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辨惑编

元明之际学者谢应芳著,共4卷15篇,另附录1卷(1937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旨在维护儒家纲常名教,反对崇拜佛教、道教和求神问卜等时俗弊端。《四库全书提要》说,谢氏“因吴俗信鬼神,多拘忌。引古人事迹及先儒议论,一一条析而辨之。”其目的在于“能因风俗而药之,用以开导愚迷,其有益于劝戒。”谢氏认为惑民之说,莫大乎老、释,崇信佛、道有害无益;祈祷鬼神是伤风败俗、费事殚财,违背圣贤古训的异端,要求人们废除神祠。在《死生》篇中,指出死生乃自然之道,非人力所为。不必求神问卜,枉求长生不老。要想长寿,就必须活动、劳动。“禹走天下,乘四载,治百川,可谓劳其形矣,而寿百年。颜子肖然坐于陋巷,箪食瓢饮,外不诱于物,内不动于心,而年不及三十。劳其形者长年,安其乐者短命。禀之于天,非人力所能为。”这些观点,有合理因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明代学者曹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明史·曹端传》)

《辨惑编》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琴诀·薛易简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佚名
  古印考略·夏一驹
  池北偶谈·王士祯
  太公阴谋·吕尚
  兰蕙小史·吴恩元
  女论语·宋若莘
  幼学分年课程·陈惟彦
  律吕成书·刘瑾
  朱文公政训·朱熹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
  笑府·冯梦龙
  南北书派论·阮元
  佐治药言·汪辉祖
  涧泉日记·韩淲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二出 拾愁·李渔

    〖西地锦〗(末皓髯冠带,外扮院子随上)矍铄还同年少,难禁白发萧萧。止余半子尚痴娇,暮景桑榆谁靠?雄风勃勃鬓萧萧,功在边陲望在朝。夜望欃枪才进舍,敢将生计学渔樵。下官姓范名钦,官拜元戎之职。自幼从军,累平大乱。忠能格主,不蒙

  • 楔子·关汉卿

    (孤、夫人上,云了)(打唤了)(正旦扮引梅香上了)(见孤科)(孤云了)(情理打别科)(把盏科,云)父亲年纪高大,鞍马上小心咱。(孤云了)(正旦做掩泪科,唱) 【仙吕】【赏花时】卷地狂风吹塞沙,映日疏林啼暮鸦。满满的捧流霞,相留得半霎,咫尺隔天涯。 【幺

  • 四集卷四·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四古今体一百四十九首【壬辰四】接要楼有会因成是什山庄静寄景无穷举要接之易简通松石春秋自殊状云烟朝暮已非同崇情常托诠象外妙解不期揽结中设以要言天下理为君

  • 卷三十六·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三十六韦应物应物京兆长安人周逍遥公夐之后少以三卫郎事明皇后折节读书辟从事河阳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两军骑士骄横绳以法被讼弃官起为鄠令大厯中制除栎阳令复以疾谢归建中初拜比部员

  • 卷六十三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司马迁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

  • 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张廷玉

        姚广孝 张玉 朱能 邱福谭渊 王真 陈亨   姚广孝,长洲人,本医家子。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事道士席应真,得其阴阳术数之学。尝游嵩山寺,相者袁珙见之曰:“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

  • 卷第二百三十七 唐紀五十三·司马光

      起柔兆閹茂(丙戌),盡屠維赤奮若(己丑)六月,凡三年有奇。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元和元年(丙戌、八0六年)   春,正月,丙寅朔,上帥羣臣詣興慶宮上上皇尊號。   丁卯,赦天下,改元。   辛未,以鄂岳觀察使韓皋為奉義節

  • 卷之九十二·佚名

    成化七年六月壬寅朔○癸卯命故辽东都指挥佥事李端子玉袭父原职卢龙卫指挥使○戊申南京右佥都御史高明奏乞养亲许之○修筑芦沟桥东西堤岸之被水冲决坍塌者○己酉命故武成后卫带俸都指挥同知柳英子春袭父原职指挥佥事○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十三·佚名

    万历二十六年六月甲寅朔户部尚书杨俊民以国用日增国赋日缩条上救时之计十款曰催徵钱粮见徵者通完逋负者带徵曰督解契税曰实报尽解赎锾曰查解一切税课曰查解农民纳吏免班银两曰凡地方官肯报解浮费及无碍堪动银充饷者纪

  • 序·佚名

    据广本补朕闻唐虞之迹纪于典谟文武之政布在方册所以昭垂百代启佑后人夐乎尚矣我二祖列宗创守同道著令史官簪笔丹陛一言一动大书特书暨乎因革钜典臣下章奏莫不综而载之以备一朝之史今所藏实录圣德神功大较可睹已维我皇

  • 跋·陈亮

    此己丑岁余所上之论也。距今能几时,发故箧读之,已如隔世。追思十八、九岁吋,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酒酣,语及陈元龙周公瑾事,则抵掌叫呼以为乐。间关世途,毁誉率过其实,虽或悔恨,而胸中耿耿者终未下脐也。一日,读杨龟山《语录》

  • 卷四·鄂尔泰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四各地方瓜尔佳氏吴理戡      吴拜苏拜       温都理桂勒赫      拜音达理巴图鲁构色       雅木达噶

  • 卷一百二十八·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八明 杨士奇等 撰礼乐【统言乐】宋仁宗庆历元年翰林学士宋祁上奏曰臣伏覩右司谏直集贤院韩琦奏劄子节文谓曾将景佑广乐记看详备见实纪

  • 魏相翟强死·佚名

    【提要】 在国际关系中,任何一个国家都将自己国家的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某个国家为自己利益去分化瓦解、挑拨离间其他国家,是天经地义、非常正常的事情。看看楚国是如何突出它的利益的。 【原文】 魏相翟强死。为甘茂谓

  • ○ 卷下·叶梦得

      杨朴、魏野皆咸平景德间隐士,朴居郑州,魏野居陕,皆号能诗。朴性癖,尝骑驴往来郑圃,每欲作诗,即伏草中冥搜,或得之,则跃而出,适遇之者无不惊。真宗祀汾阴过郑,召朴,欲命之官,即问:&ldquo;卿来,得无以诗送行者乎?&rdquo;朴揣知帝意

  • 卷首·智旭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序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序说灵峰蕅益大师自传【八不道人传】【附记】灵峰始日大师私谥窃议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序佛法无他。谛而已矣。诸佛说法。常依二谛。二谛卽三谛也。卽四谛也。卽一切谛也。卽一谛也。

  • 谈中印古代关系之偶感·太虚

    中印学会、国联同志会、国民外交协会,在中央图书馆欢迎新近返国之文化教育访印团顾一樵、吴俊升、吴文藻,沈宗濂氏,朱骝先氏主席。邀顾、吴、沈四氏一一演讲后,徐悲鸿氏以印度趣闻佐余兴。今国人谈中、印古代关系,似乎于佛

  • 发起全国佛教代表会议的提议·太虚

    ──十七年六月作──第一章 宗旨一  依何等世界众生,现何等身,说何等法;因有净土、秽土、增劫、减劫、小乘、大乘种种不同之佛教。在政治制度,社会生活皆已变更之现今中国民族,其佛教亦当然须革除从以前政俗所遗来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