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十三

万历二十六年六月甲寅朔户部尚书杨俊民以国用日增国赋日缩条上救时之计十款曰催徵钱粮见徵者通完逋负者带徵曰督解契税曰实报尽解赎锾曰查解一切税课曰查解农民纳吏免班银两曰凡地方官肯报解浮费及无碍堪动银充饷者纪录其余四款与科臣郝敬所议略同请于各省直按臣加敕一道严督所属 上是之命敕各巡按御史逐一清查依限起解以济国用回道时分别考核具奏

○乙卯大学士赵志皋以衰病痊可无期乞放 上慰留之

○丙辰谕内阁朕思阁臣 祖宗设立匡辅重任拟票丝纶实乃枢机政本之处今首辅调理三辅在告次辅位进阁办事况值中外多事之时如何不行题请卿廿□寺便详议来闻

○丁巳东征赞画主事丁应泰奏贪猾丧师酿乱权奸结党欺 君盖论辽东巡抚杨镐总兵麻贵副将李如梅廿□寺蔚山之败亡失无筭隐漏不以实闻而次辅张位三辅沈一贯与镐密书往来交结欺弊也大略论镐曰倭至则弃军士而潜逃兵败则议屯守以掩罪既丧师而辱国敢漏报而欺 君如梅曰凌蔑将官淫掠属国逗遛观望擅离信地贵曰忍于弃卒而仓皇驰遁巧于避罪而文致报章既已偾事乃复冒功而辅臣报镐书位有祸福利害与君共之语一贯有以后大<锍-釒>须先投揭而后上以便措手语且以御史汪先岸论镐拟票留中之旨密以示镐云盖先岸之<锍-釒>阁票称镐忠勇留中不下也又言自有东事以来辽兵阵亡已逾二万皆丧于如梅兄弟之手前后费饷六七百万又谓镐与如梅媚倭将清正与之讲和以私通清正之书进呈因论镐所当罪者二十八事可羞者十事如梅当斩者六当罪者十又追论镐之经理朝鲜以赂次辅位而得之今观位与镐书云云则人言不诬疏上有旨朕览此奏关系军国切要重务着五府大小九卿及科道看议来奏是日位与一贯奏辩请罢斥 上各温慰留之随该府部廿□寺官看议回奏大略主于行勘 上曰东征特遣经略经理等官责任甚重转饷调兵月无虚日冀收全胜以安外藩乃轻率寡谋至于丧师又朦胧欺蔽奏报不实法纪何在杨镐革任回籍着邢玠速赴王京暂兼经理军务麻贵李如梅姑着策励供职候勘明处分仍举风力科臣一员会同督抚监军及原奏主事丁应泰将兵马钱粮从公严勘分别功罪仍酌议东征之事师老财匮如何结局俱从实具奏毋得狥情扶同欺罔致干宪典其南北官兵当一体抚恤不得偏护后位与一贯以科臣赵完璧徐观澜交章参论位奏群臣交至孤忠可怜恳乞 圣明矜察处分以全国体内有臣心一毫无愧之语 上曰杨镐乃卿密揭屡荐夺情委用专任破倭今乃朋欺隐匿致偾东事辱国损威莫此为甚尚言一毫无愧忠义何在但念辅理多年积有勤劳姑准冠带闲住一贯<锍-釒>闻言负渐席藁待罪恳乞 圣明俯亮心迹亟赐 乾断 上以其失不过私书<锍-釒>中尚认罪愧惧温旨留之

○戊午差内监李敬同原奏李本立采珠广东先是本立因宣武门官王朝奏开采珠池可以富国助工故有是命科臣包见捷廿□寺力请罢之不纳

○己未督饷侍郎张养蒙条上饷务三事一曰今岁足运之计大略谓辽东之运易达耳山东天津海运太迟以守冻守风故也山东宜于乐亭抚宁及山海关芝麻湾廿□寺处就近造船济运天津宜繇蓟镇山海关水运至金盖预雇车骡接运则今岁之运可足矣二曰明岁济运之计欲发帑二万山东天津各添造淮船一百只期今岁未冻以前驾赴两处装运又欲行漕运衙门改拨粳稻十万或加修清江见船或改造限满洋船增募习海舵工径发义州交卸则明岁之运可济矣 曰将来持久之计自古用兵持久必务屯田近督臣邢玠业 □开屯矣秋成之后查报收获之数酌减内运仍广开事例有 田助饷以次拜官其犯罪人员非遇赦不宥者俱得以屯获赎不惟苏息中原亦充实辽左之一策也倭或时去时来我可常饱常逸不患于持久矣部覆报可

○壬戌升礼部郎中洪启睿为浙江提学佥事西安知府曹璜为湖广提学副使调湖广副使李应祥为狭西提学副使升郧阳知府苏养蒙为浙江副使湖广参政陈璧为山东按察使山东参政钟昌为云南按察使青州知府范善为狭西苑马寺少卿

○南京礼部尚书陶承学卒承学浙江会稽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中书舍人选南京广东道御史历徽州知府江西副使湖广参政福建按察使太仆寺卿应天府尹大理卿工部侍郎南京礼部尚书致仕奉旨月给夫廪至是卒生平清谨初终一节林居二十余年抚按荐剡十数上士论重之诏予祭二坛给全葬

○差兵科给事中徐观澜往朝鲜会勘东征功罪

○诏唐王母贞子孝天伦克敦行善萃于一门大节有关风化朕心嘉悦其差官赉敕奖励有司具彩币羊酒并给坊扁以示表异从礼部请也

○乙丑升郭惟贤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协理院事湖广参政薛三才为本省按察使江西副使陈一洙为湖广参政南京兵部郎中邓美政为福建佥事

○起姚继可为工部右侍郎

○兵部奏东征功罪机宜臣部一一参详如稷山一战王京戴宁可谓有功矣蔚山一战贼酋奔溃宜援桴鼓之成百年之功于俄顷若之何以援至骤奔而遗弃蹈藉之惨耶麻贵老将知兵何独懵此而复慑于经理掩多为少事益难解李如梅犯失律离次之明条逞卸罪攘级之故术失南北之和解战斗之体下累抚臣上蠹国事即重诛莫赎宜亟行严勘议罪如以麻贵见当贼冲如梅新帅辽镇或可以反败为功恐前者已非后局莫结故劾功罪以昭刑赏之公者监军御史责也审机宜以定战守之画者经略总督责也督臣既专节钺难避嫌疑御史特奉简书更宜直指评事须略成心勘事在于从实乞下本部将督抚叙报原<锍-釒>及主事丁应泰所奏事理并行监军御史觌面秉公虚心严加查勘要见将领大小功罪某为攘夺某为埋没某为漏网某为冤诬某为真级某为假级某当叙某当不叙其死捐军马器械阵失的系若干有何凭据病故的系若干有何证验粮饷蒭料作何支放有无冒破犒赏优恤作何颁给有无乾没有功者作何升赏不以细弃有罪者作何究治不以贵遗及咨经略总督战守事宜公同从长确议屯筑是否可行兵食如何可久辽卒当还各镇从宜量撤某为冗兵当汰某为冗员当裁某为投托冗役当革应留兵马而加统练者何方应用将领而足应敌者何人贼情有何机会可乘朝鲜人民有何忠义可孚结束何归荡平何日毋胶初议毋隳后功一一据实奏闻至南北皆兵不当示以偏狥藩蓠一体不宜令其疾视辑众收功在此一举 上是之命差去科臣一并勘议来奏

○丁卯户部言顷户科都给事中包见捷论采办一<锍-釒>臣窃念海徼万里之外跋涉艰难内臣似不必遣帷责成抚按尤属长便盖因匮乏而议采办 皇上固甚以国计为急若因采办而起乱萌 皇上更当以民生为重 上曰采办劳扰朕岂不知但今大典重钜军务烦兴帑藏空虚原非得已着遵旨行

○戊辰兵科给事中姚文蔚以东事结局无期和议潜行未息请速决石星沈惟敬传示东师号令诸将有媚倭议和者视此有逗遛观望者视此有失机掩败者视此其前日讲封偾事漏网诸臣及杨镐廿□寺今日果复与清正讲和查看得实一并逮治至经略邢玠受命而往躬亲阅历已踰一岁宜殚厥忠赤为国远虑悉心条画惩前毖后坚守具励战气以结东事之局可也下兵部议

○甘肃巡抚田乐陈湟中用兵始末并乞罢免又奏五月初六日古浪城楼大钟连响十余声章下该部

○御史赵文炳参襄城伯李承功玩违 明旨骚扰驿递诏罚承功禄米一年随从人役下法司究问并行各省直抚按严饬禁约

○升孙炜为光禄寺卿

○直隶巡按赵之翰言臣偶阅邸报见郑承恩奏进忧危竑议一书内参戴士衡结交权奸假造伪书中伤善类以贻 祖宗隐忧赖 皇上日月之明雷霆之威将士衡发烟瘴永戍矣第谋不止于一人书不出于一手主计者位奉行者士衡与谋者徐作刘楚先刘应秋杨廷兰万建昆也之数人者为位腹心爪牙岂有此番举动不群聚佥谋合手成书者乎今处一士衡而类士衡者独宽之处其为从而为首者反纵之非所以为平也诏部院看议以闻

○升陈荐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协理院事汪应蛟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经理朝鲜军务

○庚午山西巡抚魏允贞以无端捏造辱害难堪乞回籍听勘以明臣节盖以戴士衡捏造忧危竑议连及允贞也 上曰洞悉奸诬屡有明旨不允辞

○铸换云南布政司印

○吏科给事中程绍奏孤臣扶病趋朝惊闻毒口阴陷乞放归听勘亦以忧危竑议波及也不允

○福建巡抚金学曾以病乞休不允

○贵州巡按御史应朝卿奏叙剿捕劫掠山苗功江东之詹起东廿□寺各赏银有差杨治安蒙诏各加服色一级

○铸给提督四夷馆广宁宁前通判各关防

○加海口管粮郎中樊兆程四品职衔专管营田从凤阳巡抚李志请也

○南京工部尚书叶梦熊卒梦熊惠州归善人嘉靖乙丑进士授福清知县升户部主事转饷宁夏改山西道御史以建言谪郃阳县丞历升赣州知府平黄乡积寇钦赏叙录升历云南浙江副使以台省交荐边材改永平兵备造火车神铳事闻命解进大内面试称旨着兵部行九边为式加衔参政丙戌举贤能第一历转巡抚贵州火酋告急移巡抚狭西甘肃告急移巡抚甘肃未几宁夏变起总督魏学曾师久无功以梦熊代赐剑专征用蜡书约城中内应遂擒哱拜哱承恩以献荫一子锦衣千户世袭加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寻晋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赐飞鱼至是卒予祭葬如例仍加祭一坛

○癸酉先是御史赵之翰劾原任大学士张位以徐作廿□寺五臣为腹心所当并遣下部院集议奏称右都御史徐作慈祥博大年来大工之役夙夜备极辛勤足称奉职匪懈但与张位原有枌榆之谊至生瓜李之嫌所当令其回籍听用侍郎刘楚先与张位未闻私交且署部屡有建明亦可谓忠恳任事者祭酒刘应秋虽位同乡先后词臣但本官意气慷慨耻为脂韦此二臣者似当令其照旧供职原任给事中杨廷兰有言其与位厚者有言其厚诋位者变态不可方物主事万建昆原非位私人但轻浮难于持重此二臣者当加降调以示惩创有旨既参看明白刘楚先徐作都着回籍闲住刘应秋调外任杨廷兰万建昆俱降边方杂职  ○甲戌该部院又言伏睹张养蒙廿□寺辩<锍-釒>屡奉 明旨谕以事情洞悉不必深辩且阁臣张位科臣戴士衡杨廷兰俱已奉旨处分今又欲波及诸臣恐非 皇上洞悉之初念也乞宽宥以存国体 上曰朕屡有旨洞悉伪书惑世诬人摇危国本乃原任大学士今冠带闲住张位倡言为首已遣永戍戴士衡樊玉衡从和俱经处分其张位昨又被论受贿美珠致偾东事朕念侍讲辅政积有年劳故存国体姑准回籍冠带闲住汝廿□寺既这廿□寺说张位着革去冠带为民当差遇赦不宥若朦胧推荐科道即指名劾奏原奏官一并重治且徐作廿□寺虽系言官风闻参究其中不无趋附还分别处治奏来定夺

○大学士沈一贯乞宽假调理 上曰知卿积劳多郁成疾致有此请准暂假调理政本重地痊可即出匡辅以副眷怀

○差行人陈治则掌行安昌王丧礼

○升耿定力为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操江兼管巡江

○升工科都给事中吴岳秀为河南参政南京兵部郎中延论为江西佥事原任右布政应存卓为河南右布政

○调四川参政刘卿为山西参政

○降河南佥事任应徵为蔚州知州

○丙子诏更万世德经略朝鲜汪应蛟巡抚天津以监军陈效专驻朝鲜纪察功罪另差御史一员巡按辽东

○巡按狭西御史于永清议狭西苑马寺七监生员向随附近州县寄学不便请于清平监适中地方建立儒学收养牧军子弟礼部奏言创建所费不赀军民冒籍难诘事多掣肘未可轻议宜仍其旧将牧监童生散居州县者凡遇考随各州县类考另标一牧监名色而籍贯直书牧监字样以免相攻庶育才之意不失兴作之费可省矣

○起李戴为吏部尚书曾同亨南京吏部尚书刘东星为工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提督军务兼管漕运徐申仍为通政司左通政

○升田乐为兵部尚书李廷机为南京吏部右侍郎

○己卯 孝庄睿皇后忌辰遣豊润伯曹允成祭 裕陵

○起周世选为南京兵部尚书许弘纲仍为太常寺少卿

○辛巳 孝穆皇后忌辰遣广宁伯刘允正祭 茂陵

○升户科给事中侯庆远为刑科都给事中降原任给事中杨廷兰为广西怀仁县典史礼部主事万建昆为广西武缘县典史

○兵科给事中徐观澜奏查勘东征事宜一请敕谕朝鲜君臣前经理奉职无状业已罢还从此戢众整兵禁勿侵掠王宜尝胆卧薪练主兵储客饷兴复舆图之旧一请敕戒南北诸将朝廷录功使过恩德良厚宜释嫌疑共抒忠勇慎勿彼此异视今后凡有功罪从公赏罚敢有不遵谕旨者督抚以军法从事一诸敕督抚诸臣历查阵亡将卒或设祭以掩其骸或给赏以恤其家伤者厚抚而遣之还存者少优以作其气庶六师咸奋一请敕都察院速差巡按御史一员巡按辽东陈效速赴朝鲜会勘功罪庶查核任专日后军中不敢隐弊一请敕督抚诸臣共秉公忠各输肝胆会议丝毫无隐奏报从实具闻庶足明臣子不欺之义而抒 皇上东顾之忧下该部议

○癸未升户部郎中杨伯珂为四川佥事南京户部郎中陈震为狭西佥事起原任副使蔡梦说为山西副使林如楚为广东副使原任参政姜士昌为江西参政升狭西副使董元学为本省参政

○户科给事中郝敬建议谓 祖宗筹边至计惟屯田积粟塞下自屯政废坏畿辅东南沿海以至大江以北昔皆稼穑之场而今鞠为茂草矣顷者东征十余钟而不能致一石而数千里之膏腴任其荒芜计之左也乃条上屯田十六事其要者曰设专官久任而优恤曰勘荒田立界而分则曰广召募曰营庐舍曰先倡率曰治沟壑曰轻额税曰立户籍曰禁请讨曰杜争夺曰信命令而尤详于悬赏格四方豪杰有能自备工本督率垦田最多三年外升科输米如额者以指挥千百户冠带差廿□寺而递酬之以致赀郎援例齐民买爵良家子厕名学宫武职及有司官升级一切以垦荒为招人必争赴矣繇是田野既辟生聚日繁则什伍而简阅之因农以为兵兵有余因田以为食食则饱因屯以为守守则固此最胜之事永赖之业也但行之得人久而不倦五年之后可睹成功不报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十三

猜你喜欢
  卷四十二 志十七·赵尔巽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李心传
  第三回 火夫与司机之幸运·德龄
  卷之二百零五·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王郭两先生崇论序·李衷纯
  卷六十四·傅恒
  经幄管见卷三·曹彦约
  卷十三·李天根
  彭时传·张廷玉
  卷六十一·阿桂
  韩氏逐向晋于周·佚名
  卷三十四·佚名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雍正
  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四集卷二十二·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二十二古今体一百三十九首【甲午六】题邹一桂花月八帧李花难辨漫轻猜香暗影疎有是哉恰合青邱契神句果然林下美人来右梅月涛声收静晚风闲古镜圆擎霄汉间个是轩辕初

  • 卷三十三·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三十三    元 方囘 编山岩类 登览诗专取登高能赋之义山岩则不但登览大岳崇岭小丘幽洞崖岩磴石之游戏皆聚此 五言【十二首】 望终南          窦 牟 日爱南山好时逢夏景残白

  • 卷五·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五天象星赋           【梁】陆云公汉武帝夜游昆明之池顾谓司马迁相如曰星之明丽矣考之于歌颂求之于经史龙尾着于虢童天汉表于周士既妖謡之体陋嗟怨刺之蚩鄙每鬰悒而未摅思命篇

  • 沈約晉書·汤球

      元帝   琅琊國姓牛者與夏侯妃私通。生中宗。史通後魏書及採撰。   周顗。王敦素憚之。見輒面熱。雖復臘月。亦扇面不休。其憚如此。世說注五。   王羲之在會稽山。見一老姥持十許六角竹扇。羲之因書扇各作

  • 卷二 天启元年辛酉始、至七年丁·计六奇

      沈阳陷  总兵贺世贤驻沈阳。正月大兵数万骑抵浑河,昏候报渡河近城矣。世贤大惊,备火药于堞间,登城望大兵尚离城四里即命发炮,未伤一骑而火药已尽。须臾围城。次日副总戎尤世功率万人出战,杀伤过半而返。坚守不出,经略

  • 第五十回 逐边镐攻入潭州府 拘刘言计夺武平军·蔡东藩

      却说慕容彦超,困守兖州,已是势穷力竭,并且素性贪吝,所括民财,半犒兵士,半充囊橐,因此士无斗志,相继出降。周主郭威,又亲至城下,督军猛攻,眼见得保守不住,彦超无法可施,竟至镇星祠中,禳灾祈福。这镇星祠乃是何神?原来彦超将反,有

  • 卷之五十·佚名

    洪武三年三月庚寅朔以程昭为工部侍郎侍仪使秦文绎为户部郎中○免应天徽州等十六府州河南北平山东三省税粮诏曰盖闻自古帝王之兴必有赖于武功成武功者必有资于民力矜恤之道理所当先朕自即位以来思欲与民同乐苐以将士新

  • 卷之二百五十三·佚名

    成化二十年六月丙辰朔南京兵部右侍郎万翼奏乞改官在京以便餋亲许之翼大学士安之子也○丁巳英国公张懋等奏各都司卫所京操官受制于在任军政官该操军士缺而不补乞于军政官外增二员协同军政官轮分班赴操管事庶军马有缺易

  • 卷十·佚名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十 【起庚午周襄王元年○止壬寅周襄王三十有】凡三十三年 表例说 【三年见第】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十>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

  • 一五○九 寄谕礼部尚书纪昀原办文津阁书错讹不一而足·佚名

    一五○九 寄谕礼部尚书纪昀原办文津阁书错讹不一而足【真按:文津阁四库全书之版本优劣.真按:你看又是在避暑时御览的.】乾隆六十年七月十四日大学士 伯和<珅>字寄礼部尚书纪<昀>,乾隆六十年七月十四日奉上谕:昨于几暇,取

  • 晋纪十七 显宗成皇帝中之上咸和七年(壬辰、332)·司马光

    晋纪十七 晋成帝咸和七年(壬辰,公元332年) [1]春,正月,辛未,大赦。 [1]春季,正月,辛未(十五日),东晋大赦天下。 [2]赵主勒大飨群臣,谓徐光曰:“朕可方自古何等主?”对曰:“陛下 神武谋略过于汉高,后世无可比者。”勒笑曰:“人岂不自知!

  • 汉纪三十 王莽下天凤二年(乙亥、15)·司马光

    汉纪三十 王莽天凤二年(乙亥,公元15年) [1]春,二月,大赦天下。 [1]春季,二月,大赦天下。 [2]民讹言黄龙堕死黄山宫中,百姓奔走往观者有万数。莽恶之,捕系,问所从起;不能得。 [2]民间谣传有黄龙摔死在黄山宫中,老百姓奔走前往看热

  • 提要·陆世仪

    思辨録辑要三十五卷,国朝陆世仪撰。世仪字桴亭,太仓人。是书乃札记师友问答及平生闻见而成,仪封张伯行为汰其繁冗,分类编次,故题曰辑要,明非世仪之完本也。凡分小学、大学、立志、居敬、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天道、人道

  • 卷三十·严粲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三十 宋 严粲 撰 云汉仍叔美宣王也【笺曰仍叔周大夫也春秋桓公五年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宣王承厉王之烈【朱氏曰烈暴虐也】内有拨乱之志【疏曰何休注公羊云拨犹治也】遇烖而惧侧身修行【去声○

  • 佛说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卷中·佚名

    宋西天同译经宝法大师赐紫沙门智吉祥等奉 诏译  尔时世尊复告巨力长者及诸长者言。汝等宿植善本信根坚固。欲学菩萨摩诃萨所修之行。伏断障染求证菩提。应当观彼诸有情类。从无始来轮回流转。持苦报身经历多生不可

  • 伤寒九十论·许叔微

    一卷。宋许叔微撰。此书为作者自述医案集结而成。书中载各种疑难之证医案九十则,每则先述病例及治疗经过,然后剖析评说。作者在理论上以张仲景学说为指导,凡脉证与张氏之说相合者,用其正法,有不尽相合者,则参证仲景他

  • 寒山子诗集·寒山

    一卷。附《丰干拾得诗》一卷。唐寒山子(生卒年不详)撰。寒山子又称“寒山”。贞观中天台广兴县僧。因居于寒岩,自号寒山子。平生与僧人丰干、拾得友善。此集收诗三百一十三首,前有闾丘胤序,附丰干诗二首,拾得诗五十六

  • 礼记集说·卫湜

    一百六十卷。宋卫湜(生卒年不详)撰。湜字正叔、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历官武进令、朝散大夫、知袁州等。精于礼学,学者称为栎斋先生。是书始作于南宋开禧嘉定年间,宝庆二年(1226)成书并上表朝廷,九年后,即嘉熙末年复加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