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莹后汉记
周天游辑注
光武帝纪
○○一光武征伐,尝乘革车羸马。公孙述破,益州送乐器、旅车〔一〕、乘舆,(什)〔法〕物然后备〔二〕。──书钞卷一三九
〔一〕范书光武帝纪作「葆车」,是。
〔二〕据范书光武帝纪改。
○○二王莽之际,天下云乱,英雄并发,其跨州据郡僭制者多矣!人皆有冀于非望,然考其聪明仁勇,自无光武俦也。加以宽容博纳〔一〕,计虑如神,是以任光、窦融,望风景附;马援一见,睹颜识奇。故能以十数年间,扫除群凶,清复海内,岂非天人之所辅赞哉?古者师不内御,而光武命将,皆授以方略,使奉图而进,其有违失,无不折伤,意岂文史之过乎?不然,虽圣人其犹病诸〔二〕。(姚。汪黄)──类聚卷一二○
御览卷九○初学记卷九
〔一〕原作「宽博容纳」,据初学记卷九径改。
〔二〕按此引当系赞语。又姚之骃曰:「此篇简括精悍,自是杰作。末段如神龙掉尾,使人不可捉摸,更佳。范论但叙光武符瑞,不及开创大略,失史体矣。」
明帝纪
○○三〔赞曰〕〔一〕:明帝自在储宫,而聪允之德着矣。及临万机,以身率礼〔二〕,恭奉遗业,一以贯之。虽夏启周成,继体持统,无以加焉。是以海内乂安,四夷宾服,断狱希少,有治平之风,号曰显宗,不亦宜乎!(姚。汪。黄)──类聚卷一二○御览卷九一书钞卷二二又卷一五
〔一〕据御览卷九一补。
〔二〕御览卷九一「以」作「约」。
章帝纪
○○四赞曰:章帝以继世承平,天下无事,敬奉神明,友于兄弟,息省徭赋,绥静兆民,除苛法,蠲禁锢,抑有仁贤之风矣。是以阴阳协和而百姓安乐,众瑞并集,不可胜载,考之图籍,有征云尔。(
汪。黄)──御览卷九一 ○书钞卷一五
○○五章帝北巡,下长平御池阳宫,东至高陵,造舟至于泾而还。(姚。汪。黄) ──初学记卷六
安帝纪
○○六赞曰:安帝之初,委政太后〔一〕,十有余年。及亲万机,佞邪始进,阉宦用事,宠加私爱,阿母王圣,势倾朝廷,遂树奸党,摇动储副〔二〕,山陵未干,萧墙作难,兵交禁省,社稷殆危〔三〕。(汪。黄)──御览卷九一
〔一〕指和熹邓太后。
〔二〕延光三年,帝听信中常侍江京等之谗言,废皇太子保为济阴王。
〔三〕延光四年十一月,中黄门孙程等斩江京,迎立济阴王保为顺帝。车骑将军阎显兄弟率兵入北宫,尚书郭镇斩阎景,帝复遣使收显等下狱诛,天下始安。
桓帝纪
○○七赞曰:汉德之衰,有自来矣。而桓帝继之以淫暴,封殖宦竖,群妖满侧,奸党弥兴,贤良被辜,政荒民散,亡征渐积。逮至灵帝,遂倾四海,岂不痛哉!左传曰:「国于天地,有与立焉。不数世淫,不能(弊)〔毙〕也〔一〕。」信矣!(汪。黄)
──御览卷九二○书钞卷二一
〔一〕据左传昭公元年传文改。此乃秦后子答晋赵孟之语。
灵帝纪
○○八灵帝熹平四年,诏正五经文字,刻石立于太学之前。──书钞卷一六○
○○九灵帝光和元年,虹昼见御所居崇德后殿前庭中,色青赤。(姚。汪。黄) ──初学记卷二
○一○灵帝光和五年,校猎广成苑。(姚。汪。黄)──初学记卷二四
○一一灵帝光和六年冬,北海、东莱、琅邪井冰厚丈余。(汪。黄)──初学记卷七○御览卷六八
○一二赞曰:汉世中兴,至于延平而世业损矣〔一〕。冲、质短祚,孝桓无嗣。母后称制,奸臣执政。孝灵以支庶而登至尊,由藩侯而绍皇统〔二〕,不恤宗绪,不祇天命,上亏三光之明,下伤亿兆之望。于时爵服横流,官以贿成,自公侯卿士,降于皂隶,迁官袭级,无不以货〔三〕。刑戮无辜,摧仆忠贤,佞谀在侧,直言不闻,是以贤智退而穷处,忠良摈于下位。遂至奸邪蜂起,法防堕坏,夷狄并侵,盗贼糜沸,小者带城邑,大者连州郡,编户骚动,人人思乱〔四〕。当斯之时,已无天子矣。会灵帝即世,则祸寻其后,宫室焚灭,郊社无主,危自上起,覃及华夏,使京室为墟,海内萧条,岂不通哉!(汪。黄)──御览卷九二○书钞卷四一
〔一〕延平,殇帝年号。
〔二〕灵帝,河间孝王开之后,袭封解渎亭侯。
〔三〕光和元帝,初开西邸卖官,自关内侯、虎贲、羽林,入钱各有差。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事见范书灵帝纪。又李贤注引山阳公载记曰:「时卖官,二千石二千万,四百石四百万,其以德次应选半之,或三分之一,于西园立库以贮之。」
〔四〕书钞卷四一引作「天下思乱」。
献帝纪
○一三黄巾郭泰等起于西河白波谷,时谓之「白波贼」〔一〕。(姚。汪。黄)──范书献帝纪注
〔一〕姚之骃曰:「是时董卓遣中郎将牛辅击之,不能却也。范略。」
王霸传
○一四光武至蓟上,王郎使(兵)〔者〕至〔一〕。上发蓟,晨夜驰骛,至下曲阳滹沱河。导吏还言河流澌,无船不可渡。遣王霸往视实然鹪念恐惊众,即还曰冰牢可渡。比至,冰可乘,帝遂得渡滹沱河。(姚。汪。黄)──初学记卷七○御览卷六八
〔一〕据御览卷六八改。
马援传子防
○一五上以太常乐丞鲍邺等上乐事,下车骑将车马防。防奏言:「建初二年七月,邺上言:『王者饮食必道,须四时五味,故有食举之乐,所以顺天地,养神明,求福应也。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一〕。乐者,天地之和,不可久废。今官乐但有太蔟,皆不应(日)〔月〕律〔二〕。可作十二月均,各应其月气,乃能顺天地,和气宜应。〔三〕明帝始令灵台六律候,而未设其门。乐经曰十二月行之,所以宣气丰物也。月开斗建之门,而奏歌其律。诚宜施行。愿与待诏严崇及能作乐器者共作治,考工给所当。』诏下太常。太常上言:『作乐器,直钱百四十六万,请太仆作成上。』奏寝。今明诏下臣防,臣辄问邺及待诏知音律者,皆言圣人作乐,所以宣气致和,顺阴阳也。臣愚以为可顺上天之明(待)〔时〕〔四〕,因岁首令正,发太簇之律,奏雅颂之音,以立太平,以迎和气。其条贯甚备。」诏书以防言下三公。(姚。汪。黄)──续汉律历志上注
〔一〕出孝经广要道章。
〔二〕据点校本续汉志校勘记改。
〔三〕国语周语韦昭注:「律,谓六律、六吕也。阳为律,阴为吕。六律:黄锺、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也。六吕:林锺、仲吕、夹锺、大吕、应锺、南吕也。均者,均锺木,长七尺,有弦系之以均锺者,度锺大小清浊也。汉大予乐官有之。」其所言六律、六吕,总称十二律,以应十月二气,太蔟应正月。
〔四〕据点校本续汉志校勘记改。
光武十王传琅邪王京
○一六琅邪王京好宫室,理殿馆,壁带饰以金银〔一〕。──初学记卷二四
〔一〕原引书名仅作后汉纪,许逸民初学记索引入薛莹书,今从之。
李膺传
○一七李膺字符礼,颍川襄城人。抗志清妙,有文武俊才。迁司隶校尉,为党事自杀。(姚。汪。黄)──世说新语德行注○史略卷二
○一八李膺、王畅、荀绲、朱宇、魏朗、刘佑、杜楷、赵典为八俊〔一〕。(姚。汪。黄)──世说新语品藻注○史略卷二
〔一〕八俊亦见范书党锢列传序,「绲」作「翌」,「楷」作「密」。天游按:考楷,东观诸史均无此人事迹;绲则畏惮宦者,方为子娶常侍唐衡之女,虽为一龙,岂得以俊目之。密故太仆,昱沛相,皆以党事为有司奏捕,当以范书为是。
戴翼传
○一九桓帝时,沛国戴翼鉏园得黄金印〔一〕。──初学记卷二四
〔一〕原引书名作后汉纪,许逸民初学记索引入薛莹书,今从之。
猜你喜欢 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班固 卷十三·毕沅 卷四百四十二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卷五十四·黄以周 卷九·吴广成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七十八·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五·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佚名 小酉腴山馆主人自著年谱卷二·吴大廷 史记集解卷三十六·裴骃 卷八十八·司马迁 自序·李天根 卷三十九·阿桂 卷七·胡世宁 讷溪奏疏·周怡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