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725_1 【书怀】于邺    长安多路岐,西去欲何依。浮世只如此,旧山长忆归。   自离京国久,应已故人稀。好与孤云住,孤云无是非。   卷725_2 【书情】于邺    负郭有田在,年年长废耕。欲磨秋镜净,恐见白头生 
-                     送郑同夫归豫章分题诗(陈基序曰:“同夫,豫章人,尝登清江范公、蜀郡虞公、丰城揭公之门,而余故人危君太朴、揭君伯坊、杨君季子、邹君鲁望、张君宣仲皆其友也。余与同夫遇于吴之隐子顾仲瑛所,行且归矣,余 
-   赵蕃 东坡在惠州窘于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萧然之叹和渊明贫士七诗今去重
    去年迫重九,倦游正长干。
    税驾僧屋古,无从借船官。
    今年山中居,朝暮无续餐。
    朔身谩九尺,何时辞馁寒。
    货殖赐何有,箪瓢未舑 
- 秦召燕王秦召燕王,燕王欲往。苏代约燕王曰:“楚得枳二国亡,齐得宋而国亡,齐、楚不得以有枳、宋事秦者,何也?是则有功者,秦之深雠也。秦取天下,非行义也,暴也。“秦之行暴于天下,正告楚曰:’蜀地之甲,轻舟浮于汶,乘夏水而下江,五日 
- 文学王敬哉为礼部尚书犹好学,寒宵拥炉,篝镫吚唔不辍。诸公子环坐听其绪论,退而笔之,为冬夜语儿笺记。时人见其书,以为其体制核而赅,其用心仁以恕,其立言皆可为天下后世法[王名崇简,直隶宛平人。癸未进士,善自谦下,崇厉名教,奖引 
- 一、浙闽总督张存仁等揭帖(报明调发广东省官兵)顺治四年三月二十八日(一)二、吏部题本(漳州府海防同知乏员,未便以标下听用武职滥补文缺,请由吏部另行题补)顺治四年六月初七日(二)三、浙闽总督张存仁揭帖(塘报抵闽剿「贼」日期)顺 
- 乾隆四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丙午固原提督刚塔奏言【臣】于闰三月十八日自固原起程查阅河州一带营伍四月十六日午刻途次巩昌接据【臣】标中军防将李良辅等禀称四月十三日未刻据署靖逺协八营守备千总马忠竒禀报韩家寨囘民 
- (刘禅传)后主传,后主名禅,字公嗣,先主刘备之子。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20),先主当了汉中王,立刘禅为王太子。待先主登上皇位后,便册封刘禅说:“章武元年(221)五月十二日,皇帝诏示:太子刘禅,我遭际汉室国运艰难,奸臣窃位篡权,国家无主 
- 范如圭字伯达,建州建阳人。少年时代跟随舅舅胡安国学习《春秋》。考中进士后,被任命为左从事郎、武安军节度推官。刚到武安军时,正碰上统帅准备杀人,范如圭指出统帅的失误,统帅认为已经签署命令不能轻易改变。范如圭严肃指 
- 马森,字孔养,怀安人。父亲马俊,晚年得子,家仆抱他不慎坠地摔死。马俊哄骗妻子说“:我的过失啊!”没有追究仆人的罪过。过了一年有了马森。嘉靖十四年(1535),中进士,授职为户部主事,历任太平知府。民间有兄弟间诉讼的案子,马森给 
-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六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元成宗大德七年郑介夫上奏曰钦惟圣朝布威敷德临简御寛极地际天罔不臣服混一之盛旷古所无三代以降自周至今二千年间得 
- 安肃徐栋致初辑 常变交济斯缓急有须养民之政不亦全乎然有贯注乎常与变而为政之所不可缓者周礼之保息是也能保息然后能养民矣 朱泽澐 张惠言 陶元淳 袁守定 熊宏备 陈宏谋 汪辉祖 刘衡 田文境 潘谘 吴荣光 
- <经部,春秋类,春秋宗朱辨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宗朱辨义卷十高淳张自超撰昭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昭公即位茅堂胡氏以为有子野之命此文定内承国于先君而后书即位之説也然昭公之立有子野之命无子野之命皆不可知夫子 
- 钦定四库全书性理羣书句解卷二宋 熊 节 编熊刚大 注训【训有诲之义管氏弟子职三篇教人逊弟之方文公取以为幼学训字训一篇乃文公门人程端蒙所作文公见之谓之大尔雅】学则【此篇述弟子为学之法】       文公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金刚界大曼拏罗广大仪轨分第一之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具足一切如来金刚加持种种最胜三昧邪智。获得一切如来殊胜宝冠 
- 无为子杨杰述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则有量,彼土之寿则无量矣;娑婆备诸苦,彼土则安养无苦矣;娑婆随业转轮生死,彼土一往则永证无生法忍,若愿度生,则任意自在,不为诸业转矣。其净秽、寿量 
- 题前悬叙三义门者。和尚止持会集。尚遵贤宗法式。今释依行。岂敢违越。  题为一书之总。故先释。人是能汇集者。故次释。行诸久远。恐茫昧故。偈乃所诠正文。故后释。  集中五十四偈。三十七咒。各以事类首标。录 
- 上清十一大曜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或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用于祈福消灾。行道者依次于神座前点燃灯光,供奉上清十一曜,礼拜赞颂,祈求消灾赐福。所谓十一大曜,即日宫太阳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