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九十二

成化七年六月壬寅朔

○癸卯命故辽东都指挥佥事李端子玉袭父原职卢龙卫指挥使

○戊申南京右佥都御史高明奏乞养亲许之

○修筑芦沟桥东西堤岸之被水冲决坍塌者

○己酉命故武成后卫带俸都指挥同知柳英子春袭父原职指挥佥事

○翰林院修撰彭教服阕复任

○巡按直隶监察御史翟廷蕙奏分守右参将都指挥佥事赵源堤备不严致胡寇入上林站五指山杀死架炮军人事属失机请逮治之以为误事者戒 上命逮源治之○山西左布政使叶冕奏宁武鴈门等关轮班操守民壮总其大目五万有奇中有私役误事者有老疾不堪者请如巡海官事例敕布政司官一员往来各关专一提督多方奖励作兴锐气则兵有实用而民不虚劳矣章下兵部议以冕所言深切事务但各关相去甚远一人不能遍历请行山西布按二司在边董理粮储等官往来兼理提督训练为宜 上从之

○庚戌命故靖远伯王瑺子添袭爵岁禄一千石米钞兼支

○赐安南国陪臣阮廷英等宴并赐彩叚钞绢等物有差廷英回特赐其国王黎灏禁国人毋越境为寇先是广东廉州卫奏有交人驾使双桅大船越过海面偷捞球池劫掠客货及滨海琼雷等府亦各奏海贼不时登岸杀掠人畜 上已敕灏询访国中若有为恶之人须依法惩治仍戒部属今后务守礼度毋容下人侵犯边境至是灏因遣陪臣来朝贡乃上奏云臣伏听 玉旨仓皇罔措即差人遍询境内拘集海堧官吏里老究问但言部内百姓罔敢愆违未始有驾船出海窃珠夺财者但臣国清华等卫尝报有海贼三十余船潜来海岸欲图劫财杀人边吏督船剿捕彼即扬飘远遁今广东所奏如此臣恐惧之际弗敢自知又云臣国僻在海隅民以渔网为生间有恃风涛而乘危觑巡逻之无备伺隙鼠窃难保其无至如窃珍珠之异物容强盗之行奸臣之至愚尤克自省伏望 圣天子明见万里俯赐恩怜特垂矜察至是乃复降敕付廷英赍回谕灏云○壬子遣驸马都尉石璟奉敕戒谕郑王祁锳曰朕惟 祖训有曰王国文武官有能守正规谏助王保全其国者毋得轻易凌辱朝廷闻之亦以礼待况长史居辅导之首其所劝谏自当听纳岂有责辱之理且人之大伦莫重于君臣父子夫妇尔溺爱不明追咎前妃遂恶其子因长史等官劝谏屡行责棰是又悖 祖训违朝命其于三纲何如朕笃于亲亲尚虑尔一时过失未必终身迷谬特遣驸马石璟赍敕戒谕尔宜深自警省痛改前非教肓世子尽慈爱之道不可偏听谗言以摇夺之仍与选婚俾有继嗣则藩国永固福莫大焉如执迷不改致世子不能保全不惟败名失德而于爵位抑恐难保尔宜深思熟虑毋贻后悔王捧敕忧惧乃上章服罪请与世子择配 上以王既改悔置不问○癸丑福建都指挥仲荣等奏浙江处州贼胡吴清等五百余徒越境至建宁府寿宁等县银坑屯聚一千余徒强采银矿随督府县民兵剿捕于马头渔溪等处与贼交战十余合擒斩贼首周择斌等八十余徒众遂溃去窃计此贼不乘时剿灭必旋踵复来乞行浙江都布按三司严行府县巡矿官员相机擒捕以靖地方事下兵部议如所言从之

○甲寅遣兵科给事中官荣使琉球国先是以户科给事中丘弘为正使赴琉球封王弘至山东病卒故复遣荣偕副使行人韩文以往

○酉刻日生背气青赤色鲜明良久散昏刻木星犯左执法夜北方流星如大碗青白色光明烛地自正北云中东北行至近浊

○乙卯擢理刑行人李勋孙敬知县方中潘瑄王浚俱为监察御史勋福建道敬狭西道中河南道瑄浚俱江西道○丁巳命延绥等处阵亡官员指挥同知杨钰等二十六人子弟袭其职者俱升一级

○己未升狭西按察司副使宋为按察使

○庚申太医院院使施安卒其子钦乞恩赐祭下礼部覆奏从之不为例

○命征进两广达官阿讨剌等俱还京时讨剌母冯氏等言其夫男从征克敌驻劄广东今越三年艰苦万状请还京以听调用许之

○太仆寺少卿宋祯等奏在京北直隶河南山东成化六年孳生及陪赏马骡驹共二万四千九百七十一匹

○辛酉录辽东宁远等处斩贼将士功赏总兵官殴信从厚守备都指挥崔胜等俱升赏有差

○调监察御史苏庆为山东利津县知县庆自广西巡按回京复命失仪为鸿胪寺所纠也

○壬戌周府镇平王有爌薨王定王之第八子也母妃周氏洪武庚辰生壬午册封镇平王至是薨年七十有二讣闻辍朝一日赐祭葬如制谥曰恭靖

○甲子巡按直隶监察御史梁昉言四事一涿州良乡等县密迩京师其民迫于科差困于饥寒往往隐下税粮虚卖田地产业已尽征科犹存是以田野多流亡之民里甲有代偿之扰宜令有司查勘归户以清赋税一近者畿内饥荒米价腾贵诏发京储百万之粟平价以粜而济民艰然惠泽既已溥施仓廪不可不实今里河一带官民之船宜免其带甎附运粮米以补京储一水旱之灾自古不免今各处虽设预备仓而无储积之实凡遇赈济未免动费官储设或连遇荒歉公私皆困何以仰给宜专设官守以理荒政一狭西延绥等处先因地方有警暂起民兵守御许以事毕放免后遂留役调与军无异非所以示信于下也宜处置民兵以全大信 上下其章于所司

○乙丑遣内官祭中霤之神

○哈密忠顺王母弩温答失力等遣使臣火只哈三等来朝贡马驼赐宴并衣服彩叚等物有差

○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孙贤致仕贤以皇储未立上章请立 皇太子并上章陈情乞休致诏听其致仕而建储之章留中不出盖贤尝侍 上于春宫讲读至是以国本大计欲有其功而又恐人议己并乞致仕非其情也

○丙寅夜流星如盏大赤色光烛地自危宿东南行至羽林军

○丁卯 孝庄睿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周景祭裕陵

○庚午免狭西所属州县官明年朝觐以巡抚都御史马文升奏狭西旱伤且边事未靖故也

大明宪宗纯皇帝卷之九十二终

猜你喜欢
  卷第二百七十六 後唐紀五·司马光
  第七十回 误服丹铅病归冥箓 脱身羁绁怅断鼎湖·蔡东藩
  东汉会要卷三十六·徐天麟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八十八·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六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十八·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六下·袁枢
  华峤汉后书卷一·周天游
  附录二·冯玉祥
  四五 考先生·周作人
  张欣泰传·萧子显
  徐浩传·刘昫
  卷之一·朱克敬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八·佚名
  钱崇澍·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彦端·唐圭璋

      彦端字德庄,魏王廷美七世孙,鄱阳人。宣和三年(1121)生。绍兴八年(1138)进士。十二年(1142)为左修职郎,钱塘县主簿。乾道三年(1167),自右司员外郎,以直显谟阁为江南东路转运副使。四年1168),福建路转运副使,后为太常少卿。六年(1170

  • ◆罗教授蒙正(希吕集)·顾嗣立

    蒙正字希吕,其先庐陵人。父稽叔,游学新会,因家焉。蒙正生有异质,博学强记,弱冠从肇庆罗斗明学诗,尽得其法,有名于时。县尹沈寿创古冈书院,礼之,从游者甚众。寻省檄为高州学正,秩满归。至正丁亥赴省试,遇开武铨,或劝其借注巡检,不屑

  • 卷三百五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五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七十七 黄泽【字敬仲侯官人】 九日登凤丘山 秋气何凄清登高豁怀抱采菊簪白头轻风落乌帽故人隔层霄情深寡音耗欲往从之游翅短无由到林幽草青青川渺沙

  • 卷四·文洪

    钦定四库全书文氏五家集卷四明 文徴明 撰太史诗集七言古诗题友壻王世宝钩勒竹湘竿泪歇斑不留缟衣玉立清而虬萧萧寒月照空影冉冉白云生素秋谁家美人夸雪面中庭摇佩清霜愁飞来白鳯何所有玉宇瑟瑟风飕飕古来画竹谁最优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七十二·杨仲良

      神宗皇帝   市易务免行附   熙宁五年三月丙午,诏曰:『天下商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宜出内藏库钱帛,选官于京师置市易务。』先是,有魏继宗者,自称草泽,上言:『京师百货所居,市无常价,贵贱相倾,富能夺、贫能与,乃可

  • 班马异同卷三十三·倪思

    货殖列第六十九史记一百二十九货殖列第六十一汉书九十一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

  • 平定两金川方略艺文四·阿桂

    平定两金川诗【七言律诗十二首谨序】司经局洗马【臣】梦 吉【臣】闻立极统元之圣授图益地之君或制五兵或张九伐盖兼弱攻昧讫声教之大同禁暴戢凶佐雍熙之郅治皆秉如神之智本至仁之心如权重轻不爽铢黍如度长短不失毫厘

  • 窦瑗传·李延寿

    窦瑗字世珍,辽西阳洛人。自称祖籍扶风平陵,汉时大将军窦武的曾孙窦崇曾做辽西太守,于是就在辽西安家。曾祖父窦堪,是慕容氏渔阳太守。祖父窦表,冯弘城周太守,后入魏。父亲窦同,选为秀才,早年下世。普泰初年,窦瑗上书以自身地位

  • 通國身第二十二·苏舆

      氣之清者為精,人之清者為賢。治身者以積精為寶,身以心為本,國以君為主。精積於其本,則血氣相承受;賢積於其主,則上下相製使。血氣相承受,則形體無所苦;上下相製使,則百官各得其所。形體無所苦,然後身可得而安也;百官各得其所

  • 皇言定声录卷四·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十二律第四【十二律者合毎调九声与七调之二变一变清为十二声而联络布置以共为调法者也诸凡生钟较管旋宫制器无不于律乎取之故十二律第四而调已尽于此】夫九声为声七调为调以调定声亦既大备而于此更

  • 卷一·李光地

    <经部,春秋类,日讲春秋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一隐公【公名息姑鲁惠公之子姬姓侯爵自周公子伯禽始受封传世十有三而至隐公摄主国事諡法不尸其位曰隐】周【文武开基始都丰镐幽厉板荡平王东迁洛阳尽举故都而弃

  • 卷三·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内则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内则衍义卷三大学士傅以渐恭纂敬之道事夫内则曰礼始于谨夫妇又曰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聘则为妻奔则为妾孟子曰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曰往之女家必敬必

  • 卷九下·佚名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集说钦定四库全书周礼集説卷九下小行人掌邦国宾客之礼籍以待四方之使者令诸侯春入贡秋献功王亲受之各以其国之籍礼之凡诸侯入王则逆劳于畿及郊劳眡馆将币为承而摈凡四方之使者大客则摈小客则

  • 知识行为能力之三者能否一致·太虚

    ──十三年秋在武昌佛学院讲──验其知识,察其行为,探其能力,此三者一致与否,然后是圣、是凡可得而分矣。一切有情或知识高超而行为不端,或行为严肃而能力微弱,或知行一致而无能力,或行能俱美而乏智识;人性之不同,各如其面,此亦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二·澄观

    十地品第二十六(尽加所为毕)疏。初来意等者。文分为五。一总明答问可知。二夫功不下。立理明次。前因后果义次第故。解即十住。行即十行。愿即十向。故为贤终。亲证十如故名圣位。先贤后圣亦次第故。三前是教道者。辩

  • 蜀王本纪·扬雄

    亦题《蜀本纪》、《蜀记》。西汉志怪小说集。扬雄撰。《隋书·经籍志》著录,一卷。宋时亡佚。曾慥《类说》卷三十六有《蜀本纪》六则,然多非本书。辑佚本有王谟《汉唐地理书抄》、洪颐煊《经典集林》、严可均《全汉文

  • 湘行散记·沈从文

    沈从文著。由12个单篇组成(原收11篇,其中《滕回生堂的今昔》在最初结集出版时,文稿为编辑遗失漏排,1983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沈从文选集》时,重新补入)。1936年3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湘行散记》是一组以叙事

  • 太子和休经·佚名

    西晋录失译人名,即《大宝积经》第三十七阿阇世王子会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