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易缉说

十卷,元王申子著。该书专主数术之学,但其论与先前绝异。大旨以《河图》配先天卦,以《洛书》配后天卦,而对陈抟、邵雍、程颐、朱熹之说——辨其所误。《通志堂经解》本。此书前二卷述河图洛书之义,不取陈抟、邵雍旧说而自创新意;后八卷训解《周易》经传,大致平实,亦颇有发明。《四库全书提要》指出:王氏“说《易》则力主数学,而持论与先儒迥异。大旨以河图配先天卦,以洛书配后天卦,而于陈抟、邵子、程子、朱子之说一概辨其有误。于古来说《易》七百余家中,惟取六家:一、河图洛书,二、伏羲,三、文王,四、周公,五、孔子,六、周子太极图也。

《大易缉说》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道德真经注·吴澄
  医旨绪余·孙一奎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吴谦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佚名
  太上太清天童护命妙经·佚名
  洞玄灵宝二十四生图经·佚名
  玄门报孝追荐仪·佚名
  太上老君说消灾经·佚名
  洞真太上神虎隐文·佚名
  温病正宗·王松如
  易精蕴大义·解蒙
  脉理求真·黄宫绣
  体玄真人显异录·佚名
  周易参同契通真义·彭晓
  医验随笔·沈奉江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一十一·彭定求

        卷711_1 【依御史温飞卿华清宫二十二韵】徐夤   地灵蒸水暖,天气待宸游。岳拱莲花秀,峰高玉蕊秋。   朝元雕翠阁,乞巧绣琼楼。碧海供骊岭,黄金络马头。   五王更入帐,七贵迭封侯。夕雨鸣鸳瓦,朝阳晔柘裘。

  • 围棋闯局·詹时雨

    (旦扮莺引旦俫扮红上)(旦)自从寺中见了那秀才,便有些心中放不下,况兼昨夜妾身焚香拜月之时,他到墙角边吟诗,我也依著他韵脚儿和了一首。我想著那秀才诗意,好生关妾之情,使我绣房中身心俱倦。倦绣无心正无奈,月明花落又黄昏。

  • 残破·徐志摩

    一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 当窗有一团不圆的光亮, 风挟着灰土,在大街上 小巷里奔跑: 我要在枯秃的笔尖上袅出 一种残破的残破的音调, 为要抒写我的残破的思潮。二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 生尖角的夜凉在窗缝里 妒忌屋内残余的暖气

  • 列传第五 梁士彦子刚 梁默·魏徵

    梁士彦,字相如,安定乌氏人也。少任侠,不仕州郡。性刚果,喜正人之是非。好读兵书 ,颇涉经史。周世以军功拜仪同三司。武帝将有事东夏,闻其勇决,自扶风郡守除九曲镇将,进位上开府,封建威县公,齐人甚惮焉。寻迁熊州刺史。后从武帝

  • 三六一 军机大臣奏请令门应兆在四库全书校对上行走俾校勘图样片·佚名

    三六一 军机大臣奏请令门应兆在四库全书校对上行走俾校勘图样片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查四库全书处凡有绘画图样等事,前经奏明另设绘图誊录承办,但一切校勘更改,需人办理。查有理藩院主事门应兆,系汉军,前在礼器馆绘

  • 青燐屑下卷·应廷吉

    慈谿应喜臣著乙酉元旦,大风拔木,积雪数尺。自腊迄春,阴凝不霁。白洋河干,聊为锦蕞;飘洒浸润,竟不成礼。阁部以粮饷不前,诸军饥馁;断荤绝饮,蔬食啜茗而已。兴平至徐州,程肖宇率骁健之士六人以降(肖宇,丰沛间大盗也;聚众数千,攻掠无忌

  • 薛莹后汉记·周天游

    周天游辑注光武帝纪○○一光武征伐,尝乘革车羸马。公孙述破,益州送乐器、旅车〔一〕、乘舆,(什)〔法〕物然后备〔二〕。──书钞卷一三九 〔一〕范书光武帝纪作「葆车」,是。 〔二〕据范书光武帝纪改。 ○○二王莽之际,天下

  • 沈鲤传·张廷玉

    沈鲤,字仲化,归德人。祖父沈瀚,任过建宁知府。沈鲤,嘉靖年间乡试中举。师尚诏叛乱,攻占归德,而后向西逃去。沈鲤谋思贼民必将再来,急忙告诫驻守大臣,捕杀城中与贼民勾通的人,严加防守。贼民返回,逼近城池,看见有了防备便离去了。

  • 卷四十八·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四十八钱塘程川撰书八周书一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须是刚徤中正出人意表之君方能立天下之事如创业之君能定祸乱者皆是智勇过人【万人杰录防誓上】或问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便是理

  • 春秋诸国统纪序·齐履谦

    读三百五篇之诗曰有美有刺也读二百四十二年之春秋曰有襃有贬也盖夫子既殁而序诗传春秋者固已云然则非秦汉以后之儒创为是説也説经而迷于是也千年矣逮自朱子诗传出人始知诗之不为美刺作若春秋之不为襃贬作则朱子无论著

  • 第15章·老子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1)。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2):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浑兮其若浊,旷兮其若谷(3)。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

  • 附录·刘宝楠

    郑玄论语序逸文正义曰:略本宋氏翔凤所辑。仲弓、子游、子夏等撰。正义曰:此引见论语音义,至敍录则云「仲弓、子夏等所撰定」,不及子游。邢疏与音义同,两处引文不言郑序。陈氏鳣古训、宋氏翔凤辑郑注并采入敍,虽由意测,当得之

  • 入楞伽经卷第五·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佛心品第四  尔时佛告圣者大慧菩萨言。大慧。我今为汝说意生身修行差别。大慧。谛听谛听。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有三种意生身。何等为三。一者得三昧乐

  • 古穰集·李贤

    诗文别集。明李贤(1408—1466)撰。三十卷。贤字原德。邓州(今河南邓县) 人。宣德进士。曾官文选郎中、吏部侍郎、翰林学士、华盖殿大学士。宪孝之世,名臣相望,多为贤所识拔。卒谥文达。尝奉勅编《明一统志》。有《古

  • 继志斋集·王绅

    诗文集。明王绅(1360—1400)撰。九卷。绅字仲缙,待制褘之仲子,义乌(今属浙江)人。褘死时,绅年十三,事母兄尽孝友。长博学,受业于宋濂,濂器之。往云南求父遗骸不获,述滇南痛哭记以归。建文帝时,用荐召为国子博士,预修

  • 书蕉·陈继儒

    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共二卷。明代陈继儒撰。有《宝颜堂秘笈》、 《啸园丛书》、 《丛书集成初编》本。《四库全书总目》:“是书皆杂抄古今名物训诂及奇文隽字可供词藻之用者,随笔札记,颇无伦次。”所录每则前都加有条

  • 西清诗话·蔡絛

    宋代诗论著作。3卷。蔡絛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说:“或曰蔡絛使其客为之也。”此书成于宋徽宗之时,却于苏轼、黄庭坚等人多有称引;据曾敏行《独醒杂志》和吴曾《能改斋漫录》所载,蔡絛 一度因此“落职勒停”。《

  • 日闻录·李翀

    一卷。元末明初李翀撰。书中记有元顺帝至正甲辰 (1364)及至正丙午 (1366) 年间事,距明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仅一二年,可知其人已入明。又据书中皆称元为国朝,可知其人为元代遗老,入明以后不仕。书中主要杂记历代故事,间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