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女论语

封建社会传统女教之书之一。唐代女学士宋若莘撰,其妹宋若昭对书进行了申释。共10篇,包括立身、学作、学礼、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训男女、营家、侍客、和柔、守节等十二章,体例仿效《论语》。以前秦设学授业的女经学家宣文君宋氏代替孔子,以东汉曹大家(即班昭)等人代颜渊、闵损,用问答体,四字一句,阐述封建妇道。《女论语》在序言中,就申明了三贞四德的女教大义,“古来贤妇,九烈三贞。名标青史,传到而今。后生宜学,亦匪难行。第一守节,第二清贞。”《女论语》还特别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行为规范,如在处理夫妻矛盾时,“夫若发怒,不可生嗔”,要“退身相让,忍气吞声”。孝敬父母,是妇女之道的应有之义,“女子在堂,敬重爹娘,寒则炕火,热则扇凉,饥则进食,渴则进汤。”对家庭其他成员和东邻西舍均要“以和为贵”,要“上房下房,子侄宜亲,东邻西舍,礼数周全”。妇女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矜持端庄,谨行循礼,“行莫回头,语莫掀唇。坐莫动膝,交莫摇裙。喜莫大笑,怒莫高声”。即使坐谈应对也要循礼有节,“凡为女子,当知礼数。女客相过,安排坐具,整顿衣裳,轻行缓步,敛手低声,请过庭户,问候通过,从头称叙,答问殷勤,轻言细语,备办茶汤,近来送去……如到人家,当知女务。”《女论语》主要强调敬事,在男尊女卑的思想基础上,把三从四德的道德规范具体化。但较之《女诫》似乎平和,内容也更丰富具体。其中也包含着不少女性修养的合理因素,反映了东方女性特有的矜持端庄、温文尔雅等女性美。今存的《女论语》托名曹大家撰,语句均为四言韵文,亦非问答体。后人推测可能不是宋若莘原著,或许是宋若昭的申释之书。

《女论语》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湛渊静语·白珽
  胡文穆杂著·胡广
  寤言·陈澹然
  东园丛说·李如篪
  瑟谱·熊朋来
  刘氏菊谱·刘蒙
  笔势论·王羲之
  女镜·夏树芳
  文学小言·王国维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
  三十五举·吾丘衍
  北苑别录·赵汝砺
  快园道古·张岱
  物理小识·方以智
  佩文斋书画谱·孙岳颁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徐锡麟

    康熙二十三年,驾幸金陵。上亲谒明太祖孝陵,由甬道旁行,谕扈从诸臣皆于门外下马。上行三跪九叩头礼,诣宝城前行三献礼,出复由甬道旁行。赏赉守陵内监及陵户人等有差,谕禁樵采,命地方宫严加巡察。父老从观者数万人皆感泣,总督王

  • 赵黑传(附赵炽传)·魏收

    赵黑,字文静,原先名为赵海,出身于凉州的一个奴隶家庭。自己说他的先祖是河内温人,他的五世祖赵术,在晋朝末年曾任平远将军、西夷校尉,所以居住在酒泉安弥县。赵海出生以后凉州被大魏平定,他被没收进宫中做了Yan人,就改名叫黑

  • 茹法亮传·李延寿

    茹法亮是吴兴武康人。宋代大明年间,开始入仕做小吏,又做过书僮。孝武帝末年,残暴严苛,鞭罚过度。孝武帝到江右围猎,挑选小吏一百八十人侍从左右,都是富家出身仪表出众的人,跟从孝武帝到南州,被鞭打的超过半数。法亮害怕,托人介

  • 杨行密传·欧阳修

    杨行密的字叫化源,庐州合淝县人。他小时候是孤儿,和小孩游戏时,常拿旗帜像打仗的样子,他二十岁时,逃到强盗里去了,刺史郑綮抓住了他,看了他的相貌感到吃惊,说:“你将要富贵了,为什么做强盗?”就把他放了。他和街坊田君页、陶雅、

  • 晋纪六 孝惠皇帝中之上永宁元年(辛酉、 301)·司马光

    晋纪六 晋惠帝永宁元年(辛酉、 公元301年) [1]春,正月,以散骑常侍安定张轨为凉州刺史。轨以时方多难,阴有保据河西之志,故求为凉州。时州境盗贼纵横,鲜卑为寇;轨至,以宋配、汜瑗为谋主,悉讨破之,威著西土。 [1]春季,正月,任命散骑

  • 第十七章 讨唐两大战役昆仑关和沙埔之战·李宗仁

    一正当我们讨伐沈鸿英军情紧急之时,唐继尧所部号称“建国军”的滇黔两省部队约六万余人,浩荡东进。唐军侵桂计划果不出我所料,系分三路而来。第一路由唐继尧的胞弟唐继虞任总指挥,自贵州的东南边境侵入三江、融县

  • 吏学指南卷之八·徐元瑞

    诸 箴提 刑 箴大元建号,盖法乎乾。有仁有威,无党无偏。天开五叶,地大一统。江淮来归,蛮夷底贡。圣念远人,视为近畿。曰守曰令,或公或私。耳目不广,情伪焉知?既遣绣衣,侈颂宝制。问民疾苦,谳狱冤滞。曰官曰吏,自大至小。毋有科

  • 卷十五 指武·刘向

    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易曰:“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夫兵不可玩,玩则无威;兵不可废,废则召寇。昔吴王夫差好战而亡,徐偃王无武亦灭。故明王之制国也,上不玩兵,下不废武。易曰:“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国

  • 灯指因缘经全文·佚名

    後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若种少善於胜福田。人天受乐。後得涅槃。是以智者,应当勤心修集善业。言福田者,即是佛也。佛身光明。如融金聚。功德智慧。以自庄严。得圆足眼。善能观察众生诸根。世间黑闇。为作灯明。众生愚

  • 大明高僧传卷第一·如惺

      皇明天台山慈云禅寺沙门释如惺撰  译经篇第一(正传一人附见二人)  元燕都庆寿寺沙门释沙啰巴传一(剌温卜迦啰思巴)  释沙啰巴西国积宁人。总丱即依癹思巴帝师薙染。习诸部灌顶法。又从着栗赤上师学大小乘。时有

  •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六卷·安慧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六卷安慧菩萨糅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决择分中谛品第一之一复次略说决择有四种。谓谛决择法决择得决择论议决择。谛决择复有四种。谓依苦集灭道四圣谛说苦谛云何。谓有情生及生所依处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六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六卷 (别录之七)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别录中支流别行录第三六百八十三部八百十二卷支流经者。谓大部之中抄出别行。大般若第二会之类是也。夫法门浩广罕究津涯。典籍纷纶靡穷边际。故有

  • 净土往生传卷中·戒珠

    正传二十人(附见四人)·陈南岳释慧思·隋天台释智顗·隋赵郡释智舜·隋河东释智通(通弟子顶盖母王氏附)·隋蒲州释真慧·隋天台释法智·唐京师释善胄·唐同州释法祥

  • 自序·别庵性统

    陈年葛滕。多少人齩来嚼去百杂碎。依旧团团圞圞。直不得引蔓牵丝。寻枝摘叶。予留心此道久矣。一日博采诸书。取其符於旨者。参以己见。汇集成帙。名曰宗旨纂要。盖不欲支离泛滥。盲瞎后人。俾学者得所依归。便於体究

  • 豫章文集·罗从彦

    宋代诗文别集。17卷。罗从彦撰。元代曹道振编。曹道振序称:“郡人许源堂刻其遗集五卷,近得邑人吴绍宗稿,厘为一十三卷,附录三卷,外集一卷,年谱一卷,凡一十八卷。”一般著录本书时,不计入1卷年谱,所以都称为17卷。《四

  • 正一出官章仪·佚名

    正一出官章仪。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系早期天师道出官上章醮仪。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科仪。出身中五体真官诸神,收录、斩杀恶人,追捕叛逃,拘鬼打入地狱,并有其他禁厌法。

  • 解夏经·佚名

    佛说解夏经,一卷,赵宋法贤译。与增一阿含二十四卷善聚品,佛说受新岁经同本。说七月十五日解夏之法。佛向舍利弗等问三业可忍。舍利弗亦向佛求可忍,并为五百比丘求可忍,尊者页擬舍说伽陀赞。

  • 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佛,住极乐世界,为观自在菩萨说吉祥天女之十二名及陀罗尼。佛住极乐世界,为观自在菩萨说此咒,能除贫穷一切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