人的雄厚?在何等遥远的海底还是天顶烧着你眼火的纯晶?跨什么翅膀他胆敢飞腾?凭什么手敢擒住那威棱?是何等肩腕,是何等神通,能

  • 卷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禅藻集卷十六明释正勉释性同辑元【七言律诗】送建昌黄绮秀才踰淮教授   圆至【二首】还山羞听紫芝歌旅馆千门讲四科绦帐未悬知巳少黑裘渐敝阅人多秋风白下沾巾别落日青淮照影过莫对饭盘嗔苜蓿桑

  • 卷一·佚名

    台湾诗钞台湾诗钞卷一沈光文徐孚远庐若腾沈光文光文,字文开,号斯庵;明浙江鄞县人。南明鲁王监国,尝与画江之役。永历初,历官至太仆卿。后至闽海,漂泊入台以居。晚与寓台人士结诗社,名曰「东吟」。着有「花木杂记」、「台湾赋

  • 林逋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林逋(968—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初游江淮间,后归隐杭州西湖孤山,赏梅养鹤,经身不仕,也不婚娶,旧时称“梅妻鹤子”。天圣六年卒,仁宗赐谥和靖先生。《宋史》、《东都事略》、《名臣碑传琬

  • 卷六十·志第十二·地理三·宋濂

        ◎地理三   ○陕西诸道行御史台   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为路四、府五、州二十七,属州十二,属县八十八。   奉元路,唐初为雍州,后改关内道,又改京兆府,又以京城为西京,又曰中京,又改上都。宋分陕西永兴、秦凤

  • 卷九十四 北凉录一·崔鸿

    沮渠蒙逊 沮渠蒙逊本张掖临松卢水胡人也匈奴有左沮渠右沮渠之官蒙逊之先世曾为此职故遂以官为氏世居卢水为酋豪高祖晖仲归曾祖遮皆雄健有勇力祖祁复延封北地王[北一作狄又作乞]父法弘袭爵苻坚

  • 张浩传·脱脱

    张浩,字浩然,辽阳渤海人。张浩原来姓高,东明王的后代。张浩的曾祖父叫张霸,在辽国做官时改为张姓。天辅中期,辽东被金朝平定,张浩以谋略献金太祖,金太祖任张浩为承应御前文字。天会八年(1130),张浩被赏赐进士及第,授为秘书郎。

  • 伸蒙子卷中·林慎思

      泽国纪三篇  上篇凡五章  辩刑  弘文先生曰有道之君刑孰峻于无道之君乎伸蒙子曰有道之君刑峻曰何不闻尧舜暴虐桀纣寛仁乎曰水火不暴于虎狼也然水火之为峻也必能滔涌天地焚燎山川而人不蹈也狼虎之为峻也止于

  • 第十四章 9·辜鸿铭

    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辜讲谈及当时一个国家(郑国)政府文件的最大优点,孔子说:“在准备这些政府文件的过程中,一个部长首先拟出草稿,另一个部长就其中的几点进行讨论,只有一位部

  • 第六章 生命的享受·林语堂

      快乐问题生之享受包括许多东西:我们本身的享受、家庭生活的享受,树木、花朵、云霞、溪流、瀑布,以及大自然的形形色色,都足以称为享受;此外又有诗歌、艺术、沉思、友情、谈天、读书等的享受,后者的这些都是心灵交流的不

  • 卷六十二·佚名

    △初分无所得品第十八之二舍利子,耳界无所有不可得故前後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故前後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耳界空故前後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

  • 答边润寰问(三则)·太虚

    边君来问,初系自述年来学佛之见解,次为基督徒对彼所发之问难。今答边君来问三节,且先广边君学佛之见解。来函谓:‘窃念一切唯心,万法唯识,不了唯心,终成魔外。彼耶、回、道等教,但是妄心之测度而已’。此段系边君自述所得佛法

  • 佛说拔除罪障咒王经一卷·佚名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净居天上。为诸大众说微妙法。是时曼殊室利菩萨摩诃萨于大众中。即从座起偏露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瞻仰尊容目未曾舍。白佛言世尊。此大法门甚深微妙实为希有。然

  • 缘生论·佚名

      郁楞迦造 隋 达磨笈多译   缘生论序  原是一心。积为三界。痴流漫远。苦树郁高。欲讨其际。难测其本。理极实相之门。筌穷假名之域。五因七果。十有二分缘生之法。总备于此。凡则

  • 卷第八·佚名

    鞞婆沙论卷第八阿罗汉尸陀槃尼撰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译四圣谛处第三十二之一四谛者。苦谛习谛尽谛道谛。问曰。四谛有何性。阿毗昙者说曰。五盛阴是苦谛。有漏因是习谛。数缘灭是尽谛。学无学法是道谛。譬喻者说曰。

  • 长途·张资平

    在岭南的重山叠嶂中,有一农村,叫做归来乡。在村的南端雁飞峰下,有一列人家。其中外观上比较宏大的,要算是涂震南的一家了。快近正午时分,村中家家屋屋都起了炊烟,只有涂家还是冷森森的。进了初夏了,太阳烈烈地把这山中的一块

  • 希澹园诗集·虞堪

    诗别集。明虞堪著。三卷。卷首有桑以时序。卷末有丁未(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虞堪跋。本集为其门生襄阳丘晋所编,存诗共三百三十三首,皆为作于元代的作品。有《四库全书》本及数种旧抄本。另有虞堪诗集,题作《鼓枻稿》

  • 无垢优婆夷问经·佚名

    一卷,后魏般若流支译。有无垢优婆夷,贤优婆夷等,问佛拂佛塔地,乃至四梵行三归戒之功德差别。佛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