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凡例

题前悬叙三义门者。和尚止持会集。尚遵贤宗法式。今释依行。岂敢违越。  

题为一书之总。故先释。人是能汇集者。故次释。行诸久远。恐茫昧故。偈乃所诠正文。故后释。  

集中五十四偈。三十七咒。各以事类首标。录开四十四门。今但随文依次笺释。更不重科。以尘法眼。  

偈有当愿众生。俱系华严净行品文。其余咒偈并出密部。及诸经论。今皆消文。不暇详演。一恐闻者厌繁。二因疏家己钞。若欲广明。当考藏教。  

偈中四句。不出二意。一约三聚。初句摄律仪戒。次句摄众生戒。三四摄善法戒。二约四弘。初句学法门愿。次句度众生愿。三四断恼成佛二愿。随文配之。此皆义易可思。故初偈略释。余皆隐而不发。今先表明。览者自悉。  

笺释本意。专为发明当文。故不论经律诸书。凡相符者。咸引证於此作一助显。  

咒出密部。自古不翻。今仿先德。不敢强释。果能依法虔诵。毕得消灾生福。  

顶格书者。但属佛说偈咒。低一格标集字者。系和尚集文。标记字者。乃今家释语。若不提清。恐作述成混滥也。  

供养偈文。行本原无。食时念诵。乌可不解。故於中附出。略为笺释。修持者。不致有疑难焉。  

偈末戒相。诸部具明。今略释者。以便初学观览。

猜你喜欢
  修行方便不净观住分第十·佚名
  卷第四十·霁仑超永
  佛说希有较量功德经·佚名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八·佚名
  卷四百七十五·佚名
  卷三十三·佚名
  卷第三之上·大慧宗杲
  优波毱[jū]提缘品第四十七·佚名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七·智顗
  度五神通品第五·佚名
  卷四百一十二·佚名
  卷第四十三(估客部)·宝唱
  序·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八·澄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三·澄观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折·王实甫

    (长老引行者上)(长老云)明心不把优花捻,见性何须贝叶传。日出冰消原是水,回光月落不离天。贫僧是这白马寺中长老。为贫僧积功累行,累劫修来,得悟大乘三昧,住持在此寺,朝参暮礼。今日上堂做罢好事,在此闲坐。行者,山门前觑者,看

  • 卷七·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七嘉善曹庭栋编鄱阳集彭汝砺字器资饶州鄱阳人治平二年举进士第一累迁监察御史里行首陈十事指擿利害多人所难言者元丰初以馆阁校勘为江西转运判官数上疏论事元祐二年超为起居舍人权兵刑二部侍

  • 卷二百四十九·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四十九皇甫冉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人晋高士谧之後十岁能属文张九龄深器之天宝十五载举进士第一授无锡尉历左金吾兵曹王缙为河南帅表掌书记大历初累迁右补阙奉使

  • 武元衡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758—815)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建中进士。历官比部员外郎、御史中丞等职。元和二年(807)任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元和八年复为宰相。元和十年,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

  • 通志卷一百五十七·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七十后周陆腾 周恵达 冯景 苏绰【弟椿】卢辩【弟光】韦孝寛【子总兄夐】韦瑱 柳蚪【蚪弟子带韦 蚪弟庆 庆子】寇儁 长孙俭 长孙绍逺【弟澄】卢柔 裴侠 裴寛

  • 列传卷第三 高丽史九十·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宗室一。○高丽封宗室之亲且尊者曰公其次为侯 者为伯幼者为司徒司空摠称曰诸王皆不任事所以保亲亲也今据旧录作宗室传公主别附其后。○太祖

  • ·请恤沉溺官兵书·丁曰健

    卷查历年哨船、饷船失水,漂没官员弁兵之案,有详请题恤而未奉明文饬知者,有辗转查收册结而迟延未办者,有因复查生死下落久未见覆而即置之高阁者。窃思官弁及兵丁人等因公出洋,皆职分所当为。在水师不详察风云

  • 大学衍义卷四十二·真德秀

    齐家之要定国本嫡庶之分宜辨春秋左氏传桓十八年周公欲弑庄王而立王子克【庄王桓王太子王子克庄王弟子】辛伯告王遂与王杀周公黒肩王子克奔燕【辛伯周大夫】初子仪有宠于桓王桓王属诸周公辛伯諌曰并后【妾如后】匹嫡【

  • 卷十三·库勒纳

    <经部,书类,日讲书经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书经解义卷十三冏命伯冏臣名也穆王以伯冏为太仆正史臣录其诰命之辞因以冏命名篇王若曰伯冏惟予弗克于德嗣先人宅丕后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此一节书是穆王自言嗣位之重思

  • 书蔡氏传旁通卷四上·陈师凯

    元 陈师凯 撰泰誓上周文王国号后武王因以爲有天下之号史记后稷封于邰公刘子庆节国于豳古公亶父止于岐下徐广曰山在扶风美阳县西北其南有周原皇甫谧云邑于周地故始改国曰周愚按周室王业之兴始于太王大于文王成于武王

  • 首楞严经玄义卷下·智旭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玄义卷下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撰述菩萨比丘温陵道昉参订第二显体为十。初明须显体。二释体义。三正出体。四引证。五会通异名。六广简伪滥。七明入体之门。八徧为众经体。九徧

  • 天童和尚辟妄救略说目录·密云圆悟

    天童和尚辟妄救略说目录缘起卷之一  七佛 毗婆尸佛 尸弃佛 毗舍浮佛 拘留孙佛 拘那含牟尼佛 迦叶佛 释迦牟尼佛卷之二  西天祖师 一祖摩诃迦叶尊者 二祖阿难尊者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 四祖优波鞠多尊者 

  • 西汉文纪·梅鼎祚

    二十四卷。明梅鼎祚编。明冯惟讷曾辑陈、隋以前之诗以成《古诗纪》一百五十六卷;梅鼎祚仿其意而辑陈、隋以前之文,编为 《文纪》,此为其一。此编则一以 《史记》、《汉书》为主,而杂采他书附益之。所据根本,较诸子杂言犹

  • 训俗遗规·陈宏谋

    五卷。清陈宏谋撰。陈宏谋辑有五部论道德和教育的著作,合称《五种遗规》。即有关社会生活的《训俗遗规》五卷,有关教育少年的《养正遗规》四卷,有关教育子女的《教女遗规》三卷和《从政遗规》两卷以及有关官箴的《在官法

  • 月波洞中记·郑樵

    二卷,不著撰人名氏。此书始见于南宋郑樵《通志·艺文略》,作一卷,并云:“老君记于太白山月波洞中,凡九篇。”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此书亦一卷,称“唐任逍遥得之于太白山石壁上,凡九篇,相形术也”。《宋史·艺文志》著录《月

  • 二皇甫集·皇甫冉

    七卷。唐皇甫冉、皇甫曾兄弟合集。皇甫冉(714—767)字茂政,江苏丹阳人。天宝十五年(756)进士。大历中官至左补阙。皇甫曾(约756年前后在世,生卒不详)字孝常。天宝十二年(753)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谪阳翟(今河南禹县)令

  • 明亡述略·锁绿山人

    二卷。清锁绿山人撰。《明亡述略》记明季亡国史实,首卷述崇祯帝及辅臣周延儒、温体仁事。又述孙承宗、洪承畴、卢象升、杨嗣昌、孙传庭、蔡懋德、周遇吉、秦良玉等围剿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以及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

  • 锦江禅灯·丈雪通醉

    凡二十卷,另有目录一卷。清代临济宗僧丈雪通醉(1610~1693)着,康熙三十二年(1693)重刊。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五册。通醉广搜历代诸家史传、语录,依指月录等之体例,将历代各宗共为一源,而不别分五家七宗等枝末派系,惟于卷目之下标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