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洞玄灵宝道士明镜法

经名:洞玄灵宝道士明镜法。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或隋唐。言修持明镜法术,与《上清明鉴要经》、《上清明鉴真经》略同。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相当于《上清明鉴要经》中《作明镜法经第一》和《真人道士摩镜经第二》。述以镜占卜及磨镜法。
  

《洞玄灵宝道士明镜法》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灵台秘苑·庾季才
  太上老君大存思图注诀·佚名
  急救仙方[道藏本]·佚名
  太上泰清皇老帝君运雷天童隐梵仙经·佚名
  疡医大全·顾世澄
  上清洞真天宝大洞三景宝箓·佚名
  天仙正理直论增注·伍守阳
  唐嵩高山启母庙碑铭·崔融
  传授经戒仪注诀·佚名
  证治要诀·戴思恭
  碧苑坛经·王常月
  黄帝阴符经集注·佚名
  上清大洞九宫朝修秘诀上道·佚名
  元辰章醮立成历·佚名
  玄都律文·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九十九 元符元年(戊寅,1998)·李焘

      起哲宗元符元年六月盡其月   六月戊寅朔,改元。(五月十九日詔。)   權吏部尚書葉祖洽言:「近照驗在部官腳色狀,伏見原方澤,熙寧十年為提舉官,奏請乞放罷見雇役人,將三等人戶仍舊差役,坐不知職守,詔送審官東院與合入差遣

  • ●卷二百十五·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十五。   起绍兴十五年十月其,尽日。   建炎元年今上皇帝即位以廷议与金人三镇责授安化军节度副使韶州安置公不胜忠愤上疏及移书宰辅辨白其略云:元议与金人三镇及金帛骡马遣使送誓书差沈晦为国信使

  • 东都事畧卷一百十三·王称

    儒学传九十六  太祖皇帝受天眷命而帝天下大业初基日不暇给即位之始首幸国学谒款先圣加饰祠宇亲制文賛尊师重道如恐弗及儒学复振实自此始至于真宗幸曲阜奠孔林谓近臣曰唐明皇褒先圣为王朕欲加諡为帝可乎或言尼父周之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八十八·乾隆

      宋  孝宗皇帝  帝名眘【本名伯琮更名瑗冬更名玮后定名眘】太祖六世孙子偁之子【太祖少子秦王徳芳生英国公惟宪惟宪生新兴侯从郁从郁生叶隆侯世将世生变国公令譮令譮生子偁是为秀王】母张氏髙宗建炎元年生帝

  • 资治通鉴后编巻五十九·徐乾学

    宋纪五十九【起着雍困敦四月尽屠维赤奋若十二月凡一年有九月】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庆厯八年夏四月参知政事丁度数请罢御史何郯又言度由近侍之班豫显用之柄列在三事于兹累年素被轻媠之名殊非沈逺

  • 卷三 残三十六案·丁耀亢

    一、蚩 尤蚩尤,姜姓,炎帝裔也。好兵喜乱,作刀戟大弩以暴虐天下,兼并诸候,贪欲无度。炎帝榆罔不能制,命居少颢,以临西方。蚩益肆其虐,出炎水,登九淖,以攻炎帝于空桑。炎帝避居涿鹿。轩辕乃命师攻之,战于涿鹿之野。蚩尤能作大雾,军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六·佚名

    万历二年六月甲辰朔升户部左侍郎郭朝宾为工部尚书○湖广抚按赵贤李栻题称济恶王亲犯人王朋等没官赃银货物房屋田地等项原估报共十万一千三百五十七两乞留本地方兵饷并各王府禄粮之用户部如议覆行○乙巳 上御文华殿讲

  • 卢思道传·魏徵

    卢思道字子行,范陽人。 祖父卢陽乌,是西魏的秘书监。 父亲卢道亮,隐居不愿做官。 卢思道聪明善辩,通达脱俗。 十六岁那年,有一次,碰上中山人刘松替别人写碑铭,刘松把文章给他看,思道读了,有很多地方不理解,因此感触很深而受到激

  • 卷二十一·郑玉

    <经部,春秋类,春秋阙疑>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二十一    元 郑玉 撰 十有三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壬午陈侯朔卒 邾子蘧蒢卒 邾文公卜迁于绎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子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

  • 春秋诸国统纪卷五·齐履谦

    元 齐履谦 撰衞国第六衞姬姓国武王少弟康叔始封十二世至桓公完入春秋桓公 宣公 惠公 懿公 文公 成公穆公 定公 献公 襄公 灵公 出公【隐四 桓十六】戊申衞州吁弑其君完冬十有二月衞人立晋经书弑君二十四

  • 卷三十一·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传集注卷三十一宋 朱子 撰王朝礼八王制之丁【王事】舜典嵗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守诗救反下同 诸侯为天子守土故称守巡行之既班瑞之明月乃顺春东巡岱宗泰山为

  • 答罗普悟问(五则)·太虚

    问一:自归依后即研究教理,尤与唯识之教契应。每日晨起静坐,调身、调息、调心者约三数年,近益勇于修证,于念佛、修密、参禅似均不大相应,于观照唯识及于四寻思、四如实智之观照确甚契应。惟友人多以念佛修密为可靠而相劝勉,余

  • 新译华严经七处九会颂释章一卷·澄观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稽首归命普法界  离垢清净解脱轮  充遍法界十佛身  海会教主诸圣众  我住缚地悕大法  唯愿加哀令增智  今开略颂益自他  愿生大解渡痴海  此经八十卷  四万

  • 卷第二十二(第四诵之二)·佚名

    十诵律卷第二十二(第四诵之二)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七法中布萨法第二佛在王舍城。是时世尊。未听诸比丘布萨。未听布萨羯磨。未听说波罗提木叉。未听会坐。尔时异道梵志问诸比丘。汝有布萨布萨羯磨说波罗提木叉会

  • 鄱阳集·洪皓

    四卷。宋洪皓(1088—1155)撰。洪皓字光弼,鄱阳 (今江西波阳县) 人。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中,为秀州司录。累擢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为大金通问使,被金扣留。副使龚投归刘豫,而洪皓独不屈节,遂流窜冷山,居雪窖中

  • 本草求真·黄宫绣

    药学著作。十卷。清·黄宫绣撰。刊于1769年。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卷一~七,将药物分为补剂、收涩、散剂、泻剂、血剂、杂剂和食物七类。每类又据不同药性分为若干节。下篇为卷八~九,分论脏腑病用药及六淫病用药。卷十为

  • 宫词一百首·王建

    唐组诗。七绝。王建作。见《全唐诗》卷三○二。作于宪宗元和末年。据传素材得之于同宗宦官王守澄。写当时宫闱中事,或描绘皇帝上朝祭天景况,或反映皇室奢靡逸乐情形,或抒写宫女抑郁哀怨感情,内容颇为丰富、真实,具有

  • 鞞婆沙论·佚名

    凡十四卷。尸陀槃尼撰。苻秦僧伽跋澄译。又称阿毗昙毗婆沙、鞞婆沙阿毗昙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鞞婆沙,梵语vibha^s!a^(毗婆沙),意为广说、广释。本书内容系广释说一切有部之法相。说阿毗昙八犍度第一。鞞婆沙三结处