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道德真经注

道家著作。元·吴澄撰。澄字幼清,号草庐, 崇仁(今属江西)人。官至翰林学士。元大德十一年(1307) 辞疾归里, 南下时留清都观,与门人论及《老》、《庄》、《太元》等书, 为正厥伪而著其说。澄学以尊德性为本, 故与苏辙指意略同。《四库全书总目》评为: 虽不免援儒入墨, 而就彼法言之,则较诸方士之所注,精遂多矣。

《道德真经注》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急救便方·文晟
  黄帝金匮玉衡经·佚名
  地理辨正·蒋大鸿
  察舌辨症新法·刘恒瑞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三五行化妙诀·佚名
  医旨绪余·孙一奎
  先天金丹大道玄奥口诀·霍济之
  医学启源·张元素
  上清太霄隐书元真洞飞二景经·佚名
  太上感应篇·李昌龄
  阴符天机经·佚名
  西山许真君八十五化录·佚名
  陆先生道门科略·陆修静
  滴天髓·京图
  混元八景真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六十回 昭阳宫元妃候驾·陈端生

    第六十回昭阳宫元妃候驾诗曰:正位昭阳冠后妃,宫威更肃胜军威。连朝候驾深宫内,为有衷情奏衮衣。话说皇甫后一闻前后的事情,竟气得哑口无言,呆坐在龙床之上。娘娘时下倒痴呆,气了个,默默无言口不开。顷刻间,柳叶凄清横翠黛。

  • 卷六百三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三十八张乔张乔池州人咸通中进士黄巢之乱罢举隐九华诗二卷宴边将一曲梁州金石清边风萧飒动江城座中有老沙场客横笛休吹塞上声郢州即事孤城临远水千里见寒山白雪无人唱沧洲尽日闲鸟归残烧

  • 列传第三十六 泉企 李迁哲 杨干运 扶猛 阳雄 席固 任果·令狐德棻

    泉企字思道,上洛丰阳人也。世雄商洛。曾祖景言,魏建节将军,假宜阳郡守,世袭本县令,封丹水侯。父安志,复为建节将军、宜阳郡守,领本县令,降爵为伯。企九岁丧父,哀毁类于成人。服阕袭爵。年十二,乡人皇平、陈合等三百余人诣州请企

  • 卷二十五·志第一·天文一·张廷玉

        ◎天文一   自司马迁述《天官》,而历代作史者皆志天文。惟《辽史》独否,谓天象昭垂,千古如一,日食、天变既着本纪,则天文志近于衍。其说颇当。夫《周髀》、《宣夜》之书,安天、穷天、昕天之论,以及星官占验

  • 卷八十七 大中祥符九年(丙辰,1016)·李焘

      起真宗大中祥符九年五月盡是年八月   五月甲辰朔,詔以來年正月一日詣玉清昭應宮,與天下臣庶恭上玉皇大天帝聖號寶冊,又以十七日有事於南郊,行恭謝之禮,諸軍賞賜並以內藏物充,三司勿催促諸路錢帛,諸州軍監無得以修貢、

  • 第七回 接驾·德龄

    太后无论到什么地方去,总得带着伊的乐队同走;虽然这种习惯确有许多不便利,不经济的地方,甚至会发生种种困难,但是伊却一概置不问!好在无论有什么困难发生,自会有人去出力料理,绝对不致惊动伊自己的。我和庆善两个人所担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四·佚名

    弘治七年正月辛卯朔正旦节遣驸马都尉马诚齐世美分祭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 遣仪宾周钺祭 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 七九 学俄文·周作人

    如果丁未(一九〇六)年在中越馆的时候,有一件值得记述的事情,是学俄文这事件,那么戊申(一九〇七)年住在伍合时期该是民报社听讲《说文》这事吧。当初由陶望潮发起,一共六个人,每人每月学费五元,在晚间上课一小时,地点在神田,由本乡

  • 刘·李延寿

    刘調字士温,是刘绘的弟弟。少年时期就有业务专长,文采、篆隶、绘画都为当世所称道。当时有个荥陽的毛惠远善于画马,刘調善于画妇女,都是当时第一。刘調的妹妹是齐朝鄱陽王的妃子,夫妻关系很好。鄱陽王被齐明帝所杀死,王妃追

  • 邵宝传·张廷玉

    邵宝,字国贤,无锡人。十九岁师从江浦庄昶,成化二十年(1484)中进士,授许州知州。每月初一,在学宫招集诸生,讲明义利、公私之辨。他考正春秋时人颍考叔的祠墓地点,并将魏文帝庙改为汉愍帝祠,不称献帝而称愍帝,这是遵从汉昭烈帝刘

  • 卷第五·佚名

    日本文德天皇實錄卷第五 文德紀五文德天皇起仁壽三年正月,盡十二月右大臣-正二位臣-藤原朝臣-基經等,奉敕撰一、治部少輔藤原關雄卒與親王賜姓之制文德天皇三年,春正月,壬辰朔 ,帝御大極殿,以受歲賀。還御南殿,賜宴侍臣。皆

  • 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岳珂

    宋 岳珂 撰世所传九经自监蜀京杭而下有建安余氏兴国于氏二本皆分句读称为善本廖氏又以余氏不免误舛于氏未为的当合诸本参订为最精板行之初天下寳之流布未乆元板散落不复存尝博求诸藏书之家凡聚数帙仅成全书惧其乆而

  • 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目次·为霖道霈

    卷第一  序文  上堂  卷第二  示众  卷第三  佛事  偈  赞  卷第四  序  题跋  记  旅泊幻迹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目次

  • 卷之四·佚名

    嘉兴大藏经 荆南内护国寺启真诚禅师语录护国启真诚和尚语录卷之四书记洪信编录赞董居士真皤然一叟鸠杖随身仿佛似习池蕴公语续传灯原来是复寰居士诸方见闻有女遣嫁无男当婚相聚口团圞大家话无生董二居士唪金刚不辍这

  • 古灵集·陈襄

    宋代诗文别集。25卷。陈襄著,陈绍夫编。古灵为陈襄所居村名。此书为陈襄生平诗文合集,由其子陈绍夫收集编成。全书共收“古律、诗赋、奏启、杂文凡360余篇”(李纲《序》),卷1至3为奏章、内制,卷4至6为奏状、卷7至8为

  • 长安志图·李好文

    西安历史地志。元李好文编撰。 好文,字惟 中,东明(今山东东明)人,至正二年(1342)任陕西行台治 侍御史。在长安,因有感于千余年来长安城的沧桑巨变, 撰成是书。书原名《长安图记》,后人以与宋敏求《长安志》 合刊,改名

  • 梅花草堂笔谈·张大复

    笔记。明张大复著。十四卷。《四库全书总目》著录附《二谈》六卷,应为另一著作《闻雁斋笔谈》六卷之误。阿英跋语已有辨剖。此书多记明中叶以来作者家乡苏州一带的遗闻琐事、风土人情和个人经历。据《江南通志》文苑传

  • 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佚名

    全称《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简称《正法经》。佛教经典。北宋施护译。五卷。是《大宝积经》第四十三《普明菩萨会》的异译本。主要宣说“不空不有”的“中道正观”思想。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