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二十五

 

  卷725_1 【书怀】于邺

  长安多路岐,西去欲何依。浮世只如此,旧山长忆归。

  自离京国久,应已故人稀。好与孤云住,孤云无是非。

  卷725_2 【书情】于邺

  负郭有田在,年年长废耕。欲磨秋镜净,恐见白头生。

  未作一旬别,已过千里程。不知书与剑,十载两无成。

  卷725_3 【涂中作】于邺

  西南千里程,处处有车声。若使地无利,始应人不营。

  天涯犹马到,石迹尚尘生。如此未曾息,蜀山终冀平。

  卷725_4 【春过函谷关】于邺

  几度作游客,客行长苦辛。愁看函谷路,老尽布衣人。

  岁远关犹固,时移草亦春。何当名利息,遣此绝征轮。

  卷725_5 【褒中即事】于邺

  风吹残雨歇,云去有烟霞。南浦足游女,绿蘋应发花。

  远钟当半夜,明月入千家。不作故乡梦,始知京洛赊。

  卷725_6 【岁暮还家】于邺

  东西流不驻,白日与车轮。残雪半成水,微风应欲春。

  几经他国岁,已减故乡人。回首长安道,十年空苦辛。

  卷725_7 【还家】于邺

  为客忆归舍,归来还寂寥。壮时看欲过,白首固非遥。

  独酌几回醉,此愁终不销。犹残鸡与犬,驱去住山椒。

  卷725_8 【题华山麻处士所居】于邺

  贵贱各扰扰,皆逢朝市间。到此马无迹,始知君独闲。

  冰破听敷水,雪晴看华山。西风寂寥地,唯我坐忘还。

  卷725_9 【天南怀故人】于邺

  独行千里尘,轧轧转征轮。一别已多日,总看成老人。

  洞庭雪不下,故国草应春。三月烟波暖,南风生绿蘋。

  卷725_10 【路傍草】于邺

  春至始青青,香车碾已平。不知山下处,来向路傍生。

  每岁有人在,何时无马行。应随尘与土,吹满洛阳城。

  卷725_11 【秋夕闻雁】于邺

  星汉欲沈尽,谁家砧未休。忽闻凉雁至,如报杜陵秋。

  千树又黄叶,几人新白头。洞庭今夜客,一半却登舟。

  卷725_12 【洛中有怀】于邺

  潺潺伊洛河,寂寞少恩波。銮驾久不幸,洛阳春草多。

  卷725_13 【送魏山韦处士(一作送田处士西游)】于邺

  阴阴亭际间,相顾惨离颜。一片云飞去,嵯峨空魏山。

  卷725_14 【白樱桃】于邺

  王母阶前种几株,水晶帘内看如无。

  只应汉武金盘上,泻得珊珊白露珠。

  卷725_15 【白樱树】于邺

  记得花开雪满枝,和蜂和蝶带花移。

  如今花落游蜂去,空作主人惆怅诗。

  卷725_16 【下第不胜其忿题路左佛庙】于邺

  雀儿未逐飏风高,下视鹰鹯意气豪。

  自谓能生千里足,黄昏依旧委蓬蒿。

  卷725_17 【感怀(一作感情)】于邺

  东风吹草色,空使客蹉跎。不设太平险,更应游子多。

  几伤行处泪,一曲醉中歌。尽向青门外,东随渭水波。

  卷725_18 【游中梁山】于邺

  僻地好泉石,何人曾陆沈。不知青嶂外,更有白云深。

  因此见乔木,几回思旧林。殷勤猿与鸟,唯我独何心。

  卷725_19 【寻山】于邺

  到此绝车轮,萋萋草树春。青山如有利,白石亦成尘。

  水阔应无路,松深不见人。如知巢与许,千载迹犹新。

  卷725_20 【宿江口】于邺

  南渡人来绝,喧喧雁满沙。自生江上月,长有客思家。

  半夜下霜岸,北风吹荻花。自惊归梦断,不得到天涯。

  卷725_21 【秋夜达萧关】于邺

  扰扰浮梁路,人忙月自闲。去年为塞客,今夜宿萧关。

  辞国几经岁,望乡空见山。不知江叶下,又作布衣还。

  卷725_22 【斜谷道】于邺

  乱峰连叠嶂,千里绿峨峨。蜀国路如此,游人车亦过。

  远烟当驿敛,骤雨逐风多。独忆紫芝叟,临风歌旧歌。

  卷725_23 【过百牢关贻舟中者】于邺

  蜀国少平地,方思京洛间。远为千里客,来度百牢关。

  帆影清江水,铃声碧草山。不因名与利,尔我各应闲。

  卷725_24 【客中览镜】于邺

  何当开此镜,即见发如丝。白日急于水,少年能几时。

  每逢芳草处,长返故园迟。所以多为客,蹉跎欲怨谁。

  卷725_25 【长安逢隐者】于邺

  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

  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

  卷725_26 【与僧话旧】于邺

  草堂前有山,一见一相宽。处世贵僧静,青松因岁寒。

  他山逢旧侣,尽日话长安。所以闲行迹,千回绕药栏。

  卷725_27 【赠王道士】于邺

  日日市朝路,何时无苦辛。不随丹灶客,终作白头人。

  浮世度千载,桃源方一春。归来华表上,应笑北邙尘。

  卷725_28 【匣中琴】于邺

  世人无正心,虫网匣中琴。何以经时废,非为娱耳音。

  独令高韵在,谁感隙尘深。应是南风曲,声声不合今。

  卷725_29 【友人亭松】于邺

  俯仰不能去,如逢旧友同。曾因春雪散,见在华山中。

  何处有明月,访君听远风。相将归未得,各占石岩东。

  卷725_30 【过洛阳城】于邺

  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九陌鼓初起,万车轮已行。

  周秦时几变,伊洛水犹清。二月中桥路,鸟啼春草生。

  卷725_31 【客中月(一作望月)】于邺

  离家凡几宵,一望一寥寥。新魄又将满,故乡应渐遥。

  独临彭蠡水,远忆洛阳桥。更有乘舟客,凄然亦驻桡。

  卷725_32 【王将军宅夜听歌】于邺

  朱槛满明月,美人歌落梅。忽惊尘起处,疑有凤飞来。

  一曲听初彻,几年愁暂开。东南正云雨,不得见阳台。

  卷725_33 【长信宫】于邺

  莫问古宫名,古宫空有城。惟应东去水,不改旧时声。

  卷725_34 【高楼】于邺

  远天明月出,照此谁家楼。上有罗衣裳,凉风吹不休。

  

猜你喜欢
  刘浩·唐圭璋
  荣諲·唐圭璋
  提要·钱澄之
  ◆舒□□逊·顾嗣立
  第五十四回 真女儿时时装假·陈端生
  第三十五出 被擒·梁辰鱼
  卷八·佚名
  第九歌 一网重来一网轻·刘半农
  巻五·邵浩
  卷七·王翰
  巻一·孙绍远
  卷九十四·曹学佺
  卷二百二十三·佚名
  御选宋诗卷六十一·康熙
  赵微明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190 ·佚名

    刘克庄 祺山院 昔日祺山院,今惟认土丘。 有僧逃债去,无主施钱修。 野叟樵难禁,岩仙弈未休。 何须悲幻境,佛比作浮沤。 刘克庄 起来 起来呵手检衣篝,烛影蛩声伴小楼。 赖有梦中堪细说,锦笺写

  • 石田诗选巻九·沈周

    (明)沈周 撰○花竹【草木附】古梅折枝歌搰蛟不肯居西湖穹窿山中潜作都千年杂与草木处土膏沁骨苍皮麄雪中挛拳冻欲死老腊又仗春风稣今年苦遭斤斧厄左股割落从樵夫幽灵暗泣天亦黑十斛清泪含明珠抱材肯受爨下辱失势岂分沟

  • 卷之二百二十五·佚名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丙子朔夜岁星犯垒壁阵○丁丑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上命晋王总宋国公冯胜等所统河南山西马步军士出塞胜及颍国公傅友德开国公常昇定远侯王弼全宁侯孙恪等驰驿还京其余将校悉听晋王节制○诏长兴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十五·佚名

    嘉靖四年九月丁巳朔○查盘边饷给事中韩楷御史许中劾奏巡抚宣府都御史李铎侵费官银户部议覆行巡按御史查核上从之仍令铎自陈○戊午○天方国王亦麻都儿等遣使大者马黑木等来贡马驼方物赏赉如例○己未○升尚宝司司丞邵天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七·佚名

    正统九年六月己卯朔燕山左等卫带俸都指挥使安朵耳只等一百三十九员随太监刘永诚往甘肃备御乞借支今年未支俸给本色五分折色五分从之○礼科给事中徐忭行人刘逊奉使琉球还以船顺带琉球使臣梁回等三十名来京并受黄金沉香

  • 卷之四百三十七·佚名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春正月。己酉朔。上诣奉先殿行礼。  ○遣官祭太庙后殿。均黄绫本  ○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诣皇极门庆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礼成。御乾清宫受朝贺。谕档  ○诣仪鸾殿问

  • 谷山笔麈卷之十七  释道·于慎行

    汉史西域传所记三十六国道里、风俗、人民、户口纤悉具备,然不闻有浮屠之教,其时诚有之,张骞有不以闻耶?且其时武帝慕道求仙,方且驰心于海上三山恍惚虚无之境,岂有浮屠之教已行而骞不以闻者耶?然佛经传其渊源,远自上古,即周定王

  • 吕才传·刘昫

    吕才,博州清平县人。小时候爱好学习,熟读阴阳方技一类书籍。贞观三年(629),太宗命令祖孝孙修改整理乐曲,祖孝孙却跟懂音乐的王长通、白明达等人各持一说相持不下。太宗命令侍臣重新寻找行家,中书令温彦博推荐吕才,说他聪明

  • 卷二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大金集礼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二十三御名      圣节御名天防十四年六月齐国申乞降下御名音切及同音字号下礼部检讨问具申覆施行【天防十三年十一月巳依亡辽干统二年体式定撰帖草令沿边

  • 第五讲·孙中山

    今天所讲的问题,是要用什么方法来恢复民族主义。照以前所讲的情形,中国退化到现在地位的原因,是由于失去了民族精神,所以我们民族被别种民族征服,统制了两百多年。从前做满洲人的奴隶,现在做各国人的奴隶。现在做各国人的奴

  •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十四章 太初之道·林语堂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

  • 卷九·黄仲炎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通说卷九     宋 黄仲炎 撰成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三月作丘甲作丘甲者杜预以爲周制甸出甲士三人今鲁使丘出之是丘出甸赋也孙觉氏非之以爲丘出甸赋丘岂能供之哉鲁成虽暴

  • 卷五十八·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五十八定公五年春王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三月公羊作正月】【附录左】五年春王人杀子朝于楚【因楚乱也终闵马父之言】夏归粟于蔡【左传】夏归粟于蔡以周亟矜无资【亟急也】【公羊传】孰归

  •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七·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尔时国主阿阇世王。与无数百千臣佐眷属。既至会已。睹诸胜相。乃至见彼金色童子。净月轮中光明皎洁。莲花台上安处其座。如云散空秋天满月。复如金幢其

  • 佛说守护大千国土经卷上·佚名

        西天北印度乌填曩国帝释宫寺传法大师三藏沙门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王舍城鹫峰山南面佛境界大树林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其名曰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目乾连。尊者摩诃迦叶尊者

  • 卷第七·朝宗通忍

    嘉兴大藏经 朝宗禅师语录朝宗禅师语录卷第七侍者 行导 编机缘举拄杖问一僧我唤作拄杖你唤作甚么僧云拄杖师云落在山僧圈缋里僧又云拄杖师云未有自繇分在僧又云拄杖师云僵遭瘟又问一僧我今不唤作拄杖你唤作甚么僧

  • 忏悔录·卢梭

    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卢梭的自传,记载了他自己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彼得岛之间五十多年的生活经历。写于1781—1788年。这部自传可说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反对封建专制的不平等社会、为维护“人权”而斗

  • 天才·德莱塞

    长篇小说。德莱塞著。作于1915年。主人公威特拉青年时代追求现实主义艺术,在画布上描绘了城市贫民区的景象、饥饿的人们和衣衫褴褛的儿童形象,但这些很快就不“时髦”了。他为了狭隘的个人利益,把自己的优秀作品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